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200艘盟国军舰——其中战列舰7艘、巡洋舰27艘、驱逐舰164艘和低舷重炮舰2艘,在诺曼底海滩外,用各种口径的大炮齐声怒吼,轰击德军的防御工事。
15。血战诺曼底(2)15。血战诺曼底(2)
在英国第2集团军登陆的三个海滩——“金滩”、“朱诺滩”、“剑滩”,英加两国军队于7时25分登上了诺曼底。
在“金滩”,英国指挥官见风浪太大,临时决定登陆舰直接将水陆坦克送上岸。
这些坦克是英国为克服海滩障碍物专门研制的特种装备,有扫雷坦克、喷火坦克、架桥坦克、铺路坦克等。
英军第50师顺利上岸,在D日日终前占领了宽9公里、深96公里的登陆场,完成预定任务。
在“朱诺滩”,加拿大第3师也顺利登陆,傍晚与左翼的英第50师会合。
在“剑滩”,英第3师的水陆坦克最先上岸,随后步兵也顺利上岸,所遇抵抗轻微。
原来以为要遭惨重损失的英军此时反而不知所措,本应就势向内地突进,占领卡昂,却就地掘壕,准备对付德军反攻,前进速度放慢;当日中午击退了24辆德国坦克的进攻,并同伞兵会合。
在“犹他滩”,美第7军第4师遇到一股很强的潮汐,被冲离原定海滩,却因祸得福,在德军防御最薄弱的地域上岸;而原来的地域却有重兵把守。
几小时后,美国第4师就与第82、第101空降师的一些伞兵联系上了。
至18时,第4师到达卡朗坦附近,仅阵亡17人,其中有2个突击团的12人。
但是在“犹他滩”南端的“奥马哈滩”,情景却惨不忍睹。
“奥马哈滩”是一片凹进去的海滩,两端是30多米高的悬崖,悬崖之间是一片高地。
德军在悬崖上设置了轻型火炮、反坦克炮和机枪,居高临下,控制着整个海滩。
其中霍克角的德军海岸炮威胁极大。
根据法国情报人员报告,霍克角30多米垂直的悬崖上有德军一个炮连,装备有6门法国造的155毫米榴弹炮。
这种炮射程达12海里,可以控制“奥马哈”和“犹他”两个海滩。
盟军之所以选择该海滩,一是“奥马哈滩”是与英军海滩的联结点;二是德国守军力量单薄,仅有第716师的一个团。
但在3月中旬,“奥马哈滩”划归新到的第352师。
盟国情报部门未能发现这个变化,直到6月5日部队登船后,才查明第352师驻守“奥马哈滩”,可为时已晚。
D日5时5分,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开始炮击“奥马哈滩”的德国阵地。
10分钟后,480架B—24重型轰炸机投下1285吨炸弹。
由于云层太低,能见度差,盟军海空军担心误伤自家人,结果统统把炸弹炮弹打远了,没炸着德国人的阵地,只打死了阵地后面法国农民的牛。
在“奥马哈滩”登陆的首批美军是美国第5军第29师的一个团和第1师的一个团。
由于担心霍克角的德国海岸炮,登陆突击队的换乘区距海滩很远,达11海里。
D日3时,美军开始换乘。
此时海面风高浪大,10艘登陆艇一下水就被打翻,300名士兵在大浪中挣扎着。
海水打进没翻的登陆艇,浸透了士兵的衣服。
哆哆嗦嗦的士兵们挤成一团,在海上颠簸、呕吐。
准备在“奥马哈滩”西段登陆的32辆水陆坦克在距海岸3海里处下水,几分钟后就有27辆被海浪吞没,沉入海底。
6时29分,幸存的坦克和坦克登陆艇刚冲上海岸,就被德国人准确的炮火击中,在海滩上燃烧起来。
一分钟后,第一波登陆的1450名步兵和除障工兵在距水际线40多米的地方下船,顶着海风在1米深的海水里爬向海岸。
被寒冷、晕船折磨了3个多小时的士兵踉踉跄跄地在水里挣扎着,还没上水际线,就迎头挨了德国大炮、迫击炮和机枪的痛击,死伤累累。
伤者被淹死,生者在无遮无掩、光秃秃的海滩上,又惨遭杀戮,死伤者的鲜血把海水都染红了。
第一波美军陷入混乱之中,只能为生存而战,只有极少数几个人向德军火力点冲去。
半小时后,第二登陆波冲上海滩,命运同第一波没有区别。
德国人的炮火既准又猛,没有一个美国兵能离开海滩。
海滩上和附近海面挤满了欲上岸的登陆艇,而岸上活着的美国官兵被压在海滩,6个小时只占据了10码宽的海滩。
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将军在指挥舰“奥古斯塔”号上收到几份无线电报和观察员的报告,知道了美军在“奥马哈滩”遇到迎头痛击,占领海滩的希望甚微。
布莱德雷忧虑不安,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撤离“奥马哈滩”,让美国第5军在英军的三个滩头或“犹他滩”上岸。
就在布莱德雷将军考虑撤离“奥马哈滩”的时候,滩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美国海军见滩头上的战友死伤惨重,又没有呼唤海军舰炮的支援,意识到滩头的形势极为严重。
12艘美国驱逐舰不顾搁浅、遭炮击和触雷的危险,开到距水际线仅730米的地方,为岸上部队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
与此同时,200名美国别动队员爬上30多米的峭壁,登上霍克角,冲向德军那个威胁甚大的155毫米炮连,发现6门大炮竟是6个电线杆!没有了德军海岸炮的威胁,美国驱逐舰大显神威。
在没有岸上火力控制的情况下,轰击每个出现的目标。
15。血战诺曼底(3)15。血战诺曼底(3)
驱逐舰以准确、猛烈的炮火,打得悬崖上的德国兵抱头鼠窜,挂起白旗。
只要一发现滩上美军用曳光弹射击目标,驱逐舰就把它当做指示信号,立刻发炮猛轰。
驱逐舰慢慢地把德军炮火压下去了。
滩头上的美军虽伤亡惨重,但士气未垮。
美军指挥官以身作则。
第29师副师长科塔准将临危不惧,在枪弹横飞的海滩大步行走,冷静地下达充满激情的命令。
他喊道:“留在海滩上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死人,另一种是等死的人。
来呀,赶走这些杂种们!”第1师第16团的团长泰勒上校对部下们喊道:“呆在这里只有死!我们死也要向前冲!”在这些令神鬼丧胆的指挥官的率领下,海滩上凡是能动的人,都跃身而起,前仆后继,冲向海滩尽头的防波堤。
又有两个步兵团冲出登陆舰,紧紧跟在这些视死如归的勇士之后,一步一步扩大着被鲜血染红的“奥马哈滩”。
美国海军的炮火越来越准,越来越猛。
盟军“喷火”式战斗机飞临“奥马哈”,进行炮火校正。
战列舰上的14英寸大炮发出令德军丧胆的巨响,炸得德军鬼哭狼嚎。
天黑时分,美国第5军的第1师、第29师终于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下,杀出一条血路,占领了正面64公里、纵深24公里的登陆场。
到夜间,登陆场正面扩大到8公里,有35万人上岸,牢牢控制住这块用2500人换来的登陆场。
当夜,美国第5军军部上岸,设立指挥所。
军长杰罗少将向第1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将军发出了第一份电报:“感谢上帝为我们缔造了美国海军!”虽然美军血染“奥马哈滩”,但D日盟军总伤亡却大大低于原先的估计,为1万零300人。
不过,盟军没有完成当日任务,没有占领预定的地域,5个海滩只有2个相连。
上岸的人员和装备大大低于原估计:人员少20%,车辆少50%,物资少70%。
如果此时德军大举反攻,盟军势必陷入窘境,或许会出现更大的安齐奥,甚至重演1915年的加利波里。
但是由于“坚韧”欺骗计划、隆美尔不在前线及希特勒把装甲部队控制在自己手里,盟军平安度过了D日这个“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在希特勒大吹大擂、隆美尔苦心经营的“大西洋壁垒”,撕开了一个80公里宽的大缺口。
在美国第5军血染“奥马哈滩”的时候,隆美尔在赫尔林根自己的别墅里起床了。
他准备给妻子过生日。
别墅里摆满鲜花,其中最鲜艳的一束是隆美尔送的。
客厅桌上放着各种礼物,隆美尔在巴黎买的那双鞋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隆美尔身穿花睡衣,趿着拖鞋,心满意足地摆弄着这些礼物。
过了一会儿,女仆敲门进来道:“隆美尔元帅,有您的电话!”电话是参谋长斯派达尔打来的:盟军开始进攻了。
隆美尔脸上顿时血色全无,面如白纸,半晌才说:“我马上回来!”隆美尔夫人发现丈夫接完电话已判若两人,一个劲儿嘟囔:“我真愚蠢!我真愚蠢!”匆匆吃罢早饭,隆美尔驱车赶往法国,这时是6月6日10时30分。
其实隆美尔没有必要这样自责,他的上司要比他愚蠢得多。
半小时前,有熬夜习惯的希特勒刚刚醒来,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约德尔告诉他,盟军已在诺曼底登陆。
此时盟军空降兵已经着陆近8小时,陆军登陆已4小时。
没有人敢把希特勒从梦中叫醒,也就没有人敢调动装甲部队。
其间,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曾向约德尔报告说,他已命令2个装甲师,即党卫队第12装甲师和装甲训练师向诺曼底开进。
约德尔立刻指责他擅自动用装甲预备队,命令这2个装甲师立即停止前进。
希特勒睡醒后同意了约德尔的决定。
他眼睛盯着巴顿和他的“第1集团军群”,坚信盟军在诺曼底是佯攻,主攻方向是加来,下令不得将这2个装甲师和驻守加来的B集团军群主力第15集团军调往诺曼底。
到了14时,希特勒又突然改变了主意,命令那2个装甲师开往诺曼底。
由于盟军强烈的电子干扰,命令在16时才传到装甲师。
党卫队第12装甲师开到诺曼底的卡昂以西时,遭到加拿大军队的阻击。
装甲训练师在D日根本没有投入战斗。
驻守卡昂以东、隆美尔惟一有权调动的第21装甲师,情况更是一团糟。
这个师的师长弗希丁格将军是一个典型的纳粹党徒。
他狂热崇拜希特勒,却对作战了解甚少,成天只想着寻欢作乐。
6月4日至5日狂风暴雨突起,他觉得平安无事,竟带着司令部的作战处长跑到巴黎寻花问柳去了,只留下参谋长。
D日上午,第21装甲师参谋长曾想发动大规模反击,但无法集结部队,只好让在手头的24辆坦克向卡昂以东奥恩的英国伞兵进攻。
由于仓促上阵,没有步兵伴随,被伞兵和登陆部队轻易击退。
D日,即被隆美尔称为“决定性的24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登陆盟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克服了最初的困难,站稳了脚跟。
15。血战诺曼底(4)15。血战诺曼底(4)
D日22时,隆美尔风尘仆仆赶回自己的司令部,恢复了以往的镇定和自信。
他心里明白,对手虽有1万多人的伤亡,但已经登陆成功。
听着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的形势汇报,隆美尔发现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仅靠防守诺曼底的第7集团军,他没有100%的把握把盟军赶回大海;如果动用在加来地区的第15集团军,那么谁来对付巴顿集结在英格兰东南的“第1集团军群”呢?
所有的德国决策人,上至希特勒,下至隆美尔和集团军司令,都上了“坚韧”计划的圈套,认为盟军在诺曼底是佯攻,目的是诱使精锐的第15集团军离开加来。
隆美尔没有要求将第15集团军调到诺曼底,反而提醒希特勒说:“我认为,我们必须估计到敌人将在别的地方发动重点进攻。”
当然,隆美尔和希特勒都没敢怠慢诺曼底。
希特勒同意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置于隆美尔的战术指挥下,在第二天破晓后,发动决定性反攻。
隆美尔终于获得了对装甲部队的控制权,心花怒放,信心倍增。
希特勒也坚信德军肯定在第二天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隆美尔的第一个目标是阻止盟军五个登陆场联成一片。
第二个目标是防止英军占领卡昂。
第三个目标是消灭“犹他滩”和“犹他滩”外的美国伞兵,防止他们占领瑟堡。
隆美尔把对手低估了。
数千架盟军飞机几乎不停地在战场上空巡逻、轰炸、扫射。
德国坦克根本无法集结成钢铁洪流,碾碎盟军登陆场。
个别能接近海滩的坦克,又遭军舰巨炮的轰击,被炸成碎片。
隆美尔在7日驱车跑了一天,从一个指挥所到另一个,看到一路到处是被飞机炸烂的德国坦克、装甲车、卡车和油罐车。
德国装甲部队还没到前线就遭惨重损失,只能躲在树林里等待天黑。
7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