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
“娘,你究竟感觉如何,怎么会突然发病?”他突然感到身上微微发寒,顿时勃然大怒,回头冷冷扫视了那些宫婢内侍一眼,“如今尚是寒冬,怎么这里没有燃起炭火等物御寒?若是嘉仪君有什么闪失,你们通通殉葬!”
一席话顿时吓得所有人求饶不止,姜偃犹感余恨未消,却听得耳边传来养母微不可闻的声音。“偃儿,是我让他们俭省的。你新近登基,万事都在起头的时候,自然得向国民做出一个榜样。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民妇,没有那么娇贵的……”
“娘!”姜偃紧紧握住了姒姜的手,强忍住眼中的水光,“就是俭省也不用您,我自己会勉力去做的!您为我吃了那么多苦楚,如今正该好好享福才是!”
第九卷 笑看风云 第四章 逃脱
尽管身下的就是至高无上的商侯宝座,但汤舜允生不出一丝一毫得意的情绪。七日了,足足七日了,他没有得到任何有关于国玺的消息,而死在屠刀下的人足足超过了一百,再这么下去,不用别人打过来,商国的人心就要全都乱了。
望着阶下的邓坚,汤舜允深深叹了一口气,尽管麾下将领也知道这种屠杀徒劳无益,但来进言的却只有邓坚,足可见其人的心志和信念。他终于徐徐走下台阶,伸手将邓坚搀扶了起来,深深叹了一口气。
“邓坚,你的胆量着实不小,这种时候直言劝谏,很可能会毁掉你好不容易在本君心底种下的好印象,你仍然执迷不悔么?”汤舜允突然加重了双手的力道,言语中也充斥着一种说不出的狠厉,“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本君既然不在乎声名,也不会在乎多杀一两个人!”
邓坚先是一愣,随即夷然不惧地抬起了头,“大人,您号称商国军神,不败神话举国皆知,本可以借此机会将国家掌控在手。如今您尚未夺位成功便倒行逆施,一旦民心动乱,则所有努力都白费了!末将虽然爱惜生命,却不忍坐视大人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若是大人执意不听,那么末将只能甘听处置!”
“好了,不过试试你罢了,引出你这么一番忠言,本君也就满足了!”汤舜允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坐吧,本君也不瞒你,这一切都是为了国玺……名不正则言不顺,本君没有国玺就不可能处理政务,下达的政令也不会有人听!唉,想不到汤老贼如此诡计多端。本君真是小觑了他!”
“大人,虽说国玺不在,但您大可用监国的名义发布政令,若是实在不行,那就上书中州王廷,让他们重制国玺!”邓坚沉默半晌,突然出言建议道,“大人如今已经掌控了殷都,只需让各方听命即可。那还有什么比天子的认可更为重要?末将听说新王尚且年幼。凡事都掌握在使尊和群臣之手,只要您遣人密会这些中州权贵,未必没有功成的希望……”
“邓坚。你可曾见过这些中州人?”汤舜允打断了邓坚的话,突兀地问道,“你以为这些人会随意给予大义名分。还是说,我以一国之力可以轻易威凌天子?没错,你们也知道我当初和那位殿下的交易,可是,那样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公诸于世地。无论是当时与会的斗御殊亦或是樊威慊都清楚这一点!所谓的大义名分,需要能够用来交换的东西,须知汤秉赋还在华都,我如今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未必比得上他!”
邓坚瞠目结舌地睁大了眼睛,许久才低低垂下了头,“这些事情不是末将能够妄自猜度的。末将只求大人能够顾惜声名,其他的但凭大人作主,末将告退!”他躬身长揖,随即缓步退出了长明殿。汤舜允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任他去了。
与此同时,困居馆清宫紫华苑的严修终于等来了中州的消息,他只是略略扫了一眼便立刻毁去了那块写满了密语地绢帛,脸上勃然色变。“想不到我一下子变成了这么有用地人,商侯居然出此下策,真是令人怀疑他是不是疯了!”他自嘲地摇摇头,见明萱一脸征询的目光,便微笑着把话岔开了,“明萱小姐,许兄如今已是中州小司马,和炎国内斗再没有关系,此处不是善地,你也回去吧,留我一个也就够了!”
明萱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一副欲言又止地模样。许久,她才低声问道:“凡彬就不怕惹怒了旭阳门主和炎侯?两边都对他有天高地厚之恩,如此一来,他定会被两头视为叛逆……他怎么这么傻?”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无比低沉,片刻便再无声息。她心里清清楚楚,只有两不相帮,许凡彬才能对得起良心,但是,这其中又有多少缘故是为了自己?
“我……我不走!”明萱突然抬起了头,脸上浮现出几许决绝,“我知道严大哥是为了我着想,但是,商国如今危机四伏,想必你接下的任务也非同小可,有一个帮手总能够多一分助力!若是将来严大哥你遇到什么危险,而我就这么回去了,就是凡彬也不会原谅我!”
严修愕然望着这个一脸坚强地绝色美女,脸色渐渐和缓了下来。“好吧,我们趁夜离开殷都,去谭崆城!殿下的密信上说已经有终于商侯的将领在那里集结,我们只要过去坐镇就行了!”话虽然说得轻巧,可他心里着实没有底。
明萱嫣然一笑,轻轻点了点头,身形一动就掠出了门去,不一会儿就提着两个包袱回转了来。“东西我早就备好了,就等着严大哥你这句话。不过,城门防守森严,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出去?”
“很简单,我现在就正大光明地去见汤舜允!”严修随手整了整衣冠,轻松地眨了眨眼睛,口气却凝重得很,“明萱,你就在这里等着,不管是谁前来相请都务必回绝,一切等我回来再议!”
严修这一去就是足足半日,差不多到了日落时分,他才一脸疫惫地回到了紫华苑,重重倒在了椅子上。明萱顿时感到事机不妙,犹豫了许久方才问道:“严大哥,可是汤舜允故意留难?还是说,他根本就想扣留我们以求陛下下旨认可?”
沉默良久,严修方才重重一拳砸在了红木几案上,顿时将好好的一张桌子砸得四分五裂。“你猜中了,汤舜允那厮借口国宝丢失,婉言留我再住几日,可是,若是再拖下去,局势恐怕会急转直下。刚才我无意间听说,汤舜允麾下数将,已经奔谭崆城方向去了!”
“既然他不听我们的软言相求,那就硬闯好了!”明萱地脸上突然浮现出一偻煞气,一字一句地说道,“若是再困在这里,我们只有束手就擒,还不如硬闯出去来得妥当!你我的坐骑都是干里挑一的上品,说不定能够脱出重围!”
入夜,两只羽翼巨大的异禽突然从紫毕苑升空,顿时引起了城中守军的注意,只是一刻钟,各处的飞骑将纷纷升空,从四面向那两只异禽逼去,而信昌君汤舜允地坐骑黄金殷,赫然也在其中。然而,待到四面合围之后,众人才骇然发觉,其中一只异禽背上坐着男装打扮的明萱,另一只背上则只是空空如也。
“信昌君大人,怎么,我想要回师门也不成么?”明萱冷冰冰地问道,“我奉师命随严大人来殷都,谁想到竟会发生这种事。如今既然乱势已起,大人又要阻拦我等离去,究竟是何用意?”
汤舜允闻言大讶,仔细地端详一番之后,不由觉得有些尴尬。“想不到这一次竟是明萱小姐和严大人同行,看来,前次离开的想必就是如今的中州小司马许大人了?”他见对方毫不否认来历,顿时心中巨震,脸色也变得更加难看了照此看来,如今的中州远非当年可比,这四大门派的年轻才俊竟有许凡彬明萱在天子驾前效命……是放行,还是拦阻?”
“明萱小姐,本君在此请司一句,严大人如今何在?”他本能地问出了一句话,心中愈发不安。
“声东击西,大人日间回绝了严大人归国的要求,他自然只能暗地离去了!”明萱冷笑一声,丝毫不客气地回应道,“大人也该知道,严大人身为中州使臣位分尊贵,却形同软禁地住在馆清宫中,毫无自由,仅仅这一点,大人就逃不了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汤舜允自从结束了质子生涯之后,何曾被人这样讥讽小看过,心中怒火早已被撩拨了起来。正欲发怒,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顿时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只是这一刻的功夫,严修就可以猝而远遁,要找到去向几乎不可能。他几乎可以断定,一直没有下落的国玺,很有可能就在严修身上!
“明萱姑娘,既然你执意替严大人挡灾,那么,请恕本君无礼了!”杀机毕露的汤舜允很快做出了选择,右手轻轻一挥,“诸将听令,拿住她!本君就不信,那人会这么离去而放任女子来做诱饵!”他既然打定了撕破脸的主意,就再无一丝一毫的顾忌。
明萱似乎早已料到这一结果,整个人和身下无忧鸟似乎合成了一体,不带任何烟火气息地斜飞了三丈,手中突然多了一具黑光闪闪的弩弓,箭头处直指汤舜允。“大人,你不要迫我,此物乃是恩师特制,无坚不摧,就是这九霄之上的天风也没法动得了它的准头!你若是执迷不悟,大不了明萱和你玉石俱焚而已!”
汤舜允只感到对方的气息牢牢铤住了自己,脸上狰狞之色愈加可怖,然而,他却不能冒这样巨大的风险,示意属下退回来之后,他才狠狠地瞪了明萱一眼。“好,今次本君认栽!不过,陛下欺人太甚,他日若有机缘,休怪本君心狠手辣!”
中升华偃王二月四日,严修和明萱分头抵达了谭崆城,商国护国联盟正式结成。
第九卷 笑看风云 第五章 出使
中州华偃王二月七日,商侯汤秉赋薨逝于华都王宫宁心居,时年不足五十五岁。临死前,商侯将仅存的次子汤舜方托付给了天子,并留下手书,言明汤舜允犯上作乱,罪在不赦,并传商侯之位于次子。华王姜偃在与群臣等人商议良久之后,以当日奸臣迷惑商侯苛待信昌君汤舜允为名,遣使前往调解,并暗令已经抵达谭崆城的严修密切注意时局。
这一道诏令无疑是两边各打五十大板,然而,商侯次子汤舜方性子懦弱,比之父亲还要没有主见。他在听说身为世子的大哥被当众斩首之后就吓得大病了一场,死活不肯承继商侯之位,因此轻而易举地就答应了和信昌君汤舜允妥协,甚至愿意以半国相让,倒让中州群臣吃了一惊。
有了这个条件,奉命出使商国的练钧如和伍形易自然而然便多了几分把握,话说回来,用这样的豪华阵容前往商国,就连答应出兵牵制的夏侯闵钟劫也为之愕然,谁都搞不懂,这曾经势若水火的两人为何能够放下一切芥蒂。
信昌君汤舜允脸色阴沉地坐在商侯宝座上,周身上下流露出一股无比阴寒的气息。时至今日,他才发觉自己的一举一动尽在他人操控之下,哪怕是这一次看似成功的政变也是如此。没错,他的伯父汤秉赋终于死了,大半个商国也确实落在了他的手里,可是,那些对汤秉赋忠心耿耿的将领仍然存在。他根本不明白,为何那些将领被自己那位伯父苦苦压制多年,还会存着愚忠的心思,真真不可思议到了极点!
“大人,眼看中州钦使就要到了,我们该如何处置?”邓坚见众人尽皆无语。只得趋前一步问道,“虽说大人强行用兵可以收复金境,但是,夏侯如今已经归国,而且边境大军似有蠢动之势,一个不好……”他突然发觉自己颇有些逾越,连忙止住了话语,深深低下了头。
“本君还能如何处置?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仅此而已!”汤舜允重重冷哼了一声。环视阶下众将,头一次发觉其中根本没有文士,立刻醒觉到了自己的最大失误。自己起家于马背无碍大局。但是,用军法治国则绝对不可。聪明一世竟始终未曾考虑到这一点,他几乎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昏头了!
“传本君谕令。即日起甄别馆清宫中的所谓名士,真有大才者可委之以大夫之职。除此之外,暗访民间才德之士,本君就不信,汤秉赋当年果真一网打尽了天下才子!”汤舜允缓步走下了台阶。自一众心腹将校面前走过,目光中既深沉又惘然,“本君不会忘记你们多年誓死追随的功劳,不过,这治理天下不能靠武将。你们若是真的有心协理国政,便需辞去军职在朝为官。是以军功拜爵安享富贵。还是在朝中手握权柄一呼百诺,你们自己选择就是!”
这番话顿时让众人面面相觑,商国向来重文轻武,他们若不是读书无成也不会搏命沙场,因此权衡再三,董奇几人便表示不会放弃军职,还有一些人则是心怀犹豫。邓坚若有所思地呆立在原地,许久才毕恭毕敬地单膝下跪行了一个军礼:“大人的心意我等很清楚,不过文武分明方是治国之道,我等出身军旅,若是不知好歹插手国事,反而会让国中百姓心有不安。不过,多年以来,商国百姓出资巨大供养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