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慈悲梁皇宝忏上传版
掠啵淠副愠猿に匾印J蹦臧耸唬湛畏鸷哦蛏辆攀耆ナ馈!被坪邮康哪盖自且晃荒沙园追挂膊怀运夭说木笄坷先耍ú渭队」夥ㄊξ某じ唇信缶邮渴椤罚慊诤缶湍芨某猿に兀」獯笫Φ淖龇ㄖ档梦颐窃诙然性抵谏苯杓?br />
断疑第二
皈依了三宝,修行要上路,必须断除内心的疑惑。疑,与贪、嗔、痴、慢、邪见一样,是众生六根本烦恼之一,只有证到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才能彻底断疑。疑,会使我们无法出生善法,《唯识论》中说:“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一心谛听。夫因果影响。感应相生。必然之道。理无差舛(音喘)。而诸众生。业行不纯。善恶迭用。以业不纯。所以报有精粗。或贵或贱。或善或恶。其事匪一。参差万品。既有参差。不了本行。以不了故。疑惑乱起。
有因必有果,有感必有应,这是法界自然规律。而我们,因不明佛法,其行为往往是“业行不纯”,“善恶迭用”。因此果报也有轻有重。比如种田,你播下的小麦种子里如果掺有玉米或高粱的种子,或者混进去野草种子,那将来收获的果实,必然也不纯净。有的居士,皈依了多年,还在吃“三净肉”,不知道佛门里让你吃三净肉,是为彻底断肉作过渡的方便法,是暂时的权宜法,不是究竟法。这种人如果突然生病,或者有其他不顺,就对佛教心生疑惑。其不知,是因未断荤腥而应得的果报。还有的居士,家中突然被盗,或者丢失了贵重的物品,也会心生疑虑。其不知,是因为他过去贪占国家或他人的便宜所得的果报,何况有的人虽皈依了三宝,至今贪心未断,后边必有更大的损失在等着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一会得万报,种恶种子也是这个理。比如你是公务员或为人打工,上厕所时顺手拿了两张办公用纸,这不仅是物非所用,浪费资源,当然也是属于偷盗行为。若常如此,有一天你可能会丢失自行车、摩托车或是其他什么贵重物品,因小果大嘛。你怪佛不保佑你吗?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每个念头诸佛菩萨都是悉知悉见。有人虽然不再亲自杀生,可是仍在自家厨房切肉砍骨头,收拾鱼虾,煎炒烹炸,将来可能会因突遇灾祸、腿断骨裂、五脏挪位而被抬上手术台。不仅要花钱,还要给人塞红包,求着人家对自己进行宰割。不是佛不保佑,而是自作自受。
佛教是教人断恶修善、离苦得乐的教育,不是给造业作恶之人提供保护伞的。凡皈依佛教的人,必须以戒为师,若言行相背,善恶迭用,恶报必然相随。恶报来时,不自省悟忏悔,反怪佛不保佑,岂有此理?!
某市有个新建的规模相当大的海鲜馆,迎门就供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天天香火不断。可是,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鲜鱼活虾等被烹杀,甚至鳄鱼、穿山甲、驼鸟等大型动物也被屠宰吃掉。我在餐馆开业之初就预言,海鲜馆寿命不会太长。不久,老板儿子打群架,将一权贵的儿子打成植物人,住进了高级病房特级护理。他每天的赢利不够一天的医护费。后来老板逃之夭夭,至今餐馆早已拆除改换了门庭。这就是虽然烧香拜佛却不明理、不守戒(此为迷信),而导致恶报现前。有的人杀生吃肉多年,至今还身无大碍,那是他过去生福报大一些,暂时未报而已,也许明天再吃一口众生肉,就恶报上身了。我们不是经常见到有人意外死亡或致残的报道吗?
或言精进奉戒。应得长生。而见短命。屠杀之人。应见促龄。而反延寿。清廉之士。应招富足。而见贫苦。贪盗之人。应见困踬(音质)。而更丰饶。如此疑惑。人谁无念。而不知往业植因所致。
有人说,精进持戒的人应该长寿,有的却寿命很短;屠杀众生的人应该短寿,却往往延年益寿;清廉的人应该富足,却生活贫苦;贪污偷盗的人应该贫困,却生活富足。类似的疑惑,哪个人没有过?却不知道,这都是过去所造的业力导致的。
有人甚至编出顺口溜,说“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佛教里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上边讲到如果我们往农田里播的种子不纯,而每一类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的时间各不相同,有如同时种下的桃树、杏树、梨树的树苗,结果实的时间也不是在同一年。就是同样的种子,播种的地点不同,土壤不同,浇水施肥不同,开花结果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一生我们已作的善恶二业各有多少,我们已无法计算出来,何况无始劫以来所造下的善恶业呢!哪个业先报,哪个业次报,是由业果律决定的,由不得我们。佛菩萨虽然大智慧大神通,尽知我们的善恶果报,但却不能令我们的善业增加一点,也不能令我们的恶业减少一点。佛菩萨只能在我们止恶向善、肯忏悔、肯回头的时候来帮助我们。以他福慧具足的万德庄严力、加持力,使我们该受的恶报,后报变前报,重报变轻报。佛还告诉我们再大的罪业,只要能真正忏悔改正,改恶向善,都可以渐渐消除。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祸福只因作恶与行善,果报或早或迟总会兑现。切记,一个人只要时时处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福必后至。
如般若所明。若有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销灭。
这段话是说,《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断恶修善,可仍然被周围的人瞧不起。那是因为这个人如果今生不能亲近佛法,不信佛、不学佛的话,以他往世的业力,此生死后,本该堕入恶道。因为他遇到了佛法,能持戒诵经,所以该堕恶道的罪业,在被人轻贱或是辱骂声中得以清除。骂他、轻贱他的人帮他消了业。要是明白这个重报轻受的道理,应当感谢轻贱你的众生,感谢佛恩才是。
有一台湾来的女居士,曾于年轻时在家中生一女孩,因为那一年是羊年,认为生女孩不吉利,于是投入马桶溺死。从此她周身病痛不止。后在某地的一法会上,被坐在我身边的朱居士一语道破,当即受到在场近百人的指责。半小时后她的病痛竟突然消失。她十分感谢朱居士。朱居士告诉她:“你应当感谢刚才责骂你的人,是他们帮你消了业。”所以我们对骂自己的人不但不应嗔恨,当报以感激之心才是。可能正是有人当面或背后骂我们,我们本该有的疾苦便消除了。还有许多人,信佛之前身体还可以,信佛持戒诵经之后反倒生起病来了,这便是“后报变前报,重报变轻报”,是念佛礼佛帮他消了业。如果因为生病就不信佛了,那如同已到宝山却不识珍宝,空手而归就太遗憾了。
而诸众生。所以不能深信经语。有此疑者。皆由无明惑故。妄起颠倒。又不信三界内是苦。三界外是乐。每染世间。皆言是乐。若言乐者。何意于中。复生苦受。饮食过度。便成疾疹。气息喘迫。鼓胀绞痛。又至衣服。弥见忧劳。寒得絺(音吃。细布)绤(音细。粗布)则恩薄念浅。热见重裘。则苦恼已深。若言是乐。何意生恼。故知饮食衣服。真非是乐。
众生之所以不信佛法,有这些疑惑,全是因为无明根本烦恼,妄起颠倒见,所以才把三界内的苦错当成乐。不知道这种乐往往都是暂时的、瞬间的乐。而这种乐,有的本身就是苦。比如“对酒当歌”,乐的同时肝已被酒浸泡,久而久之肝病就找上门来了。吸烟的人吞云吐雾胜似神仙,久而久之肺就出问题了。吃众生肉的人,把被杀死众生的尸体加上各种调味品遮住尸臭来骗自己,把尸体当作美味,实在愚痴可怜。更不知道这个“肉”字本身就是告诉我们吃肉就是人吃人。你看这个“肉”字是一个张着口的人——“内”,又吃下去一个“人”,组成了一个“肉”字。中国正体字是大菩萨来人间创造的,是在给无明的我们点化启蒙的。可是我们没有一点悟性,认假为真,以苦为乐。更别说那些以色为乐的人了。男女之间,天天房事不断,男精女液都是人体精华,若天天在漏,控制不住的话,即是精漏病。现代人用种种壮阳药逼迫身体去漏,天天做新郎,天天做新娘,以为这是快乐,不知道漏去的是生命,精疲而力尽,再说这些壮阳药多是激素,常吃会对心脏肝肾造成后患。佛教和现代科学都说人的寿命应当活到一百二十岁,为何活不到一百二十岁呢?现代科学说是人吃了有污染的东西中毒造成的。而佛教却是说到了根上,是杀生减寿,淫欲伤身。每吃一口众生肉,就会减掉自己若干寿命,若亲自杀一个生命,减寿更多。你断它命,必短己命。
宣化上人讲:“人活七十古来少,去掉少年再去老,剩下中间没多少,还有一半睡着了。”人这一生,真正能为自己做点事的时间没多少年,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可不要忘记救自己的法身慧命。“当勤精进,如救头燃”,警惕无常忽至。
你以为儿女满堂是乐吗?尤其今天,我们见过多少真正孝顺的儿女,见过多少真正幸福欢乐的老人呢?倒是听到太多的逆子们在虐待父母,甚至要杀害父母。最近就有一电视报道:一对饱受女儿虐待的老夫妻在看守所里哭诉如何不堪忍受虐待,最终将女儿致死的经过——不是把父母逼到了绝处,哪个父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逆子,可能就是父母婚前婚后或前世杀过吃过的某种动物或其他孽缘来投胎复仇来的。这就是:善缘恶缘,无缘不聚,欠债讨债,无债不来。就是生到天上享福,也有福尽再堕恶道身陷三途的时候。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认为三界是乐吗?佛令我们以戒为师,守住佛戒才能修出三界,离苦得乐。
一九九六年秋,悦居士带一少妇来到我家,少妇在婆婆的陪同下抱着一个未满周岁的男孩。她哭诉了她的儿子被医院查出先天性心脏缺损,而又拿不出高昂的手术费的苦恼。我女儿杨云对她们说,孩子的爸爸可能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曾用弹弓射出一粒自行车轴里的废滚珠,打中了一只喜鹊的心脏边缘,喜鹊当即堕地死亡,这个孩子就是那只喜鹊投胎来的。现在只是叫你们花钱修补心脏,将来恐怕还会有大麻烦,甚至孩子的爸爸可能会死在自己儿子的手里。杨云告诉她们全家要吃素,为那只喜鹊念《地藏经》,孩子的爸爸必须在佛前向那只喜鹊忏悔认罪,为喜鹊至少跪念《地藏经》一百零八部,越多越好。这样不仅能得到对方的原谅,更能感得佛力的加持,孩子的病可能会不治而愈,长大后可能会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这婆媳俩回家一问孩子的父亲,果然,他在上中学时与同学去郊游,用同学的弹弓打下一只喜鹊,当即死亡。他记得很清楚,用的“子弹”就是滚珠。这件事让他们全家信了佛,从此断了荤腥,每天为孩子跪诵《地藏经》。不久,听孩子的喘气声平缓多了。再去医院检查时,连大夫也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心脏缺损处长出了肉芽,快要愈合了。这个令他们惊叹且振奋的消息,更加坚定了全家人的道心,从而成为了一个佛化家庭。后来,孩子的发育也很正常。这个消息我是在十年后的今天,从再度来访的悦居士口里知道的。
唯有学佛才能转变我们的命运,只有忏悔才能化解了却宿业的怨恨。“因果”不一定要找人看,只要能断除荤腥,真诚忏悔今生的杀业,并常为众生诵经念佛,希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以往罪业即会逐渐消除。切记不可念了一段时间的佛,读了几部经,见无感应就对佛法心生疑惑。须知,求感应即是自私心。自私心是不能与众生与佛有感应的。只为众生不为自己,才是大慈悲心,业障渐渐消除了,自然感应道交,离苦得乐。
又言眷属以为乐者。则应长相欢娱。歌笑无极。何意俄尔无常。倏(音书。忽然)焉而逝。适有今无。向在今灭。号天叩地。肝心寸断。又不能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衔悲相送。直至穷山。执手长离。一辞万劫。诸如此者。其苦无量。众生迷见。谓其是乐。
大家都以为一家人和睦相处是乐,却不知你爱得越深,痛苦也越深。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最爱最亲的人会突然死去,甚至会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这人间之爱都不是真实的,只是个美丽的气泡而已。产生爱的同时,苦的种子已经埋下了。所谓爱情的结晶——子女,只要一生下来,就注定会死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