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逍遥记
“这一劫,你是第一个来此的,人不大,胆量到值得称赞。”湖面上,漂浮着一叶孤舟,舟上无人,但却有声。
“是你,难怪,原来你不是死物。”宇风一看那舟,就明白了它就是在奈何桥上当年所见的舟。
“生与死,难道有区别吗?这一池水,在你眼里就是死物?”木舟哂笑道。
“哦?这个我真不懂,按你说,它又算什么?”宇风被一艘破舟嘲笑,也不觉得有什么羞耻的,仅仅因好奇而问道。
“我说了,你会信?”木舟的话带满了质疑。
“如果是真实的,我会去相信。”宇风随即答道。
“有趣,有趣,不过单单如此,还未入格。”木舟话毕,渐渐远去,不给宇风开口的机会。
“这是哪里?”宇风闭上眼睛,内敛乾坤,精气神糅合为一,细细地体味着这个所谓的湖。
无边无际,宇风原以为是虚幻,但现在看来,却又有些不同,这片地方竟和他的本体一样,介于虚幻和现实中。
在这里待着,宇风有一种回归、包容的感觉,仿佛这里才是他真正的故乡。又或者多少年前,自己曾来过这里。
镜面一般的湖面,一丝波纹都没有,幽寂。沸腾一般的湖水,到处都动荡不安,狂热。一上一下,一正一反,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不得说不怪。
方圆无际,其深无穷。乍看之下不过尺许的湖水,其深度,宇风用尽能力去探查也究竟不能得出结果。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是除了浩大的宇宙之外,现在的宇风唯一不能探查出广度的地方。这也意味着,这里有堪比整个自然的广度与深度!
若是自然而成,那这个湖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第二宇宙,若是人为而成,那绝对堪比天工造化,鬼斧神工。
日月不见其踪,但依然有其光。光自水渗透而出,所谓流光之水也,天地奇物。风自八方而来,湿润而朦胧,所谓无定之风也。
看似死水,实则活水,宇风忽然想到一个假设,既然眼前的湖唯有整个自然与其相似,那么它为何就不是原原本本的自然呢?
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
“自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离了自然,暂时来到了自然之外。而这里的每一滴水,有极大的可能是一个个小世界!”宇风进过一番推测,觉得事情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接近真相。
“自然若水?”宇风仿佛抓到了什么东西,但接着,又有更多的疑惑从脑海中冒了出来。正如棋局上落下一子,之后,必定有无数种行棋的可能。
宇风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兴奋的表情,这是一种渴望,对大道的渴望。
自然,似乎触手可及了。
大道,也不远了。
462。…第461章 水之境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宇风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当年那本无名古书上的句子。不争,不求,不偏倚,水顺应着时间,从未停止过细微的运动。
它遇石阻拦,则一分为二,从石的两侧穿过。它遇土阻挡,则渗透进泥土间细微的缝隙中,经历漫长但最终穿越。
它若被刀斩断,则片刻不到,又再次融合。它若被火烘干成细微的粒子,则上青天化云后又必定再次归来。
水以自然为母,依天道而存。故有人云,人要有水之境界。
自古以来,修真界中总有人谈论那些飘渺的境界,说那些境界相对应的种种妙相,着实令人向往无比。
然而此类言论的重点仅仅在于境界的高深,妙相神通的玄妙变化,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境界、妙相乃是反映一个人的修为、道行的副产品,关键还是在于修行。
妙相与神通,不是为了运用来为自身服务,而是为了让自己了解修行有所精进,同时让他人生出对修行的向往之心。
古之修行者,一心向道,法宝钱财真乃外物,神通玄妙皆归虚幻,唯有一道才是真实。
宇风一贯以来坚持着的修行是修改自身的行为,一言一行不违背向道之心,改正。这正,即是道!
修为加深,道行精进,才有境界。境界之意,在于惊醒自己要更加谨慎,要更注重修行。
一切的一切,为的就是抵达根本,为的就是知晓,或者站在道面前,朗声问上一句:“大道是谁?”
倾尽无数世,耗尽漫漫光阴,拼尽无数机缘,为的就是一个见道、问道的机会,这才是所有修行者该孜孜不倦去追求的。
宇风有三身,一身在过去问道,一身在现在求道,一身在未来得道。
念转三千,不过瞬间,才回过神,宇风便发现不远处,那艘本该消失的破木舟不知何时又自己游了回来。
宇风原以为此舟是为自己而来,但他猜错了,来者不怀目的。仅仅是来,不为谁来,木舟没有如同之前说上一句话,它只是缓缓地在水面上滑过,不带起一丝波澜。
“死物?活物?舟本是舟,载人载物,抵达终点,哪管它死活?”宇风恍然大笑,履水而行,三步便踏上了木舟,随即一甩袖子荡尽了船上的灰尘,盘膝坐下。
寒江独钓,在文人骚客看来,钓出了一种意境美。而以现在的宇风看来,那蓑翁钓的仍旧是鱼,是自己维持性命的食物。
事物就摆在那里,自己却去万般联想,非要根据自己的所谓经验,硬给它下一个定论,还是错误的结论。
物未骗人,人若被骗,只能是被自己的联想所骗。
境由心生,顺逆一念,宇风静坐片刻,感觉这世间,这一世,本来无顺无逆,哪有大小、强弱的区别?
舟动,风动,还是自己的心在动?宇风不去多想,却发现自己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一个尚未加冠的年轻小伙,丧失了生命。而另一个老者,活了五百岁,仍旧活得好好的。
“你想成为谁?”一个声音在他的内心深处悄悄蔓延。
这时,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画面,村民们正在感慨小伙死得早,回家后,语气中无不羡慕老者的长寿。
宇风这一世修行百年,但过去世,究竟修行了多少,他自己不知道。他只觉得仿佛是凭借无数世的积累,自己忽然化为了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朝着一个方向翻腾而去。
英雄帝王,流客凡夫,驻足这气势恢宏的大河,观河生出无数感慨,但从未有一人,能在这河水中倒映出自己的完整影像!
因为这河水,不停息,与先前所见的无边静湖完全相反。浪花生灭,从不为谁,无休止地流往未来。
十八年,五百年,再多的时间,在这条大河面前都失去了意义。一个浪花过去,何止千万年?
如同大河的一个翻卷,大浪重叠,宇风一开口便是:“我想成为我。”
脑海中的无数画面,在这一刹那破碎!小伙也好,老者也好,一个浪花的时间而已,他们便早已褪尽为尘埃,落入了大河之中。
木舟没动,是宇风带着它,它才能动。
本是人乘舟,舟借水行。而今舟乘人,方可前行。是谁在借这谁的势,谁在顺谁而行?
神回,宇风起身,下了舟,脚踏上的,不再是水,而是平地,厚实的土地。
原来看似无穷的湖,不过也在一念间抵达彼岸。眼前,山之遥,地之厚,不知其几千里!
宇风就如同一条大河,卷着无穷的天水,滚滚而下落到这个干燥的世界。
“长河的尽头,在哪里?”
“我要走向何方?”
路,近了。
463。…第462章 方向
尘埃铺天,浩茫无云。穷土漫野,方圆皆烬。
死寂,死地,这本来就稀少的绝地,偏偏却可以用博远,辽阔等大气的词语去形容,不得不说其是个另类。
生死,二者之中前者更令人向往。因为人们知道生的滋味,但是不明白死的滋味。而未知,往往令人生出敬畏之心。
“死,该是昏沉的,该是黑暗的吗?生是正,死是负,真像世俗界所讲那么简单么?”一卷长河落凡间,宇风踏上这片土地的同时,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许多问题。
婴孩生而流泪,泣泣不止,并非似是世人所求之生之欢悦,反倒更像一出生便体会到生之苦恼,流下不甘之泪。
宇风若有所悟,介乎虚实之间的身形如长虹贯日般,冲入了这个漫天尘土的世界。
宇风不用回头便已知道,人已远,湖已消,过往的一切,就如同他所化长河的一个浪花,转瞬即逝。
在时间的面前,一切都是短暂的现在,宇风深刻地意识到这现在身的真谛。
世间有蚍蜉。一日之命,日出稚幼,日落衰老,月上枝头即亡,饱食一餐,延续血脉一场,如此便已终了。
世间有隐者,山中甲子,世间一日,两鬓斑白,寿命终时即亡,求道一命,不知春秋,如此也是终了。
生有长短,至于死,宇风隐有所悟:蚍蜉也好,隐者也罢,尽管有一生的终了,却究竟无法摆脱下一生的到来,如此这般的生死轮回。
闻道问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超脱生死,才是现在的终极意义。
行走着,宇风却渐渐入了定,感觉自己又再次化为了无穷长河。只不过此时的长河中,卷起的不再是流沙,而是一块块乱石。
再庞大的山,入了这条何,也会被澎湃的河水拍击无数碎块。再棱角密布的石,入了这条河,也只会圆润亮泽。每一颗,都有向圆满迈进的希望。
最后的路,考验的不是神通,法力,外物,而是最本真的自己。
待宇风脱离入定的状态,眼前已不再是穷山恶水,而是一番白云青山之景。
白云绕山腰,山腰立草舍,草舍居人家,白首待归客。宇风一步来到了草舍前,道了声好,静候着草舍主人。
三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宇风静候了整整三年,却依旧无人答复。
“少年不知尘世,中年不知心事,老年不知为何有此一世。你来此,想知道什么?”孩童之音,待着点点天真,仿佛跳跃着钻进了宇风的耳朵。
“知道。”宇风的心绪平静,语调平和,似乎并不在意少年,中年,老年之说。
“道?很遗憾,你走错了路。”童音依旧,只是好像真有无穷遗憾间杂其中。
“错在哪?”宇风问。
“方向。你一直在往外找,而很少往内去寻求。你自己的心中,就有道。”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这一生苦苦寻求而不得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自己的身上,你会有何种感受?
宇风的表情没有多大变化,但内心,早已是惊涛骇浪。
“大道,难道就在自己的心中?”
“修道修道,莫非就是找回自己内心深藏的道?”
无数个疑问在脑海中闪过,宇风不是没想过去质疑童言所说,但究其根本,宇风并无证据去辩驳,因为他也不知道。
而这个观点的提出,让宇风忽然有一种灵机一现的感觉,仿佛离道更近一步了。
464。…第463章 闻道
往外走,一路风雨,千山万水,苦苦追寻。到现今,也依然如旧。纵偶有所得,尚不得闻道。
往内走,一念之间,三千丝缕,苦乐顺逆。在当年,便往往有得。明内之真性,或有道之机。
前者在外物上观察,希冀体会到道在物上的痕迹。后者往自己深处发掘,寻找那道之真机。
越是思索,宇风越觉得,自己无从反驳那个声音,甚至还隐隐觉得该去相信。
但是,就算自己相信了,又该如何,如何进入内心,如何找到自己身上的大道痕迹?
这比叫宇风去教训一千、一万个神通之辈还要困难,天底下最难、最令人费心的题目也莫过如此:知道方向,却不知如何行走。
“机缘仅仅是机缘,并非是结果。”这句话放在现在的宇风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宇风现在,有机缘明白了去哪里闻道,但这与去得成,闻得道,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本来宇风还想再问问那传道之人,结果问没问着,这一看,还真吃惊不小!
()好看的txt电子书
山不见了,房不见了,人也没了,仿佛刚才他所听所见,都是一通空气,都是梦中幻境。
若仅仅如此,宇风也不会那么吃惊,关键在于,宇风自己的躯体也不见了!
宇风下意识地伸出手,却发现什么也触摸不到,毕竟手都没了,还摸什么东西?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会,一开始还有着以往习惯性的感觉,但后来,渐渐地,五觉皆灭,没了声音,没了气味,没了色彩,没了触觉,没了味道。
整个人都没了!
再高明的隐匿之术也不及现在的宇风,因为他已不是隐匿,而是完完全全地消失。
人,走了。宇风,依旧存在,不过是褪去了人的躯壳。
生命的存在方式,有无数种,人不过是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