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 作者:阿昧(起点vip2012-03-28完结)
可谁知那男子带着她七绕八绕,却去了他自己家里,然后不顾刘士雁拼命挣扎,就把她按倒在了炕上。
说到这里,刘士雁神情激愤起来,捶着床板道:“我告诉他我是户部尚书的孙女,可他还是不肯放过我!”
刘妈妈听到这里,很想一头撞死在墙上。她干吗要亮明身份呢,只要甚么都不说,那男人就算拿着她的玉佩也生不出甚么事来,因为毕竟 那块玉佩上只刻了雁字,没有刻刘字。
美蕉年轻,不像刘妈妈忍得住,干脆一头磕在了床沿子上,望着刘士雁欲哭无泪:“十五姑娘,那你的玉佩,又是如何落到那人手里的呢 ?”
刘士雁觉得她这问题太过愚蠢,试想想,衣裳都被人扒光了,要扯下她胸前的玉佩,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美蕉一见她这神色,便知自己被她误会,连忙解释道:“十五姑娘,我的意思是,那人有没有说过,他为甚么要拿你的玉佩?”
刘士雁脸色微红,垂下了头去,扭捏着道:“他说很喜欢我,所以留下件信物,好方便上我家来提亲。”
美蕉忍不住嘀咕道:“能做出这样的事,肯定不是甚么有身份地位的人家,又怎敢上我们家来提亲,估计还没走到门口,就被看门的小厮 们赶出去了。”
刘妈妈听到这话,却是眼睛一亮,道:“莫非他已经上门来提过亲了,只是那些小厮们目中无人,没放他进来?”她越说越激动,道:“ 若是这样,那就好办了,顶多退掉涂家的亲事,然后一床棉被掩过便是。虽说那人的家世品性都不怎样,那也总比让十五姑娘去尼姑庵的好。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就不必陪着一起去尼姑庵受苦了。当然,这话刘妈妈没敢说出来。
美蕉想的和刘妈妈一模一样,正欲起身到门上去问问,却见刘士雁脸色紫涨,双拳紧握,一副气极的模样,她连忙问道:“十五姑娘,你 这是怎么了?”
刘士雁磨着牙齿,断然喝道:“别去!”
“为甚么?”美蕉很奇怪。
刘妈妈见状,忙道:“十五姑娘是不是担心美蕉行事不牢,走漏了风声?那就让我去,我一定既把事情办妥,又不让别人起疑。”
刘士雁默不作声,脸上的气愤之色却是愈来愈浓。
刘妈妈不知她们怎么就得罪了她,只得转移话题,问道:“十五姑娘,我记得五少爷和七少爷他们找到你时,你就坐在街边,而且身上的 衣裳是整齐的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刘士雁再也忍不住了,把那床板捶得蹦蹦响,咬牙切齿地道:“他正同我讲些甜言蜜语,却突然听见外头有人拍门叫相公,他马上就慌张 起来,急急忙忙地催我把衣裳穿好,头发梳好,然后把我从后门推了出去。我在外叫了几声,却没人应答,想回家,又不认得路,而且天已经 黑了,我便只好去街边坐着……”
“相公?那人有娘子?”美蕉惊讶地叫了起来。
刘妈妈也是一声惊呼:“他都有娘子了还——”
对于那男人已有娘子的这件事情,刘士雁至今仍感到愤怒,正是因为这种好似被羞辱过一般的愤怒,致使她没有将自己被玷污一事告诉任 何人。此刻美蕉和刘妈妈两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更是让刘士雁羞愤难当,怒火中烧,恶狠狠地瞪着她们。
美蕉心想,瞪有甚么用,十五姑娘你自己没脑子,能怪得着谁?迷路时问路是应该的,可也不能随便就跟着个男人一起走;她倒好,跟着 一个陌生男人回了家,不但自报家门,还把贴身的玉佩给奉上了,直到这些事情做完,她才知道那人是有娘子的……她美蕉上辈子是造了甚么 孽,竟跟了个这样没脑子的主子……
美蕉在那里默默地哀叹连连,刘妈妈也是倍感命苦,但事情已经这样了,唉声叹气也没有办法,当务之急,还是要把那个男人找出来,不 然一旦刘士雁东窗事发,顶缸的就是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下人们。
刘妈妈想起家中的那几个儿子,还需要她贴补,心里就着起急来,问刘士雁道:“十五姑娘,你还记得那男子的家在哪里么?”
刘士雁茫然地摇了摇头,道:“我本来就不认得路,哪里还记得在哪里。”
刘妈妈正失望,却又听得她道:“不过我从他家出来后,并没有走多远,就在街边坐下了。”
这意思就是,刘士诚和刘士衡找到她的地方,就在那男人的家附近?刘妈妈马上又看到了希望,连忙打发美蕉出去探消息,并提醒她道: “先找机会问五少爷,他不如七少爷那般精明,不容易看出端倪。”
美蕉应声而去,但却没去找刘士诚,而是来到茶水间,把一名叫作娴儿的丫鬟给叫了出来。那娴儿年方二八,生得有几分颜色,不过在刘 府中美人儿不少,因而也就并不显得十分出众了。
娴儿虽然跟着美蕉出来了,却显得很不耐烦,道:“美蕉姐姐有甚么事就快说罢,我那里还有活儿要做呢。”
她不过一个二等丫鬟,却敢这样同一等丫鬟美蕉讲话,这除了刘士雁而今落魄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她同五少爷刘士诚勾搭上了——后面那 个原因在刘府已是公开的秘密,也就只瞒着五奶奶贾氏一人而已。
美蕉有求于人,少不得陪着笑脸,道:“我们十五姑娘那日出门,落了一根最心爱的发簪,一直念念不忘,所以让我来问一问五少爷,他 那日是在哪里找到十五姑娘的,我好去那四周问问,看有没有人捡到了。”
娴儿的脸上,有着毫不掩饰的怀疑,道:“时隔几个月,才想起来找回发簪?”
美蕉扯谎道:“那发簪是大太太赏给十五姑娘的,原先大太太在家时,十五姑娘还不觉得,而今她不在了,十五姑娘便由此深感自己不孝 ,所以想把发簪给找回来。
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胎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
刘士雁之所以想把丢失的发簪给找回来,是因为觉得不找回来就是对乐氏的不孝?这理由放在刘士雁身上,也太过牵强了罢?娴儿毫不掩饰地 以目光表示了对美蕉的怀疑,但在看到美蕉自袖子里掏出来的发钗时,那眼神马上就变了,本来想说的话也咽了进去。
美蕉把那发钗塞进她的手里,笑道:“听说五少爷最喜欢女子戴这种式样的钗子。”
刘士诚当然最喜欢女子戴这种式样的钗子!她第一次被刘士诚握住手时,头上戴的就是这种!只不过眼前的这支发钗,无论从成色还是做工上 ,都明显地胜于她自己的那支。于是娴儿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份贿赂,不过收贿赂归收贿赂,该问的疑虑还是要问的:“美蕉姐姐,五少爷这 会儿就在家里,你怎么不自己去问?”
美蕉谄笑道:“我们在五少爷跟前,哪里说得上话,他只怕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娴儿得了这隐晦的夸赞,顿时觉得里子面子都全了,于是答应美蕉,待会儿就趁着给刘士诚送茶点的机会,把话套出来。
这么有效率?美蕉喜不自禁,于是就不急着回去,而是留在原地等娴儿。娴儿为了表现一把,茶水送得格外地快,不一会儿就带回了消息,称 刘士诚他们当时是在西大街的石桥桥头发现刘士雁的。
西大街的石桥。美蕉牢牢记下,向娴儿道过谢,就匆匆回返,向刘士雁回话。
刘士雁听过她的回禀,仔细回忆了一番,欢喜叫道:“对对,那里是有座石桥,因为天黑,所以我没仔细看。”
刘妈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二话不说就准备出府去西大街。她是有家在外的奴仆,这回进瓕京,全家人都跟了来,所以她想要出府,比刘士雁 要容易得多,随便找个借口就是了。然而她没有想到的,今夕不比往日,随着乐氏被逐,刘士雁落魄,她们这些跟前服侍的下人,所得的待遇 也急剧下降了——任凭她磨破了嘴皮子,贾氏跟前负责掌管奴仆出门对牌的媳妇子,就是不肯放她出去。
刘妈妈无法,只得骂骂咧咧地回到刘士雁房里,告诉她,自己只有等晚上回家时再去办这件事了。
刘士雁亦是气愤,又是摔茶盏,又是捶桌子,但又能有甚么办法?所幸此时已是下午,没过一会儿就到了刘妈妈回家的时候了——她年纪大了 ,早已不做值夜的活儿了,是以每晚都可以回家。
出得刘府,刘妈妈怕引人怀疑,先回了一趟自己的家,换了一身衣裳,然后才雇了一辆马车,直奔西大街而去。西大街的石桥,是标志性建筑 ,所以马车很快就把她带到了那里。刘妈妈让车夫稍候,自己则跳下车,去探访刘士雁口中身材高大,相貌端正的男子。
她本来没指望当天就能找着,毕竟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那男子姓甚名谁,但却没想到,才问了几家就打听到了那男人的住处,盖因此处的住户大 多儿女成群,只有他们一家还没有孩子,仅夫妻俩人度日。
刘妈妈大喜过望,连忙朝着邻居们指的方向寻去,但等她来到屋前时,却发现大门紧闭,而且上了锁。她向左右邻居一问,才知那男子陪着自 家娘子回娘家安胎去了,才走不久,不知要甚么时候才会回来。
刘妈妈不死心,又问那男子娘子的娘家在何处,那邻居仔细想了想,抱歉地道:“我们都只是在这里租住,平时并不大来往,所以不知道他娘 子娘家在哪里,他好像跟我们提过一次,但没记住。不过,想来他把娘子送到娘家后就会回来的,不如您等一等,过几天再来?”
刘妈妈能等,刘士雁的肚子却是等不得了!她欲哭无泪地挥别好心的邻居,回到车上,心想这趟出来最大的成绩,也不过是知道了那男人名叫 方春亭罢了……想到这里,她又忍不住暗暗咒骂刘士雁,甚么猪脑子,都和人家睡了,还不知道人家的名字,要靠她来打听才晓得。都怪乐氏 太宠这个女儿,事事都要亲自教,不然若是放手让她来带,绝对不会是这个模样!
但事到如今,蠢物已养成,再抱怨也没有用了。刘妈妈颓然地坐在马车上,直到路过一家药铺,她才眼睛一亮,叫那车夫停下车,然后跳了下 去,直奔药铺。
药铺的伙计们正准备打烊,刘妈妈说了几句好话,才将她放了进去,把郎中给她叫了出来。刘妈妈朝左右看看,压低了声音问:“可有既能打 胎,又不伤身的药?”
郎中满脸诧异,使劲儿地看了她一眼,然后露出佩服的表情来,道:“真想不到您这把年纪,还能……其实就生下来又如何,何必要打掉呢, 老来子多稀罕,人人都喜欢……”
刘妈妈瓕的一张老脸,登时从额头一直红到了脖子根,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才好。
郎中见她尴尬,有些不好意思,忙伸手去给她按脉,道:“打掉就打掉罢,年纪大了,再养娃娃确是不易。”
刘妈妈嗖地把手藏进袖子里,羞愤地道:“不是我,是,是,是……”
她是了好几下,还是没敢说是她家小姐要打胎,这要是传出去,可比她自己要打胎更惹人笑话了。不过,如果让郎中一诊脉,那就得另找借口 了,于是她仍把手藏在袖子里,对那郎中道:“不就是打胎药么,你直接开,不用诊脉。”
郎中皱眉道:“打胎药都是狼虎之药,闹不好要伤身的,若是不诊脉,胡乱抓一副给你,吃出人命都是有的。”
刘妈妈自然知道打胎药都厉害,不然也不会特特嘱咐要一副不伤身的了,此刻她听了郎中的话,犹豫起来,不住地在心里衡量,刘士雁的名声 和刘士雁的性命相比,到底哪一个才重要。
正想着,郎中的家人来唤郎中吃饭,郎中腹中正饿着呢,于是便对刘妈妈道:“我给你抓一副分量轻的方子,你先回去试试,如何?”
刘妈妈满脸怀疑,问道:“分量轻就能不伤身?”
郎中想了想,道:“这相当于先用剂量小的药去试,一次打不下来,就再喝一剂,直到胎被打下来为止。这样做,虽说挺麻烦,但至少不会有 性命之虞。”
只要不会闹出人命就行,至于药的剂量小,多熬几次就行了,顶多麻烦点嘛。刘妈妈对郎中的这建议很满意,于是点了点头。
郎中便也不开方子,径直抓了几味药包好,交给了她。刘妈妈明知没有方子,就算出了问题,也不好找这家药铺的麻烦,可刘士雁的事本来就 是见不得人的,能抓到药就算不错了,哪还顾得上计较那么多,因此就带着药,跳上马车走了。
因为夜里不当值,刘府此时是进不去了,刘妈妈只能先回到自己家,把药藏到了枕头下,然后第二日起了个大早,到厨下把药熬了,装进一只 瓷罐子里,然后翻出一块蓝花布的包袱皮,把瓷罐子包了进去。
收拾好打胎药,她便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