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曲 作者:一幽清水(潇湘2013.6.27完结)
两人笑着:“我们中秋时乡试中侥幸考得了个名次,所以这次前去也是为来年的会试做准备。”
杨文颇点点头:“原来是这样。”他抬起头看着眼前一脸真诚的少年,心里点了点头便把心底的忧愁尽情说了出来。“其实是这样的,这次来给老夫人过寿之后,我便要赴京上任了。”
潘允和莫小祯把目光齐齐扫向他的脸上。去当京官?那真是报效祖国最快捷的方式啊。将来在天子脚下当差,为百姓请命,为皇上分忧,是天下所有有志青年做梦都想要的美事啊。莫小祯和潘允望着杨文颇的神情满是羡慕。可是……两人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他的表情却何为如此……别扭。好似无奈,脸红,忧愁,沧桑……潘允捂着脑袋哼哼着,天哪,他实在是不知道眼前这个大哥表情怎么这么像要上花轿的大姑娘似的。不对,他扁了扁嘴,新娘也应该脸上有几丝喜气吧。
莫小祯也实在不解,“既然去京城,那大哥又为何如此苦恼?”
杨文颇端起酒杯大口喝干,随后擦擦嘴边的水酒苦笑着:“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为吾皇,为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吾辈之使命,生在这乱世红尘,我本应奋不顾身血战沙场,奈何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这并未削弱我保家卫国之雄心。你们可知,我苦读诗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立于朝堂之上,能面见天子为我江山尽一份绵薄之力。”
好一番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莫小祯和潘允纷纷向他投去敬畏的目光。但是这一番话讲过之后杨文颇哈哈自嘲笑着:“二位弟弟你们也许会耻笑为兄自以为是。呵呵。的确现在的制度律法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朝廷上也有许多需要整治的蛀虫。我深知此时。这……”他指了指头顶上的房梁:“朽木啊。满是蛀虫。怕是要毁了。”他终究是没敢说出腐坏的是江山。
叹口气。他又低头轻笑:“我也知道自己并无力挽狂澜之力。但凡事总是要努力试一试闯一闯的。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听到这里二人还是疑惑重重。潘允追问道:“杨大哥,既然如是。此次前去京城不正是天赐良机,圆你保家卫国之梦?”
杨文颇摇摇头满脸惭愧与颓废,“若真是这样就好了。怕就怕往往事与愿违啊!”他又为自己倒满酒。直到酒壶最后一滴也已入腹之后杨文颇才又说道,此时神情更多了不少愤愤不平之色,“前些日子我的确如是想的。可是后来才发现,一切事实都是令人心寒的。想我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是功名利禄?肤浅!我乃是为了让我大好河山不至于岌岌可危。让那朝堂之后的阉贼们不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败坏我朝纲,荒淫我**,危害我百姓。可是可笑的他们……”
莫小祯望了望身边已经散去的客人,幸而此时也已过了晌午,不然这番大胆言论,倘被人听去,就算不被押上衙门,也定是要交上不少罚金的。
杨文颇说话已满嘴酒气,但是看那炯炯有神的双目确是比那清醒之时还要灵锐。看那不羁的眼眸,似乎比在那菊花林下还要满是血气方刚。他拍着酒桌问面前的两人:“你知道,其实不管谁坐拥江山,只要我们这些寻常百姓日子过好了,管他是人是鬼,与我们而言又有多大关系?当今皇上重金玉而贱五谷,这是什么?这是亡国。古往今来哪代君王不因此断送江山?”
“可是你看看现在,皇上整天都做些什么?大敛金银珠宝。不问政事,不管百姓生死。这就是为君之道?还有。还有他身边那可恨的宦官。他做什么。他是要把这朝廷当成了妓院吗?谁给的钱多官就给谁做?哈哈……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吗?他们不顾民生疾苦,不顾布衣生死。他们一定也是知道这江山即要易主不再姓朱了。这江山……这江山……就要易主了,他是整个朱氏王朝的终结者,哈哈,自此以后,他便是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他不仅枉为帝王,更是枉为人!他……他枉为人!”
☆、第四十三章 痴笑世间
他,杨文颇,大概这是他此生以来最放肆的一次了。他此时此刻混沌又热血沸腾的神经不仅摒弃一切礼仪伦理地大胆直言,更是几近忘却这还是头顶黄天的凡尘俗世。他竟然直言不讳直把责任,把怨气,把愤怒铺天盖地撒到皇上的身上。他是看出了这世道,看出了这时态,也是看出了着身边之人的心思吧。倘若不然,他怎敢如此?不过不管怎样,他终究是大胆的。他也是脱离世人的眼光,用悲天悯人的眼光看这世事。他因这杏花酒看清了。
他醉了。他们也醉了。他们看着他醉得满口胡言若有所思。他醉了,他们亦不是清醒着的。在这偏僻的乡镇小酒馆里,他们是在言论这天下吗?果然匪夷所思,他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几粒微不足道的尘沙,他们亦是万千大海中的一片浮萍。不,这是不恰当的,渺小的浮萍或许根本没有资格生在大海吧。他们不是,他们什么都不是。
杨文颇醉了,莫小祯醉了,潘允也醉了。他们都醉了。三人趴在桌上微笑或是愤慨着。他们早已不是孩子,但是又不知何时,方又明白自己怎还不是孩子。不然,为何外面的人世他们看不清楚。他们肉眼看不出人好人坏,看不出谁正谁邪、亦或是,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正,什么邪,婶子最后,他们在大染缸里眯了眼,脸黑白都不认得了。唉……谁知道呢!他们笑了。
醉眼朦胧的叫上热心的店家又讨要了几杯好酒。慢慢吞咽着。呵呵。望着外面渐渐飘起的雪花,几人似又清醒几分。外面雪花纷飞,店里继而也燃起了火炉。暖烘烘的热气让已经清醒的他们又迷糊了。是的。他们哈哈朦胧地笑着,管他什么恼人的国家天下,也不论他什么明君还是昏君,更不管他忠臣还是奸佞。只管此时好酒美景相伴,已是难得的光景了。也罢。趁此安逸宁静之时好好睡上一觉吧。
……说来也真是快,还有不足两月就要过新年了。仿佛老天打了个盹终于猛然惊醒今日何年何月了,小雨淅淅沥沥下着。接着。小雪花夹杂着小冰雹一颗颗接踵而至。在这个宁静安详的小镇上银装素裹好好装束了一番。
院里的雪好大也好漂亮,我缩着脑袋站在房檐下伸手接着飘落下来的雪。旁边也有漂亮的姐姐们与我一起玩耍。只是我并不是很高兴的。因为她们好似并不待见我,我想,难道是因为我太小了,以至于她们忽略了我?不过,直到后来好久之后,讲起这事,母亲笑着告诉我,“她们兴许是听不懂离儿说的话,也或许她们不以为离儿已经这么懂事,可以与她们一起交谈了吧。”
是真是假我不晓得,但是我倒是乐于听这样的解释的。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人惊喜之外也让人忧愁。是的,大家谁都没想着此时会下雪。确实雪下得好巧。冰天雪地可不是出行的好日子,即使是归途。母亲连忙让光头叔叔把柴房里储存着的煤炭拿出来,接着便由母亲分别送到姑姑和奶奶的房里。
站在走廊上看着雪花一片片落在布满湿意的青砖上。它们果真神奇得很,只是眨眼瞬间再一看它们,哪还瞧得见啊。之化成了一丝可有可无的水雾。
雪越下越大了。先前的雪花不见了,只见抬头间眼前从天上落下的全都是雪绒花。我哆嗦着身子哈着气一口气躲到了房里。但是因为走廊里的姐姐们依旧还在贪恋外面的纯白世界,我也笑着眯眼打开窗户偷看着她们。她们在走廊上说着什么好笑的笑话,而且还打闹着,看上去开心极了。这是我从没有过的,因为家里人,不管是奶奶还是姑姑婶婶,亦或是爹娘和哥哥们,绝不会这样与我玩乐的。她们笑过之后又都跳起来了。我惊奇极了,她们跳的舞很好看,是我从没见过的那样。我想了好一会儿,或许她们就像是花蝴蝶吧。
远远的我还听见她们唱歌了。她们唱的歌也可好听了。只不过我听不明白她们唱的歌词。不过我想,那或许是哥哥们说的京城吧。因为我先前听见过她们说起过那个地方。我想,那里或许比这里好玩一些。不然,为何她们懂得的那么多?
趴在窗台上我有些倦了。但是家里非凡的热闹早已没有爹娘照看着我了。眯了眯眼睛还是自己爬上床休息去了。
客厅里,花厅里,卧室里。全都是此起彼伏的笑声。莫夫人和李氏在厨房与胖姨在为所有宾客准备美味。而莫珏还有潘祥也与一些男人们在书房谈天说地吧。也或许只是在下棋喝茶。
雪下得很大,到了傍晚雪几乎覆盖了后院中马车的半个轱辘。一阵鞭炮声响起,接着又是一阵,兴许不止莫家有喜是吧,不知谁家这时候又霹雳啪啦接二连三好响起了好一阵小炮仗声。他们许是想在这寒冬初雪的白玉般的脚下,提前撒上满地的傲雪红梅吧。或许这也是镇上人家想在这初雪里讨个喜气?
晚上,莫家的餐厅内已经整理出好大一处空旷之地。几个男人合力倒是把许久不用的圆桌摆了上来。两张又圆又亮大圆桌紧凑地摆在一起。没多久,厨娘胖姨还有莫夫人,李氏便摆上碗筷,佳肴。不得不说一句,莫家媳妇果然好样的,烹饪的满桌菜肴让人光看着就已是胃口大开。
客人很多,爱说爱笑的那些女人们此时倒矜持起来了。她们分坐在自家老太天身边乖巧得犹如小丫鬟。老太太们与莫老夫人说着笑着。伊们说着什么我全然不知。我只知道哥哥们都好奇怪。他们脸红红的,好像还没睡醒一样。我疑惑,难道他们也和我一样偷偷睡了午觉?不过我扁扁嘴,不太像。不过不论是什么我都不管了。因为我看见咕咕的头突然低下去了。我连忙向母亲和爹望去,他们却只是笑着。
☆、第四十四章 俗世
我抬头转向其他人,他们似乎正是在说与姑姑相关的事情。我连忙竖起耳朵仔细听着。“迎儿啊。姨娘可是为了你好。我说的这户人家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好人家。莫说他爹在朝里有个不小的官职,就单说他自己,今年方才三十来岁就已经是六品大员了。这日后,飞黄腾达的日子岂不近在眼前啊。”
我仔细看说话的人。伊是一位穿着绛红色绣袍的女人。看那年纪也就不到四十来岁吧。她一边说着话一边盯着姑姑的低着的脑袋,一边又转过头向奶奶继续介绍着,“老夫人您不知道,我之所以向迎儿妹妹介绍这么个人啊,其实我说的那人与我还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呢。”
说着这里,奶奶有些讶然:“哦?这样?你不妨仔细和我说说,若是日后真能结成亲,那也是一桩奇缘啊。”
“咯咯咯,老夫人您说的是啊。话说回来这人还是我娘家哥哥的大舅子呢。他……咱也是知根知底的。不然我又怎么敢介绍给迎儿妹妹呢!”
不仅奶奶很高兴,就是家里的其他人。大姑姑一家还有婶娘,还有哥哥们都很高兴。他们脸上的笑容任谁都看得出来。而爹娘也颇为高兴。母亲更是看着那位绛红袍的姑姑笑着:“嫂嫂。那劳烦您和我们大家都说说这人吧。若真是合适的话……”
奶奶对这事好似很上心。伊望了望始终低着头的小姑姑,又抬起头看着那位笑得异常灿烂的姑姑打听着,“侄女啊,你说的这户别的都好说,但是人家品行究竟怎样啊?今年年龄具体多少?方才听你说三十多岁了,那家里可有妻妾?”
那姑姑高兴极了。看那表情似乎奶奶的疑惑不是问题。她咳嗽一声撇着嘴点头称赞着,“那人果真是个好人家。虽说今年三十有五,但是长相显年轻,而且家里只有一妻一妾。将来迎儿若是嫁进门,万不会受半点委屈。我还见过他好几次呢。待人都是和气又大方。真是个好男人啊。呵呵。虽说他已有一妻一妾,不过迎儿妹妹心里也不要有不快,将来要是嫁过去也不要有什么负担,若是过个一年半载,再添个一儿半女。那就等着人家把她捧上天吧!”
李氏颇为担心地瞧着那唾沫横飞的人:“嫂嫂,听来你刚才是说那人家……”
“是呀,妹子你可真是个剔透的人啊。他们家什么都好,可就是到现在也没个一儿半女的!所以……”
本来已非常乐呵的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慢不说这人远在千里之外,更者,此人年已三十五,有妻有妾,更令人感觉蹊跷的是家中无子嗣。综合来说这人也并不是个好人家。而且,十分的令人忧。
奶奶看了看大家,微微点着头笑着,“这人虽说好,不过就是太远了……终归有些远了,我不放心啊。我的熙儿都已经嫁了这么远了,活这二十几年我们娘俩在一起的日子也数得过来。我可不想再让我的小女儿也离我远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