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曲 作者:一幽清水(潇湘2013.6.27完结)
四承┠康亩ノケ匙约旱囊庠福慰鋈タ茨切┝钊俗髋坏耐豕笞宓牧成K霾焕匆膊幌肴プ觥?br /> 但是父亲说的“活下去”,他抬起头看着父亲一直笑眯眯的脸色迷茫了,难道在京城活下去必须要不择手段?要将身上所有的锋芒隐藏起来?也将真我暂时忘却?难道在京城就没有真性情?那他所见到的又全都是虚假的?想着这里,他闭上眼睛难以接受。想着戴坤和李珣,他握紧拳头,或许父亲所言难免偏颇了些吧。不过,他真得好好想想了……
看着陷入沉思的儿子,潘父转过了身,他和莫老爷都把目光放在了莫小祯的身上。莫小祯抬起头看着两位长辈:“叔叔和就姑父的话,祯儿一定谨记于心!”莫珏点点头指了指外面问道:“祯儿,不知这外面的马车是怎么回事吗?”
莫小祯起身缓缓回道:“这辆马车是我们在京城认识的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所赠。因为听闻我二人此番回来是给老人过寿,所以派人给我们准备了这辆马车,而且这辆马车上面有他们的标记,路上省去了不少的麻烦。而且车上还有一些礼物也是他们的一点心意。祯儿推辞不下,便收下了。”
莫小祯简简单单的的说着。而两位头脑精明的长辈也没多说,只是莫珏望着大门紧闭的外面,好一会儿问道:“那你克制你这位朋友身家如何?”莫小祯点点头,望着叔叔的眼神很是敬佩,“是的,叔叔猜得不错。他们是当朝大臣之子。”
莫珏眼睛一闪,他望着眼前端坐的少年点点头:“好吧,一切都要小心。万事决不可草率,若是有事拿不准,我和你姑父说不定还可以提些意见供你参考。”莫小祯再次认真地点点头。而潘父看了眼儿子傻愣愣的,笑呵呵地站起身甩了甩胖胖的脑袋笑道:“好了,回来一趟就什么都不要想了。去陪陪奶奶吧。”
莫小祯起身向两位长辈一一作别之后便转身离去,而潘允起身相随而去,但失魂落魄的身影让人不忍。莫珏望着身边人:“不怕他接受不了?我看那孩子率真得狠。”潘父眯了眯眼:“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这么说,他还需要长大。”说完便转身出去,脸上又是笑眯眯的,看上去好不惬意。
最近这两天家里每个人都是忙碌着的。莫老夫人依旧穿针引线做着棉衣。当然,莫熙莫迎还有李氏也围在老夫人身边帮着搭手。莫老爷又早在天刚亮就急急忙忙到铺子里去看店了。潘父倒是仍然悠闲地端着茶杯在书房里看书。卧室内莫小祯轻轻翻阅着父亲留下的书籍。那面色如水的神态和举手投足间的淡然实在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门外边的走廊上,潘允斜靠着身子倚在回廊上的圆柱上。望着天空他痴笑着。笑看风云,笑听云雨?不,都不是。他就只是看着身边的一切而已,好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样探索着,感受着身边的一切。耳边的风声,天边的风声……所有熟知的一切在瞬间变幻了,所以,他需要重新认识它们了。
就在这时,莫老爷回来了。莫夫人跟着他身后,两人一起走向老夫人的房间。房中,莫迎,莫熙都陪老人家坐着说笑着聊着家常。见莫珏夫妇两人忽然推门而入,老夫人连忙向两人招手:“来,是不是她们都来了?”
莫珏一边笑着一边解下身上的披风,然后才说道:“是啊,我已经派人在城门内等着了。刚刚有个人回来说有两个老太太已经来了,估摸着这会儿就快要到了。娘,您看咱们是不是应该去迎接一下?”
老夫人顿时脸上笑开了花。在孩子们的搀扶下,老人家精神抖擞地站起来就大步向外跨去。
说的没错,老人家刚走到大门口,就听见马车的嘎吱嘎吱声已经到了眼前。望着从车上下来的老太太,莫老夫人哈哈笑着就伸手去扶。那老太太身着华丽,满头银丝巧用一支极名贵的金钗绾成发髻,看上去富贵极了。那略微富态的脸上更是红光满面。莫老夫人笑着把这老姐妹搀扶下来。两位老人互相看着,笑着。眼睛都眯成了缝儿。
“哎呀。老姐妹啊。你终于来了。我可把你盼来了……”那富贵的奶奶也笑着搂着奶奶说道:“可不是吗?咱们是有几年没见了吧。记得去年你在杭州的时候,我也准备去的,不过后来给阴差阳错地给错过去了,真是让我这心里不是滋味啊。”
奶奶边说边擦着眼泪:“谁说不是呢,这年月了,咱们可不就是见一面少一面了吗?”那富贵的奶奶也连住点头:“是啊,岁月不饶人啊。没想到日子怎么就过得这么快,说老咱们就已经老了。都已经是儿孙满堂的老太婆了……”
☆、第三十九章 宾客皆至
见两位老太太紧紧相拥,而且都哭得一把辛酸泪的模样我们都感到心酸。人说老来更念伴儿啊,或许此时便有几分那意思吧。莫珏和夫人看着两位年纪古稀的老太太在风口中吹着实在担忧。身边其他的晚辈们也是满脸无奈苦笑。莫珏微微笑着连忙走过去,和夫人一起左右扶着二位长辈苦笑着:“娘,这外面冷,不如您和姨娘进去再叙旧吧!”
老夫人擦了擦眼泪点点头:“好好好,咱们进去说啊,进去说……”老人擦干眼泪抬脚转身。而就在她们刚准备转身之际,门前又紧随着停了辆古朴的马车。大家都随着车轮的吱吱声望去。
只见这辆马车并不是非常大,但是看着赶车人和车后的奴才们也可想而知,这位老太太也是有来头的。我趴在门边好奇地期待着,但是车上的人依旧没有下来。我好奇地拉着正巧站在我身边的祯哥哥,“哥哥,为什么大家全都停住了?”
莫小祯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外面,随后才蹲下身子小声地告诉我:“离儿妹妹可曾瞧见那马车前后的人?”我来不及回答,祯哥哥又继续说道:“你看虽然停在咱们家院门口的马车很普通,但是仔细瞧瞧身后紧跟着的,还有这马车下面等着伺候的人,离儿妹妹可能猜想出其中一二?”
看着祯哥哥我点了点头。转过身专心看着门外。首先从车上跳下来是一个很漂亮的姐姐,姐姐身上穿的衣服很好看,还有头饰也很精致,就在我点头了然之际,出乎我意料的,这位漂亮姐姐并未下来,而是又向里面伸手,紧接着才从里面搀扶着一双苍老的手缓缓而出。我张了张嘴吧,仅就这架势而言,此人果然来头不小!
接着帘子慢慢掀开。从那灰白色的帘子里我看见了一位和奶奶年龄相仿的老人家。我兴奋地急忙看着奶奶,一定是奶奶的朋友吧。而奶奶脸上的表情也渐渐激动起来。奶奶迎过去,同那位几近哽咽的老人拥抱起来。
我眨了眨眼睛,莫非想念都要流泪?莫非流泪皆因思念之深切?望着奶奶和那外老人家我有点疑惑,世上真有如此这般的感情?我敬爱奶奶,但是奶奶此时激动的心情我却难以感受万分之一。我暗暗摇头,自己真是不孝。抬头看哥哥,他们好像也无过多表情,但是脸上却微微笑着。我轻叹口气,顿觉无趣之极。
而几位老人已经牵着手一起说笑着往里面走。见奶奶和另外两位奶奶恨不得就地而谈的兴奋样子,我也让自己显得高兴起来。奶奶已经多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
一批一批的可人皆在门外下马车,然后一顿寒暄之后才进门。一开始的兴奋劲儿早在几位奶奶来了之后就已经消失殆尽了。一开始的稀奇之心也渐渐平淡下来。望着他们我又叹口气。家里来了亲戚固然让我很是兴奋,可若是所有的客人都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情,那未免显得无聊又虚伪。当然,若是他们能够摊开时间,一位位来,我也喜欢。
扁了扁嘴,我避开人群,顺着回廊一直往前走,谁知刚转了个弯就看到了允哥哥。我停下脚步向那处望去,允哥哥现在正坐在石凳上不知想些什么,。不过我觉得他那表情一定是告诉别人他很无聊吧。我窃笑着悄悄走过去,站在身后果真看着他唉声叹气的,我抿嘴笑着,然后伸出手忽地,趁他毫无防备之时稍稍用力地拍在了他的肩膀上。他咯吱一愣下,然后转过身见我还惊魂未定的模样。看到被自己吓到了的允哥哥,我哈哈大笑着。而潘允只能就无奈地笑笑,随后抱过我坐在他的腿上。
看着他我好奇地问:“允哥哥,你坐在这里不会生病吗?凳子上很冷的,我试过。”
潘允呼出心口浊气之后才嘿嘿一乐道:“男子汉顶天立地,岂能惧色这区区寒意?”望着他我好生崇拜地称赞道:“允哥哥好厉害。”他哼了一口气:“那是自然。”
看着他我撅着嘴又问道:“允哥哥,你不高兴吗?”他低头看着我:“怎么?难道是离儿妹妹不怎么高兴啊。”我嘟着嘴点了点头道:“嗯。允哥哥又看出来了?”
潘允笑了,然后又故作认真地瞧着我:“那好,离儿妹妹有什么心事不妨说给我听听。说不定我还能给你出谋划策哦。”
望着他的脸,于是我就把在外面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和他说了,真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潘允听完这小丫头的一通唠叨之后并没有觉得好笑。他只是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着空气中还未来得及消散的软软呢喃,看着层层桂树之外的。穿得姹紫嫣红的宾客们,他不是很高兴了,我看出来了。他站起身不与我再说一字便转身离去。
……
第二天,我镇的人都早早的起床了。不是因为别的,只是镇上莫家的老夫人过七十大寿,这么大的喜事,乡亲们都走街串巷围聚在一起等着莫府的管家端着篮子派发喜饼呢。一篮子的喜饼再加上些糖果子,真是让这所有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巷子这头也是三五聚齐地说着莫家的喜事,小巷那头也是评说这莫家老夫人福气不浅。看那婆婆媳妇儿的脸上哪个不像是自己得了喜事一般?
“啪啪啪……啪啪……”莫家门前震天响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终于燃起那瞭人眼帘的迷雾了。孩子们捂着耳朵全都又惊又喜地贴在墙根儿蹦跶着。莫家厨房的胖婶又开始散发沾了喜气的花生糖了。孩子们全都围上来又闹又叫。
这场鞭炮惊起了镇上所有的飞禽。天边的它们闻声无不展翅向这飞来。老太太指着头顶刚刚飞过去的鸟儿笑道:“哎呦,刚刚那不是雀儿吗?敢情真是我这老婆子过生日它们也要来凑凑热闹啦,哈哈……”“哟,可不是吗?还是老姐姐啊有福光,看那些鸟儿们都来给你拜寿了……”
奶奶和身边的老姐妹们说笑着。大家也莫不抬头观望那已经了无踪影的飞雀的。的确,寒冬十二月,湘南固然不算寒冷,但若有飞禽走兽出没也实属稀奇。鞭炮一挂连着一挂,早在不知何时便将人们的唏嘘声覆盖了。好长的鞭,一直从门这边败到门那边好几十米,也是从蒙蒙晨露放到了朝阳初起。许久许久,大概是所有人的肚子都饿了吧,鞭炮才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落下尾音。
☆、第四十章 接待
“老妹妹啊,你可真是好福气哦。这儿孙环绕膝前不说,还这么孝顺可真是难得啊!”被姐妹这么夸任谁都会笑得合不上嘴。想起孩子们的听话孝顺,老夫人心满意足,但是心头的那一遗憾悔恨又让她心头酸涩流过。如果大儿翼儿还在,那该多好!
耳边依旧欢声笑语,“想当年,我们谁也没想到妹妹你能这么有滋有味得过一生。早知如此,当时我们也应该向你一样奋不顾身!”、这话里话外谁都听得明白。其实谁又不是呢。活在京城,虽然富贵有余,但是亲情总因为些身外之物显得浅薄多了。不说家中先夫的三妻四妾,就是那些等不急她这老太婆百年之后就已经虎视眈眈那些财产的子子孙孙了。那些白眼狼的野心早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听着她们的话,莫老夫人为他们感到无奈,当年自己忤逆父母,背叛家族被赶出门外。与丈夫真是吃了不少苦头也才有现在这份安宁。可是……她望着眼前都已满头银丝的姊妹们,无奈地叹口气。世间之事,谁说得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吧。或许应了佛门思想,世间万物有因有果,谁都得在这红尘中苦苦挣扎,或许到了末了,也不知此生究竟是对与否。
说到这里,几个老太太都像个孩子似的满眼委屈。外人眼中风光无限,但其中苦闷谁又知晓?豪门深宅,恩怨似海。能活到现在,便要叩谢天恩了。围城也不过如此!人选择了人生路,但又迫切想要知道身边岔路口之外的另一天。
人老了老了便又返璞归真了。经历血雨腥风之后反而此时想个孩童般天真,一辈子说长不长,但说短……那些苦难的日子岂是三天三夜就能说得清其中万分之一?谁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