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四辑)
爱绮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乔好像大惑不解。
“我认为,”爱绮说。“特恩布尔这样的一家大企业,会给你们这些小伙子提供很好的机会。在这种大单位里,你们大有得到提升的机会。”
“得了,得了!”乔说。“你要是呆上5年,人们只会给你更多的转盘,让你去转。”
“爱绮,使我们感到烦恼的,”我说。“是我们不知道特恩布尔企业到底生产什么产品。我们只知道它生产某一种塑料。”
“如今,好像一切都成了秘密。”乔说。“简直比大战期间还要世风日下。今天晚上,我读了《信使报》上刊登的一个刚刚通过的提案——它叫什么来着?”
“查兰多—考林德—温戈—丸基议案。”爱绮说——凡是这类事情,爱绮都知道。她很敏感。
“嗯,”乔说。“根据这条新法律,军方可以接收为国防所需要的任何企业,也许特恩布尔企业与军方还有什么瓜葛哩!我一直这么在考虑。”
“很有可能。”我说。
“我可不管你们俩谈的这些事。”爱绮说。“我想,乔,你将会喜欢这家企业的。艾尔,你也会……”
啊,正像我所说的那样,爱绮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姑娘,然而这回她可不灵了。1个星期以后,我觉得乔的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落。早晨,我们驱车上班。他几乎一言不发;傍晚,我们驱车回家,他还是一言不发。X机器似乎始终占据着他的整个心灵。更有甚者,第2个星期过完,他的情绪更为低落。第3个星期以后,我决定把他的那块“心病”去掉。
“乔,”我说。“你到底怎么啦?你已经变得不像你自己啦,乔!”
“我吗?我什么事儿也没有。”
“乔,”我说。“把一切告诉我。你为了那台X机器而感到苦恼,对吗?”
他沉默了1~2分钟,然后说:“嗯,我想是的,确实是为了X机器!我成天坐在那儿,按电钮,拨转盘,用油壶加油,整天这么干。艾尔,我只是整台机器上的一根杠杆而已。这台机器连一点儿噪音也没有,不会转动;据我所知,甚至也许什么产品也不生产。它又是如此之大,整整有7层楼那么高。”
他的脸上露出一种极为古怪的神色,我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那还不算数,”乔说。“还有别的方面哩!你还记得过去在克鲁格工场的日子吗!那里,我们有货真价实的机器,机器上有转动的轮子,曲柄,皮带,滑轮——各种各样的部件。它们都是真正的机器,会转动,发出响声,生产出机械另件。你看得见劳动的成果,也知道自己站在机器的哪一边。机器坏了,你可以加以修复。你打开开关,它就转动;关上开关,它就停车。”
乔顿了顿,接着慢慢地说:“而在这台X机器上工作,我却什么也不知道。它是全密封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我只是坐在那间小小的鸽子笼式的玻璃小屋子里,照别人教我的去做而已;还有100来个小伙子,处境也与我差不多。即使机器出了毛病,我也永远不会知道。我只是在那里不断地做着机械的动作——呸!艾尔,我不再是一个操纵机器的人,却成了那台混帐机器的一个组成部份——我只是它的一根杠杆罢了。”他瞧了瞧我说:“你懂得我的意思了吧?”
“乔,如果你想知道我的看法的话,”我说。“我认为你最好还是离开这家企业,越快越好。你为什么不退职呢,乔?”
“不行啊!”他轻声地说。“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
我一时没有听懂他的弦外之音,但是马上就联想到了爱绮。过后,乔告诉我,他曾经试图向爱绮解释一切,却无法讲清。那是在乔向我倾诉了自己对于X机器的感受之后的一个夜晚,他与爱绔进行了一场谈话。据乔自己说,他们的谈话经过如下:
“爱绔!”乔说。“我一直在想,要是咱们把每星期见面的次数从6个晚上减到2个晚上,也许会更好一些。”
女人的脾气嘛,你也是知道的。她误会了,对他冷若冰霜。
“乔,那么,”她说。“当然——当然可以,只要你想这么办。”
“这么做,只是因为我的心里搁着一桩烦人的事情。”乔说。“它占据了我的心灵,为了摆脱这种烦恼。我要找件别的事情干干。”
“乔,如果你觉得更喜欢晚上在家里消磨时光的话,”爱绮说,“那么,我是绝对不会劝阻你的。”
“爱绮,”乔说。“我希望能够把话解释清楚。不过,我不得不做件什么事情,好让我的思绪从特恩布尔的企业上转移开来,所以我才进行这项发明——这是一件我反复考虑过的事情。我认为我能把它发明出来,但是需要时间。只要花一段时间就够了,爱绮。”
她似乎很喜欢“发明”这个念头。乔事后告诉我说: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当她开始提问的时候,他却不予置答。这使她变得比以前更加疑神疑鬼了。女人的脾气嘛,你也是知道的。有种女人就是喜欢事事都插一手;于是,某一天晚上,爱绮和乔发生了矛盾。
起先,乔连对我都没有提起过他的发明。大约到了进入特恩布尔企业的第2个月中旬,他的精神状态开始明显好转。开始,我还只以为他逐步适应了环境;然而,接着就发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上班的路上,他会吹着口哨钻进汽车,一路上又是交谈,又是开玩笑;晚上,也同样如此。他越来越像过去的乔啦!
一天晚上,终于真相大白了。乔的脸上流露出神秘的表情,吹吹口哨,诡秘地笑笑,比什么时候都更为兴高彩烈。我们驱车开到他的家门口,他说:“艾尔,有空吗?进屋吧,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我认为它奇妙无比!”
它到底怎么个奇妙无比?——我怎么也想像不出来。
我们走进乔的家,发现他的母亲正在等他一起吃晚饭。“艾尔,”她对我说。“你也卷到这桩傻事里面去了吗?”
“什么傻事?”我开始问;乔却早已经走到地下室里去了,大声呼唤我。
“我从来也没有听见过有这种傻事。”乔的妈妈说。
我跟着乔往下走到了一个车间。这个车间是我们俩高中时代动手建成的。我们有好多好多仪器都是花钱买的,我们的钱是靠当报童和星期六到AP工厂做零工挣来的。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车间。不过,我们从战争中归来以后,却很少再下楼到这个车间里来了;因此,我往下走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忘却了它的模样。其实,我最期望的是——啊,我觉得我自己说不上来到底期望些什么,但肯定不是我所看到的那个玩意儿。
“瞧吧,”乔自豪地说。“你觉得它怎么样?”
也许,我不能算是全世界英语掌握得最好的人,但大多数场合之下我还都能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回,我却找不到一个词来描绘面前的那个玩意儿。
地板的中央,一大堆木块上,矗立着一台机器,大约8英尺见方,高达4英尺。机器上有许许多多仪器,这是我所见到的外貌最为复杂的一台机器。轮子、轮牙、齿轮、曲柄、滑轮、活塞、传动带、搬运杆、灯泡、拨号盘、按钮、阀门、开关——一切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支汽笛。
这台机器的部件之多,我简直无法加以描绘。一个技工也许会对这种机器梦寐以求。
我站着观察机器,暗自揣测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突然,乔往工作台上按了一下电钮。机器一旁的2只轮子开始转动,慢慢聚集动量。一根金属手臂从一边伸出去,伸到另一头,抓起几片焊片,又缩了回去。一盏绿灯闪烁,接着一盏红灯,也闪闪发光。乔走过去,拨了一下某个转盘,机器开始越转越快,发出声震屋宇的噪声。汽笛响了。机器的中央伸出一根梭子上下穿梭,又有一支涂上润滑油的机轴插入机器,从另一头穿了出来,转动了两次,又缩回原处。一盏蓝灯闪闪烁烁,我身旁的刻度盘上有一根指针开始朝某个红色的刻度转去。这台机器是我生平所见过的最为可怕的玩意儿。
“乔,”我说。“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瞧了我一眼。这眼光告诉我,他认为我有一个船舶车间职员的头脑。“这是一个秘密。”他说着,咧嘴一笑。
“一个秘密?”
“一点儿不假。”乔说着,哈哈大笑。“不,艾尔,它不是什么秘密。我只是对人们这么说说罢了——你一定记得,咱们曾经谈到过,如今好像一切都成了秘密——就像X机器一样。然而,这台机器是什么秘密也没有——这台机器确实什么秘密都没有,它不过是一台机器而已!”
“那又是什么种类的机器呢?乔?”
“见鬼去吧!”乔说。“只是一台复杂的旧机器罢了。”
“对,乔,”我耐心地说。“我知道它是复杂的,但它到底有些什么用处呢?”
“用处?它什么用处也没有——它只是会转动。这就是它所有的用处,它只是转动而已。”我还没有来得及答话,乔又接着说:“你们这些人都怎么啦?妈妈、你,还有邻居赫布,所有你们这些人都问它有什么用处?其实它什么用处也没有,它只是一台会转动的机器。我的机器。我是它的主人——艾尔,这台机器可不能指挥我!”
这时候,我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儿理解他的意思了,就又问了他几个问题。不一会儿,我差不多与从前一样又给闹糊涂了。现在,我想我懂了——乔对X机器的态度——或者更确切地说,X机器迫使他采取这一态度——使他希图制造一台能够由他自己支配控制的机器。这项秘密工程只是一场恶作剧式的玩笑。啊,这时我又吃不准到底是不是这样了,于是这时我就离开了乔——他正站在那里瞧着机器,就像一个自豪的父亲。
出门的路上,我与正好走进来的爱绮撞了个满怀。“艾尔,你看见那台机器了吗?”她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它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艾尔?”
“爱绮,”我说。“我觉得你是一个敏感的姑娘。”
她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严峻的神色:“艾尔,告诉我吧!”
这句话有点儿使我陷入了疯狂。“爱绮,那是一个秘密。”我说。“除了乔告诉我的之外,我什么也不能说。这是一台会运转的机器。”
她摇摇头,走进屋子。我心中暗忖:好吧,事情就是这样了。我出门钻进汽车,沿着大街往下驱车回家。
消息泄漏出去的时候,种种麻烦尚未发生。你也明白帕克塞德这种规模的小城市,一有新闻,就会传遍全城。也许是由于乔的妈妈把这事情告诉了几位朋友,他们来看了机器;也许是因为特恩布尔企业的几个小伙子对之有所风闻,不管怎么样,消息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人们经过乔的屋子,就会停下来看看。乔又了解到帕克塞德《信使报》的一位记者要前来访问他和他的机器。
我不清楚当时乔是否知道来人是一位记者。从早到晚,有无数的人在乔的门口停下,进来参观。十有八九,乔不会知道来人是记者。
记者问了他大量的问题,乔给了他一个一成不变的回答:“这是机密。”他这么说,是为了恶作剧开玩笑。“这只是我业余时间制造的一台机器——一台会运转的机器。”他也小心翼翼地试图说清楚自己对于这台机器的看法。
我猜,记者对乔的回答不会满意。他自己添油加醋地编造了一番,写出了《信使报》的头版头条报道:
何为原子伟力?它是个秘密!
在这个标题下,我们随着记者先生来到了镇中:
约瑟夫·麦克斯温,家住本城帕克塞德第378街。他的地下室里有一样非同小可的东西,也许能够揭开现代科学的新篇章。它是一台机器——
然而,又是哪一种类型的机器呢?
麦克斯温未予置答。他只承认那是一台会“运转”的神秘机器,记者希望橡树岭和汉福德的学生们最好小心自己
头上的学术桂冠。
要是帕克塞德镇上的乔·麦克斯温没有一台原子能的机器,我就是威廉·L·劳伦斯。他为自己的新奇发明所作出的姿态,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麦克斯温一直致力于他的发明,目的是……
这就是我所要讲的那段故事——这家伙继续往下大约写了12个自然段。这篇报道附有一张乔的照片,它是从一大堆档案里被发掘出来的——一张乔初中时代的毕业照。报道里甚至还提到了我——说我参与和乔一道制造这台原子能机器,云云。
下面发生的事情,你也知道了。这篇报道犹如一场燎原大火的导火线,当晚,无线电通讯就将这一新闻播发出去了。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