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者凡也 作者:白芥子(起点2013-02-28vip完结,修仙升级流,腹黑)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书名:仙者凡也
作者:白芥子
文案
她本是凡世间小道观中的道童。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彻底知晓,这个世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安然。
双系灵根,半枚玉佩。万物皆虚无,唯有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才是王道。
即便,踏上阴鬼之道,又有何妨。仙者本凡,凡者修仙。周而复始,轮回一隅。
☆、001 青松观
黛山如画,连绵无尽。
雾岚四起,苍穹青湛的如同琉璃般通透欲滴。
袅袅紫烟散发着能够使人平静心境的檀木香,随着清风飘荡在山林之中。
远处,一阵阵铜钟撞击的音波,犹如咒语,不停冲荡在静谧的山中,悠扬而又虔诚。
百丈山峦腰上,一座清雅道观拔地而起。
道观正门,地上整齐的铺着约莫半丈长的灰色石板,石板羊肠般盘缠,一直延伸至山脚。
乌紫木匾上,镶嵌着三枚镀金大字‘青松观’。
足有五人高的暗朱大门向内敞开,正对着一座庄严的殿宇。
地面被前夜的雨水冲刷过,一尘不染。
世间繁华烟柳之地何其多,到是此处清静的,好似从未染人间烟尘。
只见,殿宇前的门扇旁,站着三名身穿素衣的幼童。
其中两名幼童,像做贼似的,扒着门扇,睁着好奇的眼睛,伸出小脑袋,朝大殿中看去。
大殿正中,一座镀金道像,高大的直冲屋顶,金像是名身穿罗裙的女子,慈眉善目,腰别长剑,眉宇间透着一抹英气,这乃是青松观开山先祖的金像,五百年来,供奉至今。
殿中,将近百名道者,有男有女,他们皆穿素衣,挺直腰身,闭目盘坐。口中默念道经,原本细弱蚊蝇的声音,却因百人同读,犹如轻雷。
趴在门旁的两名幼童看了许久,才悄悄退回身。
其中一名男童,刚过八岁,肤色较白,身形圆润,满月般的脸上肉乎乎的想让人捏上一把,走起路来没过多久便会气嘘不止。
小胖子猛的吞下一口唾液,细小的眼睛露出一抹羡慕,微张着嘴,嘟哝道:“师兄师姐们可真厉害!居然都能将整本道经背下,俺何时才能进入清心殿诵读!”
一旁的少女面容姣好,发髻梳的光整,白齿朱唇,宛如葡萄般的眸子透着一股灵气,典型的美人胚子。
貌美少女名叫宋花,今年十二岁,女子玲珑有致的身段,已经在她身上小露荷尖。
她微仰着脑袋,长睫一挑,嗤道:“就你,得了吧,大字也不认得几个,还想着进清心殿诵读?”
男童虽有些不服气,但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他胖乎乎的手指扯着衣角,有些憋屈的,低头生着闷气。
“你们两人,再偷懒下去,若是被师叔撞到,免不了一顿责罚。”说话的是名女童,她没有像他们两人一般,躲在门后观看师兄师姐们朝读。
而是拿着比自身还要高出不少的笤帚,不紧不慢的清扫地面上的碎叶。
她身子瘦弱的,隔着衣物都能看出她咯人的身子骨,面色苍白如纸,好似一阵风就能将她吹走。
宋花不以为然,走到瘦弱女童身旁,轻笑道:“络儿,五位师叔中有三人都下了山,剩下两名师叔可都在福地修身养性,他们哪有时间一大早便来前殿视察?只要络儿你不去告状,就没人知晓我俩在偷懒!”
瘦弱女童名叫木络,今年九岁。
她身形单薄,纤弱的,让人看了都不忍心疼。
木络抬起眼帘,微撇了宋花一眼,墨黑的眼眸如同平镜般,没有一点波澜。
她左眼角下,一颗沙砾般血红的泪痣,映在苍白的面孔上,极为显眼,不妖,不媚,更多的却是一抹淡然,让人对视上了,不觉的呼吸一滞。
她知晓宋花脾气倔,劝说只是多费口舌,便不在多言,只是微微摇了摇头,又低下脑袋,安安稳稳的扫起地来。
小胖子嘿嘿一笑,快步上前,说着木络的好话:“络姐姐怎么可能回去师叔那里告状,花姐你又不是不知道。”
“络儿是怎样的人,我当然知道!”宋花狠刮了小胖子一眼,气哼道。
三人相处的时间,也快到一年了。
宋花自然清楚,木络只是性子有些冷,话语不多,却不是爱嚼舌根的人,她也只是半开玩笑的说了句,小胖子却在一旁拆她的台,不免有些怄气。
三人都是青松观年前收纳的道童,平日里做着打扫大殿,清扫庭院的活。
青松观不是幽国最繁华的道观,人脉可以说也十分稀薄,但是这些,不足抵挡青松观在幽国的地位。
青松观建于五百年前,传言,当年的先祖周游列国之际,无意间得到一本仙诀。
先祖修炼有成时,居然能够呼风唤雨,召火引雷。
强大的力量是当时的人们想都不敢想的。
先祖在世人的心中,俨然成为仙人般的存在,幽国为她而造的庙宇,粗略数数也有上百座。
五百年转息而过,强大的无以复加的先祖也早已坐化。
她遗留下来的仙诀,也在三百年前大火中焚毁。
数百年前,先辈便发觉,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修炼仙诀,能够修炼仙诀的人非常少。可以说,少到一座数万人的城池,至多也只能找到一两名有慧根的人。
道观中聚集的道者不到百人,都具有所谓的慧根,他们能够修炼仙诀的几率,远比平凡百姓大的多。
然而,修诀的焚毁,对于青松观的打击确实不小,仙诀的传承也由书面意会,转变成一代代口述传承。
先辈们口述传承时,难免会强加入自身的理解,多少会与原文有所出入,五百年下来,仙诀也只剩下只言片语,难以参悟,也因为这点,时至今日,青松观再也没出现过像先祖般,那么强大的道士。
道,亦修身养性,讲究的是身心对于世间万物变化中体会的感悟。
修道,是一种追求问与答的过程。
比如,为何星辰能够运转有秩,五行如何相互依存,阴阳为何此消彼长、生生不息…
道者,追求的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得到的感悟,一种变相的自身体会的哲学观。
所以,不同的道者看同样一本书,因心境,因视角的差异,所得到的感悟也是千差万别。
修道只是为其指点一条道路,路能走到什么地方,多半是要靠着道者自身。
修行在天,亦在人为。
如果家中的人能够进入青松观,说出去不仅会有无数人羡慕,就连皇帝都会拨款赏赐,以表对修道之人恭敬之礼。
小胖子名叫王有财,听说家中是做布匹生意的,钱财赚的不少,生来含着金汤匙,要不然也不会吃的这般浑圆。
宋花家父在朝中做官,有些官宦家的大小姐脾气,不过心地不坏,只是性子有些好强,她在三人中年纪最长,心性却与小胖子差不了多少。
听闻两人自从来到青松观,宋父官职从五品官升到正三品。
小胖子家的生意更是借着‘青松观道童’这个称号大发横财。
而木络则与两人不同,她生来就未曾见过亲生父母,刚满月,便被遗弃在寒风凛凛的街头。
若不是正巧有个戏班子经过,将她捡来回去,她多半早已丧命。
戏班子最喜的,就是木络这种被抛弃的孩童,将其收养既可省下一笔买卖孩童的费用,又可以作为最低贱的劳动力,随意使唤,就算死了,只要破席一卷,即可草草了事。
木络自从记事起,天未亮便起,每日从早到晚练习戏剧基本功,唱、念、坐、打,一样不差。
那时,一天至多能吃上两顿,饭菜少的勉强遮住碗底,就连喂老鼠也不见得饱。
不仅如此,若是练习有稍许差错,班头一顿毒鞭是绝对免不了的,就算未曾出错,班头心情不好时,也会见人就打,饱受冷眼。
她在戏班中待了将近八年,八年中,死在她面前的小戏子不在少数。
木络生性喜静,不喜言语,不过该做的一样不会少,做事谨慎,很难挑出她的毛病,受到的处罚也是最少。
有一次,她因伤了风寒,喉咙赤肿,如火在哽,无法出声练嗓。
在外受气的班头终于找到个机会,二话不说抡起长鞭,咬着黄牙,毫不留情的鞭打而去。
班头正值而立,健壮有力,就是这样的他,居然鞭笞木络直到上气不接下气,无法抬臂,才勉强罢止。
班头之所以会如此发狠,只是因为,她没有求饶。
如果求饶的话,班头可能会饶她一条小命,不过她没有,班头自认面子挂不住,这才下了狠劲。
不管是束缚四肢,攥的腿脚发紫,还是脑袋上的伤痕,流出一条条鲜红的血液,沾染着耳旁细碎的鬓发,凝固成结。
木络都像是没有生命的木偶,墨色的瞳中,涣散无光,对上那双不知惧意的眼睛,连班头也不禁倒哧一口凉气。
她不是不知疼痛,不懂求饶,只是害怕。
害怕如果多发出一点声音,惹得班头发狂,就会像那些小戏子那样没了呼吸,只剩下无人问津的冰冷身体。
她紧攥双拳,薄片般的指甲深深的陷入掌心,挖出一个个小血坑。
紧咬着没有血色的下唇,下颌早已血迹斑斑。
忍耐,只有忍耐。
隐藏着心中所有的情感,不曾表露。
直到某一天,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穿藏蓝道袍,塞给班头两锭银子之后,带着她来到想都不敢想的青松观。
☆、002 血阳之体
与木络同时进入青松观的,便是小胖子,与宋花两人。
悠悠的诵读声在晨曦中渐渐散去,半个时辰的朝会已经结束。
师兄师姐们皆怀揣书籍,不紧不慢的朝着后殿而去,偌大的殿堂转瞬间变的空荡。
宋花看着殿内地面上的浮灰,微微皱起眉来。
后殿是青松观用膳的地方,不远处溢出腾腾蒸汽,饭菜的香味飘散而来。
小胖子捂着咕咕叫的肚皮,仰着脑袋狠嗅了嗅,眼中露出馋色,就差没流出口水来了:“花姐,我饿了。”
“我也是。”宋花虽是女子,不过却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容易发饿,她也低沉着头,难得与小胖子达成共识。
木络看着两人,心中暗叹,将手中笤帚放置妥善,跨过殿前门槛,走了进去。
她拉开镂空的门扇,从门后拖出个两尺来宽的木桶,桶中盛满了清水,桶边还搭着几张抹布。
她拿起抹布,拧干其中的水分,摺叠整齐后,蹲下身子,擦拭着光滑的地面。
良久,木络见两人依旧干站着门前,抬起微露薄汗的小脸,淡淡道:“还不过来?”
“你…不饿?”宋花水灵的眸子染上一层惑色,她欲止又言,结巴道。
道观的食物,大多清淡,吃再多也不见得饱,记得昨夜,木络只是吃了几口,今早又做了这么多活,难得她不知饿为何物?
“饿,可是不把清心殿打扫好,是不会允我们先吃饭的。”木络点头,墨色的眸中却让人察觉不到一丝饥意。
她的理性,一直让宋花与小胖子汗颜,理性的过分,刻板的像是装上发条,才会行动的人偶。
她在宽敞的大殿中,显得更为瘦小。
小胖子有些呆滞的盯着擦拭地砖的木络,厚实的嘴唇半天才吐出两个字:“恶魔!”
说完,才不情愿的拿起抹布,用蛮力擦起地砖来。
三人忙了一整天,待回屋歇息时,天色已渐渐暗沉。
他们的屋舍位于道观外围北侧,若往前走不过一刻钟,就是一望无边的青山墨林。
林中多鸟兽虫鱼,时不时的就能听到野猴狂吠,老鼠啃食,特别是每到夜半,深山中的怪鸟,时不时的发出如同婴孩啼哭般的声音,甚是骇人。
宋花也因余惧怕怪鸟,才搬来与木络同住一屋,小胖子则是单独住在不远处。
道者喜静,自然会将道观建在与世隔绝的地方。
静则安神,静则思明。
唯有道心不受外界打扰,才能修行有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道者尊崇自然界的规律而生,悠然,安逸。
师兄师姐们都住在观内,师叔们也都有着自己单独的居所,所以在观外居住的,也只有他们三人。
宋花以及小胖子原先都是商、官家的子弟,可以说从小到大没有做过多少重活。
来到青松观之后,至少做一年打杂的道童。美其名曰,苦其心志,磨其戾气。
他们两人细皮嫩肉,做不了苦差,多半是一旁偷懒,木络在旁帮忙打理,从没怨言。
她们的屋子并不大,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底,一张单人床榻上搁着两张棉被,靠着左墙,一面黄铜镜摆放在梳妆台上,闭合的衣柜紧靠墙壁摆放。
右边一扇屏风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