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斯大林注意地听着,问道:“您认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吗?”
“这不是个坏主意,但仅仅是出于善意。”
“给他们一块占领区,那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
斯大林冷冷地说。
此时已是16时57分,到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时间。
罗斯福建议入场。
会场在沙皇当年的宴会厅。
包括三巨头在内的10位美国领导人、8位英国领导人和10位苏联领导人围坐在圆桌旁,开始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全体与会人员都有些激动。
斯大林宣布会议开幕,建议罗斯福致开幕辞。
罗斯福首先感谢斯大林,说鉴于他和斯大林相处得极为融洽,建议会议可不拘礼仪,畅所欲言,并建议首先讨论军事问题。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气氛诚挚、热烈。
当晚,罗斯福总统举行晚宴,招待英苏两国政府首脑、外长和首席顾问。
三国领导人祝酒不断,越谈越近乎。
最后罗斯福对斯大林说:“我想告诉您一件事。
两年来我和丘吉尔首相通了许多电报,每次提到您,总把您称为‘约大叔’。”
斯大林的脸拉了下来,问这是什么意思。
在场的人都颇感尴尬。
罗斯福说这是一个亲切的称呼,并叫人续香槟酒。
“是不是该告辞了?”
斯大林问道。
“没有,还早呢!”罗斯福叫了起来。
这时美国征兵署主任贝尔纳斯打圆场道:“既然我们被称为山姆大叔,那么约大叔又有何妨呢?”
莫洛托夫也凑上来打圆场:“别误会,元帅是在开玩笑呢。
两年前我们就听说这种说法了,全俄国都知道。”
人们不知道斯大林是真生气还是假装的。
斯大林说他只呆到22时30分。
丘吉尔最善于在这种时候大显身手。
他举杯建议为这历史性的会议干杯,说:“全世界在注视着我们。
如果我们的会议圆满成功,数百年的和平将继之而来。
我们三大国为这次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我们应该维护和平。”
丘吉尔的祝酒辞触动了斯大林一根特别敏感的神经。
即三大国与小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投票权问题。
一国一票无法体现大国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会变得同一般小国一样无足轻重,联合国会变成曾把苏联开除的国际联盟。
这是斯大林绝对不能允许的。
斯大林举杯应道:“我们三大国经受了战争的冲击,从德国人手中解放了小国。
可有些小国却似乎认为大国是迫不得已才解放小国。
现在小国在指责大国没有考虑他们的权利。
苏联准备同英国和美国一道维护小国权利,但我永远不能同意:任何大国的任何行动要得到小国的批准。”
丘吉尔拍手称是,但罗斯福却不同意,把话题引到了波兰,说:“这个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美国有许多波兰人,他们都对波兰的前途极为关心。”
斯大林更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答道:“可你们那里700万波兰人中只有7000人有选举权。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5)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5)
我研究过这个问题,我没有说错。”
“此话错得可笑。”
罗斯福硬梆梆地说。
一阵沉默。
丘吉尔又出来打圆场了,提议为全世界无产者干杯。
丘吉尔想岔开话题,没料到招来关于民族自决权的辩论,辩论的矛头后来竟对准英国殖民制度。
丘吉尔不干了,说道:“我总被称做反动分子,但在在座的诸位中,我是惟一通过我国人民普选产生、随时会失掉职务的人。
我为此感到自豪。”
斯大林笑丘吉尔害怕大选。
丘吉尔答道:“我非但不怕,还为英国人民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有权更换政府而自豪。”
片刻,斯大林又把话题转到小国上,重申决不接受小国的指责。
丘吉尔这次不为斯大林拍手了,说,“没有小国对大国发号施令问题。
大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克制地显示自己的威力,尊重弱小民族的权利。”
接着引用一句英国诗句:“雄鹰应当容许小鸟歌唱,且不问其缘何纵声啾唱。”
罗斯福为丘吉尔拍手称是,斯大林不吱声了。
三巨头虽舌战了一番,但整个宴会气氛热烈。
斯大林兴致极高,直到23时30分才起身告辞。
次日(2月5日)下午4时,罗斯福宣布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并提议讨论有关德国的政治问题,即分割德国问题。
在苏、美、英三国代表组成的欧洲协商委员会上讨论过这个问题,并建议将德国分为英、美、苏三国占领区。
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提出一个计划,建议将德国分割为七个邦,变成一个农牧业国家。
罗斯福似乎倾向于摩根索的主张。
罗斯福先漫谈了他所了解的1886年的德国。
说当时一些自由小邦很繁荣,后来柏林实行中央集权化,把德国变成世界的祸源。
罗斯福的发言有时漫无边际,不得要领。
斯大林有礼貌地听着,丘吉尔则摆弄手里的雪茄烟。
丘吉尔和英国、美国的高级官员忧心忡忡,担心罗斯福的健康状况是否已经影响了思路。
斯大林在德国问题上的看法与罗斯福相似,也主张分割德国,这时想将分割德国的方案定下来。
但丘吉尔坚决反对,说自己对这个问题准备不足。
两人争来争去,最后罗斯福提了一个折中方案,将是否分割德国的问题交给英国外交大臣和苏美驻英大使组成的委员会去解决。
罗斯福接着道:“剩下的就是法国占领区问题了。”
一提起法国占领区问题,丘吉尔立刻站起来,俨然像法国的保护人,说:“法国人想要一块占领区,我准备奉送他们一块,甚至会很高兴地给他们一块英国的地盘。”
丘吉尔似乎极为慷慨,其实是在打自己的算盘:欧洲大陆的传统均势已被破坏,英国需要法国、甚至德国来抗衡苏联。
因此丘吉尔不仅要给法国一个占领区,还要为法国在对德国管制委员会和联合国中争得与三大国平等的地位。
斯大林似乎看透了丘吉尔,但还故作天真地反驳道:“接受第四个成员会使我们的工作复杂化。”
丘吉尔没有理会斯大林的反驳,接着说道:“这是一个关系到法国在未来欧洲的作用问题。
我认为法国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法国人有被长期占领经验,不会宽恕德国人。
我希望法国强大起来,这有助于使德国不会强大。”
接着他意味深长地瞅了罗斯福一眼,说:“我不知道美国能同我们一起占领德国多久。”
“2年。”
罗斯福立刻答道。
丘吉尔像是挨了一记耳光。
他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斯大林两眼泛光,要求罗斯福再确切地说一遍。
罗斯福说道:“2年。
为了和平,我可以得到美国公众和国会的绝对合作,但不能耗费巨资在距美国3000英里的欧洲长期驻军。
期限是2年。”
“我希望到时情况将允许这么做,”丘吉尔竭力想掩盖自己的沮丧情绪,可还是嚷了起来:“不管怎么样,我们需要法国的帮助。”
“法国是我们的盟国,我们已同法国订约,希望法国有强大的军队。”
斯大林宽宏大量地说道。
罗斯福又给了丘吉尔一击,说:“只要法国人不在发号施令的岗位上就行。”
斯大林听出罗斯福在支持他,就兴冲冲地说:“我希望法国强大起来,但别忘记,法国向德国敞开了大门……
管制德国只能由那些从战争一开始就反对德国的人来干。
法国不在其列。”
“战争开始时你在干什么?”
丘吉尔想这么说,但把话压了下去,道:“战争爆发时我们都极其困难。
但法国必须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反对德国人时最需要法国人。
当美国人撤回国时,我们就得想想未来了。”
这句话似乎对斯大林起了些作用。
的确,30年来俄国同德国打了两次恶仗,第一次被德国人用一个拳头就打败,第二次差点没亡国灭种。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6)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6)
这时霍普金斯写了一个字条递给罗斯福总统,上面写着:“(1)法国已在欧洲协商委员会之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德国问题。
(2)答应给法国一块占领区。
(3)推迟关于德国管制委员会的决定。”
罗斯福看罢说道:“我建议给法国占领区,但将管制委员会问题留在以后讨论。”
“我同意。”
斯大林说道。
他不愿同罗斯福争执。
会议接着讨论了德国赔款问题。
丘吉尔又同斯大林一阵争论。
最后决定以后研究。
会议的第三天,即2月6日,最敏感、最棘手、无法回避的波兰问题被罗斯福提了出来。
罗斯福在几个月来一直想迫使波兰流亡政府让步,遭丘吉尔的坚决抵制。
丘吉尔首先就波兰问题发言。
他慷慨激昂,两眼冒着令人生畏的目光:“英国在波兰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利害关系。
当1939年我们以劣势装备对德国宣战时,谁都知道我们冒了多大的危险。
我们为此几乎牺牲了生命——不仅仅是帝国的生命,而且作为民族的生命。
我们之所以拔剑而起,帮助波兰抗击希特勒的野蛮进攻,惟一的原因是荣誉。
因此,我们对于不能给她以自由、独立、自主的任何方案,永远不能接受。
波兰人必须当家做主,做自己灵魂的主宰……
“目前波兰有两个政府,我们对它们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如果允许这两个对立政府在三大国之间造成分裂,那么三大国要受到批评。
我们能否在普选之前组成我们三国都承认的临时政府或执行机关?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离开会议桌向未来的和平和中欧的繁荣迈出巨大的一步。”
斯大林两眼紧盯着丘吉尔,一言未发,最后提议休息十分钟。
十分钟后,斯大林开始讲话。
他在椅子后面来回踱着,阐述自己的论点:“我理解英国政府在波兰的荣誉问题,但对俄国来说,它既是荣誉问题,又是安全问题。
所谓荣誉问题,是因为俄国人与波兰人有过多次冲突。
所谓安全问题,不仅因为波兰是俄国的邻国,而且因为俄国历来的敌人都假道波兰入侵俄国。
在过去的30年中,德国人两次取道波兰进攻俄国。
俄国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波兰能用自己的力量封闭这条走廊。
俄国人不能从外面关闭它,只能由波兰从里面关闭。
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波兰必须自由、独立和强大。
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苏联政府的对波政策与沙皇政府大不相同。
沙皇政府要镇压、同化波兰;而苏联政府则是要同一个自由、独立、强大的波兰保持友好关系。”
斯大林接着又说起苏波边界和德波边界,说:“寇松线不是俄国人的发明,是由寇松、克雷蒙梭和美国人在巴黎和会上划定的。
俄国人没有被邀请参加和会,是违反俄国意志的。
现在有人要俄国得到的比寇松和克雷蒙梭承诺的还少,这对我们是奇耻大辱。
如果我们同意把利沃夫地区划归波兰,乌克兰人会找到莫斯科,作为俄国保卫者的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还不如寇松和克雷蒙梭……
波兰的领土应当以德国东部领土补偿,波德边界应当是奥得河—尼斯河。”
斯大林早在1944年10月就提出奥得河—尼斯河为德波边界。
丘吉尔和罗斯福对此存有疑虑。
丘吉尔说,这只波兰鹅填满了这么多德国饲料,要消化不良,会生病的。
斯大林说,这一地区的德国人在红军到达前都会跑光的。
波兰的边界问题不是最困难的问题,会议话题又转到波兰政府的问题上。
丘吉尔和斯大林又是一番舌战,互不相让。
此时天色已晚,罗斯福建议休会。
当晚罗斯福起草了一封信给斯大林,阐述了美国政府的立场和波兰政府问题的严重性。
他写道:三大国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将来在更重大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会议的第四天(2月7日),罗斯福建议回到波兰问题上。
斯大林说,莫洛托夫准备好了一个与总统建议吻合的草案,晚上一块听听,现在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