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而在这之后又经受了一年半的围困,死亡人数无疑是惊人的。
——作者注的巨大代价(死于战火和饥饿严寒),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粉碎了德寇的包围。
苏军解放了列宁格勒州,为以后解放波罗的海沿岸3个共和国创造了条件。
1944年初苏军进攻的重点是在南部,即第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
这里是富饶的工业区和粮仓。
希特勒一再强调说,如果守不住东线阵地,到万不得已时,只能考虑撤退北翼的德军,但决不能放弃南翼。
所以,德军的重兵正守在这里。
计有曼施泰因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和克莱斯特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
它们下辖91个师,其中有18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一个摩托化旅。
支援它们的是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
德军总兵力是176万人,拥有火炮和迫击炮168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200辆,作战飞机1460架。
为了打垮这股强大的敌军,苏军最高统帅部也集中了优势兵力。
计有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大将、政委赫鲁晓夫)、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第3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和第4方面军(司令员托尔布欣)。
这4个方面军共有162个步兵师、12个骑兵师、43个航空兵师、19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以及11个坦克旅,总兵力223万人。
苏军的武器配置是:火炮和迫击炮28654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015辆,作战飞机2600架。
可见在兵力和兵器方面都占优势。
为了几个方面军能协同作战,增强克敌制胜的效果,苏军最高统帅部又派朱可夫元帅负责协调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的作战指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负责协调乌克兰第3、第4方面军的作战指挥。
13。苏军大反攻(2)13。苏军大反攻(2)
1943年12月24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开始实施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为苏军在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的战略进攻揭开了序幕。
这次进攻的打击目标是德国坦克第4集团军,它正威胁着基辅。
苏军攻势迅猛,重创敌人坦克第4和第1集团军,迫使他们向西和西南后退80至200公里。
仅在1943年12月24日至1944年1月6日这两周中,苏军就击毙德军官兵72500名,击毁坦克和强击火炮1227辆,火炮和迫击炮1311门,俘敌官兵4468名,缴获坦克和强击火炮246辆,火炮和迫击炮1087门,汽车3246辆。
据当时担任机械化旅旅长的巴巴贾尼扬上校(战后升任苏联装甲坦克兵主帅)回忆,追击敌人的途中,“在切尔诺鲁兹卡附近,我让我乘坐的坦克停下来,因为有大批的德军俘虏挡住了道路。
我注意一看,简直使我目瞪口呆,原来这支约300人的纵队只有我们一名战士在押送。
“我命令纵队停住,一名十分年轻的冲锋枪手(显然就是来自少年夏令营的)来到我跟前,清晰地报告说:“‘红军战士皮加列夫押送战俘273人!’“‘就您一个人,不怕这么一群人跑掉吗?
’“‘往哪里跑,上校同志,’士兵笑了,‘现在他们可老实多了……
’确实,现在条件不同了。”
在苏军解放的国土上,到处是德国侵略者烧杀掳掠的惨象和罪证。
他们仅在日托米尔州就杀害了普通居民22万多人,杀害苏军战俘102万人,另有6万人被强制驱赶去德国。
1944年1月5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发起基洛夫格勒战役。
至1月10日,向西推进了50公里,解放了乌克兰重要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基洛夫格勒。
敌人迅速调来强大的坦克部队进行反击,苏军攻势受阻。
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于1月10日至11日开始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地域的德国第6集团军发起进攻。
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取得重大战果,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
苏军最高统帅部着手准备对敌人实施新的突击。
它给各个方面军补充了人员,调拨了技术兵器和运输车辆。
例如,从1月底到2月初,大本营就给乌克兰第1方面军增加了400辆T—34式坦克。
1月底,遵照大本营的指示,四个方面军准备实施三个进攻战役:乌克兰第1方面军左翼和第2方面军实施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实施罗夫诺—卢茨克战役;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实施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
1月24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开始实施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位于基辅东南)战役。
两天以后,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转入进攻。
参战的苏军共有5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7个步兵师),两个坦克集团军(四个坦克军和一个机械化军)和一个骑兵军。
在兵员和兵器方面都占优势。
德国守军是一个强大的兵团:拥有9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旅,此外坦克第1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还调来大量增援兵力。
苏军两个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在突破敌人防御后,两面合击,迅猛前进。
至1月28日,两个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在兹维尼哥罗德卡胜利会合,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陷入合围的德军计有:第11和第42军的军部机关、7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师、一个摩托化旅,以及另外一些分队和个别部队。
但在离被合围的德军不远的地方,“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拥有大量的坦克师。
它不仅打算给自己的部队解围,而且计划以坦克第1集团军从西面、第8集团军从南面两路实施突击,反包围突入兹维尼哥罗德卡地域的苏军。
但敌人集结兵力缓慢,未能完成反包围任务。
在合围对外正面,双方交战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
1月28日,进攻苏军两翼的德军共有3个坦克师和3个步兵师。
至2月11日,德军增至8个坦克师和6个步兵师,德军调来解围的兵力已超过被围的兵力。
德军统帅部相信,他们肯定能为被围的德国部队解围。
德国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胡贝夸下海口,给被围德军发电报说:“我来救你们。
胡贝。”
希特勒也对胡贝将军的强大坦克集团抱有很大的希望。
他在发给被围德军司令施滕麦尔曼的电报中写道:“可以像依靠石头墙一样依靠我。
你们将从合围中解救出来。
目前应坚持住。”
为了不让敌人突破合围圈,朱可夫迅速将坦克第2集团军从预备队中调到危险地段上。
坦克第2集团军展开后,立即实施反突击。
敌人被阻止住了,而且在部分地段还被击退到他们的出发地域。
2月8日15时50分,苏军派出军使,向被围德军发出敦促投降的最后通牒。
2月9日12时,施滕麦尔曼将军的司令部通知说,拒绝接受苏军的最后通牒。
以后,苏军加强了攻击。
至2月11日,被压迫在合围圈中心地带——斯捷勃列夫、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的德国部队,只占有长35公里、宽22公里的地段,其供应来源几乎全被切断。
13。苏军大反攻(3)13。苏军大反攻(3)
2月11日,“南方”集团军群对合围对外正面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
德坦克第1集团军以4个坦克师的兵力,从里齐诺以西地域向累襄卡实施突击。
与此同时,德第8集团军也以将近4个坦克师的兵力,从耶尔基向累襄卡发起进攻,而被围德军则冲向突破口接应。
苏军击退了敌军从耶尔基发动的冲击。
但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的部队攻入了累襄卡;被围的德军在2月11日夜里也突围到慎迭罗夫卡。
这时,力图会合的这两个德军集团之间的距离,已缩小到10至12公里。
在此紧急情况下,朱可夫迅即命令苏军坦克第2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主力以及几个步兵师和反坦克炮兵,火速增援上述突破地段。
并命令苏军航空兵对累襄卡和慎迭罗夫卡实行大规模的强有力的空袭。
敌人损失惨重,2月12日白天,被迫放弃了与被围德军会合的企图。
为了更快地歼灭被围敌军,苏军最高统帅部于2月12日决定,由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大将负责指挥对内正面的所有作战部队。
同时,命令朱可夫元帅负责协调对外正面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的行动。
在被围德军已陷入绝望境地的情况下,德“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被迫准许他们丢弃汽车、重武器以及除坦克以外的一切技术兵器,用本身的力量向累襄卡方向突围。
2月16日夜间,陷入绝境的德国被围部队借助夜幕和暴风雪的掩护,分成三路纵队,一枪不发,悄悄地开始突围。
苏军迅速做出反应,向那里派出坦克和炮兵,并召唤夜航轰炸航空兵进行空袭。
敌军纵队在苏军地空协同打击下,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2月17日整整一个上午,苏军以更猛烈的火力歼灭德军突围纵队。
结果,敌军基本上被歼和被俘,只有一部分坦克和运载将军、军官和党卫军的装甲车得以突围。
是役,德军被击毙55万人,被俘18万人,还丢下大批技术兵器。
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的结果,远远超出最初预定的目标。
两个乌克兰方面军不仅围歼了威胁其侧翼的敌军重兵集团,拔除了卡涅夫突出部,而且重创敌人15个师(其中有8个坦克师),从而大大削弱了德军的力量。
为了庆祝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的胜利,苏联首都莫斯科于2月18日以祖国的名义,用224门火炮齐射,鸣放礼炮20响。
参战的部队都受到表扬。
数以千计的苏联军人获得勋章和奖章,几十个战功卓著的官兵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科涅夫大将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空军元帅诺维科夫被授予空军主帅军衔,罗特米斯特罗夫上将被授予装甲兵元帅的军衔。
然而,苏联名将瓦杜丁大将却在这次战役之后牺牲了。
他不是死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枪炮之下,而是被苏联国内的一群匪徒(乌克兰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杀害的。
据苏联元帅朱可夫回忆:2月28日,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元帅到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部,去找瓦杜丁,和他再次讨论当前战役的问题。
经过两小时的共同工作,瓦杜丁对元帅说:“我想到第60和第13集团军去,检查一下那里与航空兵协同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以及在战役发起前能否完成物资技术保障的准备。”
朱可夫建议他派副司令员去,但瓦杜丁坚持要自己去。
2月29日16时30分,瓦杜丁大将及方面军军事委员克拉伊纽科夫少将,在8名警卫人员陪同下,离开第13集团军司令部(在罗夫诺地域),沿着罗夫诺、戈夏、斯拉武塔道路,前往第60集团军。
19时40分,瓦杜丁及其随行人员来到米利亚蒂恩村北后,看到了一群人,大约250—300人,同时听到在这群人中响起了零落的枪声。
根据瓦杜丁的命令,汽车停了下来,以查明情况。
突然,从农舍的窗户里向汽车打了一阵步枪。
这是一群匪徒。
瓦杜丁及其随行人员跳下汽车,瓦杜丁腿部负了伤。
汽车迅速调过头来,3名战士把瓦杜丁抬到车上,连同所带的文件,开往罗夫诺方向。
瓦杜丁负伤的部位是在膝盖以上。
由于只有在戈夏村才能给他进行包扎,他流了很多血。
瓦杜丁被送到罗夫诺野战医院,后又转到基辅。
最好的医生都派到了基辅,但没有能挽救瓦杜丁。
4月5日,他牺牲了。
4月17日,瓦杜丁被安葬在基辅。
莫斯科鸣放了20响礼炮,以哀悼祖国的忠诚儿子和颇有才能的统帅。
遵照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指示,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负责实施罗夫诺—卢茨克战役。
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战役。
苏军仅用3个集团军就基本上达到了战役目的。
1月27日,苏军开始进攻,至2月11日结束,先后解放了卢茨克、罗夫诺、马涅维契、谢佩托夫卡等城市,夺回了一些大的公路和铁路枢纽,从而改善了实施兵力机动的条件。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是个重要的环节,对解放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具有很大的作用。
13。苏军大反攻(4)13。苏军大反攻(4)
此役是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实施的,先后打了一个月(1月30日至2月29日)。
苏军参战的兵力计有47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军、一个骑兵军和两个机械化军,共计705万人。
他们拥有火炮和迫击炮7796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38辆,支援地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