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请问斯大林有何指示。
斯大林回答说:“完蛋啦,这个混蛋!可惜没能抓到活的。
希特勒的尸体呢?”
“据克莱勃斯将军说,希特勒的尸体已经烧掉了。”
最高统帅说:“告诉索科洛夫斯基,只能无条件投降,同克莱勃斯或其他希特勒分子,不要进行任何谈判。
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夜里别再打电话给我。
我想休息一会儿。
今天我们要举行五一节检阅。”
早晨5时左右,索科洛夫斯基打电话给朱可夫说:“他们耍滑头,克莱勃斯宣称,他未受权决定无条件投降的问题。
据他说,只有以邓尼茨为首的德国新政府才能决定这个问题。
克莱勃斯要求停战,只是为了让邓尼茨政府成员集中到柏林来。
我想,如果他们不立即同意无条件投降,就让他们见他妈的鬼去吧!”朱可夫回答说:“对,索科洛夫斯基同志,你告诉他,如果戈培尔和鲍曼到10点钟还不同意无条件投降,我们就要实施最猛烈的突击,以彻底打消他们再做抵抗的念头……”
到上午10时,戈培尔和鲍曼未做答复。
5月1日下午,克莱勃斯将军回到德国总理府地下室,向戈培尔汇报了详情。
戈培尔听完了他的详细汇报后说道:“……我能当德意志帝国总理的时日是屈指可数的,我不想把它花费在签订投降书上。”
5月1日傍晚,德国总理府地下室一片混乱。
元首五六百名侍从人员急得来回乱窜,准备逃亡,也有不少军官和政府官员开枪自杀了。
在希特勒左右的纳粹大头目当中,戈培尔是最忠实的了。
戈培尔长期担任第三帝国政府的宣传部长。
柏林战役打响以后,应元首的邀请,戈培尔夫妇带着6个孩子住进了总理府地下室。
戈培尔有一张油滑而刻薄的嘴,有一副灵敏而狡猾的头脑,常常有些奇思异想,因而深得希特勒的赏识。
戈培尔作为一个流氓记者,颇有办报才能。
他为希特勒的政权和战争不知撒下了多少谎言,煽动和欺骗了多少群众。
这个瘸腿的狂热分子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在第三帝国覆亡的时候居然当上了总理。
然而,这顶乌纱帽他只戴了一天。
在与苏军谈判失败后,戈培尔自知末日到了。
5月1日傍晚,戈培尔先请医生毒死了他的6个孩子,然后让党卫队的勤务兵开枪打死了他和他的妻子,尸体立即被烧掉了。
第三帝国快要完蛋了,只剩下一个邓尼茨政府在安排后事,准备投降事宜。
经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通过外交途径与美英军方联系,盟国商定,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将于5月8日在柏林正式举行。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5月7日凌晨,德国统帅部的代表约德尔上将曾在兰斯(法国巴黎以东)的盟军最高统帅部签署了投降书。
艾森豪威尔上将的参谋长史密斯将军代表他接受了投降。
对此,斯大林很不满意。
5月7日,他打电话到柏林通知朱可夫说,苏联人民肩负了战争的主要重担,投降书应在反希特勒联盟所有各国的最高统帅部面前签署。
“不在柏林,不在法西斯侵略中心签署投降书的这种做法,我是不同意的。
我们已与各盟国商定,把在兰斯签署投降书一事只当做投降仪式的预演。
明天德国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和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要来柏林。”
5月8日中午,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到达柏林。
不久,德军最高统帅部签署投降书的代表,也在英国军官的护卫下到达柏林。
据接待德国人的苏联军官们说,凯特尔和德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的神情异常不安。
凯特尔曾对他身旁的人说:“从柏林街道经过时,我为柏林所受破坏的程度,感到极为震惊。”
对此,苏联军官回答他说:“元帅先生,当按照你的命令消灭了成千上万的苏联城市和乡村的时候,当千百万苏联人,包括无数的儿童,压死在这些城市和乡村的废墟中的时候,你曾感到过震惊吗?”
凯特尔脸色苍白,神经质地耸了耸肩,无言以答。
20。柏林攻坚大战(9)20。柏林攻坚大战(9)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的签字仪式是在柏林东部的卡尔斯霍尔斯特前德国军事工程学校里举行的。
5月8日24时,苏、美、英、法代表走进签字大厅。
他们是: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元帅,盟军最高统帅代表、副统帅英国空军上将泰德,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帕茨,法军总司令德·塔西尼,以及苏军高级将领等。
代表们威严地坐在主席台上。
朱可夫用俄语宣布:“我们,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和盟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受反希特勒同盟各国政府的委托,来接受德军统帅部代表德国做无条件投降。
请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进入大厅。”
泰德上将用英语又说了一遍。
希特勒的将帅们走进大厅。
走在前面的是凯特尔元帅。
他走进来时还尽力想保持着威严。
他把元帅杖举到胸前,又立即放下,以示敬意。
他想在自己承受耻辱时做得体面点,尽量抑制自己的表情。
在这里,在首都柏林,今天是他最后一次“阅兵式”。
跟在他后面的是弗里德堡海军上将和施通普夫空军上将以及几名随从军官。
德国代表被安置在离门口不远、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一张桌子旁边坐下,随从军官站在他们后面。
朱可夫问德国代表们:“你们手里有没有无条件投降书?
你们是否已研究过它并有全权签署它?”
泰德上将用英语把问题又重复了一遍。
“是的,我们已研究过并准备签署它。”
凯特尔元帅用嘶哑的嗓音回答说,同时将邓尼茨海军元帅签署的一份全权证书交到主席台上。
然后他打开一个文件包,拿出钢笔,准备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时,朱可夫站起来说:“建议德国代表团到主席台这儿来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凯特尔站起来,慢慢走到主席台前,其余的德国人也紧随其后。
他激动异常,脸上出现了紫红的斑点。
凯特尔戴上单眼镜,坐到椅子边上,不慌不忙地签署了五份投降书。
弗雷德堡和施通普夫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接着,朱可夫元帅和泰德空军上将也签了字,表示接受投降。
在投降书上签字的还有见证人美国代表、战略空军司令斯帕茨将军,法军总司令德·塔西尼。
凯特尔等签字完毕之后,又默默地退到自己的桌旁。
在朱可夫宣布让他们离开之后,他们站起来鞠躬敬礼,低着脑袋退出了大厅。
1945年5月9日零时43分,德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宣告结束。
德意志第三帝国寿终正寝。
朱可夫以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名义,为这一伟大的胜利向所有在场的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人们欣喜若狂,大厅里响起了激动人心的欢呼声。
大家互相祝贺、握手、拥抱,许多人眼里涌出了欢乐的泪水。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共分六条,第一条规定:“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投降书从1945年5月9日0时开始生效,欧洲战争至此结束。
进攻中的盟军路过德兵坟墓
21。血战太平洋(1)21。血战太平洋(1)
日军从瓜塔尔卡纳尔撤退之后,已失去进攻势头,只好采取守势。
1943年5月,在美英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指定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进行太平洋战争。
美国的对日作战计划是,对日本海军和商船进行激烈的潜艇战,同时在太平洋上从三个方面发动有限的进攻:1北太平洋部队要把日本赶出阿留申群岛;2中太平洋部队从珍珠港向西发动进攻;3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部队合作攻打腊包尔。
然后西南太平洋部队沿新几内亚北岸向西推进。
3月间,美国海军总司令兼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把美国所有的海军编为若干舰队,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作战的舰队的番号为偶数,在太平洋作战的舰队的番号为奇数。
具体编制是,以珍珠港为基地的中太平洋海军编为美国第5舰队;在南太平洋作战的海军编为第3舰队,司令为哈尔西;西南太平洋总司令麦克阿瑟所辖的少量海军编为第7舰队,司令是金凯德,他还负责指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部分海军。
3月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指令:太平洋所有的海军部队,除参谋长联席会议指定给突混编队者外,都由尼米兹海军上将控制。
前此不久,麦克阿瑟部下的陆军正式建成美国第6集团军,由瓦尔特·克鲁格将军指挥,司令部设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
指挥美国和澳大利亚空军的是乔治·肯尼中将。
此时,澳大利亚第1和第2集团军也正式成立,作为盟军的一部分。
3月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一道作战命令,指示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在新几内亚以东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建立飞机场。
占领新几内亚东部的莱城、萨拉莫阿和芬什哈芬,并征服所罗门群岛,直到布干维尔(在群岛北部,是其中最大的岛屿)。
在西南太平洋,盟军分两路进攻:一路沿所罗门群岛北上;一路从新几内亚西进。
日军在瓜岛撤退之后,日本大本营并不甘心,他们要巩固自己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的战略地位,阻止盟军的反攻。
3月25日,大本营制定了“陆海军在东南方作战的中央决议”,责成以今村均大将为司令长官的第8方面军第8方面军司令部设在腊包尔,下辖第17军,占领所罗门群岛,第18军侵占新几内亚。
和联合舰队去执行。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根据这个协议,于4月初离开联合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太平洋中部加罗林群岛的首府特鲁克),来到腊包尔,亲自指导前线的战斗。
为了视察军事设施和鼓舞士气,扭转不断恶化的战局,山本决定前往所罗门群岛各基地巡视一天。
这个计划受到很多人的反对,包括今村均大将和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
但山本坚持己见。
4月13日傍晚,第8舰队司令官将5天后山本长官将视察各基地、各航空队和守备队的日程表,用电报发给了有关单位。
部分内容如下:“GF长官将于4月18日前往视察巴拉尔岛、肖特兰岛和布因基地。
具体日程安排是:06:00乘中型轰炸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从腊包尔出发,08:00到达巴拉尔;然后,转乘猎潜艇,于08:40抵达肖特兰……
14:00再乘中型轰炸机离开布因,15∶40返回腊包尔……
若遇天气不好,本视察日程往后顺延一天。”
这份密码电报被设在夏威夷的美国海军无线电小队截收人员破译了。
当情报送到尼米兹海军上将手中时,这位整洁而富有活力的上将反复思量,并听取幕僚们的意见,最后决定要打下山本的座机。
巴拉尔—肖特兰—布因基地是美国海军上将威廉·哈尔西的战区。
因此,尼米兹密电哈尔西,通报了山本的巡视日程,并授权哈尔西,如果他的部队力所能及,那就将山本的座机击落。
哈尔西此时正在澳大利亚,他的参谋长西奥多·威尔金森回电说,他能够做到,但请尼米兹注意因此造成的一个危险:日本人会怀疑盟国已能解读日本的密码。
如果日本人因此而更换密码,那么盟国今后就很难得到更有价值的情报了。
尼米兹觉得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树。
盟军在两个半月内暂不准备实施大规模的进攻。
如果日本人在山本死后立即更换密码,那么美国的密码分析家们还有10周时间去破译新的密码。
所以,尼米兹在给威尔金森的复电中,命令他制造假象,用虚构的情节向所有的人介绍情况,并再次授权打下山本的座机。
4月17日下午,命令传到瓜塔尔卡纳尔岛的亨德森机场的陆军航空队。
约翰·米歇尔少校和托马斯·兰菲尔上尉受命执行任务。
两人研究结果,决定在空中截击山本座机。
18日早晨,18架P—38型战斗机从亨德森机场起飞,保持无线电静默,贴着海面飞行,以回避雷达的探测。
在起飞两小时29分钟后,掠过海浪,冲向布干维尔海岸。
米歇尔一分一秒地准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