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了我们的国家,对忠实于中立的比利时进行了罪恶的侵略。在这25年中,已经是第二次了,目前发生的事情,较之1914年的侵略,更加可恶。德方既没有向比利时政府提出最后通牒,也没有提出照会或任何抗议。对此,比利时已下定决心要保卫自己的国家。”
德国大使根本不理那一套,开始宣读德国正式的最后通牒。但是比利时大使打断了他的话,轻蔑地说道:“把文件交给我吧,我愿意免掉你这个痛苦的责任。”
的确,德国对于这两个低地小国的中立曾作过无数次保证。比利时的独立和中立,在1839年曾经得到欧洲5大强国“永久”的保证,到1914年德国撕毁为止,这个条约已被遵守了75年。魏玛共和国曾答应决不进攻比利时,希特勒在上台以后也继续重申过这个政策,并且也给了荷兰同样的保证。1937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废除了洛迦条约以后,公开宣称:德国政府愿意承认和保证比利时、荷兰领土的不可侵犯和中立。
5。“黄色计划”(3)5。“黄色计划”(3)
1918年以后,比利时曾明智地放弃过中立。到1936年,由于第三帝国的重新武装和1936年春天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比利时政府内部恐慌,马上想到要用中立来保护自己。1937年4月24日,英法两国解除了对洛迦诺条约承担的义务,同年10月13日,德国也庄严地正式表示: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破坏比利时的不可侵犯和领土完整,它在任何时候都将尊重比利时的领土……如果比利时受到进攻,就准备给予援助……
从那一天起,希特勒对于低地国家就公开保证他们的安全。然而,1938年8月24日,希特勒草拟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时说,如果占领比利时和荷兰,那对德国就非常有利,他并向军方征求意见:“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占领这个地区?需要多长时间?”
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却斩钉截铁地对他的将领们说:“必须以闪电的速度,用武装力量占领荷兰和比利时的空军基地,无需考虑中立声明。”
凌晨4时30分,天还没有破晓,希特勒的第2第3航空队的1480架轰炸机倾巢出动,腾空向西,劈头盖脑,把比、荷、法的72个机场、数百架飞机全部摧毁。随之,德军的两个空降师,运输机500架,滑翔机40架,共16万余人分别在比利时,荷兰实施空降作战,为正面进攻的地面部队迅速越过比、荷防线提供保障。
5时30分,天刚破晓。A、B、C三个集团军群向西线开始了空前规模的全面进攻。希特勒由他的高级将领陪同,来到那座怪诞的堡垒——“鹰巢”大本营。不久,当他听到部队已突破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个中立国的边境时,不禁大喜。接着A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师兵分两路,迅速向荷兰、比利时东部进攻,深入两国腹地。
胜利的消息频频传来,希特勒那双湛蓝色的眼睛炯炯有神,紧抿的嘴角透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西方两大强国英国和法国,这时却在睡大觉。他们不相信从比利时和荷兰传来的警报。英法两国的总部一直等到德国轰炸机头上的咆哮声和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刺耳尖叫声冲破了春天黎明前的宁静的时候,才得知德国的进攻。过了一会儿,天大亮了,他们又从荷兰和比利时政府那里收到拚命求救的呼声。
此时,德空降师也展开了空降行动。
在德军指挥部里,希特勒挥舞着指挥棒对他的将军们说:“你们认为,欧洲最坚固的防线是哪儿?”
有人立即说:“是马奇诺防线!”希特勒却打断他的话:“不!不是马奇诺,是比利时的艾伯特运河防线上的埃本·埃马尔炮台!”
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比利时苦心大干了三年,沿着艾伯特运河构筑了一条绵亘不断的防线。在防线的中部,在孤立突出的岩质高地上,建造了埃本·埃马尔炮台,它比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和德国的齐格菲防线都坚固。这座要塞上建有4座半地下炮台,配置有近40门巨型要塞炮。炮楼上有厚装甲保护,可抵御大口径火炮轰击,各种明火力比比皆是。另外炮台控制着横跨运河的三座桥梁,遇有危急情况,随时可断桥阻敌。
对这个难以攻克的要塞,希特勒却胸有成竹。他看着将军们面面相觑的样子,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们必须从运河上跨过去,拿下炮台!”原来,早在1939年初,德国人就获得了埃本·埃马尔炮台的详图,并对这个具有战略地位、最难攻克的现代化工事进行了详细侦察。这座工事建筑在宽180米、长360米,并高于艾伯特运河36米的岩石上。
为了确保拿下这座要塞,德国人不惜仿造艾伯特运河的桥梁和要塞的复制品,并专门组建了一个突击团,挑选了最好的指挥官,训练了400名滑翔员,集中了最好的滑翔机,先后进行了12次模拟训练。希特勒还亲自接见指挥官,要求绝对保密。
5月10日黎明,当埃本·埃马尔炮台的1200名守军还在熟睡,德国的空降兵乘滑翔机在10分钟之内就控制了炮台的表面阵地和运河桥上的守军。
在炮台的顶部,80名德国滑翔员把一个特制的“空心”炮弹放进装甲炮楼里;炮楼内瓦斯充斥。德军在炮门和瞭望口用手提火焰喷射器,使这个炮台的所有轻炮和重炮都失去了作用;因为它们射击方向限定在四周的前下方,对顶部的敌人毫无办法。
这时瞭望台也烟雾密布。要塞后面的比利时步兵心急如焚,一筹莫展,被德国的轰炸机和增援的伞兵打退。
5月11日晨,德国装甲兵先头部队赶来包围了炮台,对坑道、暗堡、炮塔连续进行爆破和突击,要塞工事被破坏殆尽。几十门巨炮一弹未发,欲冲出坑道口的比军又和迎面扑来的德军相撞。双方一阵枪战,比军死伤不计其数,其余的人又退回了坑道。
比军成了瓮中之鳖。德军不顾一切地冲进地堡。经过一场地道白刃战,比军不得不在炮台里扯起了白旗,1200名惊惶失措的比利时守军走出炮台投降。
埃本·埃马尔炮台失守,艾伯特运河上的防线被突破,B集团军群的一部兵力在比利时中部实施猛烈的突击。英法军统帅部却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将其主力调到比利时中部战区。英法军统帅部哪里知道,这正是德军设下的圈套。德军的主力A集团军群的大量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正出其不意地向法军防御薄弱的阿登地区实施主要突击,迅速突入法境,乘胜向西挺进。
5。“黄色计划”(4)5。“黄色计划”(4)
5月15日,即荷军投降的这一天,德军进占色当,直插英法后方,打开了通向巴黎的道路,5月17日,B集团军群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A集团军群也很快挺进到英吉利海峡沿岸。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宣布向德国无条件投降。
“低地国家”上空笼罩着沉重的褐色阴云。
6。大撤退(1)6。大撤退(1)
波兰战争的帷幕刚刚落下,希特勒便下令准备进攻法国。
希特勒委托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泰因对该方案进行全面修改。主张把原来的主攻方向改为佯攻,诱使英法军队往这一地区大量调动兵力。随后由中翼A集团军群实施真正的主攻,以庞大的装甲部队突破比利时南部,出其不意地打击法军防御力量最薄弱的阿登山区的英法军队。在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迅速向酊西推进,突入法国的开阔地区,直趋英吉利海峡,以截断盟军的退路。希特勒对此计划极为赏识,断然决定采用“曼施泰因方案”。
侵略计划一旦确定,德军参谋部便为部置入侵而日夜忙碌。德军在西线投入了A、B、C三个集团军群,共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坦克师,7个摩托化师,3000辆坦克和4500架飞机。由曾毕业于波茨坦军官学校的包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共28个师配置在北线,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中部,而后作为右翼插入法国北部拉网包围。
由伦斯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共44个师,在中线担任主攻,任务是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突击,分割在比利时境内和法国北部的英法军队。伦斯德于190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一战时任军参谋长,他指挥灵活大胆,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员。
由利布将军(又译李勃)指挥的C集团军群共17个师,配置在马其诺防线正面,任务是佯攻马其诺防线,牵制法军。利布1898年参加过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战争。希特勒上台后,他积极参与扩军备战,深受希特勒的赏识。这次进攻法国,被希特勒任命为C集团军群司令。另有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大炮、坦克和运输车辆,像一团团浓浓的乌云,在德国西部边境聚集着,翻滚着……
英法统帅部也在筹划着防范德军入侵的计划。他们认为,法德边境上横亘着的马其诺现代化防御体系。从1926年开始动工,历时9年完工,耗资2000亿法郎,长达200公里,可以高枕无忧了;阿登山区峰峦峻峭,森林密布,德军机械化部队难以翻越,绝不可能成为入侵通道!因此,在这一地区只配备了战斗力较差的第9集团军。该部9个师中只有2个师是职业军队,装备很差。他们把防御重点放在地势平坦的比利时中部。英法统帅部准备一旦德军入侵比利时,法国第1集团军群连同英国远征军便火速插入比境御敌,殊不知这正好堕入德军的圈套。
1940年5月10日,天刚破晓,晨雾弥漫。对法兰西公民来说,这是一个悲惨的时刻。德军136个训练有素的师在3000辆坦克和上千架飞机的支援下,向法国人、英国人、比利时人、荷兰人猛扑过来。德国空军猛烈轰炸荷、比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空降部队迅速夺取要塞和桥梁。德国B集团军群的坦克闯入荷比国境。2小时后,英法联军开进比利时,希望阻止德军推进。
此时,德国A集团军群的7个装甲师,从阿登山口分三路纵队,以长蛇式队形沿着崎岖的山路奔袭。德国空军掩护装甲师前进,一批批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向下直冲投弹。其尖利的啸声,给法军造成巨大的恐怖。德国坦克轻易突破法军骑兵的阻击,仅3天就越过阿登山脉110公里的地带,深入法境,向马其诺防线及其延伸线间和结合部实施攻击。
就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法国内部却是混乱一团。整个上层争权夺利,无人过问国事。保罗·雷诺内阁经过激烈争吵后进行了改组,让年已84岁、大脑几乎失去敏感性的亨利·贝当元帅出任副总理,73岁的马克西姆·魏刚将军接替军事思想落后、指挥不当的莫里斯·甘末林出任法军最高司令官,指挥三军与德军决战。曾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的魏刚将军雄心勃勃,一上任就很快集中了100万法国军队,试图凭借索姆河天险建立一道“索姆防线”,阻止德军南下,让法军有喘息的机会组织反击。
德军探知魏刚将军要利用索姆河做文章的企图后,决定抢先下手对法兰西三军进行重创。于是在6月3日用远程大炮和大批战斗轰炸机,对法兰西的各个飞机场和后方的军事基地、补给线进行闪电式的密集轰击,使法军丧失了战争主动权,特别是制空权完全被德军掌握。6月5日拂晓,德军又用143个师的主力部队,对法国的“索姆防线”全线进行大规模攻击,开始了他们早就计划好的“法兰西战役”。
5月12日傍晚,担任前卫的古德里安坦克军攻克这一地区的防御核心——色当。
古德里安出生于军官家庭,对军事有着极大的兴趣,尤其对坦克在战争中的作用有一定的研究。他积极倡导组建独立的坦克部队,1937年出版《注意!坦克》一书,提出在狭窄的地段正面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大纵深的高速突击,成为纳粹坦克部队的创建人。
5月14日,德军已有7个装甲坦克军攻入这一地区的防御核心——色当,并有7个坦克师渡过马斯河,继续西进。
色当陷落后,英国增派10个航空队,法国调集装甲部队,向色当反击,但未获成功。色当附近战线被撕开了一个约50英里的缺口。德军就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入,密集的坦克如江河直泻,顷刻间冲垮了法国第2、第9集团军的防线;在7个坦克师的前面,展现出一片广阔平坦,几乎无人防守的法兰西北部平原。法国人长期经营、寄予厚望的马其诺防线未能挽救法国失败的命运。5月15日,第2、第9集团军崩溃的消息传到了巴黎。法国总理雷诺抓起电话打给达拉第,问他甘末林是否还有什么对策,达拉第答复说:“没有。”
6。大撤退(2)6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