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的汤饼,可好吃啦!”
五郎怎么肯信,各种嘲讽全开,恼得八郎立刻把芳歌带厨房去了,杨家全家老小就蹲在厨房门口呢,眼睁睁的看着芳歌小娘子指挥她的几个使女洗洗捡捡切切削削,到中饭时,就整治出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饭菜。
天府波开府总有上百年了,总算娶来家一个会做饭的!元帅夫人尝了一筷子煮羊肉,欢喜的立刻奔祠堂去给先人上香。没过一会儿,杨九妹就骑着马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送到柳家去了。杨氏舅母听说芳歌很会做饭,也是又惊又喜,嚷嚷着要回娘家吃八侄媳煮的晚饭。柳舅舅在边上酸酸的说:“再会煮饭也不会天天煮,那么高兴做什么?还不是要吃厨子做的饭。”
杨氏舅母瞟他,道:“你是想吃竹笋炒羊肉呢,还是想吃鳝丝面?我可招呼你吃过了再回娘家去。”
柳舅舅拱手,恭敬送夫人出门,说:“小人马上精选礼物,稍后送上,以供夫人见侄媳之用。”
杨氏舅母哼了一声,道:“算你识相,晚上过来吃饭。”扯着笑得合不拢嘴的杨九妹就走了。柳家舅舅收拾了礼物让笛子送去天波府,他自家甚是不放心英华,自个骑着马奔三省草堂问两个姐姐,这两个主儿还在英华住的那院里,树荫底下摆了一张小方桌,对坐吃茶。
看到兄弟来了,柳三娘就问:“怎么?可是钱曹两家有动静了?”
“英华的小姑子哎,说是中午做了一桌好菜,吃的人赞不绝口,”柳家舅舅语气酸的很,“我们家大舅母喜欢的都去祠堂烧香去了。你们弟妹已经回娘家去了,叫我晚上也去蹭饭。”
“英华嫁到李家去,她不会做饭啊,她婆婆要嫌弃她的吧。”柳家舅舅愁眉苦脸,“要不然,再给她院里塞几个会做饭的使女?”
“现在才想到这个,晚了。”柳五姨捧着茶盏嘲笑弟弟。
“我们给英华出了主意,让她新婚之夜把部试和殿试的卷子亮出来给新郎做。”柳三娘握酒杯的手也稳稳的,“估计这会亲家母还顾不上嫌弃我闺女不会做饭。”
“哎哟,人家不就是挑英华那个屏风不好嘛,至于这样还席?”柳家舅舅摇头,“我家英华不会这样无聊,陪你们两个瞎胡闹。”
“我和她说了,她要不照做,嫁过去就不用回娘家了。”柳三娘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放心,我使的老田妈去送的饭,说李家安安静静的,亲戚们都在前宅听戏,英华和远儿小两口亲亲热热头顶着头在一块写卷子。亲家母想伸爪拍我闺女,也要看她怕不怕伸爪被火烤。”
“三姐你又欺负人,不过我喜欢。”柳家舅舅很没立场的给三姐倒酒,给五姨满茶,又问:“闹这么一套,英华以后还能到大帐房来看帐不?”
柳五姨乐了,“不是为了她能出门做事,我们弄这么狠做什么。头一下就把她婆婆弄趴下了,省多少事!”
柳三娘一仰脖把杯中酒又干了,“我把她养这么大,和她五姨一起用心教养她,不是为了让她嫁到乡下地主家侍奉婆婆应酬亲戚的。”
眼前这位,就是应酬婆家亲戚应酬了二十年不耐烦的。柳家舅舅又替他三姐倒了杯酒,“三姐放心吧,后招我都安排好了,只等他两家发动。富春的这些地主们呢,补税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拿他们做个样子罚一罚,后头的就没法查了。”
柳五姨面无表情把头点一点,道:“该把改税的风声放出去了。”
且说沈姐送饭回来,和李大人老两口说芳歌两个很是和气,杨八郎果然吃不惯米饭,可是芳歌立刻露了一手,做的一盆汤饼女婿全吃光了,吃的有一盆汤饼,足足的夸了芳歌有两车子好话。
李大人摸着胡子乐呵呵笑,道:“只要他们小两口和气就好。”
陈夫人甚酸,道:“我们家什么时候能吃上儿媳妇做的饭?”
沈姐带着笑,马上把头低下了。李大人看着夫人,摇头,道:“夫人,你还没看出来?京城中等以上人家的女眷,没几个会做饭的,要吃好的,出门就是酒店饭店小食店,要请客,有的是手艺好的厨娘任你挑。谁耐烦自己在家烧煮,好多小户人家,家里连灶台都没有呢。”
陈夫人不信,扭头不理他。李大人乐呵呵说:“过几日咱们带青阳去京城考试去,让你亲眼看看,成不成?远儿成了亲,留他在家守家,沈姐也去,咱们把芳龄带上,一路慢悠悠边走边耍。”
“那三省草堂那边怎么办?”陈夫人刚才在前头被娘家亲戚们吵的头晕,个个都找她说人情,要塞人进三省草堂。
“今年的恩科应当是开不了的。我们已经议定了,学生们都在家读书,得闲给父兄帮帮忙做做农活也使得,两月一聚,一次十五天,到开考前几个月再重开草堂。”李大人看陈夫人一脸为难的表情,乐了,道:“和亲戚们说吧,两月一次的聚会谁都能去,他们可以在五柳镇上租房住,每天去听听课。开草堂呢,是两三年以后的事了,到时候再定办法。我已经讨得有十个名额在此,估计也就够你娘家那些侄儿。现在谁求你,你都别松口。要拉拨也也先拉拨姓陈的。你弟妹们娘家那些亲戚,再往后排一排吧。”
陈夫人把头点一点,道:“是这个理。就依老爷所说。回头我只和她们讲聚会的事。”
且说英华一不小心在李知远身边睡着了。使女们进来看过,悄悄儿给他们把帐子放下,把卧房的门掩起来。英华一觉睡醒,已是晌午,她爬起来待喊杏仁,手一撑摸到床里还有一个软软的,吓得一弹。
李知远也被她这一摸吓到了,上半身从床上弹起来,看到英华,他愣了一下,把英华从头看到脚,大惊,问:“你怎么会在这里!”
英华臊得爬起来要下床,吃他伸手一捞,滚他怀里去了。英华谨记上回的教训,使右手牢牢捂着嘴,瞪着他,闷声闷气说:“业精与勤荒于嬉,你的卷子还没有做完。”
软香温玉在怀的时候说科举……李知远想一想他老子和他老师估计都在等他的卷子呢,只能老老实实放过娘子。英华一闪身飞快的跳出去了。他艰难的扶着床栏杆想站起来,站到半截又坐回去,苦笑着说:“娘子,能给我倒杯凉水吗?”
英华红着脸给他倒了杯凉茶搁在床边的小几上,轻声说:“我等你——快去写卷子。”说完飞快的奔出去,一路撞倒了凳儿,踢翻了花盆,撞开了隔扇门,就听见一路乒里匡郎的动静一直出堂屋。
李知远握着凉凉的茶水,心道:“娘子,你是假装不懂的吧,闵家肯定也给你送小黄书了。等我啊,我晚上就能把卷子写完”
其实,喜娘不只把小黄书塞给英华,还隔着屏风给她上了一堂婚后X生活课,用吃饭的比喻把夫妻生活形容给了新娘子听:头回好比吃蜜渍的酸梅,闻着喷鼻的香,初尝是酸的涩的,咽下去还带着点回甘。疼是肯定有点疼,忍一忍后头才美呢。到二回三回就好似吃柳家红烧五花猪肉,又香又软又酥烂,极是甜美。叫你吃了一回还想二回。可是再好吃,吃多了也不成啊,油大伤身!隔几日吃一回,两口子和美,日日都吃就不香甜了。
英华坐在屏风里头羞答答翻那些小黄书,对她身体同时产生的变化,真是很难为情。好在这些让人身体起奇怪变华的图画边上,都使着大字写着:男女居室,人之大伦。
这句亚圣的话,原来是用在这里的?圣人都说是人之大伦,那心里思量这回事,也不算过份啊,英华略觉安慰,劝自己不要太害羞。
英华把三本小黄书前头翻一翻,另一本上的句子是“食色,性也。”哦,原来这事儿跟吃饭一样啊。
第三本上更干脆,画的是两个光光的小人从床上起来,打水擦洗什么的,写着“数日一次,惜福养身。”英华默默的把三本书叠起来,对男女居室那回事,还是不大能接受一男一女坦诚相待。
上轿之前,她把那三本书掷还喜娘的时候,脸色就不大好看,五姨和娘看见那书,脸色也不大好看,五姨就教她,若是害怕,就把李知远哄出卧房,叫他去做卷子,正好还陈家亲戚挑她嫁妆的席,她也可以拖几天。
于是,英华一半想着要还席,一半想着能拖一时是一时,就把李知远弄出去了。头一晚她一个人睡的甚香,可是刚才在李知远怀里窝了那么一小会,她心里又有点痒痒的,甚是想尝尝红烧肉滋味,“我等你”三个字脱口而出,臊得她都想打个洞钻地下去。
英华捂着脸跑到前头第一进的穿堂去,大小使女们都在坐在廊下做针线呢,看到二小姐出来,三叶嫂子从人堆里站出来,瞅一眼她们家二小姐,晓得她还没有吃亏,甚是替姑爷叹息,就问:“摆不摆中饭?”
“才起来,不饿。”英华摇头,又问三叶嫂子,“你打听的陈家对儿媳妇的规矩是怎么样的?”
“陈家十来房住一块儿,女眷里头说话算数的还是大舅太太。”三叶嫂子不愧是老田妈的亲闺女,打听消息准的很,“大舅太太家考中进士的那个是小儿子,底下还有个女儿已经嫁了。进士老爷上头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大舅老爷家规矩也没什么,他们那房只用着两个奶娘,儿媳妇不管别的事,除了带孩子做针线就是早晚请安,轮班做饭。”
“我还要做饭?”英华想到芳歌在家天天都在厨房转,她的脸色立刻变了。
“哎,他们那不是没用厨娘嘛。”三叶嫂子乐了,“别说咱们这院里就有两个专管做饭的,放着外头李家上上下下也有一二百人,还能没有几个好厨子?只要咱们二小姐不要自己想不开,非要去做饭,让谁做也不会让你做饭的。”
英华一本正经点头,“我做饭,不好吃。献丑不如藏拙。”
院子里的大小使女并几个妈妈俱都认真点头。杏仁附到英华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引着英华到西边厢房里间看成亲前夜公爹塞给她的私房钱。
杏仁开了箱子,屋子里金光闪闪,英华忙叫把箱盖合上,问:“谁送来的,送来时说了什么话。一道来的还有谁,路上可有人看见?”
“一个管家叫来旺的送来的,是姑爷陪着来的,当时已经敲二更,估计是避着人的。”杏仁想了想,笑道:“来旺大叔说是你公公打赌输了,说好了要给二小姐的私房钱。叫二小姐收起来使劲花,花光了他还有。”
“两千两,太多了呀。”英华立刻发愁,“我花的光吗?”
“二小姐的陪嫁就够用一辈子的了,没地方花钱。”杏仁替二小姐算帐,“要不然,买几间房子租出去?等我们几个嫁了,给二小姐管租房子怎么样?”
“就这么办!”英华琢磨了一下,,“分四份,一份收后楼。那三份你抽个空运回我舅舅家去,我舅舅现银正好不够用呢,有黄金接个手也好。挑地买房子的事让舅舅看着办吧。”
一转眼就花出去四分之三,英华甚是得意,想到还要和李知远报备一下,她就高高兴兴奔卧房里去了。李知远在西屋捧着那杯凉水还在慢慢喝呢,看到英华带着一脸的笑跳进来,忙把茶盏放下。
英华便把她把要怎么花这个零花钱的事说给李知远听,问他:“合适不合适?”
“本来就是给你花的。”李知远乐,“我还以为你会全拿去买房呢,你居然留下五百压箱底。”
“我嫁过来,一块压箱的金子银子都没有。”英华叹气:“我舅舅家缺现钱缺的厉害。你丈母娘呢,连压箱的钱都搂走了,你媳妇压衣箱的是张欠条。这五百两金子我留着应急。”
“啊,舅舅缺现钱?有多缺?”李知远忙站起来,说:“家里还有几万两银子,要不要我先给舅舅送过去?”
“留着家里使吧。”英华摇头,“几万两看着不少,浇进去杯水车薪,要提出来就有点难。万一家里要用怎么办?虽然我舅舅手里缺现银,但是他信誉好,周转快,各地商家晚一两个月收钱都肯的。再撑两三个月,盖东西市坊,银子就自己长腿跑来了。”
李知远在心里替柳家算一算,奇道:“照着舅舅的办法,他不该缺现银的呀。”
“柳家的银子,大头都挪去盖皇城了。”英华笑,“钱曹两家缺现银缺的更厉害。钱家是新起来的,没人敢给他们家赊帐,曹家呢,他们自己人就吵的厉害,喜欢互相拆台,也没人肯给他们赊帐。便宜的材料都扣在我们手里,他们买什么都要现银交易,还是贵的,一进一出,亏死他们!”
“他们该坐不住了吧。”李知远觉得琢磨这个事比琢磨考卷有意思。
“我五姨说,就是坐得住,也要让他们跳起来。”英华眨巴眼睛,“不晓得这几天是怎么办的,我好想去舅舅家转转。”
李知远把“我也想”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