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坏孟蜕僖逗笸龋宥耐纺陨跏乔宄慵扑昙鸵蝗沾笏埔蝗眨庾娓杆涫切砉胨拮保荒谡蔷四傅奔遥四覆幌不端馨阉嗌伲渴汤晒僖膊恍×耍隙ú簧伲汤傻亩幼苁嵌潦榈陌眨庋娜思也皇呛萌思遥裁囱娜思沂呛萌思遥咳羰撬芗藿庋娜思遥鼓芴羰裁矗抗苏飧龃迥训迷儆姓飧龅辏枚ㄖ饕庖プ。怨挂不厮堇铮淞即蚩粢律言袷资危秃苫嶙鲎急浮?br />
前宅杜九娘也收到请帖,也晓得这是个相亲会。她和树娘不说话的,英华虽然忙,偶然路上闲话也算亲热,平常有好吃的好玩的也不忘送一份把她,还要捎一份把席八娘,更何况,英华原是定了亲的——所以她收到帖子第二日便带着一小盒果子来寻英华说话。
英华恰好在家。东厢房里拼着几张桌子,堆着一堆图画,英华和福寿还有几个大管事同看看新京城规划图呢,听说杜九娘有事来寻,英华只得告个罪请解说的唐管事暂歇。几个管事都晓得柳五娘给英华小小姐看这些,并不是让她就把这些事管起来,原是让她开眼界长知识的。便是柳五娘马上不管事了,只一个柳三娘还能替柳家撑二十年。这些东西,英华小小姐今日看明日看都不碍事。小小姐还是头一回请假,倒不如让她和青年姊妹玩一会去。是以唐管事便说腰酸的很了,很想偷懒回去睡一会。那几个大管事都笑了,一起请辞。福寿抿着嘴儿也笑说要歇一歇,不等英华答应,大家都散了。福寿说她看人收图轴,请小小姐出去玩去。
英华情知她留下有福寿在也不会让她动,老老实实出来款待客人。杜九娘今日穿的甚是清雅,绿纱衫极素,下边白纱裙儿上是使金线和绿丝线绞在一起绣出来的绿竹三两枝,绿莹莹中隐现金光,比照她平时妆扮可以说无比低调,倒是发上插的金梳子不只变大了,还多了两把。因英华多看了两眼她的头发。杜九娘笑着摸了摸耳边的一把梳子,苦笑道:“听讲京城现在盛行插十二把梳子呢,我娘叫我在家多插几把先练起来,省得到时候头上太重连路都走不来。”
京城流行十二把梳子!九娘头上一二三四五六,只得六把,实在不没多久。英华取了一把在手里掂掂,好家伙,十足真金打造,只梳子只怕就有二两重,再加上梳背上打造的金灿灿花叶,怕没有四两重!十二把金梳子是四十八两,足足的三斤多重呢,也不怕把脖子压折了。
英华索性把九娘头上的金梳子都摘下,笑道:“你也太实诚了,你这几把梳子极是好看,可是也不轻。弄几柄小巧又好看的梳子又有何难?”
杜九娘苦笑道:“沧州就兴时头上黄哄哄的,我们家这个歪风更甚。我心里甚爱你和八娘的妆扮清雅,然家母最是循规蹈矩,说我在家随我怎么穿,出了我们住的那个院门,只能外头时兴什么穿什么。”
英华想了一想,道:“听讲过几日树娘姐姐和清姐姐也去,树娘姐姐是不用梳子的,清姐姐平常看她也不插梳子,若是和她们同行,只你一个头上有梳子倒不好看了,总要意思意思插一两把。妹子前日恰好得了几把小巧的花梳,最大的也只有两寸宽,姐姐挑两把去玩罢。”就叫红枣去取。
少时红枣捧来一个一尺长半尺阔的红漆匣,揭开盖儿送到九娘面前,里头隔成一格一格,每一格里头都摆着几柄小巧银花梳,多是三五九孔的,也有十一孔的,还有两柄十五孔的大梳,最窄的只得一寸宽,最大的果然只有二寸宽,每柄都打造的极是轻巧。
九娘挑了一把五孔的一把九孔的,笑道:“我也有几柄花梳,金晃晃的还镶了珠子宝石,虽然够闪眼,到底不如这个轻巧。明儿出门我就用这两柄,到时候寻几朵好花,我娘就不能强求我顶一头金子了。”又道:“瞧你这盒梳子,每样都有好几把,可是留着送人的?”
英华点头,笑道:“我还有三个侄女呢,这些不值钱的小东西只怕我嫂子留心不到这上头去,我但遇见了,一来我自己喜欢也要留几样,二来也要替她们置办些。”说着又挑出两把叫小海棠拿个盒儿装起来,对九娘说:“这个与八娘姐姐,小东西不值得特为使人送去,就烦姐姐顺手带把她呀。”
英华和杜九娘相互赠物,顺手捎两样把席八娘原是做惯了的。九娘也不以为意,叫小丫头收了那个盒儿,又说了半日京里时兴戴什么花,杭州又兴时戴什么花儿,九娘才羞答答说明来意,道:“我们几家和这个沈侍郎家素无来往,妹子可晓得沈家是什么来历?”
英华昨晚上倒是听柳五姨闲话了几句沈家,沈侍郎虽然不是潜邸旧臣,他两个妹夫从衣都是坚定的晋王党。倒是沈家的几个儿子甚有讲究,沈家大郎早年曾订过亲,未婚妻便是沈夫人娘家的外甥女,可惜那位小姐订了亲没两个月便病死。大郎甚是伤心,几年都不肯说亲,沈夫人也甚是怜爱儿子,不忍逆他。大的不说亲,就把后头的都拖下来了。如今沈家大郎二十一岁,二郎十八岁,还有三郎也是十八岁,都没有说亲。这些话便是英华不讲,隔日九娘去了沈家也能晓得。英华便一一和九娘说了,又道:“三郎是妾生的,听讲只比二郎小八天。不过呢,沈夫人听讲对儿子有些溺爱。所以大郎二郎读书都不大用功,倒是三郎,听讲极是上进。”
杜九娘把英华的话记在心里,回去和母亲说了半夜悄悄话,到赏荷会那日,她便穿的极是朴素,头上只簪两把茉莉花梳。便是杜夫人,也把她那套金闪闪明晃晃黄哄哄的出门行头弃了,梳了个牛屎头,穿了件新酱绸背子,在人堆里还略显寒酸。
树娘清雅靓妆不必说,沈夫人极是爱她,恨不能搂着树娘不放手,当不得树娘才坐下便咳,吃几口便说头晕,走几步就喘。到底闹的沈夫人把视线转到旁人身上。
清儿本来就生的娇美,着意妆扮之后,端的是光彩照人。萧家虽然没甚家教,到底送她上过女学,喊人吃饭的礼节她会,她又存了十二万分的小心,人家问一句她就答一句,决不多说一句话,拿定主意非礼勿动非礼勿言,也就甚像个样子,衬得树娘越发矫情了。
沈夫人看了又看,好像少了一个,她老人家急着娶儿媳妇的心太过急切,就忘了小姑娘们都是骄傲的,当着树娘和清小姐的面就问柳五姨:“还有一位王家二娘子,可曾来?”
相亲记(下)
柳五姨看了看年纪都比英华大的树娘和清儿;虽然京城人家女孩儿养到二十出头嫁人的尽有,然这两个一个没娘一个没爹;在婚姻上本就难些个;她到底不能当着这俩孩子面说你家摆的相亲宴,英华订过亲的人不必来之类的话,因笑道:“英华昨儿就有些伤风,正吃药呢;郎中说要发汗;所以不曾让她来。”
沈夫人这二年实是有些急了;满杭州城打听合适的女孩儿;恰好前几日有个姻亲才从京城回到杭州;那位夫人因提起柳家女眷都在杭州,在沈夫人面前把王家二娘子好一顿夸赞;说这位小姐生的好,管家又极能干,性子又十分爽朗,便是不论王家的门第和柳家的背景,也是极该娶回家的好儿妇。说的沈夫人极是动心,使人去打听柳家,居然王家二娘子也在杭州!其实她想相看的就是英华,树娘和清儿杜九娘纯是捎带。下了帖子去请,不曾想该来的不来,捎带的全来了。
王家二娘子不来,沈夫人面上的惋惜大家都看出来了。树娘此时晓得人家想相看的是英华,心里确实有些做酸。她原来听讲是侍郎家还有些意动,然打听过消息,晓得沈夫人是为长子相看,一来长媳责任重,要管家要照应底下弟妹,在她看来都是又俗气又辛苦的事,二来她是存心要嫁读书种子的,沈家大郎据说还是童生,既没有诗名又没有文名。所以还没有看见沈家大郎,她就没什么兴趣了。
清儿显然是极力在争取这个机会,沈家是她树娘不要的,人家还满心想相看英华,就显清儿今日做作可笑,树娘不由的冲清儿一笑。
清小姐实是没听出来什么,因树娘对着她笑了一笑,她也回之一笑,就低头去理衣袖,姿态婉转美好,休说沈夫人看了觉得清小姐是个美人,便是柳五姨都在心里叹息:清儿若是把动不动寻死觅活的习惯藏起来,就这样安安静静实是招人疼爱。
虽说大家心里都清楚是相亲宴,然沈柳两家到底交情不深,沈家设宴自然还要请几家和两家都熟识或是沾亲带故的女眷。既然请了女眷,人家的儿郎也都要请几个和沈家子弟同耍。沈家指的名头是赏荷会,待客人到齐,沈夫人就请大家移步荷池边闲坐。
既然到了荷池边,姑娘们可以秀的才艺就多了,相识相熟的女孩儿三五成群聚在一处,或是临池照影赏花,或是扶柳吟咏,处处皆可入画。还有几位走贤良淑德路线的小姐,面上带着恬静微笑,跟着母亲嫂嫂在妇人群中闲话,伺候长辈茶水极是殷勤。
柳家的孙子们最大才十岁,说亲还早,眼前也只有这两个外甥女的姻缘要操心。柳五姨冷眼看树娘做派,晓得她没看上沈家,清儿今日表现之好实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然沈夫人显然是替大郎择妇,清儿看上去就娇滴滴的,并不像能支应门户的样子,沈夫人对她还不如对树娘亲热。显然和沈家结亲这事是不成的,所以她老人家寻了个僻静所在歪着,也不和那些夫人歪缠。
过了一会树娘便寻了来,靠在柳五姨脚下,摸出一卷书来看,有人过来和柳五姨说句把闲话,她连眼皮都不搭一下。
清儿起先陪着柳五姨坐了一会,然满园子的女孩儿,生的比她美的没有几个,她又不服气人家在她面前出风头又是真想抓住沈家这个机会,如何能陪柳五姨枯坐。柳五姨也看出来,觉得若是沈家二郎或是三郎跟清儿都算合适,清儿若不是想嫁沈家怎会如此?倒不如帮她一把,是以杜九娘陪着母亲过来和柳五姨说话,柳五姨便暗示杜九娘和清儿同池边看荷花。
杜夫人对沈家的家世颇中意。一来杭州离着将来的新京城不远,女儿嫁到杭州离她不远,二来她目标是读书用功的沈家三郎,正要九娘不显眼不落后,处在中不溜的水平线上,有清儿姑娘衬着正是恰恰好。杜夫人也示意九娘和清儿一块去玩。九娘虽是不大愿意,也只能依言拉着清儿的手到人比花娇的荷花池边赏花,顺便让准婆婆们“赏人”。
清儿娇美九娘守本份,又都是到了成亲的年纪,言行举止都合规矩,既然能到沈家做客,家世自然也是好的,在座的很有几位有儿子的夫人都把眼睛系在她两个身上,大家思量自家儿子的偏好,估量女孩儿的性情,觉得差不多了,就有人不动声色的和杜夫人搭上了话。
杜夫人极疼爱女儿的人,之所以属意沈家的这个三郎,一则这年头极少有分家的,都是长媳当家,女儿嫁过去不用管家日子舒服,二则沈家只有三郎最有出息,妙在他又不是从沈夫人肚子里爬出来的,成亲之后容易和岳家亲近,三则听说沈夫人有些偏心眼儿,只看得自己生的孩子重,在三郎的亲事上必不会太挑,是以只要再见一见三郎的人,女儿看得上他婚事就有七八分成了。别家来问,杜夫人捡那能说的说了几句,人家听说杜家都是白身,还是沧州人氏。杜家家世太过平常的话,若是女孩儿极出挑也使得啊,两头一头都图不到,娶回去不是自寻难受么?夫人们就只能和杜夫人说几句今天天气真好哈哈哈。唯有沈夫人在侧听见向句,反倒待杜夫人亲热起来,拉着她的手闲话个不停。
杜九娘遥见母亲和沈夫人亲热说话,晓得只要她再见见三郎的人,若是她看得中,这门亲事就能定下来了。少女的心情又是有点欢喜,又是有点心酸,还有一点无奈。若不是她老子又写信回来说萧贤改好了可以把九娘嫁他,她又何必这样急?
清儿看杜夫人和沈夫人亲热说话,心里甚不是滋味。照理说五姨既然有意带她来相亲,只带她一个来才是正理,为何连树娘和杜家母女都带了来?如今杜夫人和沈夫人那般亲热,她的好姻缘怕是就要让杜九娘抢去了呀。好在自从被英华揍过之后,她的娇纵脾气都老老实实收起来了。她满腔愤怒,又怕英华晓得她闹事要揍她,还晓得五姨和舅母都不是真疼她,她闹一场没人替她做主,是以她压着妒恨走到一处陡坡边,远目湖水,美丽的眼睛好似湖水上笼罩着薄雾,水气氤氲,再加上轻愁的眉头,瘦弱的肩头,娇花弱质惹人怜爱的紧。
别人不晓得清小姐的尿性,杜九娘和她在一个大院子里住了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