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 作者:叶知萦(潇湘2012.8.7完结)





https://。/要看小说可以来我的店铺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ω^)↗…

=
书名:静女文/叶知萦

章节:共 153 章,最新章节:117 尾声之寻人而来(2)



☆、001 是重逢,是死别(上)

  今日的街道上,异常的清冷。少了往日熙攘人来的热闹。惟有肃杀的秋风,仍旧喧嚣无情的摧残着生命飘摇的落叶。一队腰挂短剑背负长弓的侍卫队列齐整的奔走在长长的街道上,踏过片片卷落地上的树叶。
  嚓嚓嚓嚓,整齐的步伐急而脆,威风凛凛,踏破古蜀北城安静的明里间。终于在一古朴幽深的大宅门前门后停止,容姿肃然的立定在那里。衬显在深秋萧瑟的街道上,令人肃然生畏。
  如此阵仗,令街上零落的路人不约而同的聚在一起,悄悄的瞅着那队列,细声的交头接耳议论着。
  街道的另一端,有一辆极其普通的马车悄然停下。司逸云刚刚把女儿从马车上抱下来,远远便看见那一队队制造街道恐慌的卫队,面目凶恶的围在自己家门两侧。
  生怕女儿见到这般惊惶的场面,她停在街道拐弯口,温柔的蹲下,放下可爱女儿。
  小女孩背对着远处的家门,抬起明亮的眼睛,笑容灿烂地跟母亲说着什么。全然不知身后的凝肃气氛已逐渐蔓延而来。
  “嗯。用心判断就好。只要用心,便能知人心真假,懂他人心中难处。今日,便让娘亲看看,若把眼睛蒙上,你是否能用心记得回家的路?”
  专心的看着女儿,无视意一街的沉抑气氛,司逸云愉快的提议。小女孩在母亲的激励下,高兴的闭上眼,任由母亲用一条布带,蒙住她那双澄澈清灵的慧眼。然后,循着母亲的声音,一步步往前。
  差不多走近家门口,一直在前面故作高兴指引女儿的司逸云,便见女儿忽然在那队侍卫面前停下了脚步,敏感的侧着头,静心感受着什么。司逸云连忙快步走近。
  “菁菁,怎么不走了?可是乏了力,辨不出娘在哪里?”
  无视身边气势压人的侍卫,司逸云从容的向着女儿轻言笑语。
  “娘,这里气氛很古怪,好像……好像……”
  不知何时,小女孩脸上的笑容不见了,秀气的眉头微微凝皱。
  吱呀一声。司逸云闻声抬头,便见前方自家的大宅里,有人霍然开门,阔步走出,朗声笑斥。
  “哈哈哈哈!北乱神怒?!荒谬!荒谬!朱提神山的青桐树断了枝,便找守护神树的巫人!与我北疆卫士何干?!”
  他,风尘仆仆,衣衫褴褛,唇角干裂,清癯疲惫,甚是狼狈,一副历经艰辛的逃难者形象。声音暗哑得让近在眼前的亲人怎么也分辨不出。
  近日里王城将士四处追捕北地奸细,正直骄傲的他,却无视传得纷纷扬扬的流言,勇敢的出现在家门前。
  一见有人出来,四周气氛顿时凝滞,那些细细微微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小女孩说不出心中的感觉,伸手就要揭下眼前的布带。司逸云及时按住女儿拉扯布带的手,蹲在她身前平静微笑:
  “菁菁,不许拆。拆下,你就输。”
  说完,伸手一把抱起女儿,站起身静静的凝望着前方一年半不见的丈夫。眼睛里,载着温暖感动,亦装满担忧关顾。
  无视两边杀气凛凛的侍卫,她从容的走近。
  清癯疲惫的丈夫,看了看布条蒙眼的女儿,他默契的不言不语。看着自己的妻子,温暖微笑。然后,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爱女的头发。
  母亲怀里的小女孩,疑惑的动了动。为了引开女儿的注意力,司逸云深深的看着丈夫,坚定的说:
  “菁儿,狂风暴雨将至,气氛自然古怪。今日娘亲可以抱着你穿过。往后,不管前方的路多么艰难,有多少压抑挡在面前,都不要犹豫畏惧。只要信念坚定,就勇敢往前走。穿过了风雨,平静就在眼前。”
  她,说给怀中安静的女儿听,也说给眼前前途未知的丈夫听。说罢,再度深深的看了丈夫一眼,把他眼底的温暖微笑悄悄记下,便抱着女儿擦身而入。
  她一步一步,走入安静舒适的古老大宅,逐渐远离了外面腥风血雨的喧嚣。
  
  




☆、001 是重逢,是死别(下)

  后院厢房前阶,司逸云把女儿轻轻放下,温柔带笑的替她解下遮眼的布带。
  “夫人。”
  忠厚朴实的管家垂手站立,神色严肃的等待着向主人禀话。或许是察见了管家面上的凝重神色,司逸云再不能无视心中的急切,稍稍拥紧了怀中的女儿。随即松开,任小女孩低头欣赏着阶前长案上的花灯。
  她从容的走来,带着管家走到院中的老桂树下。沉静的听着管家将门外的情况细细报说。平静的面容温和秀丽,只有微微轻蹙的眉头泄露了她凝重担忧的心情。
  管家说完,司逸云低头沉默的思索了片刻,再度镇定的抬起头,低低的吩咐着什么。管家不知听到了怎般的吩咐,突然惊诧的抬头看着司逸云。
  “娘,爹爹出事了,对不?”
  小女孩关切的声音从身后扬起,打断了母亲与管家的对话。
  司逸云意欲开口再说什么,忽闻身后稚女问话,一直坚定的身姿从容的转过,温柔的看向不知何时怀捧灯片站在门边的小女孩。
  “菁菁,没事,爹爹在北地好着呢。”
  收起无人察觉的低落情绪,司逸云故作轻松的说。
  “娘——”
  小女孩黏长深情的呼唤了一声,忽然抬步跨过了门槛,静静的走向母亲。双手轻轻的环上母亲的腰,小脸亲昵的靠过去。
  “门外来了官兵,我知道。”
  在司逸云以为女儿只是在寻求依恋时,小女孩喃喃说道。
  闻言,司逸云蓦地一惊,收住脸上温和的微笑,认真的将女儿的脸扳正。
  “菁菁,莫胡思乱想!”
  她轻柔的语气中有点隐隐的忧心,俯身望着敏慧的女儿。小女孩坚定的摇摇头,表示自己的不信。
  “张婶刚刚走过,惊惶的朝大门看了看。柳叔跟你说话时,眼睛时常担忧的瞟向大门的方向。我都看见了。”
  她认真的看着蹲下听自己说话的母亲,静静的将观察到的异色娓娓说来。
  “前几天巷尾丁家门口出现一队侍卫时,府里的人就是这般神色观望丁家门口的。”
  小女孩清亮明澈的眼睛里盛满了她这个年龄罕有的洞悉明了
  “娘,外面那些责骂叛国贼的话,说的是爹爹,对不?”
  小女孩没有任何隐瞒,将知道的事全然说出后,转而异常平静的发问。听得早慧的女儿清晰的分辩,司逸云晓得无法再隐瞒,便温柔的安慰女儿。
  “菁菁,爹爹不会有事的。那是误会,爹爹不是坏人。爹爹是成就大业的伟丈夫,是心系蜀国的爱国将士。”
  “我知道。爹爹身正性直,谣言不可信。”
  小女孩圆睁着澄澈的水眸,语色间有着坚定不可动摇的信赖。
  “娘,不要担心。爹爹自有本事逢凶化吉。”
  说到最后,小女孩不忘体贴母亲的感受,反过来安慰。
  “对,爹爹不会有事,娘更不会让他有事。”司逸云坚定回了女儿的话,便转头唤过管家。
  “柳管家,我要去面见安帝,帮我准备马车。”
  柳管家闻言,忠实的提醒女主人。
  “夫人,王城帝主不是常人轻易能见。近日城内群情涌动,更没有人会听取家属的辩护。”
  “我自有办法,您请安心去准备。”
  司逸云坚定镇静的回答。说完,不等管家转身离去准备,她便再度看向自己可爱灵慧的女儿,伸手搂住,静静的抱着。
  “娘,我们要一起等着爹爹平安归来。”
  察觉母亲有异,小女孩双手紧紧的抱住司逸云的腰身,敏感的抬头,隐约不安的索取着承诺,仿佛怕母亲一去不回。
  “当然。菁菁,长案上的那盏花灯里,有娘的家乡。爹爹答应过,会带着我们到那个美丽富足的地方去。等爹爹回来,你记得提醒他。”
  搂着女儿,司逸云轻轻的安慰着,嘱咐着,平静温和的语调悄然的将女儿心头的不安抚去。然后,抬头面对着女儿,漾出一个满怀憧憬的温暖笑容。
  这个温暖亲切的微笑,从此成了小女孩深切思念中的奢望。
  
  




☆、002 一击惊天,有其母

  古蜀王城北面的宫殿群,南面正门的高台上,支着一面年岁久远却光华依旧的惊天鼓。
  那面鼓,是明砚朝创朝伊始,已然隐居百年的东方智族,为了向明光帝表示支持,亲自从古老的朱提神山送赠过来。
  咚!咚!咚!
  安元八年深秋某日,北城的宫殿群忽然响起了沉闷的惊天鼓声。
  那突如奇来的惊天鼓声立时惊动了整个王城,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
  尽管那敲鼓的少妇,多么普通无名,然而,在她勇敢爬上高台,手执鼓槌毅然敲响惊天鼓的那一刻,在场的人皆虔诚的跪地膜拜。能敲这面鼓的人,身份非凡——那是已经消失隐世百年的东方智族传人!
  于是,当这名少妇傲然直立在惊天神鼓面前时,立即惊动了整个王城。连王城里最高权位的明安帝与大巫师,都闻讯急急赶来了高台前。
  “你是何人?”
  数十年前,替代取代了东方智族成为王室守护神的巫族大巫师,理所当然的站了出来。
  “东方智族第九十七代传人司逸云。”
  惊天鼓前的少妇,容色平静,声音凛然。
  “你为何敲响惊天神鼓?可是有天灾祸临我蜀国?”
  听闻高台上的人,是古蜀守护神东方智族的传人,明安帝面带恭敬,语气凝重。只因惊天鼓一响,必是惊天大事。
  这面惊天鼓,一先只是古蜀神族祭祀时通天的法器。据说数百年前神庙遭遇大火时,有人爬到神山顶击鼓祁神护佑。手起槌落之际,天地间乌云升腾聚拢,片刻间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顿时从天降,足足下了一天一夜,终于将滔天大火彻底浇熄淋灭。
  惊天鼓从此有了一击惊天通神灵的美名。蜀国被灭时,曾有智族传人立于山顶击鼓,山下方圆百里的人都说听到了轰隆隆的闷雷声,似在为蜀的沦灭震怒哀鸣。
  明光帝收下这闻名的惊天鼓后,将之安放在王城宫殿的正门高台上。希望借这具备神灵之气的惊天鼓惊醒提点每一个在鼓前经过的王主,莫作那倾国灭族的昏君。于是惊天鼓又称醒君鼓。
  由于惊天鼓来自朱提神山,在山顶吸尽了数百年的日月光华,又具有神奇而通灵的传说。常人心中,它是神圣不可侵的。但凡经过鼓前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屏息,肃然敬畏。在众人心中,惊天鼓,只有通神的东方智族人才有资格敲击。平常人家,无人敢轻易靠近,更莫说是执槌击打。因此,那根神圣的鼓槌,已经数十年不曾惊动过。
  今日惊人响起,怎不让明安帝满心忧虑?
  “误传神意,谗害卫国暗士,弄得人心惊惶,忠士蒙冤。如此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惊天鼓面前,直立的身姿,严肃的容色,宛似天上下凡的神使,正义凛然。
  生怕旁人传达不清,误导神使,明安帝亲自解释。
  “朱提山群忽然出现山崩,神山上那株屹立了数百年一直完好无损的青铜神树,伸展朝北的一截铜枝,一夕之间断折。人心惶惶之际,大巫师率领着教众,在山腰仰朝神圣巍峨入天的圣树作法占卜,祈祷国安。扶乩提示——北乱神怒。”
  “与此同时,蜀国北地传来震撼消息——曾受先帝无限信重的三十六名卫国暗士,潜藏在敌腹近十年,居然一朝变节,帮助秦敌清肃周边的反秦组织。天怒示警,证据确凿。”
  “请问陛下,因为一句荒诞的扶乩之语,就可以不加细查,便断言认定是叛国举动?!谁也不愿细想那个被冠叛国大罪的壮士为何还敢公然回家?为何面对国人抓捕指责时愤然自刎?!”
  司逸云还清楚的记得,丁家门前,被捕的丁壮士,言词铮铮,愤然拔剑自刎的悲壮。既然决定出现在惊天鼓面前,她便要尽情的为那些曾经含冤而死的暗士一一伸冤。
  “请问巫族大巫师,你巫人失职弄断了青铜神树,便以一句北乱神怒加害北地为国舍身的明砚暗士。若天神有知,定然怒责尔等乱猜神意!”
  惊天鼓前,司逸云舌锋逼人,直指深受明砚朝看重的巫族大巫师。引来台下一片哗然。不知是谁,仗义的站了出来。
  “台上妇人,是叛徒首领杜元介的妻子。分明是为了替叛国丈夫求情,冒充智族传人,诬蔑我巫族!”
  高台下,所有伏地的人听到细情后霍然起立,恼恨的盯着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