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风欲孽
手机txt小说…阿巴达 提供下载
小说排行榜:/top。aspx
最新更新小说:/news。aspx
清风欲孽 作者:皇甫蓝
清史相关资料——康熙的女儿们
长女(1668—1671):玄烨的第一女。其母为玄焊庶妃张氏,与四女同母。康熙七年(1668)十一月二十日生。十年(1671)十月殇,时年4岁。
次女(167l一1673):玄烨之第二女。其母为玄烨庶妃董氏,即端摈。康熙十年(1671)三月初九日生。十二年(1673)二月殇,时年3岁。
三女'1673—1728):固伦公主。玄烨之第三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马佳氏,即荣妃,与长子承瑞、四子赛音察浑、六子长华、八子长生、十子允祉同母。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1691)元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嫁给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待氏乌尔衮,时年19岁。乌尔衮系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于鄂齐尔的次子,其母是清太宗皇太极之五女淑慧长公主。
四十三年(1704)乌尔衮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五十八年(1719)从征,六十年(1721)车子军。四十八年(1709)公主受封为固伦荣究公主。雍正六年(1728)四二十一日去世,时年56岁。
(容琳)
四女(1674—1678)玄烨之第四女。其母为玄烨庶妃张氏,与长女同母。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初十日生。十七年(1678)殇,时年5岁。
五女(1674—17l0):和硕公主。玄烨之第五女。其母为玄烨贵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凌王之次子噶尔臧。噶尔臧,乌梁罕氏。康熙四十三年(1704)袭喀喇沁杜凌郡王。五十年(1711),因罪削爵。六十一年(1722)去世。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设护卫长史,核贝勒例。四十九年(1710)三月公主去世,时年37岁。
(静琳)
六女(1679一1735):固伦公主。玄烨之第六女。其母为玄烨贵人郭络罗氏,与十九子允(礻禹)同母。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二十七日生。三十六年(1697)时年19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敦多市多尔济系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三十一年(169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三十九年〔1700)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复封亲王。乾隆八年(1743)去世。康熙四十五年(1706)公主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去世,时年57岁。
(洛琳)
七女(1682.6——1682.8):玄炸之第七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一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二十一年(1682)六月初一日生,八月即疡。
八女(1683.6—1683闰6):玄烨之第八女。其母为玄烨皇贵妃佟伎氏,即孝懿仁皇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九日生,闰六月殇。
九女(1683—1702):固伦公主。玄烨之第九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一子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18岁时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嫁给佟氏舜安颜。舜安颜是佟国维之孙。四十八年因党附允祀,削其额驸,禁锢于家,后释免。雍正二年(1624)总督三凌班务,授领侍卫内大臣。是年去世。公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去世,时年20岁。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赠为固伦温宪公主。
(宪琳)
十女(1685—1710):固伦公主。玄烨之第十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纳喇氏,即通嫔。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2岁时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是年嫁与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台吉策凌。策凌是元太祖成古思汗二十世孙。康熙三十—年(1692),其祖父丹律携他自居地塔米尔投归清朝.玄烨十分高兴,授其为轻骑都尉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四十五年与公主成婚,授和硕额驸,并赐贝子品级。奉命回驻塔米尔旧地.击败准噶尔兵入侵。五十九年(1720)从傅尔丹多次击败准噶尔兵,授札萨克。雍正元年(1723)特诏封为多罗郡王。二年(1724)驻守阿尔泰。五年(1727)偕内大臣四格等赴楚库河与俄罗斯使节瓦萨立石定界签订“布连斯奇条约”。九年(1731)大败准噶尔军获鄂登楚勒大捷,晋封为和硕亲王。赐银万两,又授其为喀尔喀大札萨克。十年(1732)又获光显寺大捷,赐号超勇亲土,晋封固伦额驸。十一年(1733)为定边左副将军进驻科布多。乾隆元年(1736)驻兵乌里苏雅苏台。六年(1741)清廷从土谢图汗部分出20旗赐予他,统称赛音诺额部。十五年(1750)去世,入祀京师贤良祠。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l0)去世,时年26岁。雍正十年(1732)因策凌军功追赠为固伦纯悫公主。死后葬于京师郊外,后与策凌合葬。公主与策凌所生子成衮札布初被封为世于,策凌去世后袭爵为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纯琳)
十一女(1685—l 686);玄烨之十一女。其母为玄烨温僖贵妃钮枯禄氏,与十八子允礻我同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二十七日生,二十五年(1686)五月即殇。
十二女(1686—1697):玄烨之十二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九女同母。康熙二十五年(1686)闰四月二十四日生。三十六年(1697)二月卒,时年12岁。
(慧琳)
十三女(1687—1709):和硕公主。玄烨之十三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祥、十五女同母。康熙二十六年(1687) 十一月二十七日牛。四十五年(1706)20岁时受封为和硕温恪公主。是年嫁与博尔济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仓津是蒙古翁牛持部札萨克多罗杜凌郡王毕里哀达赍次子,初名班第,赐名仓津。康熙三十二年(1693)袭封郡王。雍正五年(1727)以擅请准噶尔使入藏熬茶夺沦罪削职。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时年23岁。
(温琳)
十四女(1689—1736):和硕公主。玄烨之十四女。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四十五年(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孙承运系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干。三十九年(1700)袭父遗爵,封为一等男,五十八年(1719)卒。乾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时年48岁。
(靖琳)
十五女(1691一1709):和硕公主。玄烨十五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样、十三女同母,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初六日生,受封为和硕敦恪公主。四十七年(1708)年18岁时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台吉多尔济。多尔济于五十八年(17l9)因罪革额驸,仍给台吉品级。五十九年(1720)去世。四十八年(1709)公主去世,时年l9岁。
(敦琳)
十六女(1695——1707):玄烨之十六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月二十一日生。四十六年(1707)殇,时年13岁。
()好看的txt电子书
(福琳)
十七女(1698一1700):玄烨之十七女。其母为玄烨庶妃刘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十二日生。二十九年(1700)早疡,时年3岁。
十八女(170l一1701):玄烨之十八女。其母为玄烨和嫔瓜尔佳氏,即惇怡皇贵妃。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八日生,生下不久即殇。
十九女(1703—170 5):玄烨之十九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高氏,即襄嫔,与二十九子允禝,三十子允禕同母。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十四日生。四十四年(1705)二月殇,时年3岁。
二十女(1708—1708):玄烨之二十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钮祜禄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月初九日生,十二月即殇。
养女(1671—1741):固伦公主。玄烨之弟恭亲王常宁之弟一女,其母为常宁庶福晋晋氏。康熙十年(1671)十月二十八日生。抚养宫中。二十九年(1690)20岁时封为和硕纯禧公主。是年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台吉班第。班第系科尔沁郡王奇他持之从孙。累官内大臣、都统、右翼前锋统领。雍正四年(1726)卒。乾隆十八年(1753)追谥恭勤。康熙三十一年(1692)即公主嫁后的第三年,为其设护卫长史,视贝勒制。雍正元年(1723)二月晋封为固伦纯禧公主。班第卒后,公主居京帅。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时年71岁。
清史相关资料——康熙24子
皇长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荣妃马佳氏。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祉领镶红旗大营。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降为贝勒;32岁,晋诚亲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认为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祺奉命领正黄旗大营。19岁,被封为贝勒,30岁, 晋恒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允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允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允礽获释,允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曾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康熙御极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即位,进封履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卒。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