亲事 作者:阿昧(起点vip2012-03-28完结)
…↖(^ω^)↗…
https://。/要看小说可以来我的店铺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ω^)↗…
…
《亲事》
正文 第一章 进城
十二月初,下了一场好雪,洋洋洒洒,使得小小的苏家村四处一片白皑皑。乡间穷困,一座面阔三间的砖瓦房,配着齐整的小院子,在一 众茅草屋之中格外地显眼。砖瓦房西头的房间里,苏静姗翻箱倒柜,忙碌半晌,终于翻出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破旧衣裳,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抱着这衣裳,一溜烟地穿过堂屋,跑进东边的屋子,献宝似地捧给计氏看:“喏,娘,我就穿着这件到东亭县去,如何?”
计氏正在纳一双大码的鞋底,闻言抬头看了看,失声笑道:“傻囡,咱们可是要进城去,你不说寻一件崭新的衣裳出来穿,却拎个破烂夹 袄作甚?这样大的雪,一个夹袄却也穿不暖和,没得冻着了你。”
苏静姗抖了抖千辛万苦找出来的破夹袄,道:“爹爹是要接我们进城去住不假,可那边还有两位姨娘,好几位兄妹呢,谁又晓得情形如何 ,若是都过得好,倒还罢了,倘若他们过得不如意,却见我们穿戴整齐,岂不是多生出些事端来?”
苏静姗的父亲苏留鑫,长年在外经商,走南闯北,却独留发妻在老家务农,因他在外无人照料饮食起居,又念及计氏膝下无子,便照着别 个行商的样子,纳了两房妾室,不过只安置在东亭县,并未到这乡下老家来过。
今年苏静姗已满十三岁,再过几年就要出嫁,苏留鑫怕她在乡下寻不着甚么好人家,因此不顾两位姨娘的强烈反对,要把苏静姗和计氏接 到东亭县去同住。
计氏听女儿提及城里的那两位姨娘,神色微变,但嘴上仍道:“她们在城里住,你父亲又做着买卖,自然是过得好的。”
苏静姗心知计氏不快,马上扑进她怀里,撒了个娇儿:“娘,话分两头说,咱们穿着破衣去东亭县,若是她们过得好,见了我们不好,正 好出些血,替我们添置新衣,反正那些钱都是爹爹赚的;若是过得不好,见着我们亦不好过,也不会有想法。但若是穿着新衣去,万一她们真 拮据,又见着我们还过得去,就难免要打些个歪主意了。”
“娘,你也不想白白把钱送与她们使用的,是不是?”苏静姗一面说着,一面抱住计氏直摇晃。
计氏被她摇到头晕,早忘了东亭县的俩姨娘,笑道:“姑奶奶,小祖宗,依你,依你,咱们都穿旧衣去,快去替娘也寻一件出来。”
苏静姗马上松开手,翻箱倒柜去了。计氏缓了口气,笑着摇摇头,继续纳鞋垫。
砰砰咚咚一阵响,一时苏静姗寻了破衣旧裙出来,叠好,搁到床头的柜子上。这时计氏仍在纳鞋垫,头也不曾抬一下,苏静姗走到堂屋里 ,踩了踩夯实的泥地,复又回到东边屋里,压低了声音问计氏:“娘,银子倒是藏好了,地契却是要托给谁?”
计氏同样压低了声音,道:“你这囡囡,非要为娘把银子藏起,此去东亭县甚远,银子沉重,藏就藏,倒也罢了,只是这地契又没得几两 重,却为何不贴身带着?”
苏静姗反问:“万一被他们瞧见,要来分几亩地去呢?”
计氏马上道:“休想,这些田,都是我一手一脚挣来的,将来除了给你,你爹都别想。”
苏静姗见她想通,便不再言语。
计氏思忖一时,道:“家里原先就有的地契,咱们带去东亭县,交与你爹;我自己挣来的那几亩,就托给你舅舅罢。”
苏静姗心想自家舅舅是老实人,那些年过得穷困时,也没少接济她们,因此便点了点头,道:“娘这主意好。”
母女俩商议妥当,第二日便请了舅舅来,将地契田地房屋,都托付与他。又过了数日,雪融天晴,道路干燥,母女俩换上破旧衣衫,装上 几块干粮,再雇了一辆马车,朝东亭县去了。
马车渐行渐远,苏静姗回望已变作小黑点的砖瓦房,心中突然涌上万般不舍,虽然穿越到这里也不过两年,但她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了。
一路颠簸了两日,终于到得东亭县,马车在一家不太大的店铺前停下,招牌上几个大字:苏记绸缎庄。苏静姗抬头看了看,带着惊喜扭头 唤计氏:“娘,就是这里。”她说着便跳下车去,一手捶着肩,一手去扶计氏,道:“总算到了,总算不用再坐这劳什子马车了,我这骨头都 快被颠散了。”
计氏帮她捶了捶另一边的肩膀,笑道:“瞧你这老气横秋的样儿。”说着,就把手伸进怀里去,要掏荷包付剩下的一半车钱。
苏静姗赶忙按住她的手,道:“娘,咱们一路住店吃饭,哪里还有钱付车费。”她一面说,一面冲计氏直眨眼:“好在已经到了家,快些 叫爹爹出来结账。”
计氏反应过来,责备地看了她一眼,但终究还是依了她的话,走到店里去,自报家门,让那掌柜的去请苏留鑫来。
掌柜的不认识计氏,但却晓得这几日东家有家眷来,因此忙忙地请她坐了,亲自端上茶水,又唤了个伙计,让他到后面去请苏留鑫。
苏静姗同马夫讲了几句,请他稍候,然后也走到绸缎铺里,挨在计氏旁边,瞧那柜台上五颜六色的绸缎。掌柜的另端了一盏茶上来,奉给 苏静姗,举止甚是恭敬,但苏静姗还是从他的眼里,看到了一丝的不屑。她看了看计氏和自己身上的破衣,莞尔一笑,没有作声。
苏留鑫很快就到了店里来,人未走近,已闻其声:“姗姐,她娘,路上辛苦了。”
穿越到苏家村的这两年里,苏静姗见惯了村中爷们把婆娘闺女不当回事,当下见自家父亲这般热情,倒真有几分感动,连忙将双手放在腰 侧,蹲身福了一福,唤了声:“爹爹。”
苏留鑫走到她跟前,上下打量,笑道:“倒比去年胖了些,好,好。”
胖了还好?看来得减肥了。苏静姗暗自嘀咕。
“她爹,你倒是瘦了。”计氏近前一步,看着苏留鑫道。
“几个铺子要操心,不得不瘦。”苏留鑫伸手朝门口一指,带头走了出去,道,“走,咱们回家。”
走到门口,苏静姗停下脚步,扯了扯计氏的衣角,计氏反应过来,忙叫住前头带路的苏留鑫,指了指翘首以盼的车夫,道:“她爹,我们 身上没钱了,马车钱还没给哩。”
苏留鑫却是头也不回,口中叫着掌柜的出来结账,颇有架势,看得计氏笑了又笑。
苏留鑫带着她们出店铺门,转了个弯,径直从旁边的小门拐了进去,原来这绸缎铺后面就是住家,典型的前店后院。
进门后是一段不长的甬道,没几步就到了头,从甬道旁的木门进去,是一所两进的小院子,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同前面铺子的后 墙,合围成一个小小的天井。
计氏看着看着就皱了眉头,悄声对苏静姗道:“这天井可真够小的,还没咱们乡下的院子大,想必屋子就更窄了。”
看这院子的面积,就晓得他们过得并不太富裕,幸亏没有穿一身的新衣服来,苏静姗正要说话,却听见前面有人“哼”了一声:“城里寸 土寸金,自然是不能同地贱到荒掉的乡下比。”
这声音清脆,本应好听,却因为调子拔高,显得极为刺耳,苏静姗抬头看去,只见一名年约三十许的妇人,领着一群人走了过来。这妇人 生得白白净净,尖下巴,丹凤眼,看人时脑袋总是朝上扬着。她头上梳了一个望仙髻,斜插着好几根镶了宝石的金簪子,身上穿着一件大红飞 鱼窄袖衫,下面系着一条石青色百褶裙;颈子上套了一个金项圈,耳朵上挂着金耳环,手腕上还有一对金镯子。
苏留鑫指了她道:“她娘,姗姐,这是万姨娘。”
苏留鑫话音未落,就见这万姨娘皱了眉头,道:“老爷,这都进了城了,可不能再她娘,姗姐的叫,显得多土气。”
万姨娘,这是为苏家生了唯一的一位少爷的那位罢,怪不得这般的神气,连正室才有资格用的大红色都敢穿上身,苏静姗看了看面色颓然 的计氏,知道她又在为没能给苏留鑫养下个儿子而伤心了。苏静姗暗叹一口气,出声道:“万姨娘说得对,既然进了城,爹爹又开着好几家店 铺,就该把这称呼改过来,从今往后,娘该称太太,我该称作……”
她不知道自己在这群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几,计氏忙接过来:“该叫三姑娘。”
苏静姗笑着对计氏点了点头:“对,三姑娘,太太和三姑娘。”她把那声“太太”咬得极重,又偏着脑袋问苏留鑫:“爹爹,我说得对不 对?”
苏留鑫连声道:“对,对,是该叫太太,是该叫三姑娘。”
万姨娘的脸色白了几分,竟一跺脚,一甩帕子,扭身进屋去了。众人面面相觑,苏静姗却留意到,她进的是正房,东边的屋子。
正文 第二章 走避
万姨娘的突然离去,不仅是没规矩,更是跌了苏留鑫的面子,令他尴尬得很,他朝正房那边瞪去一眼,转头对计氏道:“都怪我平日里太 惯着她,这才没规没矩的,太太你别生气,我待会儿就让她来给你赔罪。”
计氏笑了一下,道:“怪不着老爷,在乡下,小妾若没大妇管教,也是会上房揭瓦的,想必城里也差不离,现下我来了,往后定不会再让 老爷为这些事费神了。”
苏静姗从来没发现过,自家娘亲竟这般地会讲话,此时若不是有旁人在,她都要抚掌叫好了。
这时苏留鑫又指了刚才站在万姨娘后面的一名妇人道:“这是乔姨娘。”
乔姨娘看上去比万姨娘年轻一点儿,但穿戴打扮全不如她,头上只得两只扁簪,看成色还不是纯金,而是金包银;身上一件半旧不新的纯 蓝色绸衫,连朵绣花也无;衫外套着件浅灰色的背子,襟上包着的花边已洗褪了色。
这就是给苏家添了两名女儿的那位了罢,果然是不如有儿子的人过得如意,苏静姗默默地想。
苏留鑫介绍完乔姨娘,又指了站在一边的一名锦衣少年,对计氏道:“太太,这是远光,今年十七了。”再对苏静姗道:“姗姐,这是你 二哥。”——三姑娘,是给姨娘叫的,苏留鑫自然还是唤了她姗姐,其实城里乡下都是这般地叫,哪里又土气了,方才不过是万姨娘故意找茬 而已。
苏远光长得不像苏留鑫,却酷似万姨娘,一双丹凤眼微微上扬,配上那不自觉上抬半分的尖尖下巴,浑然一副瞧不起人的模样。苏留鑫介 绍他的话音刚落,就见他前行几步,道:“爹,我约了田少爷吃酒,这便去了。”说完也不行礼,径直出门去了。
他自始至终都没理睬计氏,这般的无礼,苏留鑫面儿上虽有尴尬,但却未加斥责,反而替他圆场道:“田少爷乃咱们东亭县知县独子,远 光能与他相交,是极有颜面的事,就是咱们家的生意,也要靠这层关系的。”
计氏微笑点头,给足了苏留鑫面子,这令他脸上的尴尬之色稍稍缓解,又开始介绍立在乔姨娘身后一大一小的两名女孩儿。
那名大的柳眉杏眼,生得极为美貌,却可惜一脸病容,虽说穿着厚厚的大棉袄,还是看得出身子骨极为瘦弱,风吹就倒。苏留鑫称,这是 乔姨娘所生的二姑娘苏静初,今年十四,恰比苏静姗大上一岁。
而那个小的今年十二岁,恰又比苏静姗小上一岁,她亦是乔姨娘所出,排行第四,闺名苏静瑶。这苏静瑶有张圆圆肉肉的大胖脸,但却配 了副细眉小眼,远不如她的胞姐苏静初好看。
苏留鑫介绍完后,乔姨娘母女三人依次上来与计氏见礼,当轮到苏静初时,却见她身子一歪,手扶着额头倒了下去,乔姨娘大惊失色,连 忙唤了苏静瑶一起,一左一右地扶住她。
苏留鑫满脸担忧,急急问道:“二丫头这是又犯病了?”
他称呼苏静姗为姗姐,却管苏静初叫二丫头,这显见得还是养在自个儿跟前的更亲了,苏静姗虽说只做了他两年的闺女,但还是觉得心头 酸酸的。
乔姨娘点头,眼中含泪,与计氏道:“太太,莫怪我们失礼,二姑娘病了,我们先扶她进房,待会儿再来看太太。”
都是养女儿的人,计氏感同身受,关切问道:“可要请郎中?”
乔姨娘满脸感激,道:“谢太太关心,二姑娘大概是刚才站得久了头晕,回去歇会子就好了。”
计氏见她拒绝,也不多言,只点了点头,乔姨娘便与苏静瑶一起,扶着苏静初走了。
苏静姗望着她们渐远的背影,很有些诧异,这才站了多大会子,就能累倒了?她这位二姐的身子骨,竟是这般的孱弱?
她正诧异,忽见乔姨娘虽则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