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在阿纳姆以南一点的地方,德国第1伞兵集团军司令库尔特·施图登特大将也在仰望着满天的飞机和降落伞,不禁露出羡慕之情。
他就是当年巧夺埃本埃迈尔要塞、首开空降兵作战的指挥官,后来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又率德国伞兵大败英军。
施图登特自言自语道:“我真希望我曾有过这么强大的伞兵。”
莫德尔率领司令部人员悄悄驶离塔法尔伯格饭店,奔向阿纳姆市区。
半路遇到一位德国少校。
莫德尔立刻停车吼道:“去比特里希将军司令部的路怎么走?
!
”“顺多廷海姆大街走。”
莫德尔要找的比特里希将军就是党卫队第2装甲军军长。
比特里希是嗜血如命的党卫队中不多见的将领。
他生了副好面孔,练了副好身段,举止优雅,言谈幽默,头脑清醒,反应敏捷,颇受国防军同行们的尊敬。
他一看到盟军在欧斯特贝克空降,立刻明白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还没等莫德尔来,就毫不犹豫地下令第8装甲师所有在位人员进攻英军着陆场;第9装甲师一部向奈梅根移动;另一部驰向阿纳姆大桥,帮助守桥部队坚守大桥。
他知道,对付空降兵的最佳办法是迅速进攻着陆场,防止伞兵与地面部队会合。
在盟军这边,美国第101师在着陆后不到一小时,就占领了南威廉斯运河上的桥梁和威廉敏娜运河上的一座桥梁,在天黑之前就与霍罗克斯的第30军会师了。
但宗镇附近的一座桥被德军及时炸毁了。
美国第82空降师最初进展顺利,在1小时内占领了马斯河上的桥,5小时后又占领马斯河—瓦尔运河上的桥梁。
此时天色已晚,师长加文决定来日再战。
次日晨,加文还未下令进攻瓦尔河大桥,德军反击部队就向着陆场凶猛扑来,并占领了着陆场。
这时美军运载火炮、车辆和步兵的滑翔机很快就要飞来降落。
美军奋力要夺回着陆场,与德军杀成一团。
经残酷的战斗,终于将德军赶走。
所幸的是滑翔机因大雾拖迟2小时起飞;到达奈梅根时,着陆场的战斗已经结束。
德军凶猛的反击打乱了加文将军的计划。
加文将军决定在第3天(即19日)再进攻瓦尔河大桥。
19日晨,运载步兵的滑翔机因大雾未能起飞,但爱尔兰禁卫军已杀到奈梅根,与美军会合。
两军合为一股,向瓦尔河大桥猛攻。
瓦尔河大桥和奈梅根是荷兰境内最易守难攻的地区之一。
荷兰军队战前在这里筑构了坚固的工事,在1940年5月把德军整整挡了三天。
现在德军利用荷军遗留下的工事,顽强阻击。
盟军在19日伤亡累累,寸功未立。
德军觉得阵地固若金汤,就没有炸桥。
此时在阿纳姆的英国第l空降师处境险恶,急待与英第30军会合。
盟军将领心急如焚。
霍罗克斯中将、英国空降军军长布朗宁将军在20日亲临奈梅根前线研究对策。
几人发现德军正面防御坚固,盟军正面进攻难以奏效,决定派第82空降师的第504空降团乘冲锋艇从奈梅根下游1英里处强渡400码宽湍急的瓦尔河,从侧后与正面的部队夹击守桥德军。
当天下午3时,第504空降团的官兵开始渡河,但很快被德军发现。
德军机枪、迫击炮对准美军猛扫猛轰,一排排冲锋艇被打沉,美军的鲜血染红了河水。
第504团虽损失过半,但终于冲上瓦尔河北岸,向奈梅根大桥杀去。
黄昏时分,大桥北端升起星条旗。
霍罗克斯见状,立刻下令爱尔兰禁卫军进攻桥南的德军。
德军腹背受敌,仍顽强抗击,寸步不让。
在桥北、桥南的德国第9装甲师也向美军第504团和英30军侧翼发起反击。
一时间,奈梅根大桥四周枪炮齐鸣,杀声震天。
盟军和德军短兵相接,展开残酷的拉锯战。
晚上9时,第504团和只剩2辆坦克的爱尔兰禁卫军终于握手于大桥,击退了德军,牢牢控制了大桥,打开了通向阿纳姆的大门。
厄克特将军指挥的英国第1空降师,此时在阿纳姆却已陷入绝境。
英国第1空降师一开始就运气不佳。
虽然只有七架运输机被击伤,但拖曳的滑翔机却因牵引绳被击断不知飞到了何方。
第1伞兵旅第1空降侦察中队的所有车辆都在这几架滑翔机里。
17。西线大战正酣(5)17。西线大战正酣(5)
更糟的是,厄克特将军的电台坏了,既不能同上级联络,也不能与下属联系。
着陆1小时后,第1伞兵旅的3个营兵分三路向阿纳姆大桥前进。
伞兵们出发不久就发现地图极不准确。
第2营原计划顺着阿纳姆市南缘,进至阿纳姆大桥,没想到走向市里。
阿纳姆市居民早就盼望盟军到来,立刻涌上街头,拿出水果、酸奶、茶,热烈欢迎英军。
英军官兵不好意思拒绝热情的荷兰人,因此行进速度极慢。
好不容易走出市区,第3营就遭到德军的阻击,直到天黑才走完一半的路程。
厄克特将军因为电台失灵,就离开师指挥所同第1旅旅长一起随第3营出发,准备从北绕过市区,进击大桥。
刚走出3公里,第3营就在一个十字路口处突遭德军迫击炮的轰击,伤亡惨重,无法前进。
厄克特下令冒险冲锋,但被击退。
僵持几小时后,英军只得且战且退,另择他路。
第1营着陆后也向阿纳姆以北前进,准备占领城北的高地,阻击南下的德军。
但还没到达高地,就与准备进攻欧斯特贝克的德军第8装甲师遭遇。
德军的坦克、自行火炮、火炮向英军一起开火。
一位幸存的英军士兵回忆道:“我们都被密集的炮火扫倒了。
四周都是死者,伤员不断痛苦地呻吟,请求给水喝……
德国人一次次攻入我们的阵地,又一次次被刺刀赶了出去。”
第1营营长见德军力量太强,自己伤亡太大,决定率残部撤出战斗,离开道路,穿过树林前去增援第2营。
第1营终于在黎明时赶到阿纳姆大桥桥头,与第2营会合。
第2营此时只剩下500人,正缺人手。
营长福罗斯特中校派第1营攻占大桥南侧,自己的C连占领1公里以外的铁路桥。
C连刚到桥头,铁路桥就被德国人炸毁。
第1营也没能占领大桥南侧。
德军第9装甲师一个配备有虎王式重型坦克的战斗群早已严阵以待,未费吹灰之力就击退了英军的二次进攻。
福罗斯特知道没有援兵无法占领大桥,就控制了大桥北侧四周的建筑物,固守待援。
德军党卫队第2装甲军军长迪特里希没有让英国人喘息,下令向大桥北侧和欧斯特贝克着陆场进攻。
阿纳姆大桥北端的英军和正向这里前进的英军第3营陷在弹雨之中。
厄克特将军和旅长同第3营残部在一起。
在短兵相接的混战中,旅长饮弹身亡,厄克特见德军掩杀过来,急忙躲入阁楼藏身。
德兵在屋里看了看,没上楼,但在街道上建立起临时指挥所。
厄克特被困住了。
杀向阿纳姆大桥的3个营都死伤累累,未能完成任务。
此时在欧斯特贝克着陆场的英国第1空降旅旅长希克斯因电台通信距离太近,不知厄克特的3营状态如何。
只听那边枪炮声异常激烈,知道厄克特需要援兵,但德军对自己的进攻也一轮紧似一轮。
大有一举占领之势。
希克斯冒险派出一个营杀向大桥。
不料德军早有埋伏,这个营被杀得死伤累累,又陷入重围。
希克斯欲呼唤空军飞机来援,但同上级联络的电台早已损坏,只得等待后续部队来援。
英国第1空降师的恶运接踵而至:英格兰南部连日大雾迷漫,飞机无法起飞。
再说福罗斯特中校指挥的3个残缺不全、死伤惨重的营,虽身陷绝境,饮水和弹药奇缺,但斗志不减,逐屋与德军争夺。
他们击退了德军一次次进攻,盼望霍罗克斯的第30军和加文的第82空降师快点打过来。
20日黄昏,霍罗克斯和加文终于占领奈梅根,福罗斯特中校却快要支撑不住了。
英军连续苦战4天,弹药、饮水、食品耗尽,体力不支。
21日,德军又向据守在桥头的英军发动进攻。
英军不畏强敌,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匕首沿着楼梯同德军肉搏。
终因寡不敌众,到上午9时,3个营的英军全军覆没。
德军消灭了守桥英军后,集中兵力向着陆场发起猛攻。
此时厄克特将军在阁楼顶上躲了近24小时后,终于脱身,逃到欧斯特贝克,接过空降师指挥权。
他要守住这块最后的阵地,坚持到霍罗克斯杀来。
霍罗克斯距厄克特仅16公里。
德国人把这16公里守得铁桶一般,巧妙利用池塘、沼泽、沟渠,顽固抗击,并瞅准时机不时向霍罗克斯的翼侧发动短促而凶猛的反击,弄得英军首尾难顾,推进速度极其缓慢。
厄克特的处境越来越险恶了:德军占领了着陆场西北处的高地,英军的一举一动都被德国人看得一清二楚。
着陆场都被德军的炮火所控制。
白天德军在蚕食英军的阵地,入夜则炮击英军,搞得英国人彻夜不宁,疲惫不堪。
为挽救厄克特,盟军利用22日的好天气,在厄克特和霍罗克斯之间空降了波兰第1伞兵旅。
波兰人在下莱茵河南岸的德端尔渡口着陆。
谁料德军已从一名被打死的英国军官身上缴获了盟军的这次全部作战计划,早就部署了伏兵等候。
17。西线大战正酣(6)17。西线大战正酣(6)
波兰人刚一着陆,就遭一顿痛打,死伤浩大。
虽终于守住了着陆场,但攻击力量剧减。
波兰人初战不利,仍奋力杀向下莱茵河,冲到河岸。
但波兰人此时已精疲力竭,与厄克特隔岸相望,却无力相救。
第二天,即23日,苦战6日的霍罗克斯的先锋终于与波兰人会合,一次次拼命渡河,但都被对岸德军凶狠、密集的火力赶了回来。
厄克特将军的着陆场一天小于一天。
盟军飞行员冒着暴雨般的德军高射炮火,一次次地把武器、食品、药品、饮水投给英国第1空降师。
由于英国伞兵的阵地不断变小,伞兵们眼睁睁地看着补给品落到德国人手里,叫苦不迭。
厄克特将军终于意识到硬撑下去只能是全师覆没,只得下令撤退。
25日夜,幸存的英国第l空降师官兵借着夜幕的掩护,开始悄悄往下莱茵河南岸撤退。
德国人很快就发现了,机枪、大炮一齐向河道猛打。
英国人虽死伤累累,但仍有不少人游到南岸,其中有厄克特将军。
蒙哥马利竭力鼓吹的“市场—花园”战役,就这样结束了。
英国第1空降师兵败阿纳姆城下,3000人受伤,阵亡、失踪者达6450人。
霍罗克斯中将痛苦万分,把9月25日称为是自己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他再也没有被提升。
蒙哥马利元帅承认自己失算了,默默同意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宽大正面”战略,集中力量打通斯凯尔德河口。
但德国守军利用这一星期的时间大大增强了工事,拼命顽抗。
11月1日,盟军(主要是加拿大军队)以死伤27万人的代价,占领南贝弗兰岛和瓦尔赫兰岛,打通了斯凯尔德河。
11月28日,盟国第一支船队驶向安特卫普。
英军在阿纳姆的失败,标志着盟军迅猛追击德军的结束。
德军的抵抗越来越有效。
盟军与德军在西欧的秋雨泥泞中互相厮杀,但战绩不大,西线陷入胶着状态。
布莱德雷将军指挥的美军第12集团军群虽在10月21日经残酷的战斗,占领德国西部城市亚琛,越过法国东部的孚日山脉,占领梅斯,法军占领了斯特拉斯堡,但伤亡惨重,加之雨雪交加,道路泥泞,无力再战了。
12月,布莱德雷将军又在阿登山区以北美国第1集团军的地段发动攻势,以保持对德军的压力,为1945年春发动全面进攻做准备。
战斗极其激烈,双方伤亡惨重。
美国第1集团军两个月来一直在战斗,有三个师遭重创,伤亡超过21万人。
就在布莱德雷将军在阿登以北、罗尔河西岸苦战的时候,德军突然在阿登发动大规模进攻,阿登战役或“突出部战役”开始了。
1944年8月19日,冯·克鲁格陆军元帅的B集团军在诺曼底被打得溃不成军,希特勒终于知道德军惨淡经营几年的“大西洋壁垒”已经土崩瓦解,德军只能退守“齐格菲防线”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