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四辑)
第二天晚上,他走进计算机室,使用了佛克斯公司新送来的软盘。显示器亮了一会儿,出现了一个女人的脸。这是一个相当漂亮的女人。奶油般的肌肤,一头金发,碧绿的大眼睛,带有温情,热切而又有几分天真。提尼傻呆呆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你吗?”他问。
“当然是我,”屏幕上的女人调皮地一笑,“难道会是撒切尔首相吗?”
提尼红了脸:“是丽丽吗?”
“对。”她点点头,眨了眨大眼睛,“看把你高兴的。”提尼一听,脸又红了。
“好了,”丽丽说,“我们散散步吧。”
“但你……你不能下来呀!”他不解地问。
“难道你就不能上来吗?”她撅起了小嘴。提尼痴痴地望着她,真想摸摸她的手。
“把你的手伸过来,碰碰我。”丽丽说,她把手伸了过来。提尼赶忙伸出手去。奇怪,真摸到了她柔软温暖的小手,他心里一阵激动。
“喏,用你的那只手按一下执行键。”她命令道,他照办了。突然,不知怎么提尼便滑进了显示器里。他站在绿草如茵的山脚下,丽丽就站在他身边。她挽着他的臂,向森林草地走去。泉水叮咚,鸟唱蝶飞。她穿着柔软白色的睡服,赤着双脚。他俩坐在草地上野餐,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午后。事毕,她又把他送了出来。
这天夜里,提尼先生睡得好香啊!
第二天晚饭时,他太太看着他,问道:“提尼,昨天晚上你在跟谁谈话?”
“噢,”他赶紧撒谎,“我在试语音合成器呢。”
“唔,”她迷惑地说,“好奇怪,我听到是个女人的声音。”
“那只是个合成器。”他有些冒汗了。
“为什么不是男人的声音呢?”她挑起毛病来。
他又走进计算机室,接通了密码。不大一会儿,丽丽又出现了。
“我能……我可以再去跟你散散步吗?”他热切地问。丽丽软软地笑了:“当然可以。这次你喜欢干什么?”
俩人又经历了一场海上冒险生活。船遇了难,他俩爬上了一座荒岛,即成就了好事,又找到了海盗埋藏的珍宝。
每天一吃完晚饭,他就急急忙忙走进计算机室,丽丽总在等他。结果是菜饭无心,工作也更糟了。
一天,太太又问起他的工作情况,他吭哧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花钱给你买了计算机,以为你会象个人样,结果你反而还不如从前了!”太太发怒了,提尼惴惴不敢做声。
吃过晚饭,提尼讪讪地说:“碗我都洗好了,我去调调合成器。”说着,拔腿要走。提尼太太狠狠瞪了他一眼,恨恨地说:“今夜让你玩个够,明天我就把它送走,再不要计算机了。”
一听这话,提尼犹如五雷轰顶。他迷迷糊糊溜进了计算机室,丽丽已在屏幕上等他了。在他泪水模糊的眼中,丽丽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怎么了?提尼,”她问,“看上去你好伤心?”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相会了,”他哭道,“我太太明天要把计算机送回去了,我再也见不着你了!”
“别在意,摸摸我的手。”她说。提尼又在里面了。他抓起丽丽的手又哭了起来。
“别伤心,你要是喜欢就留在这里别走了。”
“可是……”提尼犹疑着。
“提尼!”这是他太太在喊他。提尼慌了神,拉起丽丽向林中跑去……
“该死的!”提尼太太骂道,“又跑到哪去了呢?提尼!”还是没人回答。她抬眼看见显示器还亮着,恨恨地骂了两句,伸手关了机器。
屏幕亮度慢慢减弱,最后成为灰白色。
《记忆博士》作者:'美' 亨利·斯莱瑟
郭建中 译
就业咨询指导者失去了其职业所特有的平静态度,突然变得恼怒起来。“像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说,“一定能找到工作的,博士。战争并没有把所有的人都变成野蛮人!自从核战争结束以来,对教师的需求量增长了上千倍。”
米厄姆博士的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叹了口气:“你不知道,我不是一般的教师。对我的专业领域,目前没有任何需求。然而,人们还是需要知识。他们需要知识来重建这个被战争破坏殆尽的世界。他们要知道怎样成为泥瓦匠、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他们想知道重建城市,使机器重新运转;他们要学会清除核辐射的残余和如何清理尸体;他们还要学习怎样为战争中失去手脚的人制造假肢;教会因战争失去双眼的人怎样自理生活;怎样使因战争恐惧而变疯了的人恢复理智;怎样训练因战争伤残的人能正常生活。他们需要的是这方面的知识。这你比我更清楚!”
“那你的专业知识呢,博士?你认为没有人需要你了吗?”
米厄姆博士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我并不这么看。我做过努力,让人们关注我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不需要我。25年来,我一直从事训练人们记忆力的工作。我出版过6本书,其中至少两本成了大学的教科书。停战后第一年,我做了一个8周记忆力培训速成班的广告,但只有一个人来问询。但培训记忆力是我的专业,我的职业。我怎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恐惧和死亡的世界里找到工作呢?”
失业咨询员咬了咬嘴唇。这确实是个难题。直到米厄姆博士离开,他也没有找到答案。
接见结束,他注视着博士弯着腰、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房间。他为自己无法为博士找到出路而深感绝望。
那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从噩梦中惊醒,他想着米厄姆博士的事。
到早上,他总算想出了办法。
一个月之后,在政府办的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应者如潮。
雨果·米厄姆博士
举办“健忘的艺术”8周速成班
9月9日开始报名
《记忆公司》作者:菲利普·迪克
他一觉醒来——就在想火星。他想,如果能跋涉在火星的山谷中,不知感觉会如何?当他变得越来越清醒的时候,这种梦想也随着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成了一种渴求。他几乎能感觉到那个星球表层的氛围,而这种氛围是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能亲身体验到的。像他这样一个小职员?绝对不可能。
“你到底起不起来?”他的妻子克丝顿懒洋洋地问道,和往常一样,她的话里总带有那么一点儿愠怒。“如果你起来的话,按一下炉子上热咖啡的键。”
“好的,”道格拉斯·奎尔说着,就光着脚丫子从卧室走到厨房。他很负责任地按下咖啡加热键,然后,坐到餐桌旁,拿出一小听黄色的优质迪恩·斯威夫特牌鼻粉,他惬意地吸着,感到十分爽快。这种波那丝混合物刺痛了他的鼻腔和上颚。但他仍然吸着;这种东西能提神醒脑,它能把他夜间的胡思乱想浓缩成一种理性的东西。
“我要去,”他自言自语道,“在我死之前我一定要亲眼见到火星。”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甚至在他自己做梦的时候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个事实。在白天,尤其是现在他妻子正对着梳妆镜梳头,发出唰唰的声音——一切的一切都令他想到自己的身份,“一个可怜巴巴的工薪阶层的小职员”,他又苦笑着自语道。克丝顿每天至少要提醒他一次,他不怪她,让自己的丈夫脚踏实地是妻子的责任。“脚踏实地,”他想着想着无可奈何地笑了。脚踏实地,这种修辞手法真是太形象,太贴切不过了。
“你在笑什么呀?”他妻子踢踢拖拖地走进厨房,她身上那件粉红底的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睡袍长得都快拖到地上,随着她走动一晃一晃的。“我敢打赌你又在做梦了。你总是满脑子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念头。”
“是啊,”他说着从厨房的窗口望着大楼下面的车流和人流。从高楼上往下看,路上的人显得极其的渺小,但一个个都精力充沛,奔波在上班的路上。过一会儿,他也将和往常一样,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
“我肯定它同某个女人有关。”克丝顿没精打采地说。
“不,”他说,“一个神,战争之神。他有许多奇妙的陨石坑,它们的深处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听着。”克丝顿在他身旁蹲下恳切他说。在她的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怒气和尖刻。“海底——我们地球的海底就比那个火星要漂亮几千倍几万倍。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你也知道。我们一人租一套人造海底服,休两周的假,到海底渡假村去生活一段日子。
而且我们还可以——”她停了下来。“你没在听。你应该好好听我把话讲完。这里可有比那颗烦人的火星更精彩的东西,而你居然听都不要听。”她的嗓门越升越高。“天哪!道格,你真该死!你到底要干什么?”
“我要去上班了,”他说着,站起身,忘了还没吃早饭。“这就是我要干的事。”
她注视着他。“你越来越不像话了,一天比一天地着魔。你究竟会怎么样哦?”
“会去火星。”他接下话茬,然后,打开壁橱门,取下一件干净衬衫换上,就去上班了。
下了出租车,道格拉斯·奎尔穿过三条密集的人流,来到一个外观非常现代化,非常吸引人的大门口。他在门口停下,不顾过往的车辆,仔细地看着变换着色彩的霓虹灯标志。以前,他曾经仔细看过这个标志……但是,他从来没有站得这么近。这两者之间就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一次非同寻常。这件事早晚都得发生。
记性(忆)公司①难道这就是答案?毕竟,只是一种错觉,不管这种错觉在感觉上有多么真实,它毕竟是一种不存在的东西,不过是一个幻觉罢了。至少客观上是这样的。但主观上就完全不同了,也许恰恰相反。
(①小说中记忆公司故意拼错了两个字母。)
但不管怎样,他已经有约在先了。就在五分钟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被烟雾污染的芝加哥的空气,穿过耀眼夺目的大门,来到服务台前。
一位嗓音动听、衣着讲究、袒胸露肩的金发女郎马上笑脸相迎:“早上好,奎尔先生。”
“早上好。”他说。“我来这儿是想了解一个记性规程。我想你是知道的。”
“不是‘记性’,是‘记忆’,”接待员纠正了他。她拿起手边的电视电话接收器,对着它讲道:“道格拉斯?奎尔先生到了,麦克雷恩先生。让他现在进来吗?还是再等一会儿?”
话筒里叽哩哇啦了一会儿,道格拉斯一点也听不懂他在说些。
“好,奎尔先生,”她说。“你可以进去了;麦克雷恩先生在等你。”
他犹犹豫豫地正要走,接待员小姐在后面叫道:“D房间,奎尔先生。在您右面。”
找了一会儿,他总算找到了那个房间。房间的门打开着,里面,在一张真正胡桃木办公桌的后面,坐着一位神情和蔼的中年男人,他身穿一套最新款式的马迪恩蛙皮灰西装;光是他的服饰就告诉奎尔,他找对了人。
“请坐,道格拉斯,”麦克雷恩一边说,一边指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这么说,你是想体验一下去过火星的感觉)很好。”
奎尔在椅子上坐下,感觉有些不自在。“我吃不准花这笔费用是不是值得。”他说。“这笔费用实在太昂贵了,而且就我所言,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得到。”
“你能得到火星旅行的确凿证据,”麦克雷恩强调道。“一切你需要的证据。在这儿;我拿给你看。”他把手伸进办公桌的抽屉里。
“票根。”他从一个吕宋麻文件夹里拿出一小方印有凹凸花纹的硬纸片。“它证明你去过火星——而且已经回来了。还有明信片呢。”
他拿出四张盖过邮戳的3D全色明信片,把它们放在桌上排成一行让奎尔看。“还有影片。是你用租来的便携式摄影机在火星上实地拍摄的。”他也把这些展示给奎尔看了。“外加两百份你在火垦上遇到的人的签名,这些签名将在下个月——从火星——寄到。还有护照和有关拍摄到的每个镜头的海关证明,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他抬头观察着奎尔的反应。“总之,你会认为你去过火星了,”他说。“你不会记得我们公司,不会记得我,(甚至)不会记得你来过这儿。在你的脑中,它将是一次真正的旅行;这我们可以作出保证。整整两星期的回忆,你会记得每一个细微的细节。请记住:在任何时候,你如果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进行过这次去火星的昂贵旅行,你可以回来找我们,我们将把费用全数归还。你明白了吗?”
“可是我没有去过,”奎尔说。“无论你们提供给我什么证据,我还是没有去过,”他深深吸了口气,迟疑了一会儿,“我还是从来没有做过星际警署的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