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 作者:阿昧(起点vip2012-03-28完结)
椎玫矫椎耆ヂ颍钇胀ǖ拇竺祝欢肥俏宸忠樱灰蜓危パ蔚辏拷镆环忠印?br /> 计氏的目光很长远,为了省钱,她没买担到家门口的柴,而是走到两条街外的柴市,一次买了一担,一百斤,也不让伙计送,自己就挑了 回来。
回来时,乔姨娘和万姨娘都站在屋檐下头看,乔姨娘暗喜,柴一次就买这样多,那三钱银子还够做啥?少不得又要和万姨娘闹起来。
万姨娘看着计氏担着一百斤的柴健步如飞,有些瞠目结舌,这样大的力气,以后若是再打起来,自己只怕是铁定要吃亏。
而计氏却在她俩面前住了脚,把柴担子朝地上一搁,脸不红气不喘,手一挥,道:“今后这柴,就由你二人去柴市买来。”
甚么?!万姨娘和乔姨娘正瞪了眼睛愣神,计氏又道:“现在,你们先把这担柴搬到灶间去,堆到大灶后头,记得要码放整齐。”
乔姨娘一个踉跄,险些跌倒,那手本能性地一伸,要巧不巧,就拍在了万姨娘的屁股上,万姨娘的屁股,是在堂上时就开了花的,岂能碰 得,当即就尖声惨叫起来,听的人心肝直颤。
计氏被唬了一跳,连忙提起脚,朝苏静姗房里去了。
正文 第十三章 媒婆
苏静姗正躺在床上百无聊奈,见计氏进来,欢喜笑道:“娘,你可算来了,快帮我把把风,好让我下床踱几步。”
计氏闻言,忙顺手把门关了,然后几步跨到窗前,从缝里朝外瞧。她满以为万姨娘不会听她的话去搬柴火,因此吩咐她俩时,就已做好了 待会儿继续拆板凳烧火的打算,但令她十分意外的是,万姨娘虽然嘴里骂骂咧咧,但仍挽了袖子,同乔姨娘一起连拖带拉地把那担柴火搬到厨 房里去了。
计氏看得满脸惊讶,她怎么也想不通,昨日还嚣张无比的万姨娘,今天怎么突然变得这样听话。她哪里晓得,万姨娘之所以嚣张,靠的并 非苏留鑫的宠爱,而是因为她有个儿子,如今这儿子重伤不起,她无人可倚,而计氏刚才担柴又露了一把力气,她自然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见到万姨娘听话,计氏的心情舒畅无比,连做事时都是哼着小调的。她忙碌了一早上,待照顾卧床养伤的苏静姗吃完早饭后,便到西厢找 乔姨娘,问她道:“我想找个媒婆来家,问问情况,不知哪里能找到?”
乔姨娘也是有女儿的人,而且苏静初比苏静姗还大一岁,这亲事上头,是更为急切的,因此她闻言大喜,自告奋勇地道:“太太,这事儿 就交给我罢,我保准为您找个好媒婆来家。”
计氏要的就是这话,乔姨娘也有待嫁闺女,不怕她办事不尽心,因此点了点头,让她吃过晚饭就去。
中午,是计氏带着乔姨娘做的饭,三荤四素,外加一个汤,万姨娘见桌上竟有三个荤菜,很是不满,但正要开腔,却听得计氏道:“远光 和姗姐都在养伤,另两个孩子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我多做了几个菜,大家也都尝尝罢。”
因她话里提到了苏远光,又是关心的意思,万姨娘就不好再开口,心里却冷哼:我倒要看看你拿这点子钱,怎么天天吃荤腥。
乔姨娘端着碗,暗暗地乐:这样做饭,一天得多少开销,看来过不了多久,这两人就要掐起来了。
两人正各想心思,却冷不防计氏说了一句:“在咱们乡下,都没有姨娘上饭桌的规矩,难道城里还不如乡下?”
万姨娘暗恨,拿眼斜瞥苏留鑫,乔姨娘则放下了碗,垂下了头,眼泪汪汪。
苏留鑫感激万姨娘顾全大局,没有重提“我不是妾”,就开口打圆场道:“她娘,都是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又有甚么。”
计氏笑道:“难道她们站着我们坐着,就不是一家人了?”
苏留鑫哑了声。
乔姨娘见情形不对,又怕恼了计氏,媒婆的事要泡汤,就顾不得看万姨娘的举动行事,率先站起身来,拿了把筷子走到计氏身后,讨好地 笑:“太太,我给你布菜。”
“哟,这就讨好上了?”万姨娘不阴不阳地刺了一句,但却不敢不起身,她的屁股还疼着呢,坐凳子都只敢沾个边边,儿子又还躺在床上 ,倚靠不得,苏留鑫虽然就在这里,但他待会儿是要出门去的,若逞一时之勇惹恼计氏,等下可没人救她——她虽说是嚣张惯了的,但也还晓 得识时务是怎么回事。
万姨娘起了身,但却不与乔姨娘站到一处,而是走到苏留鑫身后,道:“太太已有乔姨娘服侍了,我就给老爷布菜罢。”
讨好卖乖的狐媚子!计氏恨恨地看了她一眼,却不好说甚么,毕竟她这样做,也是合规矩的。
吃完早饭,计氏故意指使万姨娘一人收拾碗筷,然后来到苏静姗房里,向她讲了刚才在饭桌上发生的事。
苏静姗不由地暗自叹息,到底是十来年的夫妻,这份感情,不是说弃就能弃的,计氏哪怕嘴里说着要告苏留鑫,其实心里还是放不下,不 然也不会生气了。
她把怀里新买的手炉塞到计氏手里,道:“娘做得对,咱们是来过生活的,不是来受气的,该立的规矩,就该立起来。”
计氏见苏静姗赞同她的做法,很是高兴,起身到厨房里给她炖燕窝去了。
晚饭后,计氏还是点了万姨娘洗碗,洗得她嘴撅起老高。乔姨娘则悄悄地从后门出去,请了媒婆来家,顺着墙边溜进计氏屋里。计氏见她 这般小心翼翼,不由地微皱了眉头,道:“虽说家里有女孩儿,可请媒婆又不是丑事,至于这样?”
乔姨娘请媒婆到厅堂稍候,回来凑到计氏耳旁,小声道:“太太,老爷曾给二姑娘说了好几门亲,都被万姨娘给搅黄了,我怕她这回又要 来捣乱,所以防着她。”
计氏很奇怪,问道:“她又没有女儿来争抢,却为甚么要搅黄二姑娘的亲事?这与她有甚么好处?再说这姑娘家,年纪越大越不好寻人家 ,要的嫁妆就越多,她这样小气的人,难道不怕拖大了二姑娘的年纪,反要多花嫁妆钱?”
乔姨娘红了眼圈,道:“太太,她那样精明的人,哪会做亏本的买卖呢,她是别有用心,想哄着老爷把二姑娘给卖了呢,这会儿只怕连三 姑娘的主意也打上了。”
“胡说。”计氏不相信,“又不是荒年,又不是过不下去,怎会无缘无故卖儿卖女。”
乔姨娘见她想着的还是乡下的那一套,不由得急了:“太太,卖女儿,不一定就是做丫鬟!她是想把二姑娘和三姑娘卖给人家做小,好换 白花花的银子回来呢。”
计氏本不相信,但想想万姨娘的为人和苏留鑫的软耳根,却又有几分信了,便催着乔姨娘赶紧把媒婆请进来。
乔姨娘忙忙地把媒婆叫进来,搬了凳子给她坐,又倒了两盏茶,一盏端给她,一盏奉给计氏。
这个媒婆姓马,第一次登苏家的门,她笑眯眯地把茶吃了一口,先吹捧了自己几句,再才问道:“是府上哪位姑娘要作亲?”
计氏心想自己才来东亭,还是两眼一抹黑,就算媒婆把男方吹得天花乱坠,她也不晓得是真是假,不如先听媒婆讲一讲,再拿去同苏留鑫 商量。于是便道:“作亲不急,我这次只是想看看东亭有些甚么合适的人家,我那姑娘……”
她刚想说说苏静姗的年龄,那马媒婆却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册子递给她,笑道:“太太定是想要这个,一两银子一本。”
“甚么东西,这样的贵?!”计氏吃惊地问。
乔姨娘生怕计氏不买,不等媒婆开口,抢着解释:“太太,这个叫‘缘份册’,上头记着东亭县所有单身男子的姓名,年龄和家世。”
马媒婆面有得色,笑道:“不是老身夸口,全东亭再找不出比我这个更齐全的缘份册了。”
计氏翻了翻,却是不认得字,但还是道:“便宜则个?”
马媒婆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道:“太太,有甚么比儿女的终身大事更重要,一两银子不贵的。”
计氏爱听这样的话,便真个儿掏出一两银子,付了帐,把册子买下了。马媒婆喜笑颜开,恭维话说了一箩筐,方才去了。乔姨娘看向计氏 的目光,却变得有些奇怪。
计氏注意到了乔姨娘的异样,但却没多想,只问她识字不识字。乔姨娘摇了摇头,道:“太太,咱们等晚上老爷回来再看。”
计氏点了点头,道:“那你先回去罢,我去瞧瞧姗姐。”
乔姨娘忙道:“我随太太一起去瞧瞧三姑娘。”
计氏却道:“罢了,郎中说要她静养,你还是去看看二姑娘和四姑娘,也问问她们的意思。”
乔姨娘自然知道计氏说的“意思”是甚么意思,便没坚持,道过谢,笑着去了。
计氏袖着那本“缘份册”,走到苏静姗房里,先把门窗都关得紧紧的,再才到她床前坐下,扶她起来,把册子递给她看:“一两银子买的 ,你瞧瞧。”
是的,苏静姗是识字的,不但穿越前学过,穿越后也学过,是计氏亲自给她请的先生,到家教了一年,说是要把她当作儿子养。刚才计氏 没说,是存了小心眼了,要把这样贵的册子,第一个给自己闺女看,不能便宜了别人。
苏静姗就是为了亲事才来的东亭,因此将那册子才翻了几页,就晓得了这是甚么,她看着这本古代相亲信息手册,忍不住莞尔一笑——她 这位母亲计氏,也真是个妙人,不都说长辈议亲,不能当着儿女的面讲,怕儿女臊得慌么,她这位娘亲倒好,直接把缘份册送到闺女手里来了 。
计氏看见苏静姗笑了,欢喜莫名,忙忙问道:“囡囡,可是有相中的人了?”
苏静姗哑然失笑:“只不过几个字而已,能看出甚么来?”
计氏有些失望,但对她这话却十分地赞同,道:“我也是这样想,哪个媒婆不是最擅长吹牛皮,这本册子,恐怕也是虚而不实的多。”
苏静姗对这本册子,实在没有兴趣,便撒着娇道:“娘,你就这么想把我嫁出去?不想留我多陪你几年?我还小呢——”
她这话拖了长长的尾音,计氏一听就笑了,搂了她到怀里,摩挲着她的头,道:“嫁人的确嫌早,等十六、七岁再出门子也不迟,但是定 还是要先定下来的,不然拖到年纪大了,就不是你挑人家,而是人家挑你了。”
计氏这话有理,定亲的确不能拖,若拖到十七岁还没定下来,官府就要强行为你配人了。但是苏静姗实在不想嫁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叹 道:“这还不如在苏家村呢,至少都是见过的人。”
正文 第十四章 惊奇
计氏笑道:“虽说咱们在东亭还不认得人,但想来这里议亲,也是能相看的,等你看中了谁,娘陪你去相看相看就是了。”
苏静姗听闻此言,又是欢喜,又是感动,听听,计氏说的是,“等你看中了谁”,这是放手让苏静姗自己挑相公呢,这份透着溺爱的体贴 ,让她心里暖烘烘的。
苏静姗摸着“缘份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娘,这本册子价值不菲,你哪里来的钱?”
计氏笑道:“傻囡囡,咱们出门前是带了防身银子的,你忘啦?”话刚说完,计氏就猛然醒悟过来,她们自踏进苏家小院,可是一直在装 穷的,这一两银子一掏出来,就是露了富了,叫她怎么解释先前的一些事?
苏静姗见她脸上懊悔立现,知道她是想明白了,忙安慰她道:“买都买了,还能怎样,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是拿陪嫁的银簪子换来的。 ”
就是,既然乔姨娘能拿银簪子换擂盆,她为甚么不能拿银簪子换钱买册子?计氏的心马上定了下来,笑道:“还是你有主意。”
母女俩闲话一时,计氏突然道:“囡囡,听乔姨娘说,万姨娘是想哄着你爹把你们几个姑娘都卖给人家做妾呢,也不知是真是假。”
苏静姗道:“爹有没有这个意思,我不晓得,但万姨娘一定是没有的,乔姨娘那是扯谎哄你,想把我们拉到她同一边去呢。”
计氏奇道:“你怎知万姨娘没这个意思?”
苏静姗道:“她若真想把我给卖了,从一开始就该哄着我,不然怎能让我上当?可娘你看看她这些时的态度,像是哄人的样子么?”
计氏细一想,确是不像,哪怕今天万姨娘很听话,但也没上赶着来讨好,的确不像是要把人哄着给卖了的模样。她觉得苏静姗分析得有理 ,就咬牙切齿地恨起乔姨娘来:“诡计多端的婆娘,比万姨娘更可恨。”
苏静姗却不以为意,道:“理她呢,小巧而已,她只不过是个妾,又没有儿子,不足为虑。”
计氏听她这样一说,心情就又舒畅起来,捡起“缘份册”朝她手里塞,非要她仔细看看,早些挑个如意郎君。
苏静姗抵不过计氏的热情,只好随便挑了几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