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葬地诀
易迦肥凳呛芸斓蒯绕鹆耍乇鹗嵌嗄昀矗谖业募易逯校陀采隽艘桓鋈逭庋笫兜牡聊垢呤帧?br /> 三叔这个人,在我们那一带已经成为一个传说了。
他这个人很奇怪,身上总像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据说他出生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而且一声没有哭,就这么直勾勾地盯着我奶奶看,末了竟然诡异地笑了一下。
就这么一下,就把我奶奶给吓死了。
据说,生来鬼笑的人是冤屈而死的鬼魂托生的,此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来的,因此浑身都是无边的冤怨煞气。对于这样的鬼孩,民间的办法是将古老的瓷碎片在他眉心处划个口子,放出煞气,再在门槛底下埋上一个旧犁,这样才能压制住他(她)。
三叔有没有被压制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这个人在家里极不得宠。在一个大灾年里,他就跟着一个江湖人走了。
据说那个江湖人穿着十分特别:他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腰包藏着一包符,一手摇一个紫红色的铃铛,一手敲着一个银色的小锣,周身上下萦绕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那人收三叔为徒弟之前,让三叔做了3件事:
1。让三叔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马上分辨出东西南北;
2。让三叔挑了一大担东西爬坡。
3。他将一片树叶放在荒野外的一个坟山上,让三叔一个人在黑夜里去取回来。
三叔都做到了。那人仔细看了看三叔,说了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把三叔带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湘西赶尸人收徒弟的3项基本测试。
第一卷:《血玉咒》 第三章 三叔 2
TXT图书下载网 更新时间:2008…6…17 12:45:03 本章字数:1268
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学这行业的,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赶尸匠从不乱收徒弟;必须面试。一般来讲,要看满16岁,身高1。7米以上,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相貌要长得丑一点。
为什么相貌要丑?这条好多人一直不理解。我也请教了一些人,有人说,是因为赶尸往往要接触到女尸,要是赶尸人长得俊秀的话,有可能被死去的冤鬼缠上。
这话听起来还真的很好笑。不过,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一条一条都可能是用命换来的,由不得你不含糊。
三叔长得非常俊秀。那人把三叔带走时,叹了一口气,又说了那句话,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坚持收了三叔做徒弟,也许是因为他老了,想赶快找个人把衣钵继承下去吧。或者,他根本就不在乎那些所谓的规矩?反正,我只知道三叔当时就跪下给我爷爷磕了仨头,就跟着那人走了。
这一去,就是二十年。
再一次见到他,他已经从一个少言寡语的少年,长成了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只是,他的脸上却笼罩着一层阴郁之色。在他的后面,默默的站着一个面色极为苍白的女人,是他的妻子。
那时,爷爷已经去世了。父亲是长子,长兄为父,代表谢家把他们隆重地接进了门,甚至还给三叔三婶补了一个热闹的婚礼。
兄弟一别二十年,自然是非常高兴。可是我父亲后来回忆,三叔那时的样子很古怪,而他的妻子就更古怪。那个女人竟然有着那么苍白的脸色,恐怕只有死人才有那么苍白的脸色吧!而且不管众人招呼什么,她总是那样默默地站在三叔身边,从始到终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在人面前吃喝过任何东西。
三叔当时已经是盗墓界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已经凭借着出色的身手和胆识,在这盗墓界中声名远扬,显赫一时。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却突然金盆洗手,毅然决定退隐,再不过问那盗墓之事。他后来到北京的潘家园一带开了家古云斋,陆续将那些昔日摸金倒斗所得的宝贝悉数变卖,然后分批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他在北京远郊找了个僻静的地方隐居起来,只留下那个古云斋给我二叔的儿子小胖照看。再后来,听说三婶离他驾鹤西游,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那里。
在我们谢家里,真正从事盗墓的虽然只有三叔一人,不过因为他的辉煌名气,我们家族的一些人就顺其自然地从事了与盗墓有关的行业。比如我二叔,开了一家很大的古董店;我四姨,开了家很大的玉器店……
在这个家族中,可能也只有我们一家真正与盗墓分割开来了。我父亲是个本分老实的教书匠,他一直固执地认为盗墓一行毁人清修,太损阴德,坚决抵制三叔不劳而获的盗墓思想。为了避免我被他教坏,甚至将我千里迢迢地送到外地去读书。从此,也就将我与那个神秘莫测的盗墓世家分开了。
第一卷:《血玉咒》 第三章 三叔 3
TXT图书下载网 更新时间:2008…6…17 12:45:03 本章字数:1271
等我长大以后,才渐渐知道这盗墓一事原来不是我三叔首创,他只是将其发扬光大了而已。真正说起来,这事情要从我祖上那一辈寻根。
话说我这祖上,本是前清号称“京城第一神算”的阴阳路人谢一仙。要是说我这祖上谢一仙,他那一身的手艺可不是吹出来的,他可是正正经经天生的阴阳眼,上通神灵,下辨鬼祟,因此朝中权贵对他也是毕恭毕敬、迎来送往。可就是因为经常出入豪门,摆平了一方,却得罪了另一方。久而久之,谢一仙不得不偷偷举家迁回了江苏老家。不过他在自己的后半生里,主要还是在那陕西、甘肃一带盘桓。你要问我祖上为何偏偏去那穷乡僻壤里转悠什么?这就牵扯到了我们谢家又一项祖传的本领——看风水。
在古代,这看风水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堪舆”。
提起这风水一门,有好多人恐怕会嗤之以鼻,想着这不就是些坑蒙拐骗的伎俩吗?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看风水可是一门技术活。要是真正论起来,这风、水二门,可是大有讲究。光说这堪地望风、辨别阴阳,就是一门学问。有人说,这祖上的墓地要是修得好,那后人就会人丁兴旺,子孙满堂;这墓地要是选错了,那就请等着家世败落吧!
这辨风水探穴地之法本是正道,当个堪舆也算是门正经正经养家糊口的职业。可是到了我爷爷这一代,世道变了,接连的战祸生灵涂炭。这乱世中,人们只顾着保命、逃命,有谁还顾得上选什么风水宝地?
就这样,我们谢家祖传的手艺渐渐养不活人。一家老小总不能喝西北风吧?穷则思变,这手艺经过演化、吸收,也就慢慢演变成另一门技术:盗墓。
说到底,这盗墓和那识风水探穴地差不多是一条路子。
中国的墓葬文化有四千年,盗墓几乎是相伴而生。其间还出现过不少官盗,所以这古墓修建的时候,除了要看那风水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盗。
这防盗之法,可谓是花样百出,比如什么滚石、圆木、乱枪、刀阵、暗器,还有那什么诅咒之流。
这么说吧,古墓之中可谓是太不太平了。要知道,古墓本是沉寂多年的死穴,死尸因为吸收了古墓中的唳气、煞气,早就经不了生人的气味。一旦那古墓中的死尸感觉到了活人的气息,就会发生尸变,变成红毛、蓝眼珠、白牙厉厉、手指尖尖的大粽子,也就是俗称的僵尸。
古墓中的粽子乃是刀枪不入、软硬不吃的,要对付它,就只有用那摸金校尉祖传下来的法宝黑驴蹄子对付它。要知道,黑狗血可以逼得鬼神不入;黑猫眼能够上看天地、下看阴阳,逼得妖邪现行。而黑驴蹄子则专门克制那古墓中发生尸变的粽子。
除了粽子以外,墓室中普遍存在的还有那横行的尸鳖,以及在周围游荡的冤鬼、妖邪等等。要是一桩一桩论起来,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古怪,想起来骨子里都会直冒冷气。总而言之,反正是层层危机,步步凶险,一进入这古墓之中,那就是半条命踏进了阎王爷的门槛。
第一卷:《血玉咒》 第三章 三叔 4
TXT图书下载网 更新时间:2008…6…17 12:45:03 本章字数:1227
所以久而久之,盗墓界中的不同门派就创立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规矩。比如徒弟先进、师傅后进,小孩、女人不准入内。因为把徒弟放在前面,是防止出现危险时可以先抵挡一下,师傅就会审时度势或出手相应,或逃命去了。不准小孩、女人入内,是因为女人阴气太重,容易被尸气所伤;孩子灵气不足,容易被那恶鬼上身……
这盗墓之事实在是太悬乎,别说这师徒的情分,就是亲娘老子,到时候也顾不得了。所以这盗墓行讲究的是,手艺“父不传子”,最多也就是外甥跟舅、侄子跟叔的师徒关系。
再说这盗墓的程序,是先要拿出一根蜡烛,点着后拴了绳子垂进古墓中,一是祈求祖宗保佑,不要让进入者遇到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二来也是检验那墓地里的氧气充不充足。要是蜡烛熄灭了,就说明古墓中要不然就是氧气不足,要不然就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要进墓穴之前,也有规矩,要先拿朱砂、熊胆、鹿茸、人参、犀角、雪莲等珍贵材料特别配置的朱砂保命丸含在嘴里。这药丸是摸金倒斗必备的保命丹药,可以防止身体不受地下的尸气、瘴气所伤,再拿一把金刚伞护住身体,随后按着先后顺序慢慢进入那阴森森的古墓之中。
至于进入那古墓以后,规矩就更多了,比如必须要尊敬死者、鸡鸣烛灭不摸金等等。这些东西,要是当真的论起来,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经过姥姥的提醒之后,我猛然想到,三叔既然纵横盗墓界那么多年,恐怕多少也懂一些捉鬼擒怪的本领。况且,孙文曾经和我说过,那张诡异图片里的女人和一个古墓有关系。要真是那样的话,对于古墓里的事情三叔可是行家,我要是请教请教他,说不定他还真能告诉我一些事情。
我赶紧给三叔发了一个短信,把这件事情的大致经过说了一下,最后又把那张诡异的图片发了过去。
信息发过去没多久,三叔那边就有了回复。三叔的回复很短,只有几个字:图片已收到,你马上来鬼楼找我。
收到三叔的短信,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怕……怕去三叔那里。
三叔住的那个地方,闹鬼!
三叔居住的地方,叫做鬼楼。提起这个鬼楼,其中还有一段故事。这是一栋二层木结构的白楼,地处北京远西郊,原本是一个国民党贪官金屋藏娇的别墅,里面供养着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戏子。后来共产党打进北京,将这贪官拉出去法办了,等到人们再进入这别墅中,想给那戏子做一番思想改造工作,然后发放些路费、衣食之类的东西,送其回家好好过日子,却发现她穿了件大红旗袍,脸上浓妆艳抹,身子已经吊在房梁上,早缢死多时了。
房子自然充公了,先后进驻的是机关单位,随着政权的稳定,就搬进了城里,之后分给城市贫民做了民居。这些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城市贫民由国家分配了工作,又先后搬迁到城里离单位近些的住所。
第一卷:《血玉咒》 第三章 三叔 5
TXT图书下载网 更新时间:2008…6…17 12:45:03 本章字数:1238
慢慢的,民间就传出这栋小楼不吉利的流言。再之后被分配到此处的居民为了搬到城里,总会向房管部门提出各种理由,也会或多或少暗示性地提一提这些流言。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对封建迷信那一套也不怎么避讳了,在提出搬迁换房时,甚至会理直气壮地将民间流言作为了理由,并罗列出那年那月那日,以及那年那月那日,还有那年……住在楼里的某某、某某某莫名其妙地就死了。还说某某、某某某……经常听到有一个女人满是幽怨地叹息声。还有阳台上空空的摇椅,经常就在无风的状态下自己就“吱呀吱呀”地响起来。更有人在深更半夜时,看见到过有一个穿着大红袍子的女子直勾勾地看着……民间流言就怕添油加醋,甚至煽风点火。久而久之,这闹鬼的事情就传开了,一时间谣言纷纷,说那女人身穿红袍而死,一定是有极大的冤屈,在这鬼楼中频频出现,是要向敢于住进这鬼楼里的人讨还血债呢!
如此一来,弄得再没有人敢在这鬼楼中居住。况且,如果站在楼上向远处看去,是一片荒凉的乱坟岗子,这就更加显得此地荒凉诡异。
再说我三叔,他听到这鬼楼的事情后,大感兴趣,特意驱车去了北京西郊一趟,远远地看了那鬼楼一眼,当时就决定将其买下,作为他隐居的别墅。家人、朋友无不加以劝阻,三叔却只是微微一笑,当晚就单身匹马拿着一个黄铜匣子住进了那鬼楼中。
大家担惊受怕了一夜,第二天却看见他满面春风地回来了,说这鬼楼中一切正常,并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