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四辑)





  第二天晚上,他走进计算机室,使用了佛克斯公司新送来的软盘。显示器亮了一会儿,出现了一个女人的脸。这是一个相当漂亮的女人。奶油般的肌肤,一头金发,碧绿的大眼睛,带有温情,热切而又有几分天真。提尼傻呆呆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你吗?”他问。
  “当然是我,”屏幕上的女人调皮地一笑,“难道会是撒切尔首相吗?”
  提尼红了脸:“是丽丽吗?”
  “对。”她点点头,眨了眨大眼睛,“看把你高兴的。”提尼一听,脸又红了。
  “好了,”丽丽说,“我们散散步吧。”
  “但你……你不能下来呀!”他不解地问。
  “难道你就不能上来吗?”她撅起了小嘴。提尼痴痴地望着她,真想摸摸她的手。
  “把你的手伸过来,碰碰我。”丽丽说,她把手伸了过来。提尼赶忙伸出手去。奇怪,真摸到了她柔软温暖的小手,他心里一阵激动。
  “喏,用你的那只手按一下执行键。”她命令道,他照办了。突然,不知怎么提尼便滑进了显示器里。他站在绿草如茵的山脚下,丽丽就站在他身边。她挽着他的臂,向森林草地走去。泉水叮咚,鸟唱蝶飞。她穿着柔软白色的睡服,赤着双脚。他俩坐在草地上野餐,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午后。事毕,她又把他送了出来。
  这天夜里,提尼先生睡得好香啊!
  第二天晚饭时,他太太看着他,问道:“提尼,昨天晚上你在跟谁谈话?”
  “噢,”他赶紧撒谎,“我在试语音合成器呢。”
  “唔,”她迷惑地说,“好奇怪,我听到是个女人的声音。”
  “那只是个合成器。”他有些冒汗了。
  “为什么不是男人的声音呢?”她挑起毛病来。
  他又走进计算机室,接通了密码。不大一会儿,丽丽又出现了。
  “我能……我可以再去跟你散散步吗?”他热切地问。丽丽软软地笑了:“当然可以。这次你喜欢干什么?”
  俩人又经历了一场海上冒险生活。船遇了难,他俩爬上了一座荒岛,即成就了好事,又找到了海盗埋藏的珍宝。
  每天一吃完晚饭,他就急急忙忙走进计算机室,丽丽总在等他。结果是菜饭无心,工作也更糟了。
  一天,太太又问起他的工作情况,他吭哧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花钱给你买了计算机,以为你会象个人样,结果你反而还不如从前了!”太太发怒了,提尼惴惴不敢做声。
  吃过晚饭,提尼讪讪地说:“碗我都洗好了,我去调调合成器。”说着,拔腿要走。提尼太太狠狠瞪了他一眼,恨恨地说:“今夜让你玩个够,明天我就把它送走,再不要计算机了。”
  一听这话,提尼犹如五雷轰顶。他迷迷糊糊溜进了计算机室,丽丽已在屏幕上等他了。在他泪水模糊的眼中,丽丽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怎么了?提尼,”她问,“看上去你好伤心?”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相会了,”他哭道,“我太太明天要把计算机送回去了,我再也见不着你了!”
  “别在意,摸摸我的手。”她说。提尼又在里面了。他抓起丽丽的手又哭了起来。
  “别伤心,你要是喜欢就留在这里别走了。”
  “可是……”提尼犹疑着。
  “提尼!”这是他太太在喊他。提尼慌了神,拉起丽丽向林中跑去……
  “该死的!”提尼太太骂道,“又跑到哪去了呢?提尼!”还是没人回答。她抬眼看见显示器还亮着,恨恨地骂了两句,伸手关了机器。
  屏幕亮度慢慢减弱,最后成为灰白色。





《记忆博士》作者:'美' 亨利·斯莱瑟

  郭建中 译
   
  就业咨询指导者失去了其职业所特有的平静态度,突然变得恼怒起来。“像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说,“一定能找到工作的,博士。战争并没有把所有的人都变成野蛮人!自从核战争结束以来,对教师的需求量增长了上千倍。” 
  米厄姆博士的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叹了口气:“你不知道,我不是一般的教师。对我的专业领域,目前没有任何需求。然而,人们还是需要知识。他们需要知识来重建这个被战争破坏殆尽的世界。他们要知道怎样成为泥瓦匠、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他们想知道重建城市,使机器重新运转;他们要学会清除核辐射的残余和如何清理尸体;他们还要学习怎样为战争中失去手脚的人制造假肢;教会因战争失去双眼的人怎样自理生活;怎样使因战争恐惧而变疯了的人恢复理智;怎样训练因战争伤残的人能正常生活。他们需要的是这方面的知识。这你比我更清楚!” 
  “那你的专业知识呢,博士?你认为没有人需要你了吗?” 
  米厄姆博士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我并不这么看。我做过努力,让人们关注我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不需要我。25年来,我一直从事训练人们记忆力的工作。我出版过6本书,其中至少两本成了大学的教科书。停战后第一年,我做了一个8周记忆力培训速成班的广告,但只有一个人来问询。但培训记忆力是我的专业,我的职业。我怎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恐惧和死亡的世界里找到工作呢?” 
  失业咨询员咬了咬嘴唇。这确实是个难题。直到米厄姆博士离开,他也没有找到答案。
  接见结束,他注视着博士弯着腰、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房间。他为自己无法为博士找到出路而深感绝望。
  那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从噩梦中惊醒,他想着米厄姆博士的事。
  到早上,他总算想出了办法。 
  一个月之后,在政府办的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应者如潮。
 
  雨果·米厄姆博士 
  举办“健忘的艺术”8周速成班 
  9月9日开始报名 




《记忆公司》作者:菲利普·迪克

  他一觉醒来——就在想火星。他想,如果能跋涉在火星的山谷中,不知感觉会如何?当他变得越来越清醒的时候,这种梦想也随着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成了一种渴求。他几乎能感觉到那个星球表层的氛围,而这种氛围是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能亲身体验到的。像他这样一个小职员?绝对不可能。
  “你到底起不起来?”他的妻子克丝顿懒洋洋地问道,和往常一样,她的话里总带有那么一点儿愠怒。“如果你起来的话,按一下炉子上热咖啡的键。”
  “好的,”道格拉斯·奎尔说着,就光着脚丫子从卧室走到厨房。他很负责任地按下咖啡加热键,然后,坐到餐桌旁,拿出一小听黄色的优质迪恩·斯威夫特牌鼻粉,他惬意地吸着,感到十分爽快。这种波那丝混合物刺痛了他的鼻腔和上颚。但他仍然吸着;这种东西能提神醒脑,它能把他夜间的胡思乱想浓缩成一种理性的东西。
  “我要去,”他自言自语道,“在我死之前我一定要亲眼见到火星。”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甚至在他自己做梦的时候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个事实。在白天,尤其是现在他妻子正对着梳妆镜梳头,发出唰唰的声音——一切的一切都令他想到自己的身份,“一个可怜巴巴的工薪阶层的小职员”,他又苦笑着自语道。克丝顿每天至少要提醒他一次,他不怪她,让自己的丈夫脚踏实地是妻子的责任。“脚踏实地,”他想着想着无可奈何地笑了。脚踏实地,这种修辞手法真是太形象,太贴切不过了。
  “你在笑什么呀?”他妻子踢踢拖拖地走进厨房,她身上那件粉红底的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睡袍长得都快拖到地上,随着她走动一晃一晃的。“我敢打赌你又在做梦了。你总是满脑子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念头。”
  “是啊,”他说着从厨房的窗口望着大楼下面的车流和人流。从高楼上往下看,路上的人显得极其的渺小,但一个个都精力充沛,奔波在上班的路上。过一会儿,他也将和往常一样,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
  “我肯定它同某个女人有关。”克丝顿没精打采地说。
  “不,”他说,“一个神,战争之神。他有许多奇妙的陨石坑,它们的深处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听着。”克丝顿在他身旁蹲下恳切他说。在她的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怒气和尖刻。“海底——我们地球的海底就比那个火星要漂亮几千倍几万倍。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你也知道。我们一人租一套人造海底服,休两周的假,到海底渡假村去生活一段日子。
  而且我们还可以——”她停了下来。“你没在听。你应该好好听我把话讲完。这里可有比那颗烦人的火星更精彩的东西,而你居然听都不要听。”她的嗓门越升越高。“天哪!道格,你真该死!你到底要干什么?”
  “我要去上班了,”他说着,站起身,忘了还没吃早饭。“这就是我要干的事。”
  她注视着他。“你越来越不像话了,一天比一天地着魔。你究竟会怎么样哦?”
  “会去火星。”他接下话茬,然后,打开壁橱门,取下一件干净衬衫换上,就去上班了。
  下了出租车,道格拉斯·奎尔穿过三条密集的人流,来到一个外观非常现代化,非常吸引人的大门口。他在门口停下,不顾过往的车辆,仔细地看着变换着色彩的霓虹灯标志。以前,他曾经仔细看过这个标志……但是,他从来没有站得这么近。这两者之间就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一次非同寻常。这件事早晚都得发生。
  记性(忆)公司①难道这就是答案?毕竟,只是一种错觉,不管这种错觉在感觉上有多么真实,它毕竟是一种不存在的东西,不过是一个幻觉罢了。至少客观上是这样的。但主观上就完全不同了,也许恰恰相反。
  (①小说中记忆公司故意拼错了两个字母。)
  但不管怎样,他已经有约在先了。就在五分钟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被烟雾污染的芝加哥的空气,穿过耀眼夺目的大门,来到服务台前。
  一位嗓音动听、衣着讲究、袒胸露肩的金发女郎马上笑脸相迎:“早上好,奎尔先生。”
  “早上好。”他说。“我来这儿是想了解一个记性规程。我想你是知道的。”
  “不是‘记性’,是‘记忆’,”接待员纠正了他。她拿起手边的电视电话接收器,对着它讲道:“道格拉斯?奎尔先生到了,麦克雷恩先生。让他现在进来吗?还是再等一会儿?”
  话筒里叽哩哇啦了一会儿,道格拉斯一点也听不懂他在说些。
  “好,奎尔先生,”她说。“你可以进去了;麦克雷恩先生在等你。”
  他犹犹豫豫地正要走,接待员小姐在后面叫道:“D房间,奎尔先生。在您右面。”
  找了一会儿,他总算找到了那个房间。房间的门打开着,里面,在一张真正胡桃木办公桌的后面,坐着一位神情和蔼的中年男人,他身穿一套最新款式的马迪恩蛙皮灰西装;光是他的服饰就告诉奎尔,他找对了人。
  “请坐,道格拉斯,”麦克雷恩一边说,一边指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这么说,你是想体验一下去过火星的感觉)很好。”
  奎尔在椅子上坐下,感觉有些不自在。“我吃不准花这笔费用是不是值得。”他说。“这笔费用实在太昂贵了,而且就我所言,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得到。”
  “你能得到火星旅行的确凿证据,”麦克雷恩强调道。“一切你需要的证据。在这儿;我拿给你看。”他把手伸进办公桌的抽屉里。
  “票根。”他从一个吕宋麻文件夹里拿出一小方印有凹凸花纹的硬纸片。“它证明你去过火星——而且已经回来了。还有明信片呢。”
  他拿出四张盖过邮戳的3D全色明信片,把它们放在桌上排成一行让奎尔看。“还有影片。是你用租来的便携式摄影机在火星上实地拍摄的。”他也把这些展示给奎尔看了。“外加两百份你在火垦上遇到的人的签名,这些签名将在下个月——从火星——寄到。还有护照和有关拍摄到的每个镜头的海关证明,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他抬头观察着奎尔的反应。“总之,你会认为你去过火星了,”他说。“你不会记得我们公司,不会记得我,(甚至)不会记得你来过这儿。在你的脑中,它将是一次真正的旅行;这我们可以作出保证。整整两星期的回忆,你会记得每一个细微的细节。请记住:在任何时候,你如果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进行过这次去火星的昂贵旅行,你可以回来找我们,我们将把费用全数归还。你明白了吗?”
  “可是我没有去过,”奎尔说。“无论你们提供给我什么证据,我还是没有去过,”他深深吸了口气,迟疑了一会儿,“我还是从来没有做过星际警署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