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慈悲梁皇宝忏上传版





摹懊恕背隼础道此等ィ舛际欠鹚档囊蚬稍谄鹱饔谩*?br />    但修行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佛教信命不认命,主张“一切唯心造”,人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佛教不赞成算命看相。因为相信了八字相术,就把你“钉死”在宿命上。佛是大觉悟者,是德行圆满的人天导师,被称为世尊,他的教诲一定不会错的。关键是听到佛法后能不能回心向佛把握住时机,调整人生的方向,从而走向光明。佛法是至刚的,无坚不摧;佛法也是至柔的,无往而不利。佛法如同干旱时节降下的甘露雨,大树小草都能各取所需,法喜充满。
   把握住拜梁皇忏法会这个良机来求哀忏悔,这不一定非让你说出你所犯的罪业不可,只要随着忏文的提醒意识到自己今生已犯之罪,以真正悔过绝不再犯之心拜忏就可以了。当然也不要忘记宣化上人的开示:“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怕人知必是大恶。”如果你作过的恶,不怕人知道,甚至敢于在大众前讲出来,能起到度化别人的作用。那就必然转小恶为大善了。
   每位佛菩萨都有他自己度众生的愿力,只要我们能真心悔过,佛菩萨皆悉知悉见,必定摄受我们的真诚心,以大神通力加持我们。
   真诚心、忏悔心是转变命运,当下离苦得乐的关键,发过的愿一定做到,还要持之以恒,不可以过河拆桥,机会往往对改过求忏的人只有一次。比如我在偷你一千元钱时,被你抓住了手腕,意欲送官,在我的恳求下,你给了我一次机会,放过了我。可时过不久,我老毛病又犯,顺手又偷了你一千元钱,恰好又被你逮住,我再怎么求你放过我,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已经失去了你的信任。到那时,十方佛的力量都挽救不了我,前账后账一起算。知过即改,既知即行的人,不仅能得到鬼神的恭敬,更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发菩提心第四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已得。洗浣心垢。十恶重障。净尽无余。业累既遣。内外俱洁。次应仰学菩萨。修行直道。功德智慧。由之而生。所以诸佛。每叹发心是道场。能办事故。唯愿大众。各坚其志。莫以年命。待时漏尽。勿令空去。后悔无益。相与今日。值遇好时。不应日夜。烦恼覆心。宜当努力。发菩提心。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功德智慧。不可格量。
    现在我们已经洗净了心地的污染,十恶重罪得以忏除。既然心已清净,身不再造新业,我们就该以清净心修行菩提正道。功德和智慧随着发菩提心而生出,诸佛都赞叹发菩提心的人,因为只有菩提心生出,才能成就我们的道业。欲盖万丈高楼,发菩提心是地基。所以大众理应各自努力精进,“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人命无常,不要等到大限忽至,才开始念佛,虽能临终受益,不堕地狱,但远不究竟。何况我们还不知道有没有念佛的机会和能力,若真失去机会和能力,后悔晚矣!
   今天我们能有拜忏的殊胜良机,不要再为世间的烦恼事长吁短叹了,既知一切皆是因缘果报,烦恼何益?能发菩提心,即是佛心,功德智慧不可称量。佛法是妙法,不可思议,唯行者得益。
   盖论一念。况复多念。假使历劫修无量福。乃至今生。备行余善。不及发心万分之一。算数譬喻。亦不能尽。
   这仅仅是说只发一念的寻求觉悟之心,功德智慧就计算不出多少了。何况有许多人在自己发心学佛受益的同时,还随缘度化多人持戒学佛。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这种发心的人,功德有多大呢?假如有个人百千万劫来,修过无量布施,今生仍在继续这么作,如施钱财给穷人、修桥铺路、造寺、施僧、造佛像等等,这个人功德可以用“不可言说”来比喻,就是功德多得无法用数字来表达了。但是若与上面说的这位初发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的人相比较的话,连万分之一都达不到。可见发菩提心功德之大不可估量。
   又有一人。但作福德。不发菩提无上道心。譬如耕田。不下种子。既无其芽。何处求实。以是义故。须发菩提心。
    如果有一人,只知种福田修功德,来生会有大福报,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若只作福德不发无上菩提道心,就如同耕田没有撒种子。这种人福报再大,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佛法认为是不究竟的。因此,遇到万劫难遇的佛法时,不要当面错过,应该依教奉行,发无上菩提心,发勇猛精进心,无论身边有多少障碍和考验也要越过去,圆满自己的法身慧命。
   若是只修慧不修福也不究竟,有些人只知焚香礼佛、做早晚课、参禅打坐、诵经闻法,而不愿意去随缘布施、持戒、放生等,随己力去种福田。甚至,经天天读,头天天磕,佛时时念,坏习气就是不改。要知道,慧是种子,福是肥料,心是土地,若无肥料,再好的土地、种子也没有丰厚的收获。
   只有福慧双修才是了生脱死的无上觉路。有联一付:
   天上楼阁琼浆玉液莺歌燕舞终究仙寿有尽
   人间寒舍淡饭粗食参禅悟道证得不生不灭
   横批:福慧双修
    二○○六年九月,我在上海认识了一对夫妇,先生叫金曈,太太叫郁妮。人如其名,虽然他们年近不惑,看上去却象是一对二十八、九岁的金童玉女。
   金曈说:“我们从中学同班开始从未分开过,有一对儿女,事业上比较顺,可以说衣食无忧,再加上信仰了佛教,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活得最充实、最幸福的人,没想到去年突然祸从天降,太太右乳发现肿块,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必须立即切除。当切除了右乳的太太回到家里的时候,我们的心还没有回过神来——怎么会这样?满脸憔悴、两眼无神的太太,不仅茶饭不思,还常常在洗浴时传出痛不欲生的、撕心裂肺的哭声。
   “我知道她为什么哭,想去安慰她,但洗浴间的门是反锁的,我能听到沐浴的喷水声和拍打墙壁的‘啪、啪’声。这声音就像拍打在我的心上,心疼得我大声恸哭不能自控,跟着身后就会传来两个孩子受到惊吓的哭声。这种悲惨凄凉的场景,过去只在影视片、小说中看到过,现在却隔三差五地在我家上演,怎不令人悲痛欲绝。我常在夜深人静时安慰太太,要往开处想,世界上切除乳房的女人多的是,佛法不是说人生无常吗?多好的家庭都有突如其来的变故,你只不过失去了一只乳房,我又不嫌弃你,你哭什么?好日子还在等着我们享受呢!
   “安慰她的话一说,她会好几天,但身体一直虚弱,与以前充满朝气的样子判若两人。
   “几个月前太太突感右肋有点痛,以为是做家务时累着了,可逐渐左肋也开始疼痛,感到不妙,去医院检查发现癌细胞已扩散,生命最长不会超过三个月。这虽是晴天霹雳的噩耗,但也是预料中的常识。太太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就是不告诉她,她也会感受到的。恰在此时,朋友送来一本《现代因果实录》,里面讲述的一个个神奇而又令人生信的因果故事,使我坚定了一定要找到妙法老和尚和作者的决心。
   “几经探问,我们最终从果龙师兄那里知道了您的消息,这不,立即赶来了。不知您能否帮我们观一下因果,明白了因果,太太说她就死而无憾了。我也在疑惑,前后亲近佛法也十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会遇到这样的灾难?我无数次地在观世音菩萨像前哭喊求助,等来的却都是噩耗,希望您能帮我们解疑除惑,感激不尽。”
   我对他们说:“你们虽然处在人生最好的年华,却被无常的恶疾找上门来,过去的种种美好不复再来,所以苦不堪言,这全是因为不明佛理、不知守戒造成的,你们是不是至今还在吃众生肉啊?”金曈立即说:“我们在家人,不是说可以吃三净肉吗?”我对他说:“那是佛对不能立即断肉的人所说的次第断肉的方便法,你们不是信因果吗?你吃众生肉,众生必吃你的肉,你令众生恐惧痛苦、死亡,众生也会令你恐惧、痛苦、死亡。食肉之人非佛弟子,是出不了三界的,这在《楞严经》中讲得清清楚楚,为什么不读经典呢?”金曈说他读过宣化上人讲的《楞严经》,只是读,却没往深里想。“杀生吃众生肉,这是你太太患病的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请不要怪我说话太尖锐、不好听(金曈、郁妮同时请我随便说,他们不介意) ,我知道你们俩真心相爱、感情很深,难舍难离,但也知道你们一个能令女孩子心跳神迷,一个能让男孩子神魂颠倒,感情生活过于丰富多彩,必然乐极生悲;第三,(我面向郁妮问) 你是不是与婆婆关系不融洽,连面也不愿见,话也不愿说,打心眼里瞧不起她?”
   郁妮当时就哭了,哭得很委屈,她说:“与婆婆住在一起她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连我举手投足她都要说三道四,搞得人心里烦烦的,我当然不愿跟她在一起。”我又问:“你知不知道你婆婆爱子心切,天天盼着能与儿子守在一起,因为她怕你不会照顾她的儿子,而你丈夫也渴望能与母亲住在一起,以便能随时尽点孝心?”
   金曈不无惊讶地说:“您怎么会对我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我答道:“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时时刻刻都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是菩萨告诉我的。一切人、一切众生的一切言行、一切心念,观世音菩萨悉知悉见,我就是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才断恶修善的。我希望你们今天能在明白这个道理后生起惭愧心、忏悔心、改过心。因为我们一切众生所作的恶事、见不得人的事,不仅诸佛菩萨知道,就连鬼神也都悉知悉见。就像各种电波信号随时都能进入你关着的房间一样,你在房间里的一切言行,甚至所思所想,天上、地下的鬼神全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该助你、该毁你,还是不睬你,全依你的德行而定。对已造的杀、盗、淫、妄,若能真心忏悔,不治之症就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他俩听我这么一说,先后发愿今后再也不吃众生肉了,从此严持戒律、断恶修善,郁妮还发愿说要与婆婆搞好关系。我问郁妮:“你是不是觉得改善与婆婆的关系比较困难啊?”她说:“是,婆婆心里容不下我,我没有错她也要找出三分不是,我不知该怎么做?”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俩与婆婆的前世因缘?”他俩异口同声说“想知道”,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在回答阿姨的问话,我们三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这个时候的郁妮显得那么地开朗可爱,已没有重病患者的样子。于是我为他们讲了下面的因缘:
   大约在唐朝武则天时代,有两个要好的官家子弟,姑且称A公子、B公子吧,常常结伴外出游玩,一起去寺院上香礼佛,供养僧人银两,手里还都持有一挂念珠,说明他们信佛很虔诚,但又常到歌妓处观赏歌舞,饮酒作乐。B公子常对家里的一位男佣发脾气,每当发脾气训斥这个男佣时,都吓得他浑身发抖,这个佣人一生都在公子家帮佣,B公子也训斥了他一生。
   佣人死后因恶业堕入地狱受苦,两位相好的公子死后因多生供养三宝之故,生到了天上,福报享尽则又生到了人间,他们非常富有,因前世因缘,仍然作朋友,常在一起诵经礼佛,他们乐善好施,受到当地百姓恭敬。两人虽信佛却又有结伴上山打猎的嗜好,我们就称他们作A2和B2吧。当B2发现一只小鹿举枪欲打时,A2生了一念慈心,眼疾手快托枪向上,弹药打上了天空,受惊的小鹿回头一望,急奔而逃。
   这只小鹿就是B公子家的那个男佣,从地狱出来后受畜生身,被A2所救,我面向金曈说:“你就是A2的今生,你太太是枪打小鹿的B2。小鹿之后几受畜生身,才又生到人间,已几世为人了,今生作了你的母亲,她是来报你前生救命之恩的,是不是对你呵护备至,特别爱你?”金曈说他父母住在老家,他每天都要在晚饭前后打个电话给妈妈,否则她夜里会睡不好觉。
   我对郁妮说:“你就是那个训斥了男佣一生的B公子,也是欲杀小鹿的B2,这个男佣本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是你有慈悲心才收留的他,因为他身上有许多的毛病才常常管教他,可不分场合、年龄,毕竟他也是个懂得自尊的人啊,必然让他心生嗔恨。虽然那一生他感恩你的收留而能逆来顺受,但却把嗔恨心留到了今生。过去生的佣人和主人、小鹿和猎人,变成今天的婆媳关系,婆婆成了‘主人’,所有的‘无事生非’都是你前生种‘因’而该受的果报,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怨恨婆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