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回到美国之后,罗斯福在广播演说中说:“我和我的老朋友麦克阿瑟上将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思和有益的会议,而且发现,我们是完全一致的。”
就在这一天,总统写信给麦克阿瑟说:“有朝一日国旗将在马尼拉升起,毫无疑问,我要你去升旗。”
本来,麦克阿瑟是不愿去夏威夷开会的。
但马歇尔命令他到火奴鲁鲁去会见“一位大人物”。
他满腹牢骚地抱怨说:“为了在宴会上拍一张政治照片,逼着我离开指挥岗位飞到火奴鲁鲁去,真丢脸。”
在会议结束之后,他对别人说:“总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人,只要你把事情向他说清楚。”
现在事情已经说清楚了,下一步就是怎么打回菲律宾的问题。
8月间,尼米兹命令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接替斯普鲁恩斯指挥中太平洋舰队(即第5舰队),计划进攻菲律宾。
为了取得前进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哈尔西的部队要在9月15日拿下帛琉群岛中的佩列流和安戈尔岛,占领帛琉群岛以东的犹里斯珊瑚岛。
此外,还要支援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攻入摩罗泰(在新几内亚和棉兰老之间),然后再向菲律宾南部和中部进军。
9月初,尼米兹命令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第5两栖作战部队司令里奇蒙·特纳海军中将和地面部队指挥官霍兰·史密斯中将回珍珠港休息和计划未来的战事。
他们在第5舰队的指挥职位分别由哈尔西海军上将、西奥道·威金逊海军中将和朱里安·史密斯少将担任。
同时,第5舰队改称第3舰队。
海军中将米彻尔根据他自己的选择,仍然指挥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其番号由“第58”改为“第38”。
9月初,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的旗舰“新泽西”号与第38特混舰队汇合。
这位海军上将命令米彻尔对菲律宾中部进行空袭,以支援美军进攻摩罗泰和佩列流岛。
空袭的结果令人满意。
哈尔西从这次空袭中发现,菲律宾中部日军防御空虚,因而建议早日进攻莱特。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征得麦克阿瑟的同意之后,就命令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联合起来,于10月20日进攻莱特。
9月15日,美国西南太平洋部队和中太平洋部队协同一致,对日军控制的摩罗泰和佩列流岛发动进攻。
当日攻下摩罗泰岛,并迅速在岛上建立起机场。
进攻佩列流岛的战斗打得非常艰苦,至1945年2月才完全肃清了日军,歼敌近万人。
但美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伤亡7919人(其中阵亡2000人)。
9月间,美军还占领了佩列流附近的小岛安戈尔和东北部的犹里斯。
这两个岛屿也很快建成空军基地和后勤基地,为进攻莱特和尔后的作战提供了方便。
9、10月间,美国空军广泛出击,以孤立莱特:北起琉球群岛,南到荷属东印度,东自马绍尔群岛,西到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对这些地区的日军机场进行重点袭击,炸毁大量敌机,收效良好。
集结在阿德米勒尔蒂群岛(新几内亚以北)和荷兰底亚(新几内亚北部港口)的美军两栖作战部队,由金凯德海军中将指挥的第7舰队护航和海空支援。
这支大军总共由700多艘舰船组成,浩浩荡荡向莱特湾进发。
第7舰队分为南、北两个特混大队,分别掩护和支援第24军和第10军在莱特登陆。
地面部队的指挥官是第6集团军司令克鲁格上将,登陆部队是174万人。
占领菲律宾的日本军队是山下奉文指挥的第14方面军。
山下是1942年屠杀马来亚人民的刽子手,凶残暴戾,绰号“马来之虎”。
后调到中国东北任关东军总司令。
1944年10月6日又被派往菲律宾。
山下指挥的地面部队和航空兵约27万人。
第35军负责防守菲律宾中部和南部。
军长铃木宗作认为,盟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将是南部的棉兰老,因此,他在莱特只布置了第16师团,共2万人。
10月17、18日,美军先头部队开始在莱特湾两岸的小岛上登陆。
20日凌晨,美国运输舰开进莱特湾,直指莱特首府塔克洛班和南面的杜拉格。
在对海岸进行了最后的炮击之后,部队分乘各种登陆艇和两栖坦克,冲向海滩。
日军大多退到事先准备好的阵地,滩头抵抗微弱。
24。重返菲律宾之战(3)24。重返菲律宾之战(3)
到20日傍晚,6万名官兵和10万吨物资、装备已经上岸。
滩头阵地扩大到17英里以上,塔克洛班飞机跑道也落入美军手中。
当日下午1时许,麦克阿瑟身穿刚刚熨得笔挺的军服,嘴里叼着一杆玉米穗轴烟斗,戴一副飞行眼镜,迫不及待地命令一艘登陆艇载着他和菲律宾总统奥斯梅纳向红滩驶去。
因只有一个用推土机堆起来的临时码头,许多船只都向它涌去,堵住了麦克阿瑟登陆艇的通道。
一位海军勤务队队长显然对船上麦克阿瑟等高级军官感到不耐烦,他一边大声吆喝着“让他们下来走”,一边指挥登陆艇向别处开去。
也许是这句话刺伤了上将的自尊心,麦克阿瑟立即跳到水中,涉着齐膝深的水向沙滩走去,脸上露出凶神般的表情。
随行的摄影记者们拍下了这个历史性的镜头。
下午2时,麦克阿瑟对着通讯兵安装好的一排麦克风宣告:“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
……
向我靠拢吧!让不屈不挠的巴丹精神和科雷吉多精神发扬光大吧!”在发表了这篇慷慨激昂的讲话之后,他浑身颤抖,显然是非常动情。
两年半之后他回来了,实现了诺言。
但要报仇雪耻,还要进行艰苦的战斗。
麦克阿瑟的部队在莱特湾登陆,惊动了日本大本营。
它指示联合舰队在菲律宾方面实施“捷一”号作战。
丰田副武海军大将早有准备,要在菲律宾海域消灭美国海军主力。
日本势在必战,因为如果它失去菲律宾群岛,日本同荷属东印度之间的生命线将被切断,那就会失去石油供应,也就无法再继续进行长期战争。
10月18日,丰田副武海军大将命令日本机动舰队分四路向菲律宾进军。
栗田健南海军中将指挥的第1游击舰队(5艘战列舰——包括6万多吨的大和号、武藏号,10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离开林加岛锚地北上,经锡布延海,从北面进入莱特湾,以打击美国舰队,在滩头附近攻击美国两栖部队的运输舰船。
西村祥治海军中将率领栗田舰队的其余舰艇(两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开向莱特湾南口打击美军,配合栗田,南北夹击。
志摩清英海军中将指挥的第2游击舰队(两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从琉球群岛北部天见岛出发,南下莱特湾敌军登陆点,进行反登陆作战。
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的主力舰队(两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2艘航空战列舰,3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从日本内海出发,迅速南下菲律宾海域,引诱美国第3舰队离开莱特湾到公海来决战,以消灭美军主力;即使自己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务使美国运输舰无人掩护,好让栗田等突击队将其击沉,使美军登陆失败。
然而,到1944年秋天,美国第3和第7舰队已发展壮大为庞大的海上兵力,水面舰艇和舰载飞机都占绝对优势。
两个舰队计有轻、重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空母舰18艘,防空巡洋舰2艘,轻、重巡洋舰24艘,驱逐舰144艘。
此外,还有若干潜艇在菲律宾海域活动,监视和袭击敌舰。
10月22日晚上,美国潜艇“海鲫”号和“鲦鱼”号在巴拉望海域巡逻,发现栗田的舰队,便立即浮出水面,摆好阵势,准备拂晓时打伏击。
早晨5时过后,这两艘潜艇又悄悄潜入水下。
潜望镜小心翼翼地伸出水面,两位艇长等待着战列舰出现在海面上。
不久,毫无戒备的日本巨舰大摇大摆地开过来了。
“海鲫”号首先发射了鱼雷,其中一枚打中了目标。
“鲦鱼”号艇长惊呼道:“水面上真热闹,好像到了7月4日一样(美国国庆节)。
有一艘起火了,日本佬乱成一团,他们开始毫无目标地开火。
热闹极了!热闹极了!……”
“鲦鱼”号一连发射6枚鱼雷。
连续4声大爆炸,日本重巡洋舰“摩耶”号连中4弹,舰体炸成两截,沉入海中。
“海鲫”号对准栗田的旗舰、重巡洋舰“爱宕”号开火。
鱼雷击中了它的舷侧,巨舰立刻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栗田及其部下仓惶逃命,纵身跳入海中,被一艘驱逐舰救起。
他转移到超级战列舰“大和”号上,继续指挥战斗。
他的另一艘重巡详舰“东方”号也被鱼雷击中,拖着负伤的身子,在一艘驱逐舰的护送下,摇摇晃晃地返回锚地文莱。
栗田出师不利,沮丧地向莱特湾驶去。
他惟一的安慰是,“海鲫”号在巴拉望暗礁区搁浅了,日本轰炸机正对它进行无情的攻击。
就在23日这天早晨,栗田收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的电报:“敌军很可能已经掌握我军集中全部兵力的情报,执行预定计划!”在“新泽西”号巡洋舰上,美国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正在指挥室里部署一场即将来临的大战。
他调兵遣将,命令几个特混大队向集结地点靠拢。
他通过超高频无线电对讲机向100艘军舰下达命令:“开始攻击!再说一遍,开始攻击!预祝你们成功!”在哈尔西指挥室的作战图上,日本舰队的全部情况都已被标明,但却无小泽率领的航空母舰编队的踪迹。
24。重返菲律宾之战(4)24。重返菲律宾之战(4)
哈尔西心急如焚,生怕遭到小泽的舰载机的突然袭击。
而事实上,小泽舰队这次只是扮演钓饵的角色,因为他的4艘航空母舰(另外两艘是改装的航空战列舰)甲板上,只剩下几十架飞机。
正当美国巡逻机在到处寻找小泽的舰队时,日本人发现了谢尔曼的第3特混大队。
日机从吕宋岛起飞向它进行猛烈攻击。
美机群起迎战。
对空炮火十分严密,打得日机落的落,逃的逃。
但有一架神风特攻机日本第1航空舰队司令官大西泷次郎海军中将眼看日本军舰和飞机越来越少,便利用青年愿意拼命的心理,发明了神风突击战术:飞机满载炸弹对准敌舰的甲板猛扎下去,机毁人亡,引起敌舰大爆炸,而将其摧毁。
“神风”之名出自元朝。
1273和1279年,忽必烈两次派舰队远征日本,都因台风袭击而失败。
故日本人称强台风为“神风”。
避开了高射炮火,一头栽到轻型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的飞行甲板上。
一百磅的炸弹掀翻了飞行棚,引起冲天大火。
损管队尽力扑救,一度控制了火势。
但到下午3时许,散落到弹药舱里的火星引起鱼雷爆炸,一声震天巨响,舰尾被炸得无影无踪。
钢铁碎片横飞,赶来救火的巡洋舰“伯明翰”号上的水兵当场死亡200余人,另有400多人受伤。
“普林斯顿”号舰长命令弃舰。
在日本陆基飞机击中“普林斯顿”号不久,美国第3舰队发现栗田舰队正在锡布延海航行,于是便派出120架飞机袭击。
美国飞行员第一次看到超级战列舰“武藏”号和“大和”号,像两座雄伟的城堡浮现水面,好不威风。
美国飞机对准日舰攻击,两颗炸弹和一枚鱼雷击中了“武藏”号。
但这艘号称“宫殿”的巨舰就像一头公牛被苍蝇叮了几下,毫不在乎,仍继续全速前进。
为它护航的“妙高”号重巡洋舰没有厚装甲板的保护,被美机击中后负伤,只好败下阵来,返回文莱锚地。
此后美机又对“武藏”号进行了4波袭击,计有19枚鱼雷和17颗炸弹命中“武藏”号,终于使它在夕阳西下时沉入锡布延海中,1100名日本海军官兵同葬鱼腹。
令日本人遗憾的是,这艘69万吨、装有18英寸口径大炮的庞然大物,未与美舰交火就变成废铁。
栗田遭此打击之后,命令舰队撤回锚地。
但他反复考虑之后,还想冒冒风险。
他可以趁黑夜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次日凌晨驶抵莱特湾,执行原计划;到那时,第3舰队应被小泽的航空母舰舰队引诱到遥远的公海上去。
于是他命令舰队再次改变航向,驶向莱特湾。
哈尔西的确上钩了。
这位第3舰队司令,身材高大,精力充沛,勇猛顽强,性格暴躁。
他的外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