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br /> 为了干涉中国内政,极力主张向中国派兵的日本在野党“政友会”头目、陆军大将、大军阀田中义一趁机发动倒阁运动,于1927年4月组成了以其为首的“政友会”内阁。
田中义一一上台,就担任了内阁总理兼外务大臣,积极推行侵略中国的政策。
为了进一步确定侵略中国的行动方针,田中内阁于6月27日至7月7日在东京召开了有名的“东方会议”。
日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驻华公使、领事等重要官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心是讨论侵略中国的政策,尤其是确定在满蒙地区的行动方针。
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领》。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把会议情况和决定的政策以秘密文件《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奏呈天皇。
这就是臭名远扬的《田中奏折》。
这个奏折共两万多字,分17个问题。
其主要内容是如何控制和掌握满蒙的方针政策,包括采取哪些具体行动,与哪些人联系以及经济筹划等。
特别在第一个问题,即“对满蒙之积极政策”中,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占领满蒙,吞并全中国,进而独霸亚洲和征服世界的狼子野心。
奏折写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被我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我。
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亦是我日本帝国之存立上必要之事也……我对满蒙之权利如可真实的到手,则以满蒙为根据,以贸易之假面目而风靡支那四百余州;再以满蒙之权利为司令塔,而攫取全支那之利源。
以支那之富源而作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岛以及中小亚细亚及欧罗巴之用。
我大和民族之欲步到亚细亚大陆者,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
田中奏折还妄图否认“满蒙”是中国的领土,让帝国大学发表矢野博士的文章,制造“长城以北不是中国领土”的舆论。
并出版小册子,到处散发传单、演讲,狂热鼓吹“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满蒙特殊”,日本侵占满蒙是“理所当然的”。
日本政府还确定,每年“由陆军秘密费项下,抽出100万元以内,急派官佐400名,化装为教师或支那人潜入内外蒙古,与各旧王公实行握手,收束其他之牧畜、矿山等权,为国家而造成百年大计”。
随着田中奏折的出笼,日本朝野上下法西斯气焰甚嚣尘上。
军内最大的法西斯组织——“樱会”宣告成立。
这些法西斯组织又得到了新财阀和在中国投资较多的老财阀的支持,更是不可一世。
4。张作霖之死(2)4。张作霖之死(2)
他们根据“东方会议”的决策,确定首先在我国东北制造事端,乘机大规模出兵,占领东北。
东北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热河四省,总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的三倍多,比德、法两国的总面积还大。
它的东面和东北面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苏联相望;东南有图门江、鸭绿江与朝鲜为邻;隔渤海、黄海与日本海相连;西南与关内的河北省紧紧相连。
它具有辽阔而优越的地理条件、肥沃的土地、众多水网和天然港口,有丰富的矿产和森林资源,更有三千多万勤劳智慧的中国各族人民。
由于满清王朝的没落和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就开始屡遭帝国主义的侵略。
日本侵占了整个辽东半岛后,1900年沙俄以保护中东路为名,分5路侵入东北,控制了东北大部地区。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东北领土,先后爆发了旅顺口海战、辽阳会战和旅顺要塞攻防战。
俄军战败,退踞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及整个朝鲜被日军占领。
对于日俄在东北的争夺,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不甘心。
在中国占首要地位的英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东北的京奉铁路,一度享有大连海关管理权,并与美国共同投资合办银行、烟草公司。
在中国势力较弱的美国,也迅速向东北发展,与英帝国主义共同投资在哈尔滨合办了花旗银行分行,另又增设了27个支行,遍布东北,还对东北铁路有租用权。
由于东北是日本在外权益的中心,便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竞争。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占日本对外投资的70%左右。
1930年,它在华投资共17亿日元,其中在东北的投资就达11亿多日元。
它还大规模向东北移民,大量修建日本式的城镇供日本居民居住,由于日本把东北看作是它实行军事扩张的战略根据地和“生命线”,因此,其军事、政治色彩比经济色彩更浓厚,对东北志在必得,决不相让。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更好地控制东北,一方面与美、英帝国主义竞争,进行经济掠夺,一方面极力豢养东北军阀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远祖姓李,世居河北大城,后迁山东。
清道光年间始徙辽宁省海城县一个农村落户。
其祖父过继予舅父张氏,改姓张。
父亲名有才,娶邵氏,生一女;继室王氏生三子,张作霖排行第三。
张有才因嗜赌,常与人打架,一日夜间在地头乘凉,被人用镐打死。
张作霖于光绪元年(1875年)3月19日生于海城县驾掌寺村。
13岁时曾念过3个月私塾,因家中要他拾柴、干活而辍学。
其父去世时,年仅14岁。
他母亲靠给人家做针线活和邻里接济,养活子女,生活十分贫苦。
张作霖15岁时学过木工,因太顽皮被师傅辞退。
16岁时贩卖过包子。
一次包子未卖完,遇几位老太太赌马掌纸牌,他以包子为赌,硬要入赌。
结果他一人大输,他非但不给人家包子,还把几个老太太的钱抢走。
张作霖当小贩连自己的生活也难以维持,便改学兽医。
他很专心,并喜好马,不仅学习了医马技术,而且善于相马。
干了两年多,又觉得干这行没什么出息,便辞职四处游荡,以赌博为生。
一次因输钱不给,被人绑在树上毒打。
但张作霖毫不示弱,仍破口大骂。
被村中赵老恒看到,感到这小子还有些骨气,便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但遭到妻子和女舅的强烈反对。
张作霖在走投无路时,便到营口田庄台投入毅军。
因军中无余额不能补正,便当了一名伙夫。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军中招一名谍报员,到日军后方探听情报。
张作霖便应募前往,获取了不少情报,因此先被授以功牌,后升为哨长。
1895年他21岁时,该军营务处长见张作霖机灵,便调他充任戈什。
张作霖当戈什后,想起赵家亲事,便请了两个月婚假,带着功牌、哨长委扎和许多礼物去赵家。
他怕赵家不同意,假说串门,不提婚事,对赵家母女和女舅十分恭敬。
没几日便讨得赵家的欢心,与赵女成婚。
赵女与张作霖同岁,长得并不好看,而且眼睛斜视,但很能干,也懂事。
张作霖十分粗野,动辄骂人,常与同伴争吵,赵氏便从中调停,赖以相安无事。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毅军撤回河北,张作霖解甲归田,回到故乡。
此时,中国进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各国列强疯狂地瓜分中国。
东北成了日本帝国主义与沙俄争夺的中心。
丰饶肥沃的东北大地,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中,变得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盗匪横行。
一天,张作霖在草原上捕猎野兔,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
他赶快躲进灌木丛中,看到一队军警在追捕一群土匪。
4。张作霖之死(3)4。张作霖之死(3)
他趁机举枪击中一名土匪,待追兵走后,他拉走了土匪的马。
从此,他与一帮流民、乞丐、土匪和散兵结成一股土匪,打家劫舍,征粮征饷,逐渐发展成为东北赫赫有名的“红胡子”。
张作霖大量劫夺财物,又抢过帝俄一批金币,变得十分富有。
他性喜良马,不惜重金,买了许多宝马,供其玩用。
同时,也开始追求美色。
一日,张作霖忽然发现村中塾师卢女很美,便不断向卢家献殷勤,通过女舅反复向卢家求婚。
起初卢家因他有妻子,不愿女儿做二房。
张作霖便答应“两头为大,决不是二房”。
卢家本想将女儿送往北镇县城内逃避婚事,因离城远,又遇战乱,怕被土匪抢走,便答应将女儿嫁给张作霖。
1900年秋,张作霖迎娶了卢氏,婚事由赵氏料理,此时赵氏已怀张学良3个月了。
张作霖当土匪时,盛京将军增祺夫人从北京返回奉天时,在路上遇险。
张作霖知道后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立即派他的保险队将其解救,并对增夫人好生伺候,护送回奉天。
增祺对他十分感激,增祺夫人也在增祺面前经常夸张作霖,说张作霖不同于一般土匪,劝丈夫将张招安收编。
增祺便奏请政府,于1902年11月9日将张作霖部众收编为省巡防营,张作霖任管带(营长)。
从此,张作霖效忠朝廷,作战勇敢,开始飞黄腾达。
与此同时,他也变得荒淫无度起来,仅1906年一年内,便连娶了3位夫人。
即三太太戴夫人、四太太许夫人和五太太寿夫人。
三太太戴氏原系县内捕盗班头之儿媳,长得十分美丽。
张作霖不惜万金与其在外同居4个月,后与四太太许氏同日迎进家门。
五太太寿氏是黑龙江寿将军外家王氏之女,不但貌美,且十分聪明机灵,能说会道,善于逢迎。
她被迎来时,卫兵列队欢迎,她即兴讲话,十分礼貌、谦恭,很得卫兵的称颂。
后来,张作霖又在天津娶了六太太马氏。
张作霖夫人多后,在家也变得十分专横。
三太太因打了使女,他便借机将其赶出府门,让其削发为尼,不久三太太便郁闷而死。
大太太赵氏生有一女二男,女名首芳,长子学良,次子学铭。
生学铭时,看门人老薛午睡梦见一小喇嘛,直入院内。
老薛忽然惊醒,入院直追,适与张作霖相遇。
张作霖问他:“你跑来做什么?”老薛说:“刚看见一个小喇嘛进来了,所以追进来了。”
张作霖说:“你胡说,是在做梦吧?”此时赵氏适生学铭。
张作霖过去在办团练时,曾杀死一个小喇嘛,生学铭时听老薛说小喇嘛跑进来了,便很不高兴,大骂:“他奶奶的,这小子找老子算账来了!
”
因此不喜学铭。
1911年冬,赵氏携学铭从外地来找张作霖要钱,当晚张作霖住里间,赵氏与学铭住外间。
因学铭夜啼,将张作霖吵醒,他便大怒,起来把学铭痛打一顿。
赵氏为了保护孩子与张作霖吵了起来,次日即回新民杏核店胡同家中,转年4月即死。
1907年,张作霖因剿灭辽西大土匪杜立三有功,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时,他又奉命回驻奉天,镇压革命党人。
民国政府成立后,他摇身一变成为民国陆军第27师师长。
1916年4月,又升任奉天督军。
1918年9月,成为东三省巡阅使,掌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
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
吴佩孚、孙传芳和受张作霖节制的张宗昌等人便拥戴张作霖为北洋派的头目,将张作霖的奉军全部、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孙传芳的五省联军、阎锡山的晋军合组为安国军,推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在天津正式就职。
从此,张作霖的势力范围便从东北、华北一直伸展到黄河、长江流域。
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后,一方面命令孙传芳、张宗昌、吴佩孚与北伐军作战,阻止北伐军北上,同时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为了缓解与蒋介石等南方新军阀的矛盾,开始大肆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并绞杀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同志。
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为了强化统治,张作霖成立了安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任命潘复为内阁总理,宣称军政府“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张作霖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最高统治者后,春风得意,踌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