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
阄薹ǘ?br />
谁都没有想到,在向来少雨的中州,竟会在此时此刻降下这一场不合时宜的天赐甘霖。在这种电闪雷鸣的奇景中,就连不信鬼神的练钧如也几乎认为是自己触怒了苍天。须臾间,他想起了那场将自己带入此地的风暴,同样是这样风雨飘摇的日子,同样是这样的雷声阵阵,电光闪闪,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勇气,他突然站了起来,高声喝道:“天公,倘若你真的认为吾等有罪,那就将劈下天雷,我愿以一身承受!你来啊!”他禁不住内心的悲哀和愤怒,撕心裂肺地大喝道,“来吧,就将所有罪孽归于我一身,哈哈哈哈!”
仿佛是为了映衬他的话,一道粗大的电光突然如灵蛇般自空中跃下,竟是朝着练钧如的身上劈去,后面的孔懿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练钧如即将在这天怒之中烟消云散。电光火石间,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只听一声:“开!”那电光便像通灵一般变换了位置,重重地砸在高台下的人群中,无巧不成书,那几个适才还在嚷嚷天公示警的人顿时化作了一团焦炭。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愣在当场,唯有练钧如仍屹立在香案前,滚滚笑声仍无止息之意。
孔懿见事机可为,连忙趋前一步,冲着台下一众百姓道:“天公已然降下警示,这些人心怀叵测,污蔑陛下和使尊殿下,因此便在天雷下无所遁形。殿下得天之助,自可襄助陛下匡扶王室!”她随手抓起香案上本来用以焚烧祭天的榜文,高高举起道,“天公已颁下诏令,佑陛下子民永享太平安泰!”她这般装腔作势,其他使令哪个不知机,同时放声道:“天赐谕示,佑我中州!”
百姓们哪里知道其中蹊跷,先是见练钧如祷祝时天空突变,又是见闪电劈死了那几个随口嚷嚷的人,一个个都是噤若寒蝉。此时他们再听孔懿和其他使令信口开河地这么振臂一呼,立刻又来了精神。“天赐谕示,佑我中州”的嚷嚷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随着时间流逝愈来愈响亮,一时间,竟是似乎整个华都都在震动。
练钧如的笑声早在孔懿出口说话时就嘎然而止,看着和自己想象中截然相反的情景,他不由仰头往空中望去,心中已是一片清明。既然连老天都未曾降天雷劈死他,那他就绝不能死于常人之手,这真可谓是天意,天意!他就不信,前世碌碌无为,任人摆布,换了一个身体还是不能逃脱傀儡的宿命!他眯着眼睛仰望着大雨倾盆的天空,倏地发现头顶出现了一个黑点,瞳孔顿时猛地一收缩,几乎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那黑点愈来愈大,几乎是顷刻间便砸到了练钧如的面前,这大为蹊跷的景象让侍立在他左右的孔懿和使令明空大吃一惊,同时出手往上攻去。谁都难以相信,就在这雷雨肆虐时,还会有人乘异禽自空中展开偷袭。两人重若雷霆的一击同时中的,却是如击败革。那人像是丝毫未曾醒觉一般,重重地砸在地上,那青石板顿时发出一阵碎裂声。
“不要杀他!”练钧如近乎本能地止住了孔懿和明空,不知怎地,他突然想起了那电光即将及体时,空中想起的那一声暴喝。“今日之事收获颇丰,你们将他带回去,待他清醒之后再作计较。倘若我没有料错,他应该不是四国派来的刺客!”
灵枢台上的突然一幕只有极少数人看见,大多数民众仍处于无比高昂的情绪中。他们经历过不知多少次祭天,又有几人能亲眼看见天公发怒的威势。练钧如毫无畏惧地沐浴在电光中的情景,已经深深印刻在了人们心中。在他们看来,这位使尊殿下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甚至说出将罪孽归于一身的言语,便再也不存在任何可疑之处。笃信神明的中州百姓,终于决定开始信奉一个活着的神。
第一卷 惊风密雨 第十六章 质子
名义上,四国都会遣贵胄子弟在中州为官,但那些官职大多都是一些虚职。换言之,被委派驻扎中州的大多是在国内郁郁不得志,或是为人排挤的王侯子弟而已。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才会在中州挥金如土,希望借着交好朝中权贵在中州置下一片势力,那将来无论是回国还是为官,日子都会好过得多。不过,如今的四国质子俱是身份非常之人,也以往又大有不同。
在四国质子之中,论身份和气度才干,最显眼的就是商侯汤秉赋的侄儿——信昌君汤舜允了。此人出生时便有异相,长成之后更是仪表堂堂,能文能武,却偏偏招了商侯之忌。几次为了馆清宫中名不副实的贤士上书劝谏之后,汤舜允便失了商侯的欢心,最后在五十护卫扈从下,被遣送中州为质子,担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大夫职衔。
祭天前的那一场闹剧很快便传入了他的耳中,相比其他人认为练钧如过于鲁莽,他却嗅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意味。作为一个曾经在权谋斗争中的失败者,汤舜允已经琢磨出了一收一放的道理。作为一个曾经的乡间少年,练钧如骤然获得这种地位,无论是真是假都极不牢靠,倘若再不搭理那个拦驾喊冤的农户,怕是一转眼就会失尽人心。那么,他对此事的处置尽管草率,却能够获得民心,至于四国诸侯那一头,结果如何就很难说了。
汤舜允想着想着便心中一动,起身吩咐随从道:“备车,本君要入宫面圣!”他一边说一边示意侍女取来朝服,匆匆穿戴完毕后便疾步向外走去。这个时候,谨慎已经没有用了,倘使不能趁机结交大援,怕是到死,他那个伯父也不会让他回国,老死华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王宫之中,姜离看着面前的太宰、太宗和太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们都起来吧,此事无需谢罪,练卿的处置也并无差错。”他瞥了瞥面色沉静,端坐一旁的练钧如,又换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华都城内,这些列国贵胄还不敢放肆,但是在城外,他们便肆无忌惮了。哼,分明是为质子,还要如此张扬,简直是欺我中州太甚!”
练钧如见三左仍然跪在地上未曾起身,只得起身趋前一步道:“陛下,此事我未及深思,处置之处也有偏颇之处,却与三位大人无关。那拦驾鸣冤的魏方已经被我妥善收留,至于这件事情的缘由,也不必再加深究了。”他见太宰石敬三人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便微微一笑道,“祭天之时突然现出奇景,实在是惊煞了我。陛下得天洪福,又何必再心怀懊恼?”
姜离的脸色稍霁,觉得自己先前的斥词也太过分了一些,毕竟,将这些事情归罪于石敬三人也并不妥当,在练钧如面前迁怒太过,到时便会有不小的麻烦。他缓步上前,竟是亲自一一搀扶起了三位重臣,这才面色凝重地道:“朕适才的责备之语虽然过了些,却都是肺腑之言。你们身为国之元老,便绝不能放任这些列国贵胄把持过多。如今四国朝觐在即,若再不能多加抑制,到时恐怕会祸殃长远。”
他正想转头对练钧如说些什么,就听外间内侍恭声禀报道:“启禀陛下,朝议大夫,信昌君汤舜允求见!”这一声奏报之后,除了练钧如面露疑惑,其他人都是神情一凛,太宰等三人更是交换了一个眼色,脸上尽是忧虑。
“宣他觐见!”姜离只是沉吟片刻,便下定了决心。这信昌君汤舜允乃是四国质子中的顶尖人物,祭天完毕便急匆匆地跑来求见,其中的缘故便值得回味了。“石卿,安卿,司马卿,你们三人且退下,练卿,你和汤舜允尚未见过,不妨见识一番这位商国贵公子的风范!”
话音刚落,殿外便传来一个男子宏亮的声音。“臣,朝议大夫汤舜允,觐见吾王陛下!”大门被两个内侍轻轻推开,只见一个身穿绯衣官服,体魄雄伟的男子缓步进殿,在离众人甚远处俯伏跪倒,叩首三次之后方才直起身来,一双眸子中闪动着神秘莫测的光芒。“臣叩见陛下,参见使尊殿下!”
太宰三人连忙告退,经过汤舜允身侧时却都忍不住打量了他一眼,这才快步退去,而刚刚敞开的大门又立刻封闭了起来。姜离示意练钧如坐下,这才归回御座,绕有兴味地打量着汤舜允的脸色。
“卿家匆匆求见,不知有何要事要禀奏于朕?”他明知故问地开口道,眼睛却瞟向了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的练钧如。但凡面对汤舜允,他便往往将身为天子的尊荣和矜持发挥到了十分。和其他三位质子不同,汤舜允乃是商侯的眼中钉,肉中刺,绝不可能有回国的机会。因此,他在面对其他三位质子时始终以礼相待,却在汤舜允面前摆足了天子的架势。
汤舜允似乎并不计较姜离的折辱之意,朗声奏道:“臣今日虽然未能亲身见殿下祭天,却也从旁人口中得知了那难得一见的奇景。天降谕示,佑护中州,乃是天大的吉兆,因此特意进宫向陛下贺喜。想不到能一并见到使尊殿下,实在是臣的福分。”
练钧如本来还在思索此人的身份,突然从姓氏上找到了答案,眼皮不由一跳。他见姜离似乎没有答话的打算,便颔首笑道:“汤卿过誉了,所谓天赐谕示,不过是天公对于陛下勤理国事的恩赏,佑我中州之意只是民众以讹传讹而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赐谕示,佑护的是我神州子民,绝非单指我中州,难道汤卿以为陛下这天子之名仅限于中州一隅之地么?”
姜离闻言大悦,他万万想不到,练钧如会如此机敏练达。尽管只是言语上占得些许优势,但是,他这天子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又岂可在一个区区质子身上丢了颜面?他不待汤舜允做出反应,神采飞扬地起身踱了几步,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练卿所言极是,这天赐吉兆,不仅降天雷劈死了恶语中伤朕和练卿的卑鄙小人,也警醒了我神州子民。四方诸侯皆是初代天子分封,自然是遍享天公恩泽。如今卿家也是中州朝官,这恭贺的诚意朕自然领了!”
汤舜允丝毫不以为忤,反而悦服地叹道:“殿下提点得极是,是臣失言了。陛下得使尊殿下辅佐,自可使四方宾服,万民归心。不过,臣今日前来,除了贺喜之外,便是请罪。”他见姜离眉头一皱,便深深俯首道,“据臣所知,华都城外,炎侯的幼弟阳无忌、周国长新君义子洛欣远、夏侯庶子闵西全,连同臣在内都曾经置有田庄。不过,我等原本都并非中州人士,因此不免为刁奴所欺,名正言顺的置业之举竟变成了扰民。今日若非有人趁使尊殿下祭天之时拦驾鸣冤,臣至今还被蒙在鼓里,实在是惭愧得无地自容!”
他见上头的两人仍未有反应,便自顾自地继续奏道:“如今此事已是广为人知,不仅败坏了臣的名声,而且还有辱四方诸侯清明,因此臣乞陛下拟一道旨令以示惩戒,臣愿意将先前在华都城外所购田产尽皆献出,以昭显臣的诚意!”
这一番话虽然冠冕堂皇,但姜离已是听出了其中真意。他见练钧如投来一道征询的目光,不由发出了一阵长笑。“好,好!卿家有此心意,不愧为朕的股肱之臣。这样吧,朕今夜设宴,你替朕知会那三位公子,让他们前来赴宴,到时再将此事好好分辨清白,也好还他们一个公道!”
汤舜允见目的达到,连忙俯身应承,这才心满意足地退了下去。他乃是四国质子中最为年长之人,行事比之其他人更为谨慎,只要看看今夜的架势,四国朝觐的光景便能猜测一二了。
第一卷 惊风密雨 第十七章 封赠
练钧如出了王宫,方才长长吁了一口气。适才他在殿中狐假虎威,只不过是为了试探姜离的性子,果然,这位天子并未如人们想象中那样,灭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只可惜照如今的态势,四国能够不图谋中州正朔就已是分外之喜,又哪里来的力量让他们重归王道?他面色凝重地登上马车,待到坐定时却发现往常紧跟其后的孔懿不见了人影,反倒是另一位使令明空换上了普通侍从的装束,面色肃穆地跪坐于他身后。
本想开口询问的练钧如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尽管孔懿随侍多日,等闲却是极少说话,平日也总是端着一张冷脸,让人分外没趣。不过,马车仅行了片刻,他便忍不住问道:“明空,今夜陛下要宴请那四位公子。本君毕竟是初来乍到,他们来历如何都不清楚,如果有时间的话,待会还请你解释一二。”
明空的脸上浮现出一缕异色,幸好练钧如没有回头,他这才顺利遮掩了过去。“殿下有命,属下自然遵从!”他应了一声后,仿佛又想起什么,连忙又低声禀报道,“伍大人已经有了消息,不知殿下……”他想到伍形易的吩咐,不由有些犹豫,但要藏着掖着又觉不妥,毕竟,华王姜离似乎对练钧如极为信任亲近,他们若要完全将练钧如撇开,将来的势头便说不准了。
练钧如心中冷笑不已,面上却仍旧是淡淡的。“他的事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