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美军步兵好不客易上了岸,又遭轻武器的屠杀。
美国驱逐舰见状,不顾触雷,冒险驶入雷区,向德军开炮。
一发发5吋炮弹在德国炮兵中爆炸,火光冲天。
美军终于登上海滩。
登陆计划被打乱了,英军和美军都未完成任务。
两军被分割在两个滩头,英军推进了2英里。
天一放亮,德国飞机就开始轰炸,一股股装甲部队开始反击。
盟军靠着海军的支援,勉强守住了阵地。
凯塞林见盟军已经登陆,极其担心意大利南端那个军的安全,急忙下令在罗马的德军驰援萨勒诺,用装甲部队把盟军赶回大海。
9月12日,德军装甲部队从萨勒诺海滩外的高地上直冲而下,想在英美军之间打个楔子,之后奋击威胁最大的英军。
德军势头极猛,英军抵挡不住,被杀得人仰马翻,被俘者极多。
9。血浸意大利(3)9。血浸意大利(3)
13日,德军又向美军扑去,夺占了佩萨诺。
美军被迫向海岸撤退,一片混乱。
德军趁乱又向前冲,到了离海岸仅800米的地方,美国第5军的军部处在德军大炮的直射距离内,盟军商船被迫停止卸货。
美国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被这次登陆弄得心力交瘁,精疲力竭。
他准备命令美军上船,在英军滩头登陆,并要求伞兵增援。
克拉克将军的英美两国部将闻之骇然。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部署只会增加混乱。
艾森豪威尔将军和亚历山大将军没有批准,但决定空投美国第82空降师。
当晚,美国伞兵到了萨勒诺的美军滩头。
英国第7装甲师第二天在英军滩头上岸。
第二天,德国近两个军又向盟军发动冲击。
盟军拚死抵抗;出动了所有的飞机助战,海军用舰炮猛轰德军。
此时在萨勒诺港口停泊着18艘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
战列舰15英寸大炮发出雷鸣般的巨吼,地动山摇,在德军中掀起冲天的烟尘。
德军的坦克像玩具一样被气浪掀得履带朝天,德军的残肢被抛到高空。
幸存者被震得两眼发直,两耳出血,魂不附体。
德军在进攻一开始,就被盟国海军毁灭性炮火炸得七零八落;锐气顿挫。
面对盟军的舰炮,凯塞林知道他无力把克拉克赶回大海,只好下令德军且战且退;南端的那个军加快了北撤速度。
9月3日,蒙哥马利未遇抵抗顺利登陆。
德军早就走了。
但蒙哥马利天性难改,小心翼翼,生怕挨了德军的回马枪。
加之山高路险,德军处处设雷。
蒙哥马利缓缓地向克拉克靠拢。
等两只钳子在9月20日合拢时,德国人已远走高飞,撤到那不勒斯以北。
10月1日,盟军攻占那不勒斯。
盟军伤亡12万人,几乎一无所获。
老谋深算的凯塞林把要陷入重围的8个师救了出来,部署在沿利里河谷修筑的“古斯塔夫”防线,养精蓄锐,等待盟军。
盟军原以为可以轻易占领罗马,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占领那不勒斯。
盟军占领那不勒斯后,就以克拉克将军的第5集团军为左翼,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为右翼,并肩向北推进,准备攻占罗马。
7天后,盟军又在沃尔土诺河受阻。
盟军经苦战终于渡过沃尔土诺河;德军且战且退,退到“古斯塔夫”防线。
这条由密集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雷区构成的防线贯穿意大利,其核心枢纽是卡西诺峰。
卡西诺峰高耸入云,地势陡峭,峰顶有一座建于中世纪的修道院,山下是湍急的利里河和通往罗马的必经之路6号公路。
德军占据着卡西诺峰,居高临下,监视着盟军一举一动,并控制着6号公路和拉皮多河。
1943年年底,盟军试着进攻了一次,德军防线坚不可摧。
此时,盟军正向英国调兵遣将,屯积物资,准备发动“霸王”作战,在法国北部登陆。
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坎宁安、特德等沙场老将和久经战火考验的部队,都被从意大利调到英国。
在意大利的盟军交给了亚历山大将军。
美国军方,特别是马歇尔将军主张在意大利只进行有限行动,担心盟军会在意大利越陷越深。
但丘吉尔在想着名城罗马,主张把一只“野猫”投入到“古斯塔夫”以北,去“抓碎德国丘八的心脏”。
接着他就动手干了起来,制定了名为“鹅卵石”的计划。
把美国第5集团军的第6军选为“野猫”,在古斯塔夫防线以北60英里的安齐奥登陆。
安齐奥是个渔港小镇,战前是周末休假地。
这儿沙滩平坦,松林掩映。
10公里外是阿尔班山,通往罗马的6号、7号公路从山的两侧通过。
盟军的计划是1944年1月21日从安齐奥登陆后切断2条公路,切断坚守古斯塔夫防线的德军后路;同时正面盟军强攻卡西诺峰,围歼德军。
盟军的“野猫”是美国第5集团军的第6军,军长是卢卡斯少将,指挥美国第3师和英国第11师。
由于“霸王”行动准备工作正在英国南部如火如荼地进行,登陆舰艇极为紧张。
海军把卢卡斯送上岸后的第3天就必须撤走,开往英国。
这使克拉克将军和卢卡斯极为沮丧、悲观。
54岁的卢卡斯4个多月前率美军在萨勒诺登陆,目睹了美军惨遭杀戮的情景。
之后又与德军在崇山峻岭中苦斗4个月,已精疲力竭。
一听说要在安齐奥登陆,就忧心忡忡地道:“这回比加利波里那仗更惨!”克拉克将军也忠告道:“可别像我在萨勒诺那样自讨苦吃。”
亚历山大将军想让卢卡斯登陆后立即攻占阿尔班山,但克拉克和卢卡斯在萨勒诺吃尽苦头,况且海军在两天后就要撤走,担心孤军深入会遭灭顶之灾,打定主意上岸后先占稳脚跟。
1月17日,古斯塔夫防线正面盟军发起凌厉攻势,想在48小时内达成突破。
德军据险固守,巍然不动。
盟军在卡西诺峰和拉皮多河旁尸横遍野,却寸步未前。
9。血浸意大利(4)9。血浸意大利(4)
当盟军在卡西诺苦斗时,卢卡斯的36万名官兵和装备,登上253艘舰艇、商船组成的舰队,拔锚启航,在22日凌晨登上安齐奥海滩。
德将凯塞林元帅这次没有料到盟军会在安齐奥登陆,还以为会在罗马以北;在安齐奥只派了一个营。
盟军未遇抵抗就顺利上岸,德国守军在睡梦中当了俘虏。
英军在左、美军在右,立刻占领了预定目标,推进到墨索里尼运河。
此时阿尔班山上只有几个德军观察哨。
亚历山大将军指示卢卡斯迅速占领阿尔班山,但卢卡斯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打定主意,只要正面盟军没有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就不前进,便下令盟军沿运河掘壕固守。
宝贵的一天白白过去了。
凯塞林元帅得知盟军在安齐奥登陆,惊得目瞪口呆,急令德军火速占领阿尔班山。
德国第14军前往安齐奥,另调5个师日夜兼程增援安齐奥。
不到48小时,德军就在阿尔班山建立起防线,封锁了所有通往6号、7号公路的路口。
卢卡斯的英美两个师长见军长坐失良机,简直怒不可遏。
在部下和亚历山大将军的催促下,卢卡斯才下令进攻,但为时已晚。
德军已云集安齐奥。
英军美军精锐的别动队组成突击队,分别向阿尔班山北南两侧进攻。
德军逐房逐渠与盟军争夺。
双方用手榴弹、刺刀短兵相接,展开恶战。
英军以惨重的代价,向阿尔班山打入一个细长的楔子,占领了一火车站,再也无力前进了。
美军以767名别动队员组成突击队,悄悄爬过水渠,想偷袭奇斯泰尔镇。
德军故作不知,待美军进入毫无遮掩的开阔地后,所有武器一齐开火。
美军官兵血肉横飞,只有6人生还。
盟军劳而无功,死伤累累,凯塞林抓住时机,下令反攻。
盟军利用沟渠、路基为掩体,寸步不退,殊死抗击。
德军不顾盟军军舰发射的猛烈炮火,锲而不舍,攻势如潮。
以后的20多天里,滩头上12万盟军和14万德军厮杀在一起。
2月的安齐奥正逢雨季,天降大雨。
炮声、枪声、喊杀声、惨叫声同雨水、泥水和血水组合成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
丘吉尔对安齐奥的局势十分沮丧。
他的“野猫”变成沙滩上搁浅的“鲸鱼”。
盟军在卡西诺峰正面发动猛攻,想支援安齐奥方向的盟军,但都被德军击败。
美军两个团竟全部丧生在拉皮多河的急流中。
安齐奥和卡西诺的激烈战斗引起希特勒的注意。
一年来,德军在各地连连败北,需要用胜利来鼓舞士气。
希特勒还觉得盟军如果在安齐奥遭到惨败,就得推迟甚至取消在法国北部登陆,德国就可以获得喘息时间,集中力量对付苏联。
希特勒下令不惜代价,把盟军赶下海。
为了配合德军反扑,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拿出了全部看家本领,通过无线电广播和传单,让盟军士兵相信他们已穷途末路了。
戈培尔还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他向英国士兵宣传说,美国有钱的好色之徒正大批涌入英国,并在勾引他们的娘儿们;对美国士兵则说,他们将成为又一次敦刻尔克撤退的牺牲品。
为了吓唬盟军,德军还故意在夜里把坦克开来开去,让盟军士兵听履带铿铿作响。
德军计划以坦克和步兵沿阿尔巴诺——安齐奥的公路两侧,轮番攻击,冲到安齐奥。
原驻守这一地区的英第1师因伤亡惨重而被调到后方,由新到的英第56师和美第45师防守。
1944年2月15日清晨6时,德军在震天动地的炮击之后开始进攻。
盟军大炮还击了,炮战的喧嚣声震耳欲聋。
不久,德军步兵呈密集队形向美军冲去。
美军利用断垣残壁掩护,狠狠还击,将第一批德军扫倒。
后面的德军踏着同伴的尸体,洪水般地一波一波地接着杀上来。
美军阵地纷纷失守。
德军离海滩越来越近了。
盟军在海滩上的大炮开火了。
这时数百名被困在掩体内的美国士兵正在继续奋勇抗击敌人。
一阵尖厉呼啸的弹雨散落在战场上,天崩地裂,德军在弥漫的硝烟中纷纷倒下。
德军先锋、深受希特勒青睐的勒尔步兵团土崩瓦解,大部分军官被炸死,年轻士兵抱头鼠窜,逃回出发地。
夜幕降临了,盟军阵线巍然不动。
德军发起夜袭,终于在美军公路两侧的阵地上打开缺口,杀到阿尔巴诺——安齐奥的公路上。
天未大亮,德军飞机就擦着树梢,呼啸而过,扔下炸弹。
空袭过后,德军坦克群和步兵就扑向美军。
美军数个阵地失守,防线上出现了一条2英里宽的缺口。
德国坦克、步兵蜂拥而入,冲上公路,顺着公路,杀向海岸。
一部分坦克一直到了离海岸不到1000米的一座天桥上,才被英军反坦克炮击毁。
当晚,美军步兵发动反击,想夺回白天失去的阵地。
9。血浸意大利(5)9。血浸意大利(5)
美军从天桥出发,刚出去1000米就遇到德军正在准备进攻的部队,陷入重围,好不容易才脱身。
2月18日,德军向海滩发起了最后的强攻。
德军的目标就是正前方1000米处的那座天桥。
德军只须穿过虚弱不堪的美军的防线,占领那座由英军把守的天桥,盟军整个防御体系就会崩溃。
18日清晨,德国坦克群杀开血路,顺着公路杀到天桥处。
德军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很快冲入盟军阵地。
许多盟军战死在掩体内,活着的人仍紧握打得滚烫的机枪、冲锋枪坚守阵地。
盟军军舰上的大炮发出阵阵轰鸣,把数以千计的德兵炸死在开阔地。
德军不计伤亡,如潮水般的一波被击退,另一波又冲上来。
双方实力相当,死伤很大,都使出了全部招数。
夜幕降临了,德军又开始夜袭,盟军大炮一刻不停地轰击德军进攻的必经之路。
近一个月的激战已使双方精疲力竭,只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盟军知道滩头阵地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便把厨师、司机和吊车工人都武装起来。
德军也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胜利就在眼前。
双方在黑暗中短兵相接,展开残酷的肉搏战。
最后德军顶不住了。
2月19日破晓,眼窝深陷的盟军士兵眺望工事外躺满尸体的战场,简直不敢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