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四辑)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城。”每个人都这么说。
爸爸把船驶近码头,跳了上去。
“我们到地方了。这就是我们的城。从现在起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
“从现在起?”迈克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站了起来,朝四面看了看,然后朝着原来停放飞船的方向眨着眼望着,说:“我们的飞船怎么样了?明尼苏达州呢?”
“听听这个。”爸爸说。
爸爸掀起迈克尔蓬松的金发,把那个小收音机放在他耳边。“听听吧!”
迈克尔听了一会儿。
“什么也听不见啊。”他说。
“是啊。什么也听不见。什么都没有了。再也没有明尼阿波利斯市①了,再也不会有飞船了,连地球也不存在了。”
【①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城市。这里指威廉·托马斯一家原来在地球上时就住在那里。】
迈克尔想到地球已经毁灭,就开始抽噎起来了。
“别哭,”爸爸马上说,“迈克,作为交换,我给你的东西可多得多呢!”
“什么?”迈克尔把眼泪憋了回去,他非常想知道:作为交换,爸爸究竟会给他些什么。要是爸爸说的话还跟原来一样会让他害怕的话,他可是已经做好了准备,作出接着哭下去的架势。
“迈克,我准备把这座城给你。这座城归你了。”
“归我?”
“你、罗伯特,还有蒂莫西,归你们三个人啦!”
蒂莫西下了船,跳到岸上。喊道:“喂,小伙子们,都归我们了!一切都是我们的啦!”他跟爸爸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待一会儿等这件事过去,等事情都安排好了以后,他准备自己跑到一个地方去哭它10分钟。但是现在是在作游戏,是一次全家的旅行,必须让另外2个孩子接着玩下去。
迈克尔和罗伯特也跳上岸来了。接着,他们把妈妈也搀了上来。
“照顾好你们的妹妹。”爸爸说着,可谁也不懂他是什么意思。一直到后来才明白。
他们急急忙忙走进了这座宏伟的粉红色石头建筑的城廓。这时大家都小声说着话,因为这些渺无人烟的死城有那样一种气氛,使人们不由得不放低声音说话,不由得不望着那落日余晖。
爸爸轻声说:“大约再过5天,我要先上我们降落飞船的地点去,把藏在废墟里的食品运到这里来;我还要在那儿搜寻一下伯特·爱德华兹和他妻子、女儿们的下落。”
“女儿们?”蒂莫西问,“几个呀?”
“4个。”
“我看,以后准会出麻烦的。”妈妈慢吞吞地点了点头说。
“女孩子们。”迈克尔做了个鬼脸,活像古代火星人的石像,又重说了一次:“女孩子们。”
“他们也乘飞船上这儿来吗?”
“是的,要是他们能办到的话。私人飞船是用作登月旅行的。不是为了上火星的。我们能到这里来算是走运。”
“这飞船你是从那里搞来的啊?”蒂莫西小声地问,这时另外2个孩子正在往前跑。
“我存心保存下来备用的。我已经保存20年了,蒂姆。我把它藏了起来,本来希望永远没有必要使用它。我还想过,是不是我应当把它献给政府用于战争?可是,我一直在惦记着火星……”
“也惦记去野餐吧?”
“是啊。这话可就是咱俩知道。我一看,地球上的一切都要完了,我等到最后的时刻来临之前,就叫咱全家都上了飞船。伯特·爱德华兹也藏起来一艘飞般,我们考虑到万一有人要想把我们击落,因此决定分别起飞,这样会更安全些。”
“爸爸,为什么你要把飞船炸掉呢?”
“这样,我们就永远回不去了。还有,如果有任何坏人来到火星的话,他们就不会知道我们在这里。”
“这就是你一直在担心的缘故吧?”
“是的,真是多余。再也不会有人追踪我们啦。他们没有进行追踪的工具。我真是有点小心过分了,好啦。”
迈克尔跑了回来。“爸爸,这座城真的是我们的吗?”
“这整个行星都是我们的,孩子们。整个行星!”
他们是山中之王,高原的主人,无际河山的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君主和总统。
他们站在那里,想弄清楚拥有一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想了解这个世界究竟有多么广阔。
夜幕迅速地降临到这个稀薄的大气层中,他们都在广场的喷泉近旁。这时,爸爸离开他们到船上去了。等到回来的时候,他两只大手抱着一箩纸。
他把这些文件胡乱地扔在一座古老的庭院里,然后点起一把火。为了暖和一点,大家都蹲在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边,笑着。当文件被火舌吞没时,蒂莫西看到上面的一些小字就像受惊的野兽似的跳动起来。文件像老人的皮肤一样起着波绉;纸灰四周都是些密密麻麻的字:
政府公债;1999年商业图表;论宗教偏见;军事后勤科学;泛美统一问题;1998年7月3日的证券行情;战争文摘……
爸爸坚持把这些文件带来正是为了这个原因。他坐在那里,一页一页地把文件投到火里,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并且开始告诉孩子们,他烧掉这些文件的含意。
“现在应当告诉你们几件事了。我认为不应该把好些事都瞄着你们。我不知道你们懂不懂,但是我还是要讲给你们听,即使你们只能弄清楚一部分也好。”
他又把一页一页文件扔在火里。
“我正在烧掉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在地球上现在正把这种生活方式烧得一千二净一样。假如我说话的口气像一个政治家的口吻的话,希望你们原谅我。我毕竟是一个前任的州长,正因为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们才恨我。地球上的人向来没有存心做过任何好事。科学发展得太快了,使我们无法驾驭。人们在众多的机器面前不知所措,这正像孩子们喜欢好看的玩意儿一样,喜欢小装置啊,直升飞机啊,火箭啊;人们过度重视错误的项目,重视机器,却不重视用机器去干什么。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就把地球毁灭了。收音机不出声了,正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逃出来的。
“我们是幸运儿。现在已经没有飞船了。现在你们应当知道,我们这次出来根本不是什么钓鱼旅行。我一直迟迟地没有告诉你们,地球已经不存在了。若干世纪之内不会再有星际航行,也许永远不会再有了。那种生活方式证明,它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且它是用自己的手把它自己掐死的。你们都很年轻。我每天都要向你们重复这几句话,直到你们真正理解它为止。”
他停了下来,又往火堆里投进去几张文件。“现在这里只有我们几个人。我们,还有几天以后要在这里降落的其他几个人。我们这几个人足足可以从头于起来。完全能够一反过去地球上的一切情况,我们一定能闯出一条新路来……”
熊熊的火焰跃跃上窜,好像使他的话加重了分量。接着,他把剩下的文件都扔到火堆里了,只留下了一张。地球上的全部法律和信仰都烧成了一片片的热纸灰,这些纸灰待一会都会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爸爸把最后一张纸也扔到火里。蒂莫西的眼睛盯着这张纸。这是一张世界地图。
它立刻烧着了,变成了灰烬——它太容易烧着了——,并且像一个带着热气的黑蝴蝶飞走了。蒂莫西把身子背了过去。
“现在我要把火星人指给你们看了,”爸爸说,“你们都来。往这边走,艾丽斯。”他拉着妈妈的手。
迈克尔哇哇地哭着,爸爸把他举起来抱在怀里。然后他们穿过了废墟,向运河的方向走去。
运河。明天或者后天,他们未来的妻子就要乘船从运河里来啦!那几个笑盈盈的小女孩,就要和她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啦!
他们被笼罩在夜幕中,天上繁星闪烁。但是蒂莫西没有找到地球。地球已经消失了。这件事真是发人深省啊。
他们往前走的时候,听见一只夜莺在废墟的上空啾啾地叫着。爸爸说:“你妈妈和我一定会尽力教导你们的。我们也许教不好。我希望不会是这样。我们已经看到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们在许多年前,在你们生下来以前,就筹划了这次旅行。我想,即使没有发生战争,我们也会到火星上来的。在火星上生活,我们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生活准则。可能要再过一个世纪,火星才真正会受到地球文明的毒害。现在,当然……
他走到了运河岸边。那漫长的、笔直的、清凉的河水在夜空下映射出闪闪的星光。
“我一直想要看一看火星人,”迈克尔说,“爸爸,他们在哪儿呢?你不是答应过我吗?”
“他们就在那儿。”爸爸说着,于是把迈克尔举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往下面指着。
火星人就在那里。蒂莫西打起哆嗦来了。
火星人就在那里——在运河里——是河水映照出来的火星人。有蒂莫西、迈克尔、罗伯特,还有妈妈和爸爸。
这几个火星人在细浪涟漪的流水中静静地与他们相互凝视了许久,许久……
(◆说明:有的资料称本文的作者是 '法' 布勒 徐芳 译)
《火星人来的那一天》作者:弗·波尔
蔡新乐 译
汽车旅馆里每个房间除了正常数目的床以外,又添了两张吊床。经理曼达拉先生,还把走廊的后半部分改造为男客宿舍。即使这样,还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他正极力劝说忙得满脸通红的侍者把厕所也打扫干净,以便把吊床也放进去。
“啊,算了吧,曼达拉先生,”侍者领班高声嚷着,压过了休息室的喧闹声,“你知道,能干的话,我们早给你干了。可是没办法呀,因为首先是我们再没有地方放置你想存放起来的破电视机,再就是没有更多的吊床了。”
“你在跟我诡辩,厄耐斯特。我告诉你,不要跟我诡辩。”曼达拉叫道。他咚咚敲着登记处的桌子,愤愤地扫了一眼走廊。
走廊里至少也有40个人,有的在谈话,有的在玩牌,有的在打瞌睡。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录像。在荧屏上,曼达拉可以看到一个瞪着镜头、流出大滴明胶似的泪珠的火星人的面孔。
“不要看了,”曼达拉转过身来恰好看见侍者也在看电视,就下命令道,“我付给你钱,不是让你来看电视的。到厨房里看看能不能帮忙。”
“我们已经去过厨房了,曼达拉先生。他们不需要帮忙。”
“我让你去,你就去,厄耐斯特!还有你,伯齐。”
他监督着他们穿过大厅,一边想着自己能毫不费力把走廊里的人群一下子都弄走就好了。而在走廊里,每个座位都坐着人;人太多了,连扶手把上都是;还有人倚靠在墙边;酒吧间的小房里也是人满为患。可如果依照规矩办事,酒吧间两个小时前就该关掉了。从登记簿登记的情况来看,住客几乎都来自报界、广播和电视网等等,他们等待着肯尼迪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曼达拉先生盼着早晨快点儿到来,他不想让这么多人把走廊搞得乱糟糟的,这主要是因为他敢肯定其中有许多人不是登记住宿的旅客。
电视荧光屏上正在放映一个剪辑得非常粗糙的录像:阿尔贡金九号太空探测器从火星归来。自从午夜以来,这个特别节目已是第三次重播了,任何人都至少看过一遍。接着镜头转换成一组火星人镜头:头部看起来好像是表情悲哀的德国种小猎狗,伸着类似海豹鳍状的四肢。
这时,打牌人中的一个兴奋起来,叫着:“我想起一个火星人的笑话!为什么火星人不在大西洋里游泳呢?”
“真的吗?”发牌的说。
“因为他会在大西洋里弄出声音来。”讲话的合上牌说道。
可没有人笑,甚至曼达拉也没有笑,人们已经开始对这些笑话产生反感,或许已很厌烦。在此之前,曼达拉已经错过了由火星人引发的第一场喧闹,因为当时他已经睡下。当白班经理打电话叫醒他时,曼达拉先是以为这是在开玩笑,接着认为是白班经理昏了头:假若火星探测器带着什么种类动物回来,又有什么呢?再说,它们是不是动物也说不定。但当他得知那么多人预定房间的情况时,他才意识到还真有人对这类事有兴趣呢。火星人的到来真是大好事,因为人们把他的旅馆住满了,而且也把肯尼迪发射中心100多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旅馆都住满了。但是,如果你要说有关火星人的事对曼达拉先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这大好事的意义只限于此。
电视屏幕上图像突然变黑,并打出了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简报字幕。于是,打牌的人暂时停了下来。
当未见人影的广播员宣读国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