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四辑)
“OK!”哈芒德。“听起来并不高明……”
“不,”普罗沃斯特说。“它们太小了。只有这么大。”她伸手比划着。“它们一长到能放到微波炉那么大时,艾萨克逊就把它们挑出来。”
“我们别在这儿谈大鱼了,”考克说。“他们只是些鲶鱼。”
吉姬。尼格温正在编接电缆,她没有注意到大鱼已进入了船舱,继续在电线周围缠裹绝缘材料,然后用吹干机把它吹干。她从眼角的余光注意到有东西在动。她抬起头看到一条大鱼正在十二英尺远的地方冷冷地盯着她。
她顿时毛骨惊然。这条鱼是她身长的两倍多。眼睛有她的拳头大。吉姬张大嘴巴但没喊出声。她背靠走廊的墙壁,手持吹于机,就像握着左轮手枪。她的手在墙上摸索着,终于摸到一个通向小舱的门。大鱼边盯着她边往前逼近,鱼鳍慢慢摆动,丑陋的大嘴一张一合。
“走开,”吉姬说。“嘘,走开。”
她抓住插销,把门打开了一条小缝。“别动!”她说着并且猛地打开门。
大鱼步步紧逼。吉姬闪身进了小舱,拼命关门。大鱼“砰”的一声撞在门框上,撞弯了不太结实的铝门。它想从缝隙中挤进屋,吉姬失声尖叫起来,使劲关门,想把鱼关在外面。大鱼急速地摆了一下鳍,马上就要进来了。她腾出一只手,从腰间抽出一把螺丝刀,全力刺向大鱼的眼睛。“滚开!”
大鱼后退了。吉姬赶紧关上门,但是,门已经锁不上了。
大鱼游出了二十英尺,进了走廊。然后转身撞开了大门。吉姬在小舱里惊恐万分,慌忙中想起按腕部的急救按钮求救。
“喂,吉姬,冷静一些!别喊了。说话,见鬼。”考克在电话里接着说。“你看见它向哪个方向去了? OK,好,就坐在那等着。我们马上想办法。”
“她正用热熔胶把小舱门封起来,”他解释说。“幸运的是她发现了一个墙壁是由金属制成的房间,而实际上C舱的大部分房间都是由纤维和聚苯乙烯制成的。我已命令全体工作人员撤出C舱。”
“好,”哈芒德说:“这个空间站将自己制造重力,对不对?”
“是的,但我们还没具体实施。”
“要多久才能救出她。”
“大约三小时。”
“好,那么,我们可以制造一些离心力,使它的鳃不能呼吸,让这畜生窒息而死。”
“不成!”考克蓦地站起身,头都撞到了舱顶。“哈芒德先生,你不能这么做。否则,我们将毁掉价值三百万美元的实验室。”
“问题是这家伙伤人,”普罗沃斯特绷着脸说道,“你不能把钱看得太重。”
“见鬼,不,他是对的,我们采取行动,要确保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我们不能有一点差错。”
“为什么不把C舱的空气排空,使之变成真空?”
“这样做会牺牲掉我们的实验动物,它们中的一些已经到了第五代。我能否用激光枪干掉它?”
“我们有一只便携式氦氩激光枪,但只有四十瓦。和二氧化碳激光枪一样都是用来焊接机器人的。”
墙壁上的电话响了,考克说:“我和《水植杂志》联系了一下,它是一家为养植鲶鱼的渔民提供商业信息的杂志。”
“好主意。好,我明白了。等一会。鱼是冷血动物,对吧?
给物理车间打一下电话,让他们尽可能降低空间站的温度。这样会使大鱼行动迟缓。对了,再降低湿度。“
“我马上通知。”考克说。哈芒德又打了一个电话,电话另一端传来杂志主编卡尔霍恩的声音。
哈芒德原原本本地把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又问:“问题是我们怎样对付它?改变重力或是失重能对它起作用吗?”
“鱼在水中无须担心重力。哈芒德先生,吸入的氧气决定鱼的增长速度。每升水能使鱼增长八毫克。你们的鱼可能要比水中的鱼大百分之二十多,过量的氧气会使它们更活跃、更兴奋。”
“但是”哈芒德说。“我们这条鱼是一个庞然大物。”
“蓝鲶鱼比较大。有人从密西西比河打捞上一条二百五十磅的蓝鲶。”
“天哪!二百五十磅!”
“我还听说有一条从湄公河打捞上的蓝鲶四百多磅重。你们用什么喂养他们?”
“考克!艾萨克逊用什么喂鱼?”
“SCP,我想。”
“就是单细胞蛋白,”哈芒德说。
“你们的鱼大概是黄鲶,它们通常不很大,一般六英尺长,重一百磅。但是如果给他们过多的氧气和食物,天知道会长多大呢?它生性好斗,动作迅疾、敏捷。”
“是这样。它们会危害人类吗?”
“嗯,”卡尔霍恩沉吟道。“我还不太知道。几年前,我去打猎。看到一条黄鲶扑倒了一条体格健壮的猎犬。”
“天啊!”哈芒德说。
疾行鱼游进一个敞开的,没有人的实验室。实验仪器摆靠在两面墙上,墙上的二极管闪着红绿光。挨第三面墙,摆放着一排笼子。里面是一双双惊慌失措的、粉红色的眼睛。
疾行鱼使劲闯了一下第一个笼子。薄而脆的铁丝盖“砰”的一声裂开了,两只白兔仓皇逃窜。一只鸽子在桌子底下瑟瑟发抖。另一只鸽子在空中拍打着翅膀,爪子乱蹬,控制不住地跌落下来。大鱼左右摆动,出其不意地一口吞下了鸽子。又转身来到第一个笼子跟前。笼子里,第三只兔子紧贴着笼子蜷缩成一团。大鱼扑向这只兔子,只见兔子两条毛茸茸的腿在大鱼嘴边挣扎。大鱼又扭动两下,兔子就成了它的腹中之物。
头顶上方的监视器显示出这个恶魔又扑向下一个宠子。
“找到它了,它正在免疫实验室里饱餐。”
“它在吃什么?”
“实验用的兔子。”
“该死的。你知道付出多大代价把兔子运到这?”
“我知道。”
普罗沃斯特走进来。“OK,你现在可以去探视他了。但不要令他太沮丧。”她带他来到病房。
艾萨克逊躺在床上。左臂打着石膏。他苦笑着说“我以为不会出什么事呢!”
“不会有事的。”哈芒德安慰说。
“他们运来的鱼不是我要的那种。它们适合生活在河里或湖里。只适合娱乐,不适合饲养。我当时很草率。我想,能有什么区别呢?只要味道鲜美就成,就把它们全留下来。”他咳嗽了一阵又说。“我大概肋骨断了。喘气都疼。”
“只是挫伤而已,”普罗沃斯特说。“您,为什么让他长这么大呢?”
艾萨克逊犹豫了一下说:“我想深入研究一下生长率、新陈代谢和诸如此类的事情。”
“安心养伤,”哈芒德说。他突然对这个老人生出恻隐之心。他的妻子死了。孩子们长大了,都远走高飞了。实验室的动物成了他的精神寄托。“请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制服它。我们能不能把它诱入气密室?”
“可以用电场来制服它。”艾萨克逊又咳起来。“鱼对电场很敏感。它们一发现电场,就会排成一列面朝阳极。然后它们会靠近它直到它被击昏。”
考克有些疑惑地说:“我们有一些电弧焊机,但电流不够大。”
“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哈芒德说。“我们为什么不使用C 舱的射程为四米的机动枪呢?”
“是的,但它不能发电。”
“不,但它的单极发电机能发电。”
单极发电机有一个非常重、转动很快的飞轮。飞轮受磁场干扰,突然停止的时候,动能会转变成一股瞬间的、强有力的电流。但电流小的时候,飞轮转动也会减慢。哈芒德把一个遥控器插入发电机的平行口上,通过手腕上的联系器呼叫考克。“试一下。”
一连串的数字显示在发电机的二极管上,“OK,这里一切就序。”
“好,”哈芒德说。他看了一下手里的电缆,“电缆不够大,恐怕到不了艾萨克逊的实验室的笼子。那么我就把电缆线联结到第六密闭室。它的墙壁在C舱是最坚固的了。”他拿出一个陶制和一个白金制的电极棒。每个都有四英尺长,然后把电缆缠成一圈,挎在肩上。
为了增加速度,他穿上蛙鞋,弯下腰系紧鞋带。
“大鱼还在实验室,”传来考克的声音。“我觉得他动作迟缓了一些,可能是因为他吃得大饱了,或是温度低。”
哈芒德谨慎地观察了一下四周,然后游到气闭室的门前。
用绝缘胶布把电极棒固定在门框上。“一切正常。”考克报告说。
“看在上帝的份上,在我出来之前,千万别把电极棒通上电。”
“哈芒德先生,大鱼刚刚游出实验室。我们看不到它了。”
哈芒德扫视了一下走廊。“我也没有发现。”他又接着粘牢胶布。当他再次抬头时,疾行鱼正好来到他跟前。
“啊,我的天!”这家伙足有十英尺,行动敏捷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排参差的、像锯齿一样的獠牙从它的大嘴巴中伸出来。哈芒德慌忙退入气密室,拼命地按“关门”钮,而门似乎有意和他作对,关得那么慢,哈芒德绝望地想:这下完了。鱼迅速向他扑过来,马上就要碰到他了。
“考克”他大叫,“快按……”
突然,“咋喷”一声,接着一道刺目的闪光,哈芒德“砰”的一声摔在外舱门上。三百六十磅重的大块头也轰然倒在他身边的墙上。他小心地绕过大鱼,确信大鱼不会再跟上他,就紧走两步出了门。疾行鱼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眼睛犹如熄灭的灯,它死了。
“你按钮按得正是时候,”哈芒德说。
考克莞尔一笑。“这家伙一不见了,我就等你发话。我的手湿漉漉的都是汗,我还真怕我的手不好使呀。”
“我把艾萨克逊送上了开往地球的飞船”。普罗沃斯特说,她有些伤感,“一旦地球方面知道这次事故,他们就将取消我们整个培育食物的实验计划。我们再也没有新鲜鱼可吃了。”
“艾萨克逊走了吗?”哈芒德问。她点点头。“有没有人检查过是否他只养了一条大鱼?”
考克面无表情。普罗沃斯特耸耸肩。哈芒德决定再守在电话机旁。
《计算机病毒》作者:'美' 南茜·克雷斯
李方军 王荣生 译
南茜·克雷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优美、深刻的科幻小说,从此以后经常为杂志撰稿,其中包括《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幻想与科幻杂志》、《万象》。著有长篇小说《晨铃王子》、《金树林》、《白色的管道》、《异光》、《大脑玫瑰》、《誓言与奇迹》、《螫刺》、《极光》、获雨果奖和星云奖的短篇小说《西班牙的乞丐》的长篇小说版及其续篇《乞丐与选举》,短篇小说集《三位一体及其他故事》、《地球上的外星人》以及《比克的十二个》。她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有《概率月球》和《概率太阳》。其新作《太空结构》即将出版。她的短篇小说《来自一切明亮的星星》和《奥利特监狱的鲜花》获星云奖。本年选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六至第十五辑以及第十八辑均收有她的作品。南茜·克雷斯出生于纽约水牛城,现与丈夫,科幻作家查理斯·谢菲尔德居住在马里兰州银泉。
这是一篇情节紧凑,悬念迭生的故事,描写的是一位妇女身陷绝境,只身一人与一位不速之客展开殊死的智力搏斗。这位不速之客闯进女主人公的家,将她和她的孩子们俘为人质——这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不速之客,似乎是不可战胜的……女主人公若要挽救全家的生命,就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在斗智斗勇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它跑了!”有人叫道。此人可能是个技术人员,只是后来麦克塔克特怎么也记不起是谁首先叫出声的。“它跑了!”
“不可能!”另一个人也叫起来。顿时,屋里一片动荡,于忙脚乱,不过混乱仅仅发生在工作站内部。人们忙得团团转。
“不该这样。”伊利尔脱口而出,可是话刚一出口,她就后悔了。她的嫂子卡西那冷峻的目光逼视着她,她的目光退缩了。
“那应该怎样呢,伊利尔?”卡西问道,“告诉我吧。”
“对不起。我的意思是……无论你多么爱弗拉德,你都要逐渐……节哀。不是节哀,而是要走出……自我封闭。卡西,你不能老是把你自己,还有孩子们封闭在这个地方!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做对孩子们不好,到头来他们一面对现实生活就会怕得要死。”
“为了孩子们的缘故,”卡西说,“我也希望这样。现在,我带你去看一看城堡。”
伊利尔暗自叹息:卡西是在开玩笑。然而,仍然只有“城堡”这个字眼才恰当。什么碉堡呀城堡主楼呀堡垒呀……伊利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