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啪汉竺妗?br /> 显然,巴顿不能老呆在英国而不了解在法国的战况;而离开英国时间一长,肯定会被德国人察觉,发现其中的秘密。
如何才能让“坚韧”计划继续欺骗德国人呢?
1944年7月6日,巴顿乘一架飞机在“奥马哈滩”附近的一个简易机场着陆。
巴顿一下飞机,就站在一辆吉普车上,向几百名热情洋溢的美国士兵发表了一番演说。
他一开始就提醒士兵们不要说曾在法国见过自己,因为他是“盟国的秘密武器”。
之后说:“我为能在这里与你们并肩作战感到骄傲。
让我们把那些德国佬打个落花流水,向柏林进军。
到了柏林,我要亲手用枪打死那个纸糊的杂种(指希特勒),就像打死一条蛇一样。”
巴顿到了法国,坐立不安,怒气冲冲,担心“所有的光荣都被别人拿走,而自己却无事可做,只能看着树上的苹果长大”。
他向新闻记者阐述他的理论: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在圣洛突破德军防线,突入法国中部,包围德国。
这种想法正好与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的计划一致。
以此为由,巴顿被“撤职”了,发配到法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由老将麦克莱尔中将担任。
15。血战诺曼底(7)15。血战诺曼底(7)
麦克莱尔是美国陆军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是潘兴将军的部下。
二战时;在美国参战后只用了2年时间就把一个小型的职业陆军,变为1000万人的庞大战争机器,因而闻名遐迩,一直受到德国人的关注。
但没有人愿意去指挥“纸老虎”。
7月初,马歇尔将军让麦克莱尔将军充当这个角色。
当他从马歇尔的办公室里出来时,有人“注意到他因愤怒而脸色苍白,没有任何人像他那样怒不可遏,灰心丧气”。
当然,德国人没有察觉到美国参谋部里的事。
7月18日,蒙哥马利指挥英国第2集团军发起代号为“古德沃德赛马场”攻势,想从卡昂出发,用3个装甲师、700辆坦克,碾平德军工事,冲入法莱斯平原。
为了取得成功,盟军出动2200架飞机,投弹7000吨,其中500吨是在45分钟内投下的。
小城法莱斯在爆炸和硝烟中消失了,德国兵受到强烈的震撼。
盟军坦克在钢铁碰撞和炮弹的呼啸声中,冲向德军。
但是,隆美尔在受伤前已在这里设下重重陷阱,令盟军装甲兵魂飞魄散的88毫米高炮群,密集排列,无边无际。
在轰炸时,德军将火炮和坦克隐蔽起来。
轰炸一过,又将火炮推出,把英国坦克打得纷纷爆裂、起火。
英军不顾伤亡,连续猛攻72小时。
突然,天降暴雨,被炮弹、炸弹反复犁过的地面顿成泥塘,蒙哥马利只得鸣金收兵。
英军坦克损失过半,达400多辆,步兵也被大量杀伤,却只楔入德军阵地7英里,未进入法莱斯平原。
蒙哥马利精心组织的进攻失败了,但把德军的注意力和部队吸引了过来,为布莱德雷在右翼完成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
蒙哥马利发起攻势后,美军于7月18日占领圣洛。
之后抓紧时间补充弹药、兵员,准备发起猛攻。
布莱德雷这次进攻的代号是“眼镜蛇”,准备以空军的饱和轰炸开路,在圣洛以西,圣洛——佩里埃公路以南砸开德军防御的坚硬外壳。
美军同蒙哥马利攻势不同之处在于轰炸地区十分狭窄,是一个长56公里、宽16公里的长方形地区。
布莱德雷准备用2246架飞机(其中重型轰炸机约1500架),在最短的时间内投下4000吨炸弹。
尔后以柯林斯的第7军为先锋,穿过这块地区,突进阿弗朗什。
为了对付树篱,有位士兵建议在坦克前面装一个“人”字形大钢刀,刀下有一排耙齿,耙松土堤,砍断树根,开出通路,推着砍断的树丛当隐蔽物。
这个发明十分有效,立刻被推广。
为了防止饱和轰炸误伤自己,布莱德雷专程赶到英国,与空军司令马洛里将军协调。
布莱德雷要求飞机轰炸航线与美军战线平行,并使用100磅以下的小炸弹,以免炸出大弹坑,成为地面部队进攻的障碍。
但马洛里认为平行进入轰炸区会把飞机最大程度地暴露给德军高炮。
双方争执起来。
空军要求地面部队后退2000米,而布莱德雷只同意后退730米。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空军以平行航线轰炸,地面部队退后1100米。
轰炸计划在7月24日13时开始。
这天天气晴朗。
中午时分,一片乌云飘到目标区上空。
空军司令马洛里急令取消轰炸,但为时已晚。
有400架飞机没有接到命令而投下了炸弹。
许多炸弹落到自己人头上,炸死25人,伤131人。
布莱德雷担心这会暴露意图,其实大可不必。
德B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虽认为这是盟军进攻的开始,但不过是佯攻,主攻还在卡昂方向。
7月25日上午,1500架重型轰炸机、380架中型轰炸机和550架战斗机,共2430架飞机飞临目标。
但轰炸机违反了事先达成的协议,以同战线垂直的航线,投下4000吨炸弹和燃烧弹。
炸弹落在自己人头上的报告像流水一样传到布莱德雷的指挥所。
美军死111人,伤490人,其中有“第1集团军群司令麦克莱尔中将。
这位倒霉的将军当时正在前线视察。
一位军官记下了当时的情景:很可怕。
地面上硝烟弥漫,地动山摇,飞溅的泥土遮天蔽日。
我们好几十人被击中,尸体从战壕里被抛了出去。
美国步兵眼花缭乱,惊恐万状。
许布纳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说,这是他所见到的最可怕的战斗……
一颗炸弹正好落在麦克莱尔所在的战壕里,把他抛到60英尺以外,混身血肉模糊,除了衣领上的三颗将星外,什么也认不出来了。
大轰炸给德军造成的破坏和震撼则大得惊人。
美国陆军官方历史这样记载:炸弹掩埋了敌人及其装备,击毁了坦克,切断了电话线,炸坏了无线电天线,迫使通信员逃进猫耳洞或近处的弹坑。
敌人前后方的通信联络全部中断。
轰炸把敌主要防线变成一道新月形的恐怖地带……
“眼镜蛇”计划的轰炸至少要歼敌1000人。
约有1/3的敌人有生力量被打死或打伤,幸存者如惊弓之鸟。
15。血战诺曼底(8)15。血战诺曼底(8)
只有十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能使用。
装甲部队3个营级指挥所被摧毁。
3个配属的空降团实际上被消灭。
德国守军第17集团军参谋长拜尔莱因估计,目标地区70%的德国守兵丧失了战斗力——不是被炸死、炸伤,就是被吓得神志不清,呆若木鸡。
中午,柯林斯将军下令美国第7军的3个师——第9师、第4师和第30师,开始进攻。
被自己的炸弹炸得晕头转向的美国兵,小心翼翼地进入被炸得如同月球表面似的轰炸区,以为会遭到顽强抵抗,但发现脚下的土地和四周已经没有了生机。
美军很快越过圣洛——佩里埃公路,前进了55公里。
柯林斯决定提前投入装甲部队。
此时柯林斯的右邻第8军和左邻第19军也发起攻击。
26日,美军推进了8公里。
装有“人”字形大钢刀的坦克大显身手,推开了重重树篱,砍碎了躲在树篱后的德兵。
美国坦克装了发光识别板和专用对空联络电台,一遇抵抗就呼唤在头顶盘旋的战斗轰炸机支援;飞机发现目标后,立即向地面部队指示目标。
由于空地配合默契,让美军付出万条生命的诺曼底灌木树篱,成为德国兵的丧身之地。
7月27日,美军的推进速度迅速加快,第8军沿海岸冲向库汤斯,第7军杀到珀西后挥戈西进,与第8军一道,把党卫队第17装甲师夹在中间。
德军想夺路而逃,但未成功,又遭盟军的猛烈轰炸。
7月30日,这个德国装甲师全军覆没,在库汤斯以南的田野上,丢下几百辆坦克和数不清的死尸。
当晚,美国第8军占领阿弗朗什,进入布列塔尼半岛,打开了进入法国腹地的大门。
美军其他几个军:第15军、第12军、第20军、第5军、第19军也从这个缺口涌入。
根据原先的约定,美军于8月1日组成第12集团军群,由布莱德雷任司令,下辖巴顿的由4个军(第8军、第15军、第20军、第12军)组成的第3集团军和霍奇斯的由3个军组成的第1集团军(第5军、第7军和第19军),共90万人。
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由加拿大第l集团军和英国第2集团军组成,共66万人。
两路盟军共156万人。
第3集团军一成立,巴顿立刻命令通过阿弗朗什的美军呈扇形展开,一个军直奔布列塔尼半岛顶端的布雷斯特,其余各军则分别杀向南特、勒芒。
德军诺曼底防线被砸开了。
巴顿精神抖擞,在前线来回奔忙,像魔术师般地灵活指挥着他那庞大的军队,如旋风一样,横扫诺曼底,朝克鲁格元帅B集团军群背后杀去。
一天,他爬上一座小山,望着断垣残壁的农庄、燃烧的田野和几百具僵硬的德军尸体,不禁大喊:“与战争相比,人类一切都相形见绌!上帝啊!我多么热爱战争!”另一个人也热爱战争,但已被自己挑起的战争弄得狼狈不堪,快山穷水尽了。
这个人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在7月20日的爆炸事件中侥幸逃生,变得更疯狂,更多疑。
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美军从阿弗朗什涌入,把德军整个防线打得土崩瓦解;他想挽回诺曼底败局。
他拒绝了把诺曼底的德军撤到法德边界的建议,命令克鲁格集中全部装甲部队从维尔和莫尔坦之间进攻阿弗朗什,把突入布列塔尼和法国中部的巴顿包围起来消灭。
8月2日,希特勒把这个名为“吕希特”的作战计划发给克鲁格:“法国战役的胜负决定于‘吕希特’的成功……
西线总司令有一个独一无二、永不再来的机会:突入一个非常暴露的敌占区,使战争形势彻底改观。”
希特勒拼凑了300架飞机,命令克鲁格元帅以8个装甲师向西进攻,突破美军只有一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防守的莫尔坦,占领阿弗朗什。
深知西线情况的克鲁格元帅一眼看出了这个计划的危险,立刻回电希特勒:”……进攻如果不成功,将使整个西线暴露给敌人,在西线被切断。”
他接着指出:为了集结装甲部队,他必须从卡昂调兵,其结果是他无法阻挡英国人从卡昂向法莱斯发起的进攻。
希特勒没有退让,宣布给克鲁格140辆新坦克和60辆装甲车。
但克鲁格仍指出:这个进攻只能以灾难告终。
希特勒决意要孤注一掷,对克鲁格的忠告置之不理,只是命令他在8月6日发起进攻。
此时的克鲁格知道自己参与暗杀希特勒的事早晚会被发现。
这位精明能干却唯唯诺诺的元帅,没有隆美尔的胆量,现在只想把这场仗打好,挽救其在希特勒心中的地位。
他知道这次进攻凶多吉少,却不知盟军情报部门完全破译了他和希特勒之间的电报,为他安排了一个大陷阱。
希特勒和克鲁格之间的电报、克鲁格与部下之间的电报,在几小时内就被破译,并译成英文,送到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的桌子上。
三位将领立刻发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战机:当巴顿的第3集团军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克鲁格的B集团军群侧后时,希特勒不仅不让克鲁格撤退,反而命令他向与巴顿进军方向相反的方向进攻。
15。血战诺曼底(9)15。血战诺曼底(9)
这真是送上门来的一大块好肉。
三将立刻决定:由美军第30师坚守俯视莫尔坦的战略要地317高地,并在维尔和莫尔坦之间展开5个师,再以3个师作预备队,以备不测。
蒙哥马利麾下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继续从卡昂向法莱斯进攻,占领法莱斯后继续向南推进;巴顿率第3集团军先快速进军勒芒,然后挥戈北上,在阿尔让唐以南与加拿大军会师,消灭整个B集团军群。
布莱德雷下达完这个计划后,兴高采烈地对部下说:“我们来尝尝大火鸡吧!我准备尽吃肉。”
8月7日,德军向莫尔坦发起进攻。
德军绕过317高地,先占领了莫尔坦,推进到距阿弗朗什仅11公里的地方,被美国装甲部队挡住。
破晓后,317高地的美军第30师居高临下,把德国坦克打得七零八落。
中午时分,浓雾散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