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应把惊慌失措者和胆小鬼就地处死。”
接着,斯大林还特别规定了一些具体措施,惩处那些惊慌失措者。
“在集团军中成立3至5个装备良好的阻截队(每队大约200人),把他们放在不坚定的师的后面,责成他们在师的部队惊慌失措和慌乱撤退时把惊慌失措者和胆小鬼就地枪毙……
“在方面军成立1至3个(视情况而定)惩戒营(每营800人),派中级和高级指挥员和相应政工人员去任职……
“在集团军内成立5至10个惩戒连(视情况而定),每连150至200人,把他们放在集团军的困难地段,使他们有可能用鲜血赎回自己对祖国的罪行……
“此命令要在各个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大队、小队、司令部宣读。”
斯大林一面命令前线将士坚决死守,寸步不退,一面又命令总参谋部从远东调来10个师加强斯大林格勒的防御。
为了便于指挥,8月5日,最高统帅部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一分为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是戈尔道夫中将)和东南方面军(司令是叶廖缅科上将),并命令前线部队坚决守住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看到第6集团军拿不下斯大林格勒,7月31日又命令正在向高加索推进的第4坦克集团军调头西进,向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斯大林格勒方向进攻,以配合第6集团军的攻势。
法西斯头目们认为,必须首先夺取斯大林格勒,“高加索的命运取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
8月12日,斯大林派国防委员会委员、苏共中央书记马林科夫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飞抵斯大林格勒前线,协助两个方面军司令部采取一些加强防御的措施,就现场发生的一切问题做出最后决定。
8月15日,统帅部决定由叶廖缅科上将统一指挥斯大林格勒地区的两个方面军。
同时,部队源源不断地从内地开到斯大林格勒。
从8月1日到20日,就有15个步兵师和3个坦克军开到那里。
2。斯大林格勒铺满了尸体和血(3)2。斯大林格勒铺满了尸体和血(3)
从7月17日到8月17日的外围防御战中,苏军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德军一个月中只前进了60至80公里。
8月中旬,德第6集团军从北面、第4坦克集团军从南面,对斯大林格勒实施向心突击,要拿下该城。
经过7天的激战,8月23日,北路德军在拉托申卡、雷诺克地区逼近伏尔加河。
这样就把苏军阵地切成两部:第63、21集团军在北面,与在市区的第62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失去了联系。
伏尔加河的航运一度中断。
这一天德军开始进攻拖拉机工厂,大有一举占领斯大林格勒之势。
纳粹宣传机器急忙宣布:“布尔什维克的堡垒已在元首的脚下。”
8月23日,德国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疯狂的轰炸,一昼夜出动飞机2000多架次。
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满城一片火海。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调动市内一切可用的兵力以及民兵和工人歼击营,投入保卫拖拉机工厂的战斗。
到8月24日傍晚,苏联军民在拖拉机工厂区把敌人击退了3公里。
为了消灭进逼伏尔加河岸的德第14坦克军,科瓦连科少将率领的突击集群曾两次进行反突击。
这虽使敌军遭受很大伤亡,但未能消灭或赶走他们。
德第14坦克军盘踞在一条长约48公里、宽仅3公里的狭窄走廊上。
斯大林格勒的形势越来越严重,方面军司令部于8月25日宣布全城戒严。
城防委员会号召全体市民奋起保卫家园,所有能拿武器的人都起来保卫亲爱的城市和故乡。
人民群众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除了已参加民兵的5万人以外,几天内又有成千上万人参军。
同时,为了减轻供应负担和安全,准备让30万市民疏散到伏尔加河东岸。
但很多人不愿离开,要用劳动和生命保卫自己的家园。
斯大林格勒是苏军的强大兵工厂,有15万职工为前线进行生产,直接帮助城市的保卫者坚守伏尔加河上的要塞。
仅在8月份的20天中,在完成了国防委员会的任务后,拖拉机厂就生产了240辆T—34型坦克。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工人驾驶着坦克出厂,去迎击敌人。
国防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十分关注斯大林格勒的命运,把所有新建的部队都派往斯大林格勒地区。
弹药、燃料、粮食和技术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去。
在防御战期间,仅送往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弹药,平均每昼夜就有42节车厢。
为了减轻斯大林格勒市区第62和64集团军所承受的压力,第63和21集团军于8月下旬从北面的谢腊菲莫维奇实行反击,强渡顿河,在西岸占领了一个正面50公里、纵深25公里的登陆场。
这为后来的战略反攻准备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出发基地。
在斯大林格勒近郊的战斗激烈进行时,朱可夫大将被任命为副最高统帅(8月26日),并被派到斯大林格勒前线,就地了解情况和有效地协调作战部队。
朱可夫于8月29日飞抵前线。
他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以及戈尔道夫、莫斯卡连柯等高级将领研究了战场形势后,决定在9月3日晨由近卫第一集团军从北面发动进攻,但收效不大。
8月29日,德第4坦克集团军从阿布加涅罗沃发起进攻,逼近第64和62集团军的后方。
9月2日,这两个集团军奉命退到内部防御区。
形势越来越严重。
9月3日,斯大林给朱可夫发电报:“斯大林格勒的形势恶化了,敌人距离斯大林格勒仅3公里。
如果北部集团军部队不立即援助,斯大林格勒可能在今天或明天被占领。”
在斯大林格勒最危急的日子里,斯大林常常一连几天不离开办公室,只是在休息室里心神不安地打个盹,并且事先吩咐他的助手波斯克列贝舍夫:“你过两小时叫醒我……”
有一次,波斯克列贝舍夫不忍,比指定时间推迟半小时叫醒了他。
斯大林看了一下表,轻声地责备他的助手说:“原来你也是一个慈善家!让华西列夫斯基给我来电话。
快!秃头慈善家……”
按照斯大林的命令,新近拨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24、66集团军以及近卫第一集团军,于9月5日晨从北面对德军发动进攻。
激战5日,进展甚微。
到9月10日,朱可夫等苏军将领得出这样的结论:“以现有的兵力和部署是不可能突破敌人的战斗队形并消除其走廊的。”
9月12日,朱可夫奉命飞回莫斯科,与早先回莫斯科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一起向斯大林汇报了前线的形势,然后说:“显然需要找个什么别的解决办法。”
斯大林叫他们到总参谋部去,“好好想想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应采取什么措施”。
第二天,这两员大将在总参谋部工作了一整天。
原来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早已做了安排,责成一批参谋人员极其秘密地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的初步方案。
这两员大将根据参谋人员提供的初步方案和他们自己在前线亲眼所见,对局势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
2。斯大林格勒铺满了尸体和血(4)2。斯大林格勒铺满了尸体和血(4)
他俩详细分析了敌情,认为德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消耗严重,已无力夺取斯大林格勒。
仆从国匈、罗以及意大利的军队装备差,经验少,士兵和许多军官都不愿意被派到遥远的俄罗斯土地上为外国干涉者送死。
与此相反,几百万苏军指战员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和家园而战。
在一年多的艰苦战斗中,他们经受了锻炼,学会了很多东西,成长壮大起来了。
同时,苏联的军工生产已有很大发展。
最高统帅部正在组建拥有新武器的战略预备队,到11月份苏军将增加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和坦克部队。
那时他们将能完成更重大的任务。
所以,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将军认为,苏军的行动计划应该是:第一,继续以积极防御疲惫敌人;第二,着手准备反攻,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围歼法西斯军队。
9月13日晚,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又向斯大林汇报,呈上他们拟制的“斯大林格勒地区反攻计划的初步草案”。
其中建议在谢腊菲莫维奇地域新建一个方面军,以便对敌人的战略后方实施猛烈的突击。
他们简单地交换了意见之后,斯大林说:“对计划需要再考虑一下,而且要计算一下我方资源。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守住斯大林格勒和不让敌人向卡梅申方向推进。”
正在这时,东南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从前线给斯大林打来电话,说德军正向市区方向调动坦克部队,第二天必然有新的突击。
斯大林当即命令向市区增派一个精锐师,并命令空军立即采取行动,地面部队第二天拂晓就要发起冲击,牵制住敌人。
9月12日,希特勒也在乌克兰文尼察的大本营召开会议,要求“B”集团军群“要尽快地把城市拿到自己手中,不让它变成长期瞩目的焦点”。
9月13日,德军又对斯大林格勒发动新的进攻。
9月13日开始,德军为攻打斯大林格勒市区而拼死战斗。
9月上半月,德军又从各地调来9个师、一个旅,使展开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军达50个师。
德军用来直接进攻市区的是13个师,共17万人。
到9月13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有6个集团军,防守从巴甫洛夫斯克到耶尔佐夫卡一线;东南方面军有4个集团军,防守市区和南部的湖泊地带。
这两个方面军共有120个师,但建制严重缺员;有的师只有800人;支援他们的作战飞机是389架。
此外就是主要担负运输任务的伏尔加河分舰队。
负责防守市区和西南一带的第62和64集团军共有9万人。
配有1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20辆坦克。
在市区争夺战中,德军的兵力和兵器都占优势。
9月13日,德军向第62集团军(从9月12日起由崔可夫中将指挥)防守的马马耶夫岗和火车站发起攻势。
到14日下午,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第一火车站,并在库波罗斯诺耶地段突进到伏尔加河岸。
这样,第62集团军就被孤立起来,同南、北两个方面军都失去了联系。
从伏尔加河东岸给被围部队输送援兵、给养和弹药的工作也十分困难,这一艰巨任务全靠伏尔加河分舰队完成。
9月中旬,争夺市中心的激战达到白热化,仅14日和15日两天就有2000多德军被击毙。
到27日,德军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占领了市区一部分——从察里津河到库波罗斯诺耶,并占了马马耶夫岗的一半,在市中心还进抵伏尔加河岸。
苏军被挤到河岸边。
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英雄业迹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和关注。
各国反法西斯人民都和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同呼吸、共忧乐。
苏联各族人民更是竭尽一切努力和采取各种方法支援和鼓舞城市保卫者。
寄自全国各地的慰问信,特别是1918年察里津保卫者、革命先辈们的信函,对前线将士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第62集团军的将士们在重围中浴血奋战,有时一天要击退敌人十几次进攻。
一有机会他们就进行反突击,为争夺每一个街区、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而展开残酷的搏斗。
在每幢楼房里,每一层楼和每一个房间都是反复争夺的对象。
近卫军中士雅科夫·巴甫洛夫领导一个战斗小组,死守“一月九日”广场上的一座6层大楼达两月之久,对苏军的防御作出了贡献。
苏军将士为保卫祖国的神圣土地,表现出刚毅果敢的精神和灵活的战术,把法西斯侵略者拖得精疲力竭,一筹莫展。
起初,德军蔑视斯大林格勒保卫者,遭到苏军的多次痛击和杀伤之后,他们逐渐感到恐惧,最后则失望悲观。
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在9月份的日记中把苏军战士描绘成“疯狂的野兽”,“野蛮主义……
不是人,而是魔鬼”。
但希特勒不顾德军的重大损失,一心要占领斯大林格勒。
到9月底,战斗重心转移到北部工厂区。
10月4日,德军占领了“红十月”和“街垒”工厂的住宅区。
针对这种形势,斯大林于10月5日指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2年9月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指挥。
2。斯大林格勒铺满了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