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天下
我跳下榻,穿鞋出门,外面阳光明媚,一打眼便见着陈煜,那模样真是待到家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醒了?气色不错。”我慢慢踱到他跟前,他笑眯眯望着我。
“彼此彼此。”我张望,“四阿哥呢?”
他没答话,忽然倾身下来,我猝不及防,一把搭住他,被他带得坐倒在地,只见他面色苍白,冷汗连连,我担心道:“你怎样?”
“没事。”他撑道,“也许经过昨晚,我有些肾亏,休息就好。”
我啐,昨晚有人肾亏关他什么事?忙骈指按其腕脉:“奇怪,你的脉象为何……”
话音未落,他的头重重耷落,靠在我肩上一动不动。
我摇摇他:“喂?”
他没有反应。
我把他放平躺在草地上,趴身细查,非但腕脉全无,连颈脉也毫无搏动,只鼻端尚有一息温气,却极微弱,比起前日四阿哥状况并没有好多少,这一吓非同小可:“陈煜?陈煜!”
一只柔夷按在我手上:“冰姨?”
冰姨凝视陈煜脸庞:“当日你取观音泪时未能克住白景奇元神反震之力,煜儿为了保你平安已用过一次血解大法,以至全身经脉逆转,这半年他在小苍山静院日夜内守护,总算等到你醒来,不料去了心事,反而伤势益重。昨晚你吸取四阿哥体内法华金轮的力量,结合体缘以运转调解奇毒,然而最后关头未能守住,受到侵害入体,千钧一发之际,煜儿不惜用自身真元为你疏理导引,虽救得你,他的伤势却失去克制,今日等着见你一面,是他最后心愿。”
我沉默,一顿,爆发:“为什么!为什么他救我,可以连自己的命也不要?”
冰姨转目看我,我坚持:“他说他知道我不想欠四阿哥的,他才帮我。现在算什么,他要我欠他的?”
“雍亲王爷在海宁陈家出事,足以让陈家灭族,虽然你们救回四阿哥性命,但这个责任始终要有人来背……”冰姨黯然道,“煜儿说,就当他替辉儿偿还在畅春园藤香院害你的那一次。”
辉儿?就是冒牌白狼、冰姨另外一个儿子、陈煜的兄弟?
“我不要他还,我要他活。”我看住冰姨,“怎么救?”
冰姨垂首沉吟半日,缓缓道:“当年煜儿早产,是婉霜帮我保住他,那时婉霜已悟到法华金轮用法,离京一方面是为了见我,一方面顺道铲除了在温家总堂挑起内乱的叛徒,但她清理门户之时有一名漏网之鱼,便是这次行刺四阿哥的‘医鬼’。煜儿本元尚存,根基未坏,如果医鬼出手,当可救得。”
她没往下说,但我知道这可能性为零。
“医鬼为人甚是自傲,一次刺杀四阿哥不成,决不就此罢休,千儿你应随四阿哥速速返京……”
()免费电子书下载
“天子脚下也未必安全吧?”我摇摇头,下了决心,目注陈煜安详面容,“表哥你等着,我一定抓医鬼回来救你。不然我回来陪你,十年,二十年,都好。”
一道影子斜过来,我抬起头,见到四阿哥。
四阿哥低头看着我,我并没有放开握住陈煜的手:“海宁陈白氏,愿随雍亲王爷回京面圣领罪。”
“陈白氏向皇上请罪。”
六月初抵达京城,四阿哥做的第一件事是带我入乾清宫面见康熙,然而我只说了一句话就被打断。
康熙离座,走到我跟前,略弯下腰,伸手在我肘后虚抬一把,我站起,不无惊讶地抬头看他,而他的神色中有一丝沧然的味道,不期然击中我。
“回来就好。”康熙示意李德全捧过一个明黄|色罩布的长形托盘,揭开罩布,现出一件用金丝线镶民族特色图案花纹的大红色蒙古女袍,“纯悫托朕将这件衣裳交你做个留念,她说前年在蒙古草原上为十八阿哥庆生时与你共唱‘敖包相会’,是她十分快乐的一件事。”
回京路上,我已听年羹尧告知今年年初康熙连亡两名公主,一是贵人兆佳氏之女,下嫁喀喇沁杜凌郡王的和硕端静公主,还有一名便是通嫔纳喇氏之女,喀尔喀台吉策凌之妻和硕纯悫公主。两名公主都是正当盛年,噩耗传来,康熙十分痛心,生了一场大病,年羹尧虽未明说,我也料到四阿哥迎娶年宝珠为侧妃多少是借了大办喜事来减轻皇阿玛伤悲之情,如今眼见纯悫遗物,我亦是一哀:“皇上……”
“叫朕皇阿玛。”康熙缓缓道,“朕已连失爱女,难道你还记恨着朕,不愿作朕的孩儿么?”
记恨?
我恨过康熙么?
也许吧,没有康熙一开始将年宝珠指婚给四阿哥,或许我可少走弯路。
但现在,我眼前看到的只是一个老人,一个父亲。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失去十八阿哥之后的那种刻骨痛楚,虽然康熙有这样多儿女,何尝不是哪个都爱?
“……皇阿玛。”我说,“与和硕纯悫公主共舞,亦是小千难以磨灭的记忆。”
小太监魏珠帮我把蒙古袍接过一遍,康熙咀嚼“小千”这名字,终道:“好,景奇和婉霜的女儿长大了。”他突然目光炯炯,似要看穿我,“但在乾清宫、紫禁城,不再会有第二个玉格格。”
我无语,唯有垂眸以对,忽听隔帘一动,进来一个人:“四哥!”
这声音,是十三阿哥!
四阿哥的反应奇快,十三阿哥还没走到跟前,他已先迎上:“御医千叮万嘱让你不可走动,你怎么又从永和宫出来?”
十三阿哥张了张口,还没说话,后面十四阿哥跟着进来,康熙已重回龙座,他们给康熙请了安,我旁观之下,只觉十三阿哥甚是清减,腿脚起落亦有滞慢,便料他是为了腿疾之故不知如何竟搬入德妃的永和宫养病,虽说他自小由德妃抚养,却是早已分府出去的成年皇子,若非别有隐情,断然不至回到宫中养病,可见病势一度是重得很了,瞧他出现神情,必然是十四阿哥入宫探望额娘时跟他说了四阿哥在乾清宫的消息,他这样拼命过来——难道是已知四阿哥在海宁遇刺的经历?
康熙注目十三阿哥面上,又看了看十四阿哥,也不叫他们起身安坐,只淡然道:“你们来得正好。朕才批了份折子给你们瞧瞧。”
康熙一甩手,从御几上摔下一份折子,正落在十四阿哥膝前:“念。”
十四阿哥拾起折子,双手打开,我就站他身后,冷眼瞧去,认得的满文再少,但三阿哥胤祉、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名字还是认得,瞧格式,这是份皇子联名所上的请安折子。
十四阿哥清一清嗓,将康熙所写朱批一字一字念出:“胤祥并非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不行约束,必将生事,不可不防。”
康熙问:“念明白了么?”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同时道:“儿臣恭领皇阿玛旨意。”
我转过脸去,不忍看十三阿哥神色。
四阿哥上前一步,跪在十三阿哥身侧:“皇阿玛,儿子想告退去永和宫给额娘请安。”
康熙对四阿哥态度甚为和悦:“去吧。十四阿哥,同你四哥一起去,德妃已很久未和你们两兄弟一起说话。玉格格留下,朕还有话要问。”
十四阿哥应了,收起折子,与四阿哥一左一右扶十三阿哥起身,挟着他慢慢走出东暖阁。
我默然让过一边,未尝没有物是人非之感。
片刻之后,我的目光转过,莫名和康熙碰上,康熙呷一口茶,气定神闲道:“待会儿四阿哥来接你,你同他一起回王府,见见你的小妹宝珠。”
我思维一顿,康熙又道:“新满洲第四代家主之位是你的。朕说过等着看你的忠心,朕会一直注视着你。”
“十三阿哥的腿疾怎样了?”
出宫后,我与四阿哥各骑了一匹马,并驾缓行,四阿哥见问,也没答,只摇了摇头。
我又问:“或者让我去看看他?”
四阿哥转首朝我面上望一眼,半响方道:“现在不是时候。”
我想起先前康熙训斥十三阿哥的话是当着四阿哥面说的,未尝没有敲山震虎之意,亦知此地不宜多言,便收了口。
不一刻到了雍亲王府,四阿哥和我分头换了便服,才一起进万福阁。
因是迎接四阿哥回府,众女眷全部盛装打扮,正福晋纳拉氏见了我依然一团和气,其它都是熟面孔,只一名年约十四岁的女童站在纳拉氏身后,一看服饰品级,就知是侧福晋年氏。
虽然一般行礼,年宝珠的神情举止还带着天真,我留意细察她容貌,确实生得粉鼻堆琼,唇如朱润,稍一说笑,颊上浅涡便嫣然呈露,于美丽中又带着几分憨意,毫无成|人气味,甚是惹人爱怜。
四阿哥并无多话,众女稍后散去,只福晋带着年宝珠引我们到她春和院入座。
我是没明白康熙叫我来看年宝珠的用意,不过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崩溃。
相信就算三百年前的年玉莹意识还在,对年宝珠也不会有多少姐妹情,但纯粹用二奶空降兵的角度来看年宝珠,我根本找不到一丝敌视的感觉,照理四阿哥娶了她,她应该是我的假想敌,可我眼前分明是童工……
尽管年玉莹的身体今年刚满十八岁,我的心理年龄却有二十五岁,换算到现代,应该大学都毕业三四年了,而年宝珠的年纪充其量是初二女生——在二十一世纪,会有可能发生一个上班族跟一个初中生共用一夫的状况么?
很快纳拉氏和年宝珠都卸了朝服重新出来,年宝珠也不用人教,主动走到我面前,规规矩矩行礼:“宝珠见过玉格格。玉格格吉祥。”
我定定看着她,她抬起脸,又叫了我一声:“小千姐姐。”
纳拉氏在旁道:“你刚到年家时,宝珠五岁,是你领着她满地跑。过了两年,她搬到湖北去住,你们才分开,如今……”
她接下去还说些什么,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只觉年宝珠的脸在眼前不断放大。
笑话,被人剃了眉毛,难道还要认姐妹?
我站起身,纳拉氏嘎然而止:“福晋,小千对过去的事不想再提,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话完,我看也不看四阿哥和年宝珠一眼,径自转身出门。
走出春和院,一时下廊,一时上桥,我也不辨方向,只是越走越急。
不知什么时候,我停了脚步,面湖而立,孟夏午后阳光切碎波光桥影,粼粼满目。
四阿哥静静走过来,站在我身边。
我听到自己声音有些发哑:“如果今日我不来会怎样?”
四阿哥不答。
我继续道:“常言说眼见为实,一点不错。看到她……我是什么?‘那时’我也和她一样大……”
“不是!”四阿哥打断我,“她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你!”
他顿了一顿,绕到我身前,盯着我的眼睛:“我没碰过她!”
“你娶了她!”
“千,难道你还没看出事情已经开始?”四阿哥的语气发沉,“我和老十三没有单独见面的机会,皇阿玛将他交给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监管,连一向待老十三比待我还好的额娘也……我甚至担心老十三会随时被再次圈禁……”
“所以,你听从安排,换取信任?”
“我别无选择。”
“太迟了。”我说,“你叫年羹尧给出良田万顷的银票时,我们之间就结束了。为了能和你在一起,我曾全力以赴,但是一败涂地。现在的我,只不过和你一样:听话,然后换取我想要的条件。”
我返身走开,然而四阿哥在我身后问:“”
十一月,康熙诏凡遇蠲赋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著为令。同月谒陵,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及八阿哥扈从,而我在从六月到十一月间的近半年时间内业已全面接管陈煜在新满洲的势力,第四代家主的身份亦由于康熙时刻将我带在左右成为一个半公开化的秘密。
谒陵仪式分告见、告成、辞行,共进行三天,一应事务主要由三阿哥和四阿哥协作主持,康熙并无多劳累,但顺利完成仪式后碰巧下了一场大雪,车马难行,只好在离陵五百里外的皇家别苑暂住。
夜间,诸皇子陪着康熙在寝宫内说话消食,我亦在旁随侍,正好康熙与谈明季史事,太子聊到前朝末帝崇祯,因顺治皇帝从来讲崇祯的好话,太子也是大加溢美,康熙则颇不以为然道:“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百万两,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今则宫中不过四五百人而已。明季宫中用马口柴、红螺炭,日以数千万斤计,俱取诸昌平等州县,今此柴仅天坛焚燎用之。”
数据一摆,众皆点头称是,太子难免讪讪,康熙望了太子一眼,又讲了两则笑话,一是崇祯修大内建极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