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
岸际撬涛宜档摹!彼低臧汛蟛锏母觳渤庖煌疲驳敉肪团堋?br /> 狗腿管事凑过来,英华微笑着摇摇头,道:“听她说话是富春乡亲,不过是为钱,就不要理她了。”
一转眼,友军起义的起义,撤离的撤离,只剩大伯娘孤军奋战。大伯娘按着胸口猛喘气下,朝后一倒。柳家管家手快,早就伸手在她身后,半空中就把她捞起来了。
先前杏仁怕英华不舒服请来的郎中其实早就到了,人堆里看半天的热闹,一看见他有机会上场,忙喊让让挤进去,撩袖子给老太太翻眼皮,掐虎口,说:“没事没事,大家让让,想是方才围的人太多不透气,老太太身体好着哪。”
大伯娘方才是装的,这回真被气着了,两眼一翻身体一挺,真晕过去了。郎中摇摇头,老太太身体不错,晕一晕没要紧。扬声问:“老人家的儿女在不在?”
英华皱眉,道:“别喊了,我大伯娘三个儿子,分家的时候偏心,家当都是耀芬堂兄一个人的,那两位堂兄虽然良心好,一个去杭州趁生活,一个去了京城,来不了。这时候耀芬堂兄怎么会来?大伯娘醒来怕是还要恼我跟她清三十年的旧帐,看见我再晕如何是好?我也不敢管她,使个人去请族长来吧。”
王氏家族绝大部分人家的地都是祖传的,这几十年发家的除了王翰林一房,也只有少数几个,那几个会划拉钱的跟族亲们走的也不是很近,不消操心管他们。族长正兴兴头在新镇看盖王家祠堂呢。
英华出头张罗,柳家在新镇给王家专门划了一大块地盖新枫叶村。王家族亲虽然补税都被砍了一大刀肉下去,可是要论心疼,真不大心疼,三十年税全补起来,一亩地也就补二两多的银子,然卖钱曹二家,五十两一亩啊!拐个弯去外府买地,柳家做的中人,虽然十几两一亩略贵,可是扣掉补的税钱,一亩清凉山下的地能换三亩多外府的田地,少买几块田,新镇上崭崭新的大房子,你想怎么盖都盖得起,族亲们还是聚在一块住着,有事招呼一声太方便了。别说才卖地有钱的,就是族长这样的小地主,从前二三十两银卖光了地,他老人家把卖地的银子拨拉拨拉,他也能在新镇上盖个三进的房子。他跟风也要去外府买地,柳家管事劝说他:田地少了,你要在外府安家也罢了,守着族人住着亲热,去外府孤零零的也没意思,不在外府住吧,跑来跑去不划算,这些银子完全可以在京城和新镇上买几个铺面啊,按月收租,吃的米面菜有钱还怕买不到吗?攒十来年的租钱,或是等新京城人多了,铺面涨价再卖出去,三百亩就能变六百亩!
老族长被管事说的心里活动,跟着管事去新京城看在建的街道,听说不远就是国子监和太学,二话没说就拍板定了两个铺面,管事也爽快,马上就把他带到盖好的那条街道去,指着图纸让他在没有打勾的上头挑。老族长指了两个,立刻铺面的钥匙就送来了,前头他交完银子换契书,后脚就有外地商人来找他租铺子,雪白的银子抬来求他写租约,老族长还愣着哪,人家自己就把价涨上去了,从十两银一个月涨到十二两。
新京城的房子还没有开始卖呢,多少人盯着柳家这几条街,有数的两百来个商铺,才盖好一半,全是富春地主们的。一听说新镇上有哪个在新京城的铺子交了钥匙,求租房的商人都能抢破头。两个铺子租出去,租房付一年押一年,转眼五百七十六两银就到手,老族长这回不要人教,转头叫儿子还有亲兄弟几个凑钱,又去柳家买铺子。这一回现铺子没有了,等几个月交房他们也不挑。
柳家一开了头卖铺面,富春地主的银子从钱曹两家抬出来,都没隔夜就姓了柳?太过份了,那两家坐不住了,三家重新凑一块吵架,划一条街出来归曹归钱,他们就出图纸卖铺子!在他们家卖田地的,给优惠,打九折,比柳家便宜!
富春地主们在谁家买铺子,柳家根本不问,有人来柳家撤单,只要房子还没有破土动工,都给退钱,富春地主们撤单的也有不少。王家族长跟着族人去那两家转了转,把姓王的都拘一块开了个不许外传的会,也不晓得他是怎么说的,王家没有撤单的,反而有几个王家亲戚拿着银子来买铺子。
柳家投桃报李,英华就请族长和族老来说话,说新来的个出图纸的师爷说了,新镇有块地前有池,后有山,东边还有活水,盖祠堂极好。若是王家乐意拿下来盖祠堂,地算柳家白送,桑榆堂兄妹五个出一半的钱。王家举族搬到新镇,本来就要重盖祠堂的。看吧,英华孙女就是这么知情识趣,她自己要做好人也没把她两亲哥两堂哥拉下。老族长也很识趣,出图纸的时候,规规矩矩要求盖个和原来枫叶村一样的,算造价六七百两银,英华当场付了一半。剩下的族里凑一凑极是容易,第二天就交到柳家帐房,第三天新祠堂就开工。老族长和几个族老把铺盖都搬工地上了。
听得王翰林的嫂子在柳家大门口闹事。老族长那个恨哎,他也不肯出头,一边使人去寻王耀芬,一边使了个和王山长家姑爷走得近的族人去喊他们来接丈母娘。这两年曲池府和富春县里盖的房子越来越多,就是很穷的人家,也有几亩地可以卖,盖不起房租房子也不困难,住在柳三娘庄上的王家亲戚陆续都搬回来了,散在富春县周围租房子住呢。王耀芬的姐妹们搬回富春县住,也常去看顾老太太。听得说丈母娘又去找翰林叔叔家麻烦了,大女婿直接就躲出去了。大小姐气的要死,把家和孩子托给邻居照管,请来喊人的娘家兄弟陪她去找二妹夫。二妹夫和三妹夫家住的近,离四妹夫家也不太远,四个女儿带三个女婿齐齐的跑到五柳镇上来,天都快黑了。
大小姐看她老娘歪在一棵树底下,头上出的那个油汗,白头发都糟成一团灰毛,边上只有一个郎中留下的小药童陪着。王耀芬那个岳父,人也不见。她就恼了,喝道:“王英华人呢?一个亲大伯娘来找你,你就把人撩外头?”
二妹夫弱弱的拉二小姐,说:“娘怕是不行了,先请郎中来看看?”
二小姐和两个妹妹商量,大家把银子掏出来凑一凑,一个去五柳镇上寻轿子找下处,一个叫药童带着去寻郎中,大家谁也没理发作的大小姐,七手八脚把老太太抬到一个小旅舍里歇下,烧水给老的换洗,少时郎中来看过,留下一个药方让吃吃看。敲开药铺子买药,老板说药里有麝香和冰片,一服药足足的要四两银!四两银虽然现在拿得出来,可是天知道老太太要吃多少天的药?她老人家病三天好一天。原来吃药吃补药都是耀文两口子照管。好容易老太太将养安好,耀文两口子去了杭州,现在到哪里去再找一个掏钱干脆的?王耀芬现在缩头不出,女婿们都是穷的,连房子都买不起,这样贵价的钱吃下去,几时才是尽头?
三个妹夫凑一块商量着把银子付了,脸色都不大好看,对说抱怨王耀芬不是东西,为着钱气死了岳父,又要送岳母性命。
小姐们听说四两银一帖药,也都不快活,大小姐就嚷嚷着要找王英华拼命,被三个妹子死命拦下了。老太太只偏心大儿子,大女儿份上也还过得去,后来日子越过越穷,待底下的儿女都不过尔尔,几个小的论做人都比大的明白。最小的就劝大姐:“王英华不管固然可恶,娘一把年纪了,她自己又不会走,谁把她丢柳家庄门口的?”
二妹夫烦的要死,插嘴说:“王英华她和你们一样都嫁了人,她也管不到王家的事。都分了家了,谁也不欠谁的,就是娘死在人家大门口,也只有姓王的好出头,咱们都是帮忙的。大哥他人呢?族里说同时使人去找的他,他人在哪里?等他来了我们要回家去,孩子在家没人管呢。”
半夜王耀芬才寻来,二妹夫照王耀芬脸上呸了一口浓痰,把娘子的手一带,什么话也没交待就要走。二小姐甩手,二妹夫把她拉角落里,轻声说她:“你自己摸摸良心,二叔那边待你们家怎样?二叔分家没要钱,还肯拉拨耀文和耀廷读书上进,大姐她们没屋住还借庄子给她们住,做人做到这一步还想人家怎么样?。你大哥八成是故意把老娘弄到柳家大门外送死。王英华她只要不傻她都不敢出头,王耀芬那人存的什么心思我不想弄明白,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我是不敢沾的,你要跟着大姐陪他胡闹,我写休书与你,你留下我走。你要还想安生过日子,咱们就走。”
二小姐瞧一眼王耀芬,满面通红一身酒气,从进来到现在都在骂人,一句人话都没有,她扭头看看她娘,老人家眯着眼不停在点头呢,她越看越烦,没说话,拉住了丈夫的手。二妹夫就把二小姐拉走了。五柳镇乡下地方不行宵禁,半夜街上铺子都开门,他们很容易寻到一个开门的车马行,租了辆车回家去了。
这两位走了半日,三小姐和四小姐商量,大哥糊涂老娘也不是明白人,她们多承二叔二婶照管,亲娘亲哥哥要闹拦不住,走人吧,顺便再给王英华捎个信,叫她小心些。她俩把丈夫喊出来,就在旅舍柜上给英华写了个字条。等墨干了揣怀里,四小姐好心,把打磕睡的大姐拉了一把,哄她出来和她说:“娘吃过药睡的安稳,想来是没有事了,大哥在这里,我们要回去了,你和我们一起回县城去?”
大小姐哼哼,道:“明日还要找王英华算帐,就这么回去?你们都不许走!”
“找她算帐?”三小姐说话很不客气,“这两年你住的谁家房子,你吃的谁家的米!人家替娘照管我们,你说个谢字成不成?你还有脸着娘瞎胡闹!我们走,别理她。”
大家上车,马车的车轮没转几圈,大小姐喊车夫停车,自己爬上来了。
王耀芬靠在桌边睡至天亮,尿急醒来一看,屋子里头只有一个老娘,姐姐妹妹和妹夫们都不见啦,他问到旅舍柜上,守柜的小伙计从地席上爬起来,把四妹夫写的个纸条给他,说:“客人把房钱结过了,你今天要是不走,记得来付房钱啊。”
王耀芬拆开那个纸一看,上头写着:你要干缺德事,妹夫们就不奉陪了。你要陪丈母娘回家,以后咱们还是亲戚,你要不消停,我们还敬丈母娘,就不搭理你这种禽兽。
四妹夫这个话说的极是不讲情面。王耀芬恼的要死,把这个纸条撕碎了还气的直跳。天亮他的搀着老娘去柳家大宅门口要找王英华理论,守门的指点他:“老太太昨天来闹,要死要活闹的英华小小姐害怕,吓病了,烧了一夜。若是为着两家分家事帐目不清,直接去县衙,自己写不来状纸,县衙门口左边纸笔店里有专门代写状子的王老瞎,找他写一个为分家事状告亲叔的状子去。”
王耀芬愣了一下,反问:“她傻不傻,一告就抽走三分之一。”
“你不告,耀祖和耀宗少爷一根草都不得到手,你去告,你手里的还能弄三分之一回去。”守门的乐呵呵指点王耀芬,“快去吧,怎么告都成,小小姐早把帐本什么的准备好了,就怕你不告。”
明明是来闹翰林叔叔给他写免税证明的,怎么变成为分家事状告亲叔了?其实当初真不该分家!二叔那个后老婆手里有钱他是晓得的,但是有多有钱他是真没想到。若是不分家,书院没钱二叔还得给啊,他家要用钱二叔能不掏?他没有柳三娘有啊。分家时人家什么都没有要,族里说起来,看见他通没一句好话,都说他亏心,说二叔厚道!亏心的人过的什么样的穷日子,厚道的倒可以给女儿陪嫁六十八顷田地!学政还办了他一个不孝二叔的罪,革了他县试的录取资格!有这么欺负人的吗?明明是二叔藏了私,把家当都塞他老婆嫁妆里头了。现在一说起来,都说他不好!嫌贫爱富也没这样势利的,王家全族没一个好东西。
现在王英华还想抠他手里的田地?一亩五十两银呢,她想的美,告她,就说她的嫁妆是姓王的,一经官府手,叫她不死也脱层皮,王耀芬恼恨交激,咬着牙恨道:“告,非告不可。”
王耀芬雇了个车,带着老娘要到县里写状子,车在半道上就给他前岳父截住了。岳父也没跟他客气,就说了两件事,第一条散伙,让把垫的银子还回来,第二条,退亲。
163
王耀芬手里捏着的地契;一大半是前岳父寄在他名下的;一小半是前岳父垫的银子让他赎回的典地。买的地赋税确实不大清楚;旧年富春县那场大火烧掉了半边县衙,放帐的库房烧掉了一间半,有些人家运气好;旧年交税的帐目还在;有些人家过日子仔细,把几十年交税的收据都留下做了帐,查税补税当然不怕。但是运气不好的没了底帐怎么办?县里没有底家里没有帐;又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