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自选文集





靡宰杂伞保ㄔ及?0)。一个人只有进入神所启示的真理,才能脱去罪恶的捆绑,获得真正的自由。 

  成为基督徒后,有了新的生命,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变了。很多人一心盼望著去查经班、去教会做礼拜,并十分愿意把福音传给未信的朋友们。这一切活动都显得那样自然和心甘情愿。在信主以前视这一切为负担和约束,信主以后,这些事却化为生活的一部分,情不自禁地会满怀喜乐地去做。因为神把我们彻底改变了。


十、一切都有把握了才能信吗?

  不少慕道朋友有追求的心志,经常参加查经班,对基督教也有了许多了解,但容易陷入一些没有清楚答案的问题中,并认为只有把一切疑问都弄清楚了,才能信耶稣。这种想法并不坏,但却做不到。《圣经》问世已两、三千年了。但其中很多问题,如三位一体、预知与预定等问题至今弄不清楚。因为人的知识、智慧有限,正如保罗所说:“我们如今彷佛对著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十三12)。 

  另外一些问题(如神为什么首先拣选以色列而不拣选中国作他的选民?)是属于神的主权问题,我们作为受造之物也无法搞明白。然而神知道人的有限,他怜悯我们,所以《圣经》中把救恩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明白,各种背景的人都可以懂得。只要愿意相信耶稣,人就能得救。

  要把一切问题都搞清楚了才信,就等于不信。因为把一切都搞清楚是不可能的。人人所能够理解的神的救恩的道理,已足以成为相信耶稣的根基了。

  根据不少人的经验,如果我们能时时把握住耶稣复活这一事实,能时时记住我们(受造之物)与造物主的极巨大差异,能时时站在我们受造的本位,很多疑问就迎刃而解或自动消失了,有助于我们从牛角尖或迷宫中走出来。

  前几年,笔者主张大家,尤其是知识分子,把问题搞清楚点后再信。这样,根基比较坚固,一旦相信耶稣后就不易摇摆。但几年的经历使我的观点有所改变。我现在主张,无论是因为心灵顿悟还是因为疑问得到基本解答而相信耶稣都很好。神是很奇妙的。无论从哪一种渠道进入他里面的,他都会帮助、改变我们。

  像笔者这样经由理性思辨相信耶稣的,神会让我在感性上经历他的同在,知道他是又真又活的神。因心灵顿悟而信耶稣的人,神却会让他们在知识上、理性上更多地认识他,使其信仰有根基,并能把福音传扬出去。

  一九九二年当我妻子和我准备受洗时,我们的大孩子也表示要受洗。我考虑到当时他只有十三岁,问他是否可以等长大些,心里更清楚些再受洗。但他说他清楚了,于是我们三人一起受了浸。此后,他随我们参加查经班和教会活动。我们并未在信仰的知识上专门帮助过他。

  几年前一位博士生来参加我们查经班,提出很多疑问。虽经大家解答,他仍满心狐疑。查经结束后,他一下子把我们的儿子叫住了:“你这么小也信耶稣?你能不能对我说说你为什么要信?”当时别的人正和我说话。我不知孩子能否回答,但又不便于立即走过去助阵,只好留一只耳朵听他们的对话。没想到,我们的儿子一、二、三、四、五、六,一口气向对方说了一大套理由。那位博士生听得一楞一楞地,并说:“呵,还有点道理。我得好好想想……” (这位博士生现已是主内弟兄了) 

  这事使我很得安慰。从哪个途径信耶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信耶稣。现在我甚至觉得,心灵顿悟、心头一热便信耶稣的更好。因为这样相信后,以后虽然可能会有摇摆,但他们已进入了神的国度,神会帮助他们的。走理性思考这条路,似乎显得稳固、坚实一些,然而这条路的危险在于,所有的思考或挣扎都发生在相信耶稣之前;万一不能相信耶稣,仍不能与天国有份,一切就变为徒劳。

  另外一些朋友已基本上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但心里总存在著一些疑惑。他们已相信到 80%,90%,甚至99%。但仍然觉得没有十分把握,因此长时间犹豫徘徊、裹足不前,内心充满了挣扎。经和不少这样的朋友深入交谈后,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的认知完全停留在理性和科学的层面上,缺乏一个信心的飞跃。 

  前几章已经论述过,基督教信仰是客观的,因而与理性、科学是和谐的;但人的理性和科学都很有限,单凭理性和科学是无法找到神的。神是个灵,所以寻求他要用心灵和诚实。理性和科学是信仰的基础,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凭信心跳跃去和神建立关系,才能建立信仰。

  他们的难处就在于跨不出信心的一步。他们说,他们缺乏一种感觉,也渴望神能向他们显现一下,以便下最后的决心。也就是说,要一切眼见了或五官感觉到了才能相信。但眼见为实就不需要信心了。

  可是《圣经》十分强调信心的重要。“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约翰福音》中记载了耶稣复活后曾向十个门徒显现,当时门徒多马不在场。事后十个门徒告诉多马说耶稣复活了,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多马坚持眼见为实。当耶稣再一次向多马及门徒显现时,多马才相信了。此时主耶稣对多马说:“……不要疑惑,总要信”,“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廿29)! 

  《希伯来书》的作者对信心的定义是:“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谈到信心不凭眼见,不少人都感到困惑:如果我们不确知是真的,如何能信呢?以为建立信心是很难的。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凭信心生活,没有信心会使人寸步难行。我们搞科学研究,首先要凭信心相信自然现象有固有规律可循;在课堂听讲,也是凭信心相信老师讲的都是对的;敢于坐在教室里也是凭信心相信教室不会倒塌。谁对教室屋顶的可靠性每天去考察呢?我们也只是凭信心相信有关管理人员是尽心在维修、护理教室而已。若朋友说他刚到一家餐馆吃了价廉味美的晚餐,我们也欣然前往,发现果然名不虚传。但在就餐前我们并没有去分析化验该餐馆的食物是否有毒,而完全凭信心相信朋友不会存心骗我们。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为什么在信耶稣时,我们就不能运用信心了呢?何况我们对耶稣的信心并非盲目,而是有深厚根基的呢。耶稣的复活是无法推倒的历史事实,显明耶稣是神。《圣经》的很多特点表明它是神的话语。神借著大自然和人心的道德律也启示他的存在。千百万基督徒,其中也许就有你的亲人、朋友,都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同证耶和华是又真又活的唯一真神。这些就是我们信耶稣的“实底”和“确据”。难道这么多的事实还不足以让我们在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凭信心跨出最后一步相信、接受耶稣么?一旦跨出这一步,就能感到神的真实了,神的存在就不再是理论问题了。 


  在出埃及、进迦南时,神为以色列人将红海和约旦河水分开,使他们安然渡过。分红海时,耶和华先将红海分开,以色列才下到红海之底通过。分约旦河时就不同了。神吩咐抬约柜的人要先站到河里去。当他们的脚一入水,河水便分开了。也就是说,以色列人要凭信心先站到河里,河水才能分开,是信心在前,神迹在后。今天也是如此,凡事将信心摆在第一位,感觉就一定会跟上来的。朋友们,凭信心飞跃相信耶稣吧!绝不会错的!


十一、愿意相信,但觉自身条件还不够

  有些朋友赞同、欣赏基督教的信仰,也愿意成为一个基督徒,但觉得自己还不怎么够格,想再等一段时间,或等把《圣经》通读一遍或使自己的言行更符合《圣经》的要求后才作基督徒。这种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视基督教为神圣。既然加入别的世俗组织都需要自身具备各种良好条件或资格,想必基督教更是如此。从世俗的观点看,这种想法是合情合理的。就象我们要请朋友到家里作客,总要事先把家里收拾利索才便于迎客,否则是对客人的不尊敬。作父母的大凡都有体会,如果夫妻都在外工作,家中有两三个小孩子,那整个家里一定是杂乱无章的。常常是有客人来访,才能促使全家老少齐心合意立即作一次大扫除、大清理(虽然客人一走,又天下大乱)。既然作基督徒是要请圣灵进驻,使我们的身体成为圣灵的殿,我们自然愿意先把内心打扫干净后再请圣灵进来。

  但基督教信仰不同于世俗的传统。基督教信仰强调因信称义、因信得救,不靠人的行为。做基督徒的唯一条件就是愿意相信耶稣,接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此外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因为信耶稣是要得到神赐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个新生命,我们自己的一切努力、修养都只是搽脂抹粉这类表面工夫,无法使心灵更新。只有得著了神赐的生命,我们才能从里到外地把自己打扫干净。所以主耶稣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三20)。耶稣所呼求的,不是要我们自己拼命打扫自己的屋子,而单单是要我们开门。不管这屋子有多脏乱,只管开门!一旦耶稣进来后,他就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把屋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干净。朋友们,现在就敞开心门迎接耶稣吧! 


十二、天国近了,别再迟疑!

  还有些朋友不仅自己持久地参加查经班,而且还常常带自己的朋友去查经班或教会,甚至向别的朋友介绍福音,帮助解答有关的信仰问题。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已经信了。他们认为,反正已经信了,至于什么时候决志,什么时候受洗,慢慢再说,等一等也无妨。从表面看,这些朋友与基督徒没有什么不同。实质上却差异很大。基督徒已进入神的国度,而这些朋友虽已站在天国的门口,甚至可以透过大门的窗口看见天国里面的景色,但却仍在天国的外面。基督徒在门内,这些朋友在门外,似乎彼此的气息都能感觉到,伸手就可以相互触摸。然而,门里门外的咫尺之差,却是永生和永死截然不同的境界。

  “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约八31)。“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十四21)。耶稣还说:“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十32~33)。耶稣的这几段话清楚表明,基督教信仰强调的是信徒和耶稣之间的个人关系。相信不只是知道,更包含信靠、顺从和热爱。相信耶稣是道成肉身、为成就神对人的救赎计划而受死、复活的神的儿子固然很好,但仅此还不能使人成为基督徒。只有相信耶稣是神并愿意跟随耶稣、把自己生命的主权交给耶稣的人才是基督徒。决志作基督徒乃是一个人对耶稣的委身。没有这种委身,就与神没有关系。 

  好比一个人生了病,医生给了他一种特效药。他反覆研究,把该药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疗效、服法等搞得一清二楚。可是他就是不吃这种药。他和药没有建立关系,药是药,他是他,药再好也治不了他的病。信仰也如是,不与耶稣建立个人关系,对神了解再多,《圣经》读得再熟也无用,人仍活在罪中,与天国无份。所以,决志信耶稣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进入神的国度的唯一途径。

  有人说,“认识了耶稣,决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晚两、三个月再决志也为时不晚。”此话有一定道理。但就我的所见所闻,“等一等”、“慢慢来”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先知以赛亚呼叫说:“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赛五十五6)。不是说神会远离我们而去,而是指世人可能受到各种试探和撒旦的攻击,使我们的心远离神而去,我们的罪成为阻隔而寻不见神。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说,种子“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耶稣对此解释道:“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太十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