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四辑)
其中一个囚徒动了一下,布拉娃立即向他头顶开了一枪。于是他不动了。
“他们以为我只是这个计划一个参与者。他们不相信我是一个人干的。他们向我要我没有的情报。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编造。我真是太伤心了。”
“如果杀了他们,你会更伤心。我得把你带走。”
“把我带走?怎么做?去哪里?”
“他妈的,我忘了这项任务的动机。以前从没这样过。”
“珍,你不是布拉娃。你没有必要再做布拉娃了。”
“查理,我从来也不是,从没成为过你理想中的布拉娃。但我不会把我的同伴留在敌人的手上,这一点就足够了。你知道我不会让你去做俘虏的。”布拉娃的眼睛一刻都没离开过走廊那边的那群人。
“他们不是敌人,珍尼弗,他们是自己人。”
“他们要把你带到地狱去,把你锁起来,再把钥匙扔开,给你注射毒品,施以电刑,打你直到失去知觉。听上去很好,是吧?”
“当然不好。”
“那么好吧。”
一个囚徒大嚷,“开炮太危险啦。”
布拉娃大笑道,“现在我什么都不在乎了,难道不是吗?只要身边有几个联军的同志。”
查理使劲想挪开,痛苦使他大喘不已。布拉娃紧随着查理。查理其实并不像女人,查理是一个女人。是真的吗?布拉娃还记得。查理马克死了。这是新的查理,神秘的老鼠女士。
“珍,你会怎么样?”
“我没事的。我会活下去,生存是我的本领。生存也要付出代价。你就是马克的代价。为了你的代价也一定要有的,在这儿,在外边。给我你家人的地址,是否我可以给他们带个话,对他们说点什么。”
“保佑你,珍尼弗·贝克尔。”老鼠女士说。她慢慢重复着地址。
布拉娃点点头,“我认识那座城市。离我父母居住的地方不远。”她抬头看看那些囚徒,又看看老鼠女士扭曲的脸,“我今天买了苹果,温娜夫人,还有一些奶酪。就像头一天那样。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亲爱的。你的心肠真好。”
手枪下转对准了老鼠女士的前额。
莫凯从墙边走过来。“女士,不要!”
在手枪把头颅击飞的一瞬间发出了一个重击的声音。手枪又转向了莫凯。他举起了手。
“过来。靠墙别动。”
莫凯慢慢地向前走,他一直盯着手枪。当他走过破损的门时,布拉娃示意他停下。他站住,手仍举在头顶。
布拉娃看着走廊尽头的那群囚徒说,“我从没泄露密码,莫凯,即使在艰难的时候。现在看看可怜的温娜夫人吧。”
莫凯没有看。
布拉娃缩短了焦距,怒视着莫凯,“我让你看她。”
莫凯慢慢转过头看着地上的死尸,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脸变了色,不停地吞咽着口水。他闭上了眼睛。
“想吐吗,莫凯?一个战地医生一定见过许多比这更糟的情景。清一色的死人,干净利索,只有几滴血痕。”
他转向她,睁开眼睛,脸扭曲着,一个劲地向下咽着唾沫。
“也许你该尽力去想点儿别的,莫凯。像他们是怎么样如此快地就找到了温娜夫人一类的事。我告诉了你她是谁,在我出去时还说了她做过什么事,所以在我回来之前这群兔崽子就找到了她,炸坏了她的门,把她打个半死。这一切和你都有关系,对不对?在我只称呼她温娜夫人时,你不该叫她玛格丽特。
莫凯只是看着她。
“和你在一起我从没觉得舒服过,莫凯。你总是观察着一切,总是和每个人都说话,那么卑鄙地对你没见过的人感兴趣。我该相信我的直觉,相信时间,莫凯。你怎么会真的丢了你的手臂呢?”
“我告诉过你,我是一名战地医生……”
布拉娃把枪对准了下边。“我从你的膝盖开始。毫无疑问会把腿打飞,那样,我就不会觉得今天太不同寻常了。”
“引爆炸弹。我曾在反恐怖小组呆过。我拆除了主要部分,可雷管在我的手中爆炸了。”
“所以当恐怖主义销声匿迹时,你就失业了。真可怜。反恐怖是一项光荣的职业。提供情报是次要,你是喜欢钱吧?”
莫凯小心地把手放下,“不。我是国内安全局的,尽管做了间谍会有提升的机会。”
“我很怀疑,莫凯。请转过来。没有必要再举起手了。就是转过来。我怀疑你还会有什么提升的机会,莫凯。听着,密码中没提到国内安全局,但它很清楚情报人员。”她把子弹上了膛。“密码说情报人员都是软骨头。”
她向他的背部开了火。强烈的震动使他向前扑去,像一个压扁的玩具倒在温娜夫人的尸体边,鲜血从背部的衣服渗出,沾染了领子和腰带。他尖叫着。
布拉娃转动大炮冲向囚徒们头顶的天棚开了火。水泥大块大块地塌落下来,爆炸警报器终于鸣叫起来,AT门“砰”地打开,以便里面的人能够逃出去。已吓呆的人们狼狈地跑出公寓,都挤到了大厅里。布拉娃放弃了大炮,把枪别在牛仔服的腰带上,混在人群中冲了出去。
电梯升了上来,珍尼弗·布拉娃·贝克尔站起身想了一下出城的路线,顺着高速公路到卫星城,温娜夫人曾在那儿居住过。珍走出电梯进入了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地下通道。她走过层层叠叠的障碍物向光亮处走去,脑海中浮起一个古老的念头。一阵清新的微风吹拂过她的头发,混乱的思绪消散了。外面的一切对她来说都那么新鲜。即使她的父母也似乎有些陌生了。
她来到通道口,看到整座城市已成废墟。高高的建筑已被炸成瓦砾,可街道却已被清理过了,和莫凯说的一样,轰炸并不是时时都有。废墟显得异常安静,空气散发着甜甜的气香味,阳光那么灿烂。
“我本该和我的伙伴们说声再见的。”她想着。
“不知道移民是否会到这么远。”她想着。
“他们会不会很友好。”她还在想着。
她走进了一片明媚的阳光里。
《假预言》作者:阿德里安·贝里
田之秋 译
对于大自然这本无穷奥秘的书,我读不懂。
——莎士比亚:《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
未来世界能预测吗?不是预测1年、10年、100年,而是500年。初看起来,如果有人说他能做到,那这个人必定是大言不惭到了神经不正常的地步。要预测一年以后的情况通常也是做不到的,更不要说这么遥远的未来世界了。
但是确实有一种办法使我们能够窥见未来,并且准确地预测某些事件。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即人通过自己创造的工具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自身。除了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历史不是由政治来驱动;驱动历史发展的是机器发明以及各种新发现,而这些发明和发现又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四百年前弗兰西斯·培根就已指出:
“那些由城市的奠基者们,法律的制定者们,老百姓的父母官们,暴君的推翻者们,以及这些人代表的阶级中的英雄们所产生的伟大影响不过转瞬即逝;而发明者们的工作,尽管不那么辉煌、耀眼,却影响深远。”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上一次冰河时代结束后几千年发明了农业,它使人们能在一个地点定居下来,结束依靠狩猎和采撷野果为生的游牧生活。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出现了城邦,开始了帝国时代。帝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士兵们用手中的武器打出来的。今天,这段历史已经成了人们发现新材料以及应用新材料对人的影响的故事了。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铜器的出现代替了石器,到了公元前700年,铜器又被铁器所代替,而铁器的出现使当时好战的国家第一次使用利剑和装甲,发动大规模的征战从而改变了欧亚的面貌。四千年前赫梯人统治了小亚细亚,他们不仅仅凭雄心壮志而是凭他们铸造比他们的敌人使用的铜剑更坚硬的铁剑①。
大约到了公元初年,人们发现通过混合不同材料能够造出人造石块,此后水泥在建造人类文明世界中便起了主要作用。公元1800年前后,出现了钢。随着硅晶体的应用,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到了90年代,出现了全新的人造材料,开辟了改造人类的前景。
那么我们又如何去预见未来的技术成就以及它对人类的影响呢?似乎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教在这方面应该最了解情况,最有知识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但是我们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看来在预言未来的技术发展方面,谁都不见得会比那些“专家”差。到目前为止,我还找不出一个例子,说明任何一种发明、发现或者技术上的突破没有被某些自命不凡的权威说成是不可能,或者至少是无用的。下面就是一些例子,这些例子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当哥伦布请求西班牙的费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资助他去海上探险航行时,这两位陛下成立了一个由最著名的学者和地理学家组成的委员会来研究这件事情的可行性,1486年,委员会在呈递给国王和王后的报告中作出了否定的结论。其中包括了圣·奥古斯丁和基督教哲学家拉克但萨斯的如下意见:
难道有这样的傻瓜会相信存在一块同我们脚对脚,人们走路脚朝天、头朝下的地方?会相信地球上竟然有这样的地方,那里东西都是颠倒的,树枝朝下长,雨雪冰雹朝上落?把地球说成是圆的就是为了替这种存在两极的神话辩护。这些哲学家一旦走入迷途,就会在谬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相互为错误辩护。
难怪报告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西面的大洋是漫无边际的,还可能是不能航行的。从它存在起,几百年来,没有人找到过没有被发现的、有利用价值的陆地。”
在天主教教庭拒绝承认伽里略的发现之前,有些天文学家在1610年就向宗教法庭提出了所谓“证据”:
“环绕木星的卫星不能为肉眼所见,因而对地球没有影响,因而不起作用,因而也就不存在。”
当达盖尔1839年发明摄影术时,他备受那些不作任何调查研究的专家们嘲弄。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作者在写文章之前曾经咨询过一位技术专家。文章写道:
“企图捕捉转瞬即逝的影像是做不到的。不仅如此,在德国进行的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表明,这种想法简直是亵渎神灵。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没有人能够用人造的机器去捕捉上帝的形象。这位法国人达盖尔吹嘘自己能做到这种闻所未闻的事情简直是傻瓜中的傻瓜。”
开垦边远地区的土地作为一项技术上的发明也曾引起一些持保守观点的人的偏见。美国最大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州由于其巨大的石油、天然气和贵重金属资源,今天已经成为美国第三个最富有的州。然而在19世纪,一些短视的人却想像不到阿拉斯加会有任何价值。他们谈起阿拉斯加就像今天,20世纪末,人们谈月球一样。这也是我提出这个例子的原因。当美国国务卿威廉·苏厄德1867年用720万美元从俄国手中把这块土地买下来时,国会曾进行过激烈的辩论。有些国会议员把它说成是“苏厄德做的蠢事”。有一位名叫沃什伯恩的议员宣称:
“拥有这块俄国领上不能给我们带来荣誉、财富和力量,它反会削弱我们,增加国家的开支,而且不会得到任何足够的补偿。”
1844年,参议员丹尼尔·韦伯斯特用更加形象生动的口吻反对从墨西哥手中购买加利福尼亚,而加州今天成了一个比阿拉斯加更富饶的州。(22世纪很可能也会有人用同样的口吻来谈论向火星移民的前景。)
韦伯斯特当时说:
“我们要这一大片没有价值的地方干什么呢?这是一个野蛮人和野兽出没的地区,这里只有沙漠,流沙,尘暴,这里只有仙人掌和土拨鼠。美国要这块地方有什么用呢?”
能源领域里的进步在“专家”们的眼中也是荒唐的事情。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当时英国邮政局的总工程师威廉·普里斯爵士斥之为“鬼火”。
卢瑟福勋爵1903年成功地分裂了原子,但他却看不到他的发现的实用价值。他说:“如果有人寄希望通过改变原子来获得能源,这无异于水中捞月。”爱因斯坦也一度同意他的观点,只是后来才改变自己的想法。爱因斯坦当时曾经说过:“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原子能是能够获得的。”
交通工具的发明似乎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时候,那些发明交通工具的人也有这种想法,威尔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