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在朝华侨被惨杀500多人,伤2000余人,商店被捣毁殆尽,房屋十之有九被烧,就连国民党政府驻汉城领事馆也被捣毁。
在日本国内,“政友会”利用万宝山事件,攻击执政的民政党政府奉行“软弱外交”,并立即派侵华狂热分子森恪为首的代表团到满洲和朝鲜进行调查。
森恪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回到日本后,故意歪曲事实,歇斯底里叫喊:“日本决不能就此罢休,必须武装占领满洲。”
日本贵族院也利用万宝山事件煽风点火,并决定派“满洲调查团”。
7月7日,日本政府召开了内阁会议。
日本军部军务局长小矶国昭应邀参加了会议。
他在会上强烈呼吁日本政府“以万宝山事件为楔子,尽快向满洲和朝鲜增兵,彻底解决满洲问题”。
就连被指责为对华政策软弱的民政党总裁、首相若木规礼次郎态度也非常强硬。
他在秋田市民政党大会上高喊:“我国在满蒙地方享有同国民生存关系紧密的权益,为了保卫我国之生存权,必须不惜任何牺牲,奋然而起。”
5。山雨欲来(7)5。山雨欲来(7)
继“万宝山惨案”后,日本又借“中村事件”大做文章。
1931年5月中旬,日本参谋本部情报课情报人员中村震太郎大尉以“黎明学会干事农学士”的身份,伪装成农学家,率领退伍骑兵曹长井杉还太郎和担任向导的蒙古人与白俄分子,从伊尔克特出发,奉命到中国东北兴安岭地区进行军事间谍活动。
他们以游览考察为名,大搞军事调查活动。
一路上,根据所考察的情况、在中、日、俄文军用地图和铁路路线图上做了大量标记,对重要桥梁、涵洞等设施进行大量自测自绘工作;对兴安区中国屯垦军的兵力、枪炮种类、将校姓名、驻屯地点、营房容量和坚固程度、车辆马匹、粮食储备等做了详细记载,还将所遇到的人士、民族情况,风土,气候、森林、矿藏、牲畜等情况做了详细记载。
5月25日,在欲从东北兴安屯垦区第3团驻地操场经过时,连长王秉义见他们探头探脑,行迹可疑,将他们带到团部审查。
发现他们除带有三·八式长枪和手枪外,还带了诸如望远镜、测板标杆、图板、罗盘等大量侦察仪器,并搜出了他们所写所绘的大量情报。
3团是个炮兵团,驻在洮索铁路线上。
东北军为了保密,把这一带划为禁区,并照会各国领事馆:“兴安区乃不毛之地,山林深密,惟恐保护不周,谢绝参观游历。
凡外国人要求入区者一律不发护照。”
当时团长关玉衡去了沈阳,由团副董平兴代理团长。
董平兴平时就对日本人在东北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听到报告后,让部属认真审问。
但一直到天黑,中村震太郎等仍然狡辩说他们是蒙古人,拒不交待实情。
晚上,董平兴决定亲自去审问。
他来到审讯室,一眼便认出中村震太郎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士官同学,便用日文叫中村的名字,并与他握手寒暄。
不料中村一拳打来,把董平兴打倒在地,两人便互相厮打起来。
董平兴的部属立即把中村五花大绑起来。
当时董平兴考虑,如果把中村等人放了,关东军不仅要他们赔礼道歉,还会把中村等人搞的所有情报、资料等全部要回,并会继续派间谍来。
按规定,屯垦军在异常情况下完全可以行使紧急处置权。
根据上述理由,董平兴便命令中尉副官赵衡于5月25日午夜12时30分,在团部驻地后山秘密将中村4人处死。
28日,董平兴携带所有物证到屯垦区公署向代理督办高仁绂报告了处理经过,高以快邮代电呈报了在北平协和医院养病的张学良。
张学良立即复电:“灭迹保密。”
7月中旬,中国东北屯垦军一个军官的情妇、日本女人植松菊子把中村等人被杀的情况告诉了哈尔滨满铁公所雇员佐藤的妻子。
佐藤立即把这一情报送给了关东军的特务机关。
关东军特务机关得信后,立即要求林久治郎总领事对华提出赔偿、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的要求。
但林久治郎因无证据未积极办理,直到8月11日币原外相电令其交涉时,才提出抗议,进行试探。
日本外务省对此事还讲究点策略,日本参谋本部、陆军部和关东军的少数法西斯分子则竭力想借此大作文章,挑起对华战争,占领东北。
8月10日,石原起草了一个《关于搜寻中村大尉》的通知,以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的名义发出,要求“满铁”提供人员和材料,进行武力搜查,并配备了装甲车和步炮兵联合部队。
8月13日,石原给日本参谋本部军事课长永田铁山写了一封信,正式提出用武力解决满蒙问题,说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依靠军部力量,在最短时期内即可获得成功”。
8月17日,日本政府在隐瞒中村震太郎等人进行间谍活动的实情下,以陆军省的名义公布了他们的被杀情况,宣传“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利益受到了中国的侵害,现处危险之中”,煽动反华狂热。
接着,日本政府、议会、军部、政党和许多右翼团体组织纷纷利用“中村事件”煽风点火,大造舆论。
“满洲青年联盟”的头目在石原、坂垣的怂恿下,从7月下旬到8月上旬,由东北回到日本国内,在各地演讲、游说,鼓吹“击灭东北暴戾政权,借此永久确保日本帝国在满蒙的既得权益”。
8月11日,他们又从日本返回东北,举行报告会,说什么“我们要发挥三千年来熏陶而成的国民性和日本精神,纵使祖国日本反对,也要饮泣宣布满洲独立”。
特务头子森恪在进行了4周的满蒙调查后,回国宣称:“挽回这一局面只有动用国力”,“满蒙事实上已处于交战前夜的毫无意义的对立状态”。
接着,日本内阁、陆军省先后召开了会议,天皇召见了陆相。
日本贵族院、同成会、政友会也分别开会商议对策。
至此,在日本上下已形成了一致意见:不行使武力解决不了满蒙问题,动用武力只是时间问题。
急不可待的关东军则把武装侵占东北的时间排在了1931年9月。
6。豺狼已经呲牙(1)6。豺狼已经呲牙(1)
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准备和策划,关东军决定在沈阳发动事变。
沈阳地处东北平原的南部、辽河流域中部、浑河北岸。
它东靠煤都抚顺,西临动力煤基地阜新,南有钢都鞍山和煤铁之城本溪,是中国矿物原料和动力原料的中心,也是连接关内和吉林、黑龙江、内蒙、朝鲜各铁路干线的枢纽。
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后,因其战略位置重要,将其官府从辽阳迁至沈阳。
1644年入关迁都北京后,仍以沈阳为“陪都”。
19世纪末以后,日俄帝国主义侵入东北,沈阳就成了他们角逐的重要目标。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帝国主义便在沈阳设立了总领事馆。
“九·一八事变”前,国民党东北军的最高行政机构设在沈阳。
正因为沈阳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均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日本帝国主义便把它作为吞并东北的首要目标。
日本的“军事天才”石原莞尔,早在1930年冬就选中沈阳北部柳条湖村作为挑起武装侵略的地点。
柳条湖距中国驻军北大营南六七百米,是沈阳至长春铁路各列火车必经之地。
1931年春,石原与关东军代司令坂垣等人正式订出了柳条湖炸轨的概略设想。
同年6月底又进一步制定了详细的炸轨计划,并请爆破专家专门进行了精确测算,做到既炸了铁轨,又不使日本人经营的列车倾覆。
原定炸轨时间是9月28日,并同时炮轰北大营,实施“闪电战”,一夜占领沈阳城。
由于实施这一计划需要增加兵力和武器装备,关东军便于1931年7月从国内运来了两门口径24厘米的榴弹炮和一些28厘米的要塞炮。
他们把炮身装进棺材里,用指定的客船从神户运至大连。
到大连后为了保密,令士兵穿着中国便衣,伪装成中国码头工人搬运。
这些大炮运到沈阳后被秘密安装在日本军营中。
由于大炮要有掩体,他们便以挖游泳池为名,挖了掩体将大炮隐藏起来。
8月27日,南满铁路守备队由大连柳树屯秘密运至苏家屯、沈阳车站一带集中。
8月下旬,关东军从日本运来飞机30余架,野炮20余门,部署在苏家屯、浑河车站附近。
还从国内运来大批官兵、枪枝弹药和战马。
与此同时,日军展开了一系列军事演习,甚至在中国驻兵北大营附近进行野外架机枪演习,进行军事挑衅。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频繁到南满铁路沿线日军部队进行巡视、检查,做战前动员。
驻朝鲜的日军第19、20两个师团的一些部队也抵达图门江沿岸,进行所谓的水陆联合演习。
在战争一触即发之时,日军9月28日起事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中国和日本本土引起了极大恐慌。
中国反日情绪进一步高涨。
日本反战力量群起而攻之,对天皇和政府形成强大压力。
天皇和军部在国内外的压力下,决定派坂垣的同届同学、职级在坂垣之上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吉次少将专程去沈阳劝说关东军暂不行使武力。
被誉为“超级皮条客”的建川是一个施展权术和玩弄女人的老手。
他与参谋本部、陆军省各重要课长对军部的这个决定十分不满,便秘密召开会议进行破坏。
会后在建川回办公室时,俄国课课长桥本中佐走进建川办公室,向他借来了记有建川与坂垣进行联系的私人密码本,并抄下了这些密码,连续给坂垣和石原发了3份绝密私电:第一份电报内容是:“计划已败露。”
第二份电报内容是:“已决定派建川前往满洲,故要及早动手,以免给他添麻烦。”
第三份电报内容是:“望能在建川抵沈阳以前即行动手。”
与此同时,建川在9月15日给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中将草拟了一份电函。
电文说,他打算3天后访问满洲首府奉天,在9月18日晚7点5分乘火车到达。
负责发电的中国课课长在电文后加了“希予款待,其任务系阻止事变”两句话。
建川发此电的意思是暗示本庄应提前执行突然袭击奉天的计划,并在9月18日以战胜者的姿态在奉天迎接他,而不是在关东军总部的旅顺租借地迎接他。
建川把1天的行程拉长到3天,就给了本庄司令官3天的准备时间。
关东军总部接到这几封电报时,本庄司令已去奉天视察突然袭击的准备工作去了。
坂垣理解电文的意思是天皇要他们立即动手占领奉天;石原则担心仓促行动会打乱他在时间上的精确安排。
他们共同的担心是怕本庄司令看到电报后把事情搁置起来,那样他们几年来为之日夜辛劳的事业便会付之东流。
为了稳妥起见,他们把建川给本庄的电报扣下不报,召集沈阳警备队队长三谷清中佐、特务机关部职员、张学良的顾问花谷正少佐、特务机关部职员今田新太郎大尉、沈阳铁路守备队中队长川岛正大尉(驻石虎台)和小野正雄大尉以及步兵大队副儿岛正范等人秘密商讨。
由于对电文理解不同,会上出现了“断然行动”与“待机而行”两种意见。
6。豺狼已经呲牙(2)6。豺狼已经呲牙(2)
一直讨论到次日凌晨两点多,意见仍未统一。
最后大家以铅笔抽签表决,结果是:“决定作战部署中止较佳,另找时机。”
三谷、今田、川岛、小野等人均对此忿忿不平,仍要求坂垣最后拍板定案,而胸有成竹的坂垣则笑而不答。
9月16日早上,石原在与坂垣商议后,向沈阳警备队队长三谷中佐打了个电话,说柳条湖计划是否照旧执行,以警备队有无勇气、干与不干决定,暗示他决定起事。
石原又把特务机关的今田叫去,今田听说要动手高兴得大喊大叫,跳了起来,并急报驻石虎台的沈阳铁路守备队中队长川岛大尉,要他在17日以前动手。
但因来不及准备,最后坂垣、石原和三谷等人把原定9月28日的计划改在9月18日执行。
16日晚,当坂垣从旅顺赶到辽阳会见本庄司令时,本庄已完成了他的视察,正在辽阳接待从东京飞来的他的老朋友铃木庄六老将。
坂垣来时,本庄和铃木正在一边吃喝,一边议论国内情况。
本庄向铃木介绍坂垣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