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 作者:阿昧(起点vip2012-03-28完结)
请郎中?”
花钱是大事,不等苏留鑫开口,万姨娘先叫起来:“让她回房,让她回房。”
苏留鑫便点了头,许她们一起离开。于是厅堂里便只剩下了万姨娘和乔姨娘,还有苏远光,陪着他挨冻守岁。
苏静姗几个在东厢前分手,苏静初和苏静瑶自回南屋,临走前对着苏静姗谢了又谢。计氏则跟着苏静姗去了北屋,母女俩挤在被窝里讲闲 话,吃糖嗑瓜子啜热茶,快快活活。
正月初一是元旦,家家户户贴桃符,祭祖先,苏家村离东亭县路远,苏留鑫无法赶回去办祭礼,便只能领着全家老小剪了些阡张的草纸, 胡乱供在厅堂里。
祭祀完毕,就该拜年了,这城中拜年习俗,与乡下又有不同,并不是人人都上门来送恭贺,更多的,只是望门投帖,并不亲至,就更别提 送年礼了。计氏听乔姨娘讲了东亭过年的习俗,正在感慨城里人邻里之间不如乡下人亲热,就听见院门口有声音传来:“恭贺新春,在下王元 志,来给苏老爷苏太太拜年了!”
乔姨娘一听,笑了起来,道:“刚给太太讲了城里人不上门拜年,他就来了,这是拆我的台呢。”她嘴上虽然这样说,脸上却是笑容满脸 ,跟计氏解释说:“这是隔壁的王秀才,就他礼数周到,每年都带了礼,上门来拜年。”
计氏想了想,道:“是借过我们半截柴火的王秀才?”
乔姨娘点头笑道:“就是他,太太好记性。”
计氏忙道:“那还不赶紧把他迎进来!”
乔姨娘连忙应了,到前面去迎客,引着王元志王秀才到厅堂里来,向他介绍计氏。计氏笑道:“我们家老爷带着远光出门拜年去了,你且 先坐坐,中午在家吃饭。”
王元志读书人,很是守礼,听说苏家男人都不在家,虽然计氏是长辈,他还是没有久留,放下礼物,行过礼,说了几句闲话,便起身告辞 。
计氏苦留不住,只得让乔姨娘去送他,而乔姨娘送到一半,突然想起厨房里火上炖着肉,就急匆匆地朝后面去了,换了苏静瑶来送。苏静 瑶一向不大看得上王元志,一路无话,那王元志却四下里看看,问了句:“怎么没见着二姑娘,可是身上又不大好了?要不要我帮着请郎中? ”
苏静瑶“呸”了他一句,骂道:“你才要请郎中呢,大过年的,也不晓得说点吉祥话。”
王元志自知失言,脸上讪讪的,但到底还是朝东厢狠看了几眼才走了。
苏静姗正和苏静初一起坐在东厢南屋窗前赏雪,瞧见这一幕,笑道:“二姐姐,那王秀才在看你哩。”
苏静初神色如常,道:“你怎知不是在看你?”
苏静姗笑道:“他连我是高是矮都不知,看我作甚?”
苏静初好像很不愿说起这个话题,只淡淡地笑了笑,就垂下头去绣一个荷包,苏静姗也只得闭口不提。
正月初二,是出嫁女子携夫带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计氏来了东亭这些日子,自然极想趁着拜年,回乡去看看,但苏留鑫却称城里的年酒 还没吃完,要她再等等。计氏有些不快,苏留鑫便道:“有些生意上往来的朋友,家里的女眷也请年酒,往年这些事,都是万姨娘去,而今你 来了,就改由你去罢,若是不认得门,就让万姨娘领着你去。”
说是拜年,其实也算是把大妇的这项职权交给了她,计氏这才高兴起来,不顾万姨娘黑着的脸,拉着她去拜年。
到了正月初五,苏留鑫终于忙完了城里的应酬,同计氏拎着年礼,雇了个马车上苏家村去了,苏静姗的衣裳本已缝完,但仍只说要赶工, 没有跟去。本来按规矩,苏远光等几个庶出子女也该跟了去,但计氏想着人一多,就没机会去挖乡下堂屋里埋着的银子,因此跟苏留鑫说,怕 苏静姗在家孤单,要留他们几个在家陪她,苏留鑫还指望着苏静姗给他挣银子,自是没得反对,便依了计氏的话,把苏远光几个都留在了家里 。
往年里,万姨娘初二都是要回娘家拜年的,今年碍着计氏在这里,没有去,早就耐不住了,而今等到计氏一走,便拉上苏远光,雇了个驴 车,拉上满车的年礼,到万家拜年去了。
乔姨娘往年里,也是要抽空回娘家拜年的,但今年情况有不同,她又不像万姨娘有儿子,肆无忌惮,便困在了家里。但她到底不肯就这样 受了委屈还不教人晓得,便拉了苏静初走到苏静姗房里,笑道:“三姑娘,我娘家就在这东亭县上,本来老爷许我逢年过节,都能回去看看的 ,但我想着,而今三姑娘在这里,我怎能丢下你不管,总也要照顾你到太太回来。”
苏静姗知道她是要讨好卖乖,好让计氏也看重她几分,但乔姨娘是个甚么样的人,她心里有数,便没多话,只道了句:“让乔姨娘费心了 。”
乔姨娘忙道:“三姑娘哪里话,这是我的本份。”她要讲的话都已经讲了,说完这句后,便笑着告辞离去,苏静姗只说要赶着做衣裳,也 没留她。
乔姨娘因存了要讨好苏静姗的心,不能回娘家拜年,倒也罢了,但苏静初和苏静瑶两个,却是少女心性,一腔玩性无处发泄,于是便来邀 苏静姗出去顽。
这城里人除了拜年,就是上街耍,东亭人和苏州一样,好游也是出了名的,自正月初一起,不分男女老少,都结伴成群,四处游玩,有的 投琼买快,有的斗九翻牌,有的舞棍踢球,有的唱说评话,不分昼夜,尽情游耍,谓之“放魂”。
十三四岁,正是好玩的年纪,苏静姗哪里不晓得苏静初和苏静瑶的心思,便只说好歹挤出一天时间陪她们,一起到街上去逛。苏静初还惦 记着上回下下签的事,寻了个借口,又拉苏静姗和苏静瑶到永福寺去,却不料这次还是抽了个下下签,而且解说和上次差不多,把苏静初难过 得很落了几点泪。
初九晚上,苏留鑫就带着计氏赶回了家,他们初五才走,除去路上来回的四天时间,竟是只在舅家待了一天!计氏自下车起,脸色就很不 好看,等背着人把自乡下带回来的二十两银子交给苏静姗时,就忍不住埋怨苏留鑫:“一心惦记着刘少爷明儿要来取衣裳,马不停蹄地赶回来 ,连多住一天都不肯。”
苏静姗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苏留鑫这是怕自己贪了他名下的二两银子呢,真是自己是小人,就把别人也当小人看待。她怕这话说出来,更 要惹计氏烦恼,便闭口没有提。
初十一大早,刘士衡就遣了小厮松烟来取衣裳,当面交付了剩下的十两银子。苏留鑫见刘士衡没有亲来,很是失望,只有苏静姗捧了她所 得的八两银子,欢喜非常,当即就跑去正房东屋,关了门同计氏商量,要马上去镖局雇镖师,护送她去苏州。
计氏劝她道:“囡囡,这也太早了些,苏州衙门里的官老爷们,也是要过节的,何不等到过了灯节再走?”
苏静姗笑道:“娘,我已是打听过了,此去苏州,怎么也得走四、五天的船,我现在出发,等到了苏州时间就正好。”
此话有理,计氏也晓得,这事儿一天不解决,苏静姗就是一天寝食难安,因此便拉了苏静姗的手,要陪她一起去镖局。
苏静姗心想有娘亲陪着去也好,毕竟她外表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哪怕内心再多计较,也很可能被人欺了去。
计氏就拉着她的手,去找苏留鑫,先道:“你看,囡囡会赚钱不是?并不是非要卖她才能来钱。”再才寻借口扯谎:“为着刘少爷的那件 衣裳,针线都用完了,我陪她上街再买些回来。”
苏留鑫才得了钱,正是高兴的时候,想也不想,就挥手许她们去了。
东亭县的几家镖局,上回苏静姗都一一打听过,这次便径直去了其中最大的一家威远镖局,也就是要价十五两银子的那家。
正文 第二十五章 远行
在威远镖局门口,计氏拉着苏静姗的手道:“囡囡,娘晓得你一向是个有主意的,但此去苏州路远,你在那里又没个亲戚接应,实在是有 很多不妥当,娘到底多吃你几年饭,这回就让娘替你作安排,如何?”
苏静姗笑道:“娘这说的是哪里话,你是我亲娘,我还怕你害了我不成,你要替我安排,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计氏见她答应,便拉着她的手进到镖局里去,作主给她挑了两个十七八岁的镖师,一个黝黑壮实,叫杨柳,一个瘦瘦高高,叫聂如玉。计 氏同镖局主人议好,由这两名女镖师一路护送苏静姗到苏州,并陪她在那里住几天,直到她办完事,再护送她回来;因为这算是笔大生意,镖 局主人让了几分利,来回两趟一共二十八两银子,在苏州按每天三两银子结算,路上的交通工具、食宿,以及到苏州后的食宿花费,都包含在 这些银子中,而具体事项由两名镖师安排,不消苏静姗操半点心。
由于苏静姗急着出发,又同镖局主人议定,正月十二卯时,她在城南码头和两名女镖师碰面,搭船去苏州。
商议既定,付过定金,母女俩一同归家,同苏留鑫只说苏静姗初五不曾随他们一起去舅舅家拜年,有失礼数,因此想趁着闲暇到乡下去住 几天。苏留鑫不疑有他,爽快应了。
于是正月十二苏静姗起了个大早,收拾衣裳鞋袜,带上银子,徒步去了城南码头,与两名女镖师汇合后,登上了南下苏州的船只。
旅途第一天,苏静姗很是觉得新鲜,由两名女镖师陪着,趴在船舷上欣赏了一路的风景;可到了第二天,就腻烦起来,只在舱内坐着。
这样枯坐,自然无趣,她便主动与那两名女镖师攀谈,问她们走镖的见闻。那两名女镖师年纪都不大,正是活泼的时候,见苏静姗开口相 问,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除了些托保人的信息不便泄露外,其他只要能说的,竟是都说给她听了。
苏静姗听得认真,且十分凑趣,不但把年前苏静瑶送的那包糖拿出来请她们吃,而且时不时地在精彩处喝一声彩,如此一来二去,到了第 三天头上,三人竟是无话不谈,比起初时很亲厚了几分。
这天,因那黝黑壮实的女镖师杨柳羡慕苏静姗有个好娘亲,为她把这次托镖打点得妥妥当当,苏静姗便问起她来:“女镖师倒是少见,你 们却是为甚么做了这一行?”
杨柳叹道:“我十三岁那年,父亲重病而亡,母亲受不了族中亲戚欺压,远走他乡,我孤伶伶一个人,想要自立门户,却不是族中亲戚上 门指手画脚,就是地痞无赖来捣乱;这些都还罢了,忍忍就能过去,最可恨的是我十五岁那年,族长竟强行命我嫁给一个老鳏夫,那老鳏夫又 老又丑,最大的女儿足足比我大十二岁,这样的人,我怎肯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凭借自幼习得的一身功夫,到了镖局走镖,又拜了总镖头 做干爹,这才清静下来。”
苏静姗不解:“你既有一身的功夫,却为何还要怕族中亲戚?地痞无赖,更是挥一挥拳头就能解决。”
杨柳苦笑道:“拳头再硬,难道还能跟亲戚动手?他们一个告官,我就得挨板子,下大狱。那些地痞无赖的拳脚,我自然不怕,但却怕他 们的那张嘴,他们那些人,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曾经有一次,我痛揍一个泼皮,却被他说成甚么打是亲骂是爱,四处传得沸沸 扬扬,你说这样的人,我能拿他怎地,除非下狠心把他打死,才能得个清静,但打死了,我却是要偿命,划不来。”她说完,叹了口气,又道 :“你还小,有些事肯定不知道,本朝有律法,凡男女嫁娶,都必须由祖父母或父母主婚,如果祖父母和父母均已亡故,就由其他亲长主婚, 咱们自己,是根本无权自娶自嫁的,不然我那族长,也不会逼迫我至此。”
原来即便在民风开放的吴地,女子独立生存也是这样的难,苏静姗藏在心底的那点想头,一下子被击得粉碎,心里难受得很。
那瘦瘦高高的女镖师聂如玉见苏静姗神色有异,还以为她是听杨柳说了甚么婚嫁,害羞了,连忙拍了杨柳一下,嗔道:“你在姗姐面前说 这个作甚,看把她给臊的。”
杨柳冲苏静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一说起来还是难免激愤,让你笑话了。”
苏静姗正色道:“我笑话姐姐甚么,感激你还来不及,这些事情,最怕不清不楚,临到头来自己吃亏。”
杨柳笑道:“你自有亲娘爱护,哪消操这些心。”
苏静姗长叹一声:“我有亲娘爱护不假,却怎奈父亲一心想要卖女,而今也是苦得很。”
杨柳一听,惊诧道:“你竟也是个苦命的?”
而聂如玉更是义愤填膺,惊道:“你怎么倒和我一样?”
苏静姗好奇问道:“姐姐的父亲,也曾想卖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