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突然,风暴骤起,海浪滔天。
盟军的万吨巨舰左右摇晃。
数百吨的平底登陆艇犹如一叶轻舟,时而被送到峰顶;时而被推入谷底。
狭窄的船舱里挤满了准备登陆的官兵,空气污浊,纷纷晕船呕吐不已,一片狼藉。
8。进军西西里(4)8。进军西西里(4)
许多人觉得应该取消登陆返航。
坎宁安在马耳他瓦莱塔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如果下令返航,整个登陆计划将被推迟且暴露盟军意图不说,关键是眼下部分部队会因接不到返航命令而登陆,遭受损失。
但如果在这种天气登陆,登陆部队和空降兵会受到无法估算的损失。
坎宁安在地中海工作多年,熟悉地中海的海况,觉得风暴在日落或日出时就会平息。
他终于决定:继续前进。
23时,风暴突然平息,明月当空,风平浪静。
这场风暴还给盟军带来意料不到的好处:守岛德意军见乌云压顶,海面恶浪滔滔,觉得盟军绝不会在这种天气抢滩登陆,便纷纷感谢上帝赐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睡觉去了。
防守西西里的是古佐尼指挥下的意大利第6集团军,共12个师,总兵力为26万人。
其中德军4万人,共两个师。
意军多为强征入伍的西西里本地人,早就对这场战争厌倦了,心无斗志。
但两个德国师则是前往突尼斯而未到目的地的“戈林”师和第15装甲步兵师。
这两个师虽只有120辆坦克,但官兵训练有素,身经百战,斗志顽强。
意军守将古佐尼和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都认为盟军将在西西里东南岸登陆。
但7月初凯塞林觉得巴勒莫方向防御薄弱,一旦盟军登陆,墨西拿就岌岌可危,整个德意军就有成为瓮中之鳖之虞。
凯塞林不顾古佐尼的反对,把第15装甲步兵师调到巴勒莫地区。
同时嘱咐两个德国师师长:无论意军怎么样,只要盟军上岸,德军就立刻向滩头进攻,趁盟军立足未稳,把他们赶回大海。
盟军对德军的调动明察秋毫,因为盟军破译了德军的密码。
见一个师的德军西调,盟军将领们松了一口气,但那留下来的德军“戈林”师仍构成严重威胁。
于是决定英国第1空降师在锡拉库扎以南实施滑翔机机降,占领一座重要的公路桥,阻止意大利惟一的机械化师“利沃那”师的反击;李奇微将军的美国第82空降师在杰拉以北实施伞降,夺取滩头对面的高地,阻击“戈林”师。
盟军登陆部队准时、准确地到达预定海滩,几乎未遇抵抗就登上西西里。
由西西里人组成的海岸师还未与盟军接火就崩溃了。
士兵们一见盟军上岸,就成群结队地投降,或蜂拥到海滩上的战俘营,以求安全。
意军降兵给盟军造成巨大的混乱,以致盟军被践踏的危险比挨子弹的危险还大。
但空降兵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3400名美国伞兵和1500名英国伞兵乘坐366架运输机和104架滑翔机在夜幕降临后,从突尼斯起飞。
机群在海上沿复杂的航线飞行,强劲的高空风把机群吹离了预定航线。
这些飞行员都是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新手,没有在夜间接近敌占岛屿的经验。
有些飞机迷航,不是返航就是从此杳无音信。
有些驾驶员过早地投放滑翔机。
结果只有54架滑翔机在西西里着陆,其中12架在目标附近;另外50架落到了海里。
飞机上的英国伞兵们没有死在德国人的枪炮下,却不明不白地淹死了。
美国第82空降师的情况也不妙。
美国伞兵的运气虽没有英国人那么坏,但因风速太大,零零星星地着了陆。
盟军空降兵虽出师不利,但勇猛顽强,各自为战,并迅速向预定目标冲击。
英国伞兵攻占了那座大桥,美国伞兵则控制了杰拉以北的高地。
第二天天刚亮,德意军就向盟军滩头发起了疯狂的反击,空军倾巢出动,对盟军停泊在海岸附近的舰船狂轰滥炸。
盟军飞机奋起迎战,与敌机搅成一团。
舰上和岸上的盟军高射炮不分敌友,见着带翅膀的就打。
一艘军火船被击中,引起大爆炸,炮弹、火箭横飞。
其他船只急忙起锚疏散。
德意飞机给盟军滩头造成巨大混乱,其装甲部队则差点儿把美军赶回大海。
德军“戈林”师准备在上午9时向美军杰拉滩头发起攻击;但因盟军突袭被迫推迟。
14时,德军发动冲击。
坚守滩头的是布莱德雷将军指挥的美国第2军第1师、第45师和第82空降师、第504师。
德军有最新型的“虎式”坦克,而美国第2军的重武器还未全部上岸,伞兵则根本没有重武器。
“戈林”师的“虎式”坦克碾过第45师的一个营,俘虏了营长。
所幸的是,德国坦克兵不熟悉这种新式坦克,结果坦克的机械故障不断,德军未能冲过遍布西西里的橄榄树和葡萄藤,把美军赶回大海。
次日(7月11日)清晨6时,“戈林”师又发起进攻。
装备简陋的美军不畏强敌,奋起迎敌。
美国伞兵从背后攻击德军,第505团团长加文用“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在不到3米的距离射击“虎”式坦克。
但坦克的装甲太厚,毫无损伤地继续前进。
用缴获的意大利火炮射击,也不起作用。
这时第7集团军司令巴顿将军正在杰拉的一座楼顶上指挥战斗。
8。进军西西里(5)8。进军西西里(5)
他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坦克冲到离海滩不足1英里(1600米)的地方,束手无策。
同巴顿站在一起的还有位手持对讲机的年轻海军少尉。
这位海军少尉负责海陆协同的联络,自登陆以来就一直被冷落在旁。
巴顿不相信海军的舰炮能打坦克。
这位少尉见德国坦克横冲直撞,美军束手无策,也不等巴顿发话,就举起对讲机,要求停泊在岸边的美国巡洋舰“博伊西”号和“萨凡纳”号及其他驱逐舰实施炮火支援。
美国巡洋舰的8英寸大炮和驱逐舰的5英寸大炮一齐发出怒吼。
成群的炮弹落在德国坦克群中,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不断。
德国坦克的第一次攻击被击退了。
几辆美国“谢尔曼”式坦克终于开过松软的沙滩,参加战斗。
打至14时,德军抛下16辆被打坏的坦克,慢慢向北撤去。
美国第7集团军有惊无险,多亏了海军的帮忙,守住了滩头阵地。
可是这天夜间,从登陆伊始就时运不济的美国伞兵又遭厄运。
第82空降师504团2000名官兵乘坐144架C—47运输机准备在滩头伞降。
师长李奇微采取了十分详细、特殊的措施,以免遭到己方高炮的误击。
不幸的是,运输机群在德意飞机空袭后50分钟,在漆黑的夜空中飞抵滩头。
刚刚遭到轰炸的美军高射炮手见有飞机低空飞来,不问青红皂白,一齐开火。
一架架运输机被击成火炬,坠落下来。
其他飞机歪歪斜斜仓惶躲避,慌乱中,许多飞机相撞起火。
机内伞兵惊恐万状,纷纷跳伞。
几分钟内,22架运输机被击落,37架受重创。
伞兵伤亡318人,其中死82人,伤162人,失踪68人。
美军在混乱中度过了两天,但守住了阵地。
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没有这些混乱,也牢牢守住了滩头,并占领了锡拉库扎和奥古斯塔。
德国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在11日的反击以失败告终。
他知道大势已去,无法守住西西里。
他要做的就是拖住盟军,守住墨西拿,保证德军人员和装备平安撤到意大利本土。
凯塞林最担心的是蒙哥马利对墨西拿的威胁,急令在巴勒莫地区的第15装甲步兵师回援,与刚从科西嘉调来的第1伞兵师和第29装甲步兵师一道,死守埃特纳火山东侧通往墨西拿的要道。
英军连续冲击,德军据险固守。
英军苦战数日;进展甚微。
蒙哥马利只得将主攻方向西移,从西侧迂回埃特纳火山。
巴顿此时趁德军与蒙哥马利厮杀之际,急速西进,连克数城,在7月22日占领了巴勒莫。
德军且战且退,使出拿手好戏——在道路和桥梁上埋地雷和炸药。
西西里山高路险,德军处处布雷,美军行如蜗牛,英军则战而无果。
德军趁机溜回意大利本土。
为了迅速占领墨西拿,巴顿两次在德军后方登陆,但都太晚了。
4万名德军和6万名意军带着47辆坦克、1万台车辆和1万吨补给品,逃出盟军布下的罗网。
8月17日清晨6时,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进入墨西拿。
这一天盟军占领了整个西西里岛。
巴顿虽率先占领了墨西拿,但这场仗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荣耀;他几乎毁了自己的前程。
他在视察医院时,竟挥手打了两个未受伤而住院的士兵。
8月3日,巴顿跑到第1师的后方医院,看望伤员。
巴顿每到精神沮丧时就从伤员那里得到鼓舞。
他兴高采烈地同伤员们交谈。
临走时发现一个小伙子蹲在包扎所附近的一个箱子上,身上没有绷带,显然没有受伤。
巴顿问这位名叫库特的士兵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我受不了。”
这位士兵答道。
巴顿自己后来说:“当时我情绪很不好。
我看到一名伤员的身体被撕裂,一些伤员生命垂危,惨不忍睹,我实在是满腔怒火。”
这位士兵在给父亲的信中讲了后来发生的事:“巴顿将军昨天打了我个耳光,踢了我的屁股,还骂了我。
这事可能还没完。
你来信时不要提它了。”
士兵一家觉得巴顿情有可原,也不再问了。
几天后,即8月10日,巴顿又动手打了另一位病员。
军医忍无可忍,写了份报告给艾森豪威尔,详细汇报了此事:“他来到一个病员跟前,病员说他发高烧,将军未加评论就把他打发走了。
下一个病员缩成一团直哆嗦。
巴顿问他有什么病,他答道:‘我的神经有病。
’并开始哭泣。
将军对他大叫起来:‘你说什么?
’他回答:‘我再也忍受不了炮击了。
’他仍在哭泣。
“将军接着对他大声训斥,‘他妈的,你神经有病,你完全是个胆小鬼,你这婊子养的。
’将军打了他耳光,说:‘别他妈的哭了。
我不能让这儿负伤的勇敢战士看着一个狗杂种坐在这儿哭哭啼啼。
’说着巴顿又打了这个士兵,把他的钢盔衬帽打落在地,一直滚进旁边的帐篷里。
8。进军西西里(6)8。进军西西里(6)
将军转身对接收官嚷道:‘你绝不许收留这个狗杂种,他根本没病。
我不允许医院里塞满这些怕打仗的东西。
’“巴顿又转向那个战士。
训斥道:‘你回前线去,也许你会负伤或被打死,但是你要打仗。
你要不去,我就让你站在墙前,叫行刑队枪毙你。
’他一边说,一边去摸自己的手枪,‘实际我该亲手毙了你,你这个不要脸、哭鼻子的胆小鬼!’……”
这个报告首先送到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手里。
布莱德雷读后大吃一惊,知道一旦此事传开,巴顿很可能被解职,美军可能会失去一位极优秀的将领,就把报告锁进保险柜,希望人们会忘记这事儿。
但这些事闪电般地传遍整个集团军,随军记者也跑到医院采访。
这位军医越级把报告直接送给了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恼火透了,他想留下巴顿,但巴顿的行为太过火了。
他给巴顿写了封信,严厉警告他,如果再犯这类错误,就立刻免他的职。
同时,艾森豪威尔要求巴顿立刻亲自向两位被打者、在场的医护人员道歉,向各级军官和士兵代表,公开保证不再为所欲为,尊重他们作为民主国家战士的人格。
巴顿照办了。
艾森豪威尔竭力想把这事压下来。
可是几个月后,消息传到美国。
美国舆论界大哗,愤怒批评巴顿。
有人写道:“这些人是美国士兵,不是德国兵。
如果要让我们的士兵受虐待,那就把希特勒请来让他干吧!”还有人建议把巴顿从第7集团军司令的位置上撤下来,去西海岸日本人收容中心工作,去打那些“小日本人”的耳光。
这起“打耳光事件”沸沸扬扬闹了起来。
由于艾森豪威尔的保护和老朋友、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帮助,巴顿保住了现职,但永远失去了当集团军群司令的机会。
巴顿虽然在西西里栽了,但一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