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不与你添了,将来等你生了孩子,我与你孩子添罢。要想舅母似给英华那样给你买东西,你也不要想,一来你舅舅和三姐情份格外不同,二来舅母给你说过亲事你没要,她再上赶给你添东西,她也没有那么贱。三姐虽然心里疼你,可是你要嫁的那人她不喜欢,她是不乐意你嫁的,要叫她给你多添,她也不会乐意。
树娘一来不太把钱财放在心上,二来添妆这种事其实大部分亲戚都是意思意思,舅母姨母面子上做到了,给多给少都是一样的。所以柳五姨的话说着不大好听,树娘听进去了,收礼时也不是很难过。这一次送的几样在小婶看来简薄,那是跟舅母给英华添的妆比,其实这几样东西都是极好的好东西,给公主添妆都够了。像这本孤本诗集,让她出一千两买她都乐意。小婶说姨母不疼她,不疼她怎么会舍得把这样好东西送她。树娘握着诗集,心头百感交集,只是不言语。
小婶唧唧歪歪说了好大一通,树娘烦的要死。不打算理会吧,上回萧明那事她爹被气走了,只有小叔小婶一向疼她,留下来陪着她,又张罗着给她挑丈夫。小叔小婶待她这样好,她也不好翻脸的,要是顺着小婶让她说话吧,句句都听的烧心。
恰好使女来禀说有两位萧公子的妻子请她去茶楼吃茶。树娘忙答应下来,出门踏到茶楼的门槛,才想起来问:“是谁的妻子?”
苗小姐被丈夫带到诗会上去过,认得树娘,接出来笑道:“姐姐,是奴的嫂嫂要见你。”
树娘也认得她是萧明的弟妹,她现在恨萧明恨到骨头里,巴不得萧明过的不好的,萧明的妻子想见她,太好了!树娘高傲地点点头,说:“带路。”
苗小姐的脾气其实比树娘好不了多少,不过苗小姐又是一样人,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梅十五帮了苗小姐的大忙,苗小姐自然是要帮她的,所以她尽管恼火想掉头走人,还是忍着气请树娘进隔间坐,怕树娘欺负她嫂嫂,她还很是好心的隔坐在嫂嫂身边。
“我……见你,是想问你……萧九郎的诗……”梅十五娘问的极艰难,“他……写的?”
树娘看着梅十五娘,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是她的表情瞬息万变,从后悔到痛恨到痛苦到解脱,又把什么话都说了。
第160章树娘的婚事
梅十五娘大放悲声;伏在桌上哭的头都抬不起来。树娘静静的看着她;也不劝也不动。苗小姐不大明白二人打什么哑谜;不过她经过的事不少了,英华和她相处几次,看她哭时从不问她缘由;只捡知道的劝说。她不知道怎么劝说嫂嫂;看这个树娘吧;虽说嫂嫂抢了人家的丈夫,人家待她嫂嫂也还算客气;所以她也不说话,问茶楼的伙计讨来盆水;绞了一个湿手巾把梅十五娘;劝:“嫂嫂,擦把脸,歇歇息吃杯茶再哭。”
梅十五娘这几个月以来受尽冷遇,还是头一回遇到一个人真心实意待她,格外的心酸,接过手巾一声长泣,下气没接着上气,头一歪又晕过去了。
苗氏扶着梅十五,真是心慌,这是今天第二回了呀,她一迭声的说:“又晕过去了,怎么好,茶博士,快喊个郎中来。”
茶博士支愣着耳朵,没精打采拿块抹布在过道里擦窗格呢,听说客人哭晕了,叫他去喊郎中,飞快的跑出门,把对过小客店里一个游医喊来。
那个游医这样暑天还穿的一身夹袍,两只袖口和手肘处都油黑发亮,隔着老远都能闻见一股混着药草香的骚味,腥不腥膻不膻的。苗氏担心梅十五娘,顾不上计较这些,忙忙的和游医说:“早上在家就晕过一次,我扶着她略靠了靠,醒来她就无事,不晓得怎么,方才一哭又晕过去。”
树娘闻不得那臭味,忙叫使女们把屋角的屏风移过来,她就坐屏风后头去了。苗氏虽然不悦树娘摆架子,不过树娘是没嫁的女儿,回避总比不回避好,她也不理论,等游医切过脉,问:“我嫂嫂这是怎么了?”
游医先听她称嫂嫂,脸上就带出三分笑,再把晕倒的人再看一眼,确是妇人妆扮,就把胡子摸一摸,笑着拱手说:“恭喜恭喜,这是喜脉!”
“恭喜个屁。人还是晕着的哪。”苗氏一急,就显泼辣。
“无事无事。”游医弯腰去提放在脚边的医箱,摸摸索索半日,摸出笔墨来,就在桌上茶杯里倾出点点茶汁磨墨,写了个方子,说:“令嫂平日思虑太过,有些体虚,这个方子呢,是温补的,她乐意吃就吃,不乐意吃,平常少动多睡,挑她爱吃的吃些,好好养着就是了。”
苗小姐嫁到萧家也有时日,晓得萧家看重男丁,萧明又是族长之子,梅十五怎么也是明媒正娶来的,头胎孩儿正是要紧,给那个游医两陌钱打发他走,另使人去请府城有名的郎中来看。
郎中来看过,说的话和游医差不多,给梅十五娘手上掐了两下,把她弄醒。梅十五娘醒来一无所知,只是哭,苗氏也不和她说什么,就叫使女去喊个轿子,请郎中陪着,把梅十五娘送回家去了,从头到尾,她也不和屏风后头的树娘说话。屏风后头的树娘也没作声,等人走了,她出来加付了茶资,到家什么都没说。
树娘的未婚夫是隔壁常州府人氏,才女树娘要在曲池府嫁常州才子,许家脸上都有光彩,亲戚们都轰动了,都吵着要看才女新妇,许才子一口气接来五六百的男女亲戚。树娘虽然有钱,自家在曲池还没有置房舍,住的是柳家的房舍。头天许家亲戚们住下,转天五柳镇就晓得了,树娘过几日要成亲,夫家来观礼的亲戚足有五六百!
英华和李知远把李大人一行送到金陵,英华顺便还去看了看她两个侄女才来家,小两口才回到五柳镇,李知远把英华送进东院他自去外书房料理家务,杏仁把英华不在曲池这半个月的事一一禀知,英华听说许家来人这样多,惊的话都说不利索了,问:“真的来了这么多人,全住在柳家的客馆里?树娘姐姐也不问也不管?”
“树娘小姐把家务都托给她小叔小婶料理。”杏仁语气里有些替树娘不平的意思,树娘一个做小姐的,清高点儿也说得过去,可是做她小叔小婶的,再年轻也有三十多了,有家有业晓得人情来往,把侄女未婚夫家的亲戚朝侄女舅舅家一丢,又不管又不问算是个什么事?
英华眨眨眼,又问:“树娘姐姐家是怎么一回事,我以前也没留心过。舅母那边肯定是晓得的,我在南京夫子庙给表弟们买了几样玩具,你送过去,问问月琴姐姐。”
杏仁答应一声,把玩具收拾出来,匆匆的去了。李知远摇着一沓子大红的请帖进来,看到杏仁出去,奇道:“这是怎么了?”
英华把树娘夫家来了几百人,树娘小叔小婶都不管的事一说,李知远就乐了,道:“这个小叔没安好心,这是想让你舅舅家恼了不管你表姐,他们好拿捏你表姐啊。”
“虽然我也是这样猜的,可是我娘常说过日子总要把人往好处想,”英华苦笑,“先叫杏仁去问问,若真是,时机合适给表姐提个醒也罢了,她过的不好,丢下的烂摊子脱不了还是舅母和五姨替她收拾。五姨一生气就睡不好……我先拦一下吧,让五姨多睡几个安稳觉也好。”
李知远觉得老婆这个态度甚好,在他看来,这位树娘表姐和他的舅母们有得一拼,心地其实都还好,但是没什么见识,爱折腾,爱虚荣好面子,有事只顾自己不大体贴旁人。区别可能就是舅母们过的日子穷些,所以她们不清高,要更实际些。树娘呢,过的全是顺心日子,就更任性些,格外不把钱财当数。办个诗会花的钱不少的,像萧明那种人都只好一个月办一次,她眼都不眨,一个月能办两三次。问题是萧明精啊,他撒钱出去是为了捞好处,树娘撒钱纯是因为她高兴!她这样陪嫁丰厚的姑娘,又任性,又没正经长辈肯照管她,简直就是额头上绑块白布,上头写着:人傻钱多速来!看吧,树娘不只把她小叔小婶招来了,那个姓许的未婚夫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知远看英华眉头还微微皱着呢,甚想替娘子解忧,就说:“舅母只晓得表姐家的事,我估计未来的表姐夫也要访一访才好。家里现成的有人手,我使人去常州问问。”
英华一动不动看李知远半天,笑道:“我五姨有人手不奇怪,怎么咱们家也有人手了?”
夫妻本是一体,英华既然要问,李知远觉得也不消瞒着她,道:“是我爹在泉州任上的揽下的人,有一些辞了回家去了,有一些不肯转投新主,就跟着我们回曲池来了。拖家带口的也有三四百人,分散安置在府城周围,要是找个什么人,访个什么事,用他们最方便不过。你有什么事,直接使小海棠去外书房和来旺大叔说。”
上回送零花钱来的就是来旺,这回又让小海棠直接找他,英华就晓得了,这个来旺是她公公手底下最得用的人。明明两家混在一起住了几年,都没发现来旺大叔,公公和李知远,藏得怪深的。英华把李知远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才笑道:“我害臊,有事只找你。”
两口子还装样假客气,李知远在英华脸上弹了一下,才笑着把红请帖亮出来,“三省草堂的同窗,有十一个下个月初八成亲。我是来问问你,你晓得梅家姐夫那边送同窗的礼是怎么送的吗?”
“折银五钱。”英华想了一想,又道:“要是家境很差的,再另外补点什么,送口猪啊,送席面上用得上的什么,随便找个借口送去,大家脸上好看就使得。从我姐姐嫁过去,姐夫家这些事就是我姐姐管,我学收礼送礼,都是姐姐教的。”
“啊。那你帮我看看?”李知远把帖子一张一张排开来,看一个,回忆人家的家底,说把英华听。英华捡张纸把人家名字抄一抄,批个折银。有的就补一笔,少的送猪半口,多的送猪送油送米不等。李知远看她写完了,把她写的那张纸折一折收起来,就把请帖又收起来了,说:“还是娶了媳妇好啊,不然这样的事,我又要查旧帐,又要使人去打听,乱几天都理不清。”
英华抿着嘴儿笑,道:“你又哄我,我再不信的。”
“真的。”李知远乐了,凑到英华耳边吹气,“在泉州呢,我们家有一个专门的收礼送礼本子,我爹给母亲编的,收礼送礼大致不差就照着那个走,跟人家关系近就添点,走不到一块就减点。那个本子芳歌倒是背熟了的,不过,她嫁给八郎,老帐本就用不上了。咱们回富春来,那个帐本也不好套,照泉州的例同窗成亲我送二两礼金省事,只怕乡亲们会拿姐夫和我比,说话就不大好听了。”
“哎,你那个帐本子,拿来我瞧瞧。”英华把李知远推开,“我先说好,我嫁过来之前,我娘就再三叮嘱我了,我是长嫂,弟妹都小,母亲身体还硬朗,是不许我逞强管家务的。帐本子拿来我瞧瞧,给你出个主意可以,该你管的,你不许推我这里来。”
“知道!”李知远清楚英华这个话里的意思,虽然他们家四个孩子都是沈姐生的,陈夫人待他们如同亲生,但是到底不是亲生的。如今离着陈夫人娘家近近的住着,陈夫人管家,和亲戚们来往,纵有疏漏人家都不会说什么,若是英华出头管家,那是吃饱了撑的自己找骂。李知远把英华的话在心里过了一遍,其实这个家,他也不合适再管了,他飞快的说:“我且管几个月,等爹娘回来,我就把这些杂事交出去,专心读书。”
“好,到时候你读书写字,我给你添茶研墨。”英华对李知远的表态表示相当满意。
她外祖父家,外祖父和舅舅都不管家里的小帐。她外祖父说过,家务帐管的再细,钱都是花掉的,花在自己家人身上,花多花少不都是花么。经手管帐的有私心想借家务帐捞钱,只能说明当家的男人是孬种,不会往家扒拉钱。外祖父会搂钱,家务帐?柳家老太爷有妻还有许多妾,没生养的后来都打发走了,剩下的妾们,柳家大宅里一人一个院子住着,自己捏自己院里的帐本管吧,给的钱都很不少。心里明白又能干的,似柳三娘的亲妈,过日子就晓得检省,省下来买田买地,教女儿管帐挣钱。会看脸色的,看英华的亲外婆格外被丈夫和大房看重,也晓得跟风。给多少花多少,只晓得享受的也有好几位,柳家老太爷也不管不问,反正他老人家的目地是达到了,最出挑的三娘五娘是养出来了,这两好闺女顺便还把他的儿子拉拨调……教的猴精。剩下的女儿大半也都是当家过日子的好手,有限的那几个,娘家兄弟和姐妹精明能干,差点就差点吧,还能照顾得上她们。
在柳家,一等能干的是挣大钱不管家务帐的,比方柳三娘和柳五娘,二等能干的是挣小钱会过日子的,像柳六娘那几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