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四辑)
地球是太阳系中我拜访过的第二颗行星,与地球人的联系十分艰难,我怀疑我能否成功。为使你们对我们有更充分的了解,我把我们的生活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是五角星人,身高3米多,头大,发短,发呈淡红色。我们没有像你们那样的眼睛,我们看东西,靠的是一种遍布全身的细胞。你们所称眼睛样的东西我们脸上也有,但那是用来感受冷暖的。它没有眼球,也没有你们眼睛的其它结构,它只有感温器官。我们没有嗅觉,甚至想象不出气味为何物。我们听觉十分灵敏,能听宽频声音。我们的听觉器官不是耳朵,而是一种遍布全身的细胞。辨别音源方向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我本人还能同时用右手听一种声音,左手听另一种声音。实际上我们都生活在声响的世界里,犹如海浪滔滔之中。你们想象不到,你们的地球的响声是何等的震耳。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取抗声措施来消除你们地球音响给我们造成的前苦。
我们不能感受气味,但我有办法在这方面与你们沟通。我可以听到气流,无需专门的嗅觉器官,这种能力我们当中并非第个人都具有,而我也只稍具一点。现在你们总该明白了吧!我是多么想与你们联系啊!
在我们星球,我的住房像蜂窝,而且建在地下。当然,我们也有像你们住宅群那样的地面建筑。我的住房里,备有两套进餐设备:—套进食物;一套进能源饮料。一般住宅里还有许多其它设备,用以保持环境的最佳水平。水平是自动调节的,但也有主人自己调节的时候。这与我们星球的不稳定性有关。
我们没有桌椅,不需要家具。我们可以在保持活跃状态的同时,把身体直接调节到舒适状态,自然休息。我家里有办公室,那是住宅里唯一有桌椅样设备的地方。我们没书,信息都保存在晶体里。“桌”上有台设备可以把信息有声化,我们可在信息库里获取任何信息。
我们的服装是传统的。孩子穿一种特殊年龄“裙”,从穿着上便可知其年龄。成人装有身分标志,标明职业,社会地位,样子像你们古罗马人穿的“东尼卡”装。然而,实际生活中也限制得不那么死,但奖章一定得佩戴。我们星球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而服装也就一成不变,要变,也只是着色和采光的改变。目前流行的是一种具有伽玛色阶,能反映激情的时装。这种时装舒适大方,并有助于彼此交往。“东尼卡”在一天之内色泽多变,深受我们喜欢,但男性更倾心于庄重的色调。问题还在于,我们并不存在着明显的男女区别,我们有中性服装。我们没有帽子、头饰之类的物品,但有鞋子,我们的鞋子具有防护及保健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复杂的设备。
以前,我们有过语言交换系统,但现在,靠的是心灵感应。在晶体里信息仍然用语言形式保存,但只能束读,即不是一词一句地读,而是以思维集束的形式阅读。有时,碰到机体的理解系统超负,我们也用与旧时代不同的语言,即语音来解释,但我们基本上是通过心灵感应来实现沟通的。你们一定难以想象,一个具有说活能力的人突然之间不能不变成哑巴,那会有多么痛苦啊……
两周后,我们到达了下一个考察地带,即出海口。山岗上一片奇特的黑云,样子像一顶戴在山顶上的大帽子。奇怪的是,当时劲风锰吹,可它却纹丝不动。
这一次除娜捷日达外,谁也没有看到什么。娜捷日达看到的情景是:一种难以察觉的微光透过天宇,燃起一团团火球,变换着形态,慢慢消失;在火球消失的地方又出现新的火球。火球漫天滚滚,淹没了我们看不见的飞行中的神奇形体。
我们碰到的怪事只有两种:一是斯特列哈奇和布尔拉科夫的相机用上一阵会无缘无故地卡壳,不听使唤。但当娜捷日达宣布“他们在这儿……”时,机子未经任何修理又完好如初,不停地抢拍,一直得心应手。
再一件就是,当我们返回营地,冲洗出胶卷时发现:胶卷上有好几幅幻景似的图景,有光球、光带及一些难以名状的发光体,而这一切是我们在海上、或山顶上都未看到过的。更奇妙的是山顶上的帽状黑云突然消逝,而此时此地却没有一点儿风……
《堪萨斯号飞机》作者:麦克尔·斯坎伦
作者简介
麦克尔·斯坎伦几年来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并不断取得进展。同时,在西雅图地区一个办公室做过临时工。他积极参加科幻小说写作活动,一个十足的科幻小说迷。他们经常聚会探讨科幻小说的写作,表达他们对科幻小说的爱恋之情,他还是贝灵汉地区荣誉科幻小说的嘉宾。
1986年在西克拉里翁岛的一次会议上,他似乎对这篇小说就胸有成竹。这部小说结构严谨,技巧娴熟。我们为此而感到高兴。
基耐半岛上空,我们从米格飞机上跳了下来,只有一架飞机很幸运。我在雷达上看到导弹袭来便做了报告。
我还在注视着雷达的屏幕,这时一个导弹发出。仅仅一分钟,屏幕上全是些雪花状物,所有的屏幕都充满了我们丢掉的垃圾物,接着便是一片空白。
“注意!”屏幕变白时我立刻大声喊道,赶紧蹲在座位的后面以防屏幕爆炸。
机尾炮手贝伦森大喊一声便一切都完了。堪萨斯猫大头朝下摇摇晃晃地栽去,呼啸声进入到我的耳机里,同时听到阵阵尖锐刺耳的金属碰撞声。
飞机开始震颤,而且幅度在不断地加大,我想在空中它就会折成两截,因此我在极力回忆跳伞的程序。
“坚持住!”耳机里传出机长苏伯塔的声音。我已经准备好执行跳伞的命令,可就是得不到这种命令。在接下来的二三十秒钟,死亡就过去了。飞机也不那样大幅度地颤抖了,给人的感觉就像似在水平飞行。
“损失报告,”又传来了机长苏伯塔的声音。我想,我们一定是渡过了险关。我可没想在北太平洋跳伞,那我们生还的希望就只能依赖苏联的炮艇了。机长又一次救了我们。
这时副驾驶麦格雷尔报告说一个发动机熄火了,看起来飞机尾部的控制板也遭到破坏。
“麦尼思?”
“机长,我一切都好,”我说,“所有的电器设备都已失灵。”
“我想雷达也坏了,收音机怎么样?”
我看了一下眼前屏幕上这白茫茫一片,说:“是,机长,雷达失灵了,我看看收音机情况如何?”
我开始调整那些开关和旋钮,这时就听到机长在喊贝伦森,喊了三四次才听到机尾炮手缓慢微弱的声音。
“机……机长,”一阵静电干扰阻断了他的声音,“机长,对不起,我刚才大喊了一声。”
“没事,贝伦森,”机长苏伯塔问,“感觉怎么样?情况如何?”机长说话带有一种安慰,声音也不大。
又是一阵静电于扰。“不……不好,机长,我的肩部受伤了。”
“具体情况如何?”
“我看不见,”过了一会儿,“我什么都看不见。”贝伦森的话带有点歇斯底里。
“好,不要慌!”机长说,“你戴没戴防强光护目镜?”
“戴了。”
“这种失明是暂时的,”我知道他想加一个“可能”这个词,碰着别的地方没有?
耳机里除了静电声以外没有别的声音,时间那么长以致于我想贝伦林一定是晕过去了。这时又传来了声音,“我旁边湿了,一定是血。”没声了。“这儿也冷。”
听到这儿我感觉我是笑了。贝伦森总是抱怨机尾炮手间冷。“你觉得冷教官才能笑”这话是一天晚上人们在NCO俱乐部说的。我不再笑了,也不知道他伤势如何。
“挺住,小伙子!”苏伯塔机长说,“我们很快就返回机场了,然后到医院住上一周。”
听到贝伦森同意了声音不大,这时机长转过来对我说:“开动所有的仪器,好吗?麦尼恩。”
“不行,机长,”想了一下,我说,“发报机可以工作,但是收不到信号,雷达根本就不好使。”我补充说。
“怎么能使我们找到回程路?”
我看了一下那张小比例地图说:“空军作战司令部在朱诺有一个简易机场。”
“太短了。”
“为什么不能在那降落,至少那里有一个野战医院。”
“我想找一个轰炸机基地,那里还有修理飞机的机师,而不是供战斗机起落的简易机场。空军作战司令部对轰炸机一窍不通。”
“在温哥华外面有一个加拿大兰利空军基地。”我看着地图上标着南方,盯着上面的符号。
“我想飞麦克乔德,”他说,“我们离开温哥华时,那座城市就遭到攻击,现在可能还遭到攻击。从这儿往南飞只需几分钟就到了塔科玛,”他停了一会儿说,“我想把贝伦森送到医院去,也想把堪萨斯猫送到飞机库修理修理。”
“通了,机长!这里是麦克乔德。”要是修不好这架飞机,他们会把机组人员赶跑。我盯着那几个还在工作的仪器,“方位90度,直到我能打下星星,方向更准确,”想了一会儿,“其余小分队怎么办?”
麦格雷尔说:“看不见目标,也看不见米格飞机,没有小分队,什么都看不见,只有云彩。”
“云彩?”
“我们转过去了,看我们的身后,发光的云彩处就是导弹发射点。”苏伯塔的声音听起来有点紧张。
“应该有云彩……”我刚要说话,麦格雷尔打断我的话。
“那里还在闪闪发光呢!”他的声音很尖,有点歇斯底里,这还是第一次听他那样说话。
“好了,麦格雷尔。”苏伯塔厉声地说,“麦恩,确定方位,我们就能飞回去。”
“是,机长。”我说。机长在思考问题时他往往就什么都不做了。这就是他之所以当机长的原因。在进行飞行计算时,我用眼瞥一下云团。从前我可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其形状如阿米巴虫,闪闪发光,在我们向南飞行时,才渐渐地退出了我们的视野。
我击中了星星,并向机长报告航线已经调整,不去想我们是否有机会。这就看我们的飞机受损的程度。B—45型战斗机结实,我曾看见过这种飞机在破碎的情况下安全返回,也看到这种飞机几乎在机身有一个洞的情况下着陆。
我不知道,贝伦森是否想这样做,但我想这样做。这些人当中除了麦格雷尔以外,我们相处已有三年的时间了,在战争时期,这算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如果在加西亚走后不久我们再失去贝伦森,那情形可就不同了。
即使这种情况发生,即使贝伦森牺牲或走了,还有机长苏伯塔。他就是猫,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他都能把这只猫驾驶回去。我喜欢他,也喜欢贝伦森,但却不一样,在我所结识的所有军官中,他是我最喜欢的。
在这次执行任务中,我们的确感受到这一点。
也许机长对贝伦森住院的时间非常有把握,毫无疑问,我们都得去接受治疗,这就意味着二周内不能执行任务。
这样我就可以去想点更好的事。二周内不用去打仗。第一周治疗后就离开基地去野营,或到海边去。
我不去想我们是否回来,而在琢磨我们能干什么。我一边想尽力做些修理工作,一边又在漫无边际地遐想,如同在白日做梦。领航时往往只需几分钟的时间,何况没有雷达。从别的仪器上拆下零件也许能把收音机修好。我完全忘记了时间。
“麦恩。”耳机里传出机长苏伯塔的声音。
“是,机长。”我清了清喉咙说。我和朋友能在完成这次任务后生还,就到NCO俱乐部痛饮一场的想法已经消失了。
“我要检查一下航线。”
我计算出我机的位置,说:“我们就在奥林匹克半岛的北部。不用一小时便到达麦克乔德。”
科克雷尔说话了:“燃料不多了。”
“还有多少?”
“快没了。”
“足够了,”苏伯塔急促地说,“燃料不多,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快!”片刻的停顿,“雷达怎么样?”
我摇摇头,这时才感到精疲力尽,通过麦克说:“机长,雷达坏了,我正在修别的仪器。”没有别的指望,只好在我用过的工作台上到处翻找。
又是静电干扰,接着又一次,发出的信号全都消失了。“机长,有一台仪器可以工作了。”
“好;发信号。”
“机长,接收机工作了,不知道发报机怎么样。”我想,机长一定希望奇迹出现。他常这样想,但也真的出现过。
“试一下,无论如何得试一下。发条消息,好,就说飞机受伤了,燃料也快没了,现在正飞往麦克乔德,要他们做好准备。”他几乎是一口气就把飞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