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华藏祖师





比方说鸠摩罗什翻经是马马虎虎的,很多地方他丢了。他翻错,我是知道的;他弄丢
了,我也知道的。好像唐三藏法师也曾翻错,翻得很大错误的。如‘观自在菩萨’,
本来是‘观世音自在菩萨’才是通的。因为他是唐太宗时代的人,唐太宗是李世民,
犯了他的讳,所以不能翻‘观世音’,翻‘观自在’,本来是‘圣观世音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唐三藏不懂。他二十
多岁到印度,到了六十岁他还不懂这一句。‘照见五蕴皆空’,他以为五蕴——五样
东西都空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应是五蕴的本体地、水、火、风、空皈元,返本还源,
所以实在是‘照见五蕴归空’,照见五蕴本体自性归空(是说五蕴本体地、水、火、
风、空皆返本还源,还皈一真如空性的意思)。很多法师讲经都是依文解义,经文真
义他是不懂的,连唐三藏很多翻译都不懂,他以为五蕴都是空的。其实不是五蕴都是
空的,是本体空,是五蕴的本体还归空性,不是五样东西都空了。他以为五样东西都
空了,其实并没有空,它返本还源就是了。

师父我不是普通的法师,差不多是中国一千年来的一个大法师。

一心三观是顿的,最顿的是一心。一心做不通,才做假观。
‘阿陀那’明白了吗?应改为‘念持名号’。
因为他们没有一代代祖师传下来,念佛的口诀不知道。他们如小孩子,念‘南无
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天天念,他们是以什么念佛?是以生
灭心念佛。念来念去,还是凡夫,只能结结缘,功德是有,但只是结缘功德。好像你
把钱放在银行里冻结了,不能开库,就不能拿出来,一定要明白自性要门才能拿出来;
否则只能结来生的缘份,等来生成熟了,才有用。来生若自性未开,都不会成熟,所
以应要懂得口诀。大家以为口诀很容易,其实是很难的。这口诀是怎么样的呢?‘楞
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势至菩萨是修念佛法门的。‘佛问圆通’,佛问他是怎么
圆通、怎么成功的呢?他说:‘我无选择’,当时有二十五种圆通,我不选眼根、耳
根、..都不选,‘都摄六根’,我把我的眼、耳、鼻、..六根,守其自性。怎么守
其自性?我们的六根,眼不是要看吗?耳不是要听吗?鼻不是要嗅吗?舌不是要尝吗?
身不是要触吗?意不是要思想吗?这六根,外不与六尘合作,内守其根性,Let your six
senses disconnect your six dusts,六根与六尘不合作,六根与六尘绝缘:眼看东西,心里
没有看见东西;耳听了声音,心中没有声音,不动于衷就是了。如耳听到了,不动于
衷,耳中有声,心中无声;眼有色,心中无色;鼻中有香味,心里头没有;舌有味,
心里头没有;身有触,我们若离相,心中没有;我们的心不动,六根不跟六尘合作;
六根若跟六尘合作,整个就六和合,将一精明变成了六和合。本来我们的自性是pure
 senses,如与六尘合作,是mixed senses,清楚了吗?我们要erase all your mixed,眼根与
色尘合作,这个色尘要erase,耳根与声尘合作.要erase 这个声尘;这些都是 mixed,
我们要erase all senses;recover all nature。都摄六根,要守我们的六根,外不与六尘合作,
不与六尘勾结,里头自己心中不动,久而久之,自性现前,跟佛菩提心一样,马上成
佛,不要往生,懂不懀В勘热缈谀钚囊涑郑薜煤芎茫故且低锹浣准兜模?br />  step by step,不能顿超。今天把这一段讲完了,都懂了吗?



四、华藏上师其他净土法门开示

净土

(一)凡圣同居土        并无十方佛,盖极乐世界实有无量无数之阿弥陀佛,惟须待法
藏比丘成佛之后,方始建立此土,超度初机众生往生,即如何弥陀佛创办幼稚园,供
众生念书。故此土并非成佛之所,而仅是修行之地。

是以带业往生甚为低级,尚不及菩萨之果位,而须由初品初地,直上升至十地—
—初级菩萨仍然分为九品,亦即落阶级,须至上品上生,方为初地菩萨;上品下生,
依然是学生也。

(二)方便有余土      是净业往生者。初地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始能往生此土。
(三)实报庄严土      并非往生境界,而是襌定解脱。
(四)常寂光土    乃是汇归毗卢性海,究竟涅槃之境界——自性光明与法界光明打
成一片,即究竟涅槃,不生不灭矣。
  
凡圣同居土与方便有余土皆为阿弥陀佛变化之化城,初机往生,固然低级,仍较
不能往生者为优;而较之上级者,则远远不如矣。

是故大众学法,必择上级者;最低限度亦宜能到达报土。盖凡夫乃是分段生死,
而凡圣同居土却是变易生死——生死仍存,惟死后莲花化生,成就菩萨。大众修行者,
应二死永断——即身为佛是也。

※    ※    ※

念佛心要

依‘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持阿弥陀佛圣号或观音菩萨圣号,本‘我无选
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之口诀奉持。

都摄六根即守六根自性,外不与六尘勾结,从此发明八识净性是也。

(一)守六根—始觉—制心一处—专注(先恢复赤子之心,方能入道,赤子之心是初
步之究竟。)

(二)净六尘—外觉—澄心
(三)空六根—内觉—住心
(四)转八识—直觉—摄心—离二边
(五)入解脱门
(六)出菩提路

※    ※    ※

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句︰

1。  都摄六根—守六根—前念不生—无妄念。
2。  净念相继—净六尘—后念不灭—念真如。
3。  得三摩地—得其正定—不生不灭,从此发明八识净性之义。

中国净土宗是初步境界。因为不懂得发菩提心,所以是如此。千年来,念佛是用
生灭心来念,并无发起菩提心来念。我所教的法门,就是发起菩提心来念佛,是改造
人心,与净土宗是无可比较的。

净土宗本有师傅,即是在晋朝时,由印度僧人佛图澄来中国传与道安,道安又传
与慧远。慧远后来因阅小本‘阿弥陀经’,见有‘念持名号’之句,便教人念佛号—
—念口簧。其实佛图澄所传,并非如此,而是念佛修心——弥陀十念法,一方面念佛,
一方面修心,将凡夫心改造。所以念佛法门由东晋起,失传已有千余年,现在所有念
佛的都是盲念、生灭心念——我所教的是发菩提心念。盲念,是喊破喉咙亦不相应,
最高程度只是往生凡圣同居土,甚至带业往生亦甚难。

慧远以后,历代祖师皆是由公众推举,譬如印光大师便是如此,并无师承。所以
念口簧,三岁小孩亦会念,因为无师承。其实净土宗是有很好的师承的,但大众故步
自封,只是一味猛念阿弥陀佛,始终不肯相信。其实念阿弥陀佛,并非如此,而是将
凡夫心改造为阿弥陀佛的心。若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而不修心,便是俗语所云:
傻仔念佛,或愚夫愚妇念佛。

中国的净土宗已经错误了千余年,但若是说出来,净土宗行人一定不信,但事实
是如此。我在台湾讲了很多次,但难有一人相信。我的程度——修行四十余年,要
修禅宗的,我可以教禅宗;要学净土的,我可以教净土;要修密行的,我可以教密行;
要修密教、律宗、华严、法华、唯识,我都可以教。我是宗宗都通的,差不多是整个
佛教十四宗的宗师,尤其是禅、密、净土三宗为最好。

※    ※    ※

念佛时,因烦恼未断,口与阿弥陀佛打成一片,谓之口业圆融。现在成了阿弥陀
佛,是身业圆融,即我身体与阿弥陀佛打成一片。现在念佛功德是消除业障、惑业,
满足福慧,所以能够花开见佛,悟无生忍,成就慧身。‘悟为生忍’是由初地一直进
到十三地。‘不由他悟’是自心明白——不必他人教授,如六祖,一听即能明白,不
用师傅。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可以往生,但只是带业往生,到达凡圣同居土;本派的‘弥陀
十念法’最低限度可以到达方便有余土,成绩是不同。但不是说此法好,彼法不好,
是根机而已;什么法对机,便选择什么法,佛法是不勉强人的。

※    ※    ※

本派起码是净业往生境界,能够禅定解脱固然是好,但不容易。其实往生已落阶
级,而自性光明与佛性光明打成一片,则是禅定解脱,是常寂光土境界。

※    ※    ※

若日日照着做(按:即依随  上师所授方法而行持),则日日改造人心:首先是
将十恶扫除,然后十善实行、十波罗密奉持,久而久之,遂成习惯,将众生心——生
灭心撇开,即成佛矣。倘若念口簧,则绝对不能成佛,只能到达凡圣同居土,或仅能
到达边地而已。

※    ※    ※

显教念佛是为凡夫而设,本派念佛是为菩萨而设。

※    ※    ※

都摄六根,守其自性。
净念相继,发菩提心。

※    ※    ※

我们念佛是因地观音菩萨,将来是证果地阿弥陀佛。



※    ※    ※




回向文

※※※※※※※※※※※※※敬献净资,恭印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册,结缘广赠。
以此功德回向※※※※※※※※※※※暨六道
父母,悉皆福寿康宁,万寿无疆,舍报往生极
乐,莲品增上,究竟成佛。



※    ※    ※

普为捐资者受持读诵辗转流通者回向曰:

愿以此功德    回向诸众生    消灾增褔寿    圆成胜善根
国境永平静    风雨常调顺    一切诸灾难    悉皆尽除灭
出资及诵持    辗转流通者    现眷庆安乐    先亡获超升
等愿皆成就    顿悟无生忍    永离轮回苦    同证无上觉
以此功德    上供下施    川流不息    行无缘慈
遍满虚空    普周法界    四圣六凡    圆融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