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尽管如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波兰第1军指挥部仍以炮击和空袭来支援起义者。
从9月13至10月1日,苏联空军第16集团军和它指挥的波兰空军第1师先后出动飞机4821架次。
其中1361架次是应起义者的请求直接袭击华沙的敌军,2435架次是向起义者空投物资。
苏、波空军人员共投下156门迫击炮,505支反坦克枪,2667支自动步枪、步枪和卡宾枪,330万发子弹,还有其他军用物资、药品以及130吨粮食。
英国也做出努力,支援起义者。
9月18日,104架重型轰炸机飞临华沙上空,投下补给品,但数量不多,时间也太迟了。
到9月底华沙的起义者弹尽粮绝,在他们发出的最后几次广播中说:“……您的英雄们是一些士兵,他们用左轮手枪、汽油瓶作为武器,跟坦克、飞机、大炮搏斗。
您的英雄们是那些妇女,她们在弹雨纷飞的炮火下护理伤员,传送信件,她们在炸得倾塌的地下室炊制食品,喂养小孩,供应成人。
她们安慰垂死者,减轻他们的痛苦。
您的英雄们是这些孩童,他们在还在冒烟的废墟间安静地嬉戏。
这些就是华沙的人民。
“能够鼓舞起这样广泛的英雄行为的民族是不朽的,因为死者可以说已经战胜了;而生者将继续战斗,取得胜利,并一再证明:只要波兰人活着,波兰就存在下去。”
国家军司令部在同人民抵抗领袖们商量之后,认为继续战斗已不会达到起义的目的,只能延长人民的痛苦和牺牲。
这时德军城防司令巴赫—齐列夫斯基通过波兰红十字会建议进行谈判,国家军同意了。
10月2日签订了停火协定。
同日,波兰代表团在德军司令部签署了投降书。
在长达两个月的战斗之后,波兰国家军放下了武器。
德寇把华沙剩下的所有居民都撤走了,然后就是进行系统的破坏。
所有能搬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被运往第三帝国。
建筑物不是被炸毁,就是被烧掉。
在38万名国家军中,大约有15万男女牺牲了。
和平居民的损失很难确切计算,但据波兰作者的统计,15万人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丘吉尔的回忆录中记载,平民死者为20万人)。
据巴赫—齐列夫斯基说,德军的损失是26万人。
3个多月以后(1945年1月17日),当波兰第1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部队进入沙华后,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巡视了这座英雄的城市。
他们向斯大林报告说:“波兰首都华沙已被法西斯强盗破坏了。
希特勒分子是些残酷的野兽,他们把一个个街道都破坏了。
大型工业企业已从地面消失。
住房不是被炸毁就是被烧掉。
城市公用设备已不能使用。
成千上万的市民惨遭杀害,其余的则被赶走,市内一片死寂。”
在华沙巷战正酣时,罗马尼亚人民也于1944年8月23日举行了武装起义。
与波兰不同,罗马尼亚的安东内斯库政府同希特勒结盟,参加了1941年6月的侵苏战争,因而遭到罗马尼亚共产党和人民的唾弃。
早在1941年9月,罗共就发表了罗马尼亚人民民族统一阵线反对德国法西斯占领者和卖国贼安东内斯库为首的军事法西斯集团的行动纲领。
16。进军东欧(5)16。进军东欧(5)
1943年2月,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到惨败。
6月,根据罗共的倡议,反希特勒爱国阵线秘密成立,参加者除罗共以外,还有“爱国者联盟”、“农民阵线”、“匈牙利族劳动人民民主联盟”、社会民主党的个别地方组织以及其他反法西斯团体。
随着整个战局的转变,希特勒失败的前景日趋明朗,于是罗马尼亚的地主资产阶级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英、美身上。
1944年3月,经安东内斯库同意并在他的帮助之下,罗马尼亚密使被派到开罗,与英、美代表商谈停战条件。
4月12日,苏联代表把事先与盟国商妥的停战条件交给罗方密使。
这些条件规定了罗马尼亚转入反法西斯联盟一边对德国作战,按照1940年条约恢复苏罗边界,废除关于特兰西瓦尼亚的“维也纳裁决”1940年8月30日,德国法西斯把“维也纳裁决”强加于罗马尼亚,即规定把属于罗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北部的领土划给匈牙利。
等等。
国际形势越来越有利于罗马尼亚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944年5月1日,罗共同社会民主党达成协议,建立了工人统一战线。
6月20日,即在推翻法西斯专政前两个月,国家农民党和国家自由党也正式同意与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进行合作。
早在1943年8月,罗共就决定采取武装起义的方针。
1944年春天,罗共着手建立爱国卫队,从罗军军火库和爱国军官那里购买武器弹药。
罗共领导人知道,没有军队参加,起义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此他们加强了在军队中的工作。
而国内外的形势也促使许多爱国的官兵愿意参加起义。
6月13日深夜,在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秘密住所,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参加者有罗共、爱国军官和宫廷的代表,他们研究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会议最后通过了罗共的建议: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内斯库专政,使罗马尼亚转到反法西斯联盟一边。
会上还成立了由罗共指导的军事委员会,负责起义的军事技术准备工作。
起义的主力是驻在国内的罗马尼亚军队,有74万人,占当时现役军人的63%。
起义应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
为了使罗马尼亚境内的力量对比有利于起义者,罗军总参谋部利用各种借口,拒绝执行德军指挥部关于把新的罗马尼亚部队派往前线的命令。
起义应在苏军于罗马尼亚前线转入进攻以后开始。
那时德军指挥部不得不把兵力投入前线,因而就无力镇压起义。
8月初,罗共完成了起义的准备工作,并把党的领袖格·乔治乌—德治和其他同志从监狱里营救出来。
罗马尼亚军队和宫廷人士参加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意味着安东内斯库集团的彻底孤立。
它这时依靠的只是德国侵略军。
盘踞在罗马尼亚的德军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由弗里斯纳上将指挥,共有25个师,64万多人;另外在罗国境内还有党卫军和其他部队,约57万人。
布置在前线的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22个师、5个旅)名义上也归弗里斯纳指挥。
这个德军集团军群的人数和武器装备都比进攻的苏军差得多;尽管他们拚死挣扎,但挡不住红军的强大攻势。
8月20日,苏联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上将)和第3方面军(司令员托尔布欣上将)以及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分舰队,总共125万大军,发动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百万大军以16万门大炮和1870辆坦克为开路先锋,在2200架飞机的掩护下,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突破德军防线,于8月22日截断了德军西退的主要道路,23日包围了德军基什尼奥夫集团。
前线告急,安东内斯库还在做梦。
8月23日清晨,他召开政府紧急会议,建议宣布总动员,组织防御,把整个罗马尼亚变成一个大战场。
为了使政府的决定更具有权威性,安东内斯库希望国王发表一个告人民书,号召人民全力参战。
为此,他于8月23日下午到王宫去拜见国王。
本来,在苏军于8月20日发动大规模进攻时,罗共决定8月24至26日举行起义。
但事态的发展迫使罗共把起义日期提前到8月23日。
这天下午,当安东内斯库来到王宫时,国王按照共产党的计划,逮捕了安东内斯库和几名政府成员,交给以波德纳拉希为首的爱国卫队看管着。
逮捕安东内斯库集团成员,便成为武装起义的开始。
布加勒斯特卫戍部队和爱国卫队按计划,迅速占领了政府大厦和邮电通讯、广播等要害部门,并开始解除德军的武装。
安东内斯库的政权垮台了。
8月23日晚上,国王发表了广播声明,宣布废除法西斯专政,停止针对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行动,接受苏联政府于1944年4月12日提出的停战条件,准备进行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解放自己的国家。
共产党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消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
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加入爱国卫队和罗马尼亚军队。
16。进军东欧(6)16。进军东欧(6)
8月24日清晨,起义的主要力量、驻在国内的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对德军采取战斗行动。
整个首都弥漫着强烈的反法西斯气氛,各阶层居民无不摩拳擦掌。
安东内斯库的个人警卫团也立即投靠到起义者一边,参加战斗。
在持续5天的激烈战斗中(8月24至28日),罗马尼亚军队和爱国卫队击溃并歼灭了布加勒斯特及其近郊的德军。
首都的德寇26日即已被肃清。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地方的爱国力量也展开了行动。
从8月24至31日,罗马尼亚军队和爱国卫队共俘虏德军53159人,其中有14名将军,击毙希特勒分子5000多人。
在前线的罗马尼亚军队也纷纷倒戈,掉转枪头,打击德国占领者。
例如,在8月23日夜里,罗第3集团军司令杜米特雷斯库大将发出命令:“罗马尼亚的各级指挥官和部队不再服从德军指挥”,停止“反对苏联武装部队的一切战斗”。
另一位军官则命令他的部队在“你的防区内采取各种措施并解除德军武装”。
这就加速了苏军的胜利。
8月29日,苏军结束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31日进入已获解放的布加勒斯特。
在10天的大规模血战中,苏军打败了德“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歼灭了22个师,击溃了仍在前线的罗马尼亚军队,俘虏德军20万人。
德军损失35万门火炮、8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00多架飞机。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使罗马尼亚很大一部分领土获得解放,为罗国人民的武装起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罗马尼亚军队和苏军并肩携手,共同战斗。
1944年10月底,罗马尼亚国土全部获得解放。
此后,罗马尼亚的两个集团军在苏军的统一指挥下,参加了解放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为打败德国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1944年9月9日,保加利亚也举行了反德武装起义,史称九月革命。
1941年初,希特勒在准备发动侵苏战争时,先把与苏联接壤的国家一个个绑上了侵略的战车。
3月1日,保加利亚被迫加入德、意、日三国公约。
当天,德国军队就进驻保加利亚,占领了这个国家。
德军占领后就疯狂掠夺保加利亚的粮食、原料和工业品,把保国视为它的农产品供应地。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后,保加利亚傀儡政权秉承希特勒的意旨,开始迫害爱国人士,在全国进行大搜捕。
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者被关进集中营,遭到严刑拷打和折磨。
1941年9月19日,保加利亚宣布全国处于战争状态;12月,保加利亚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保加利亚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爱国者的义愤。
在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当天,保加利亚工人党就做出决定,着手组织武装力量,抵抗法西斯侵略者。
此后,战斗小组逐步建立起来,开始袭击德国的军需工厂、军火仓库、铁路枢纽和交通线。
随着苏军胜利西进,保加利亚的抵抗运动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到1944年夏末,游击队已发展为11个旅和37个支队,拥有队员18300人,另外还有20万同情者(保语叫雅塔克)。
以工人党为首的“祖国阵线”,在各阶层进行广泛的团结工作,也争取到爱国军官的支援,很多部队愿意接受祖国阵线的调遣。
8月下旬,罗马尼亚退出战争;9月5日,苏联宣布“与保加利亚处于战争状态”。
当天,保加利亚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起义计划。
这时人民抵抗力量已发展到3万人,正式称为人民解放军。
9月8日晚,按照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成立于1943年春天)的命令,索非亚发动了武装起义。
事先进入城市的游击队切断了索非亚的交通,卫戍部队和坦克部队转到起义者方面,和人民解放军一起占领了政府大厦和各个要害部门。
9月9日,电台广播了祖国阵线第一个政府成立的宣言,法西斯傀儡政权土崩瓦解。
“九·九”起义后,保加利亚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