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元道
作品:洪荒元道
作者:辕三
内容简介:
世间事,最重者莫过一个缘法,缘法天道,哪管九天幽冥,六道轮回?茫茫众生,世间万物,皆逃脱不开!今生事,原是前世劫!洪荒的传说,延续的传承!
正文
第一册 洪荒法相 第一章 前缘之始
傍晚时分,孤阳斜照,血色残红倾洒万里海域,为东海那无边无际的浩渺苍茫又添了几分凉意。此时东海之外不起波涛,万顷海域一片安宁,粼粼波光泛着夕阳残照的淡淡血色。
东海之外数千里许,有一处海岛孤悬于万顷碧波之间,不过数里宽广,却是这方圆千里之内唯一的一处海岛。
在那孤岛西侧约摸五里许,却有另外一番景象,只见那里波涛如柱,一股股百米高低的水柱自海面冲飞而起,与周边宁谧的海面相较,很是突兀!
海面之上,那窜飞水柱之间,隐约显出一处硕大的漩涡,越转越大,已有数百米方圆,只将周遭碧波扰得一片浑浊,波涛翻涌,也看不清那海水漩涡之下到底是怎样一般景象。兼之海浪翻滚,水柱穿流之间,波涛声浪滚滚,更带起周边海风呼啸,哪里能听得出下面的动静?
过得顷刻,漩涡越剧,波涛海风之音也越急。
忽然有一声低沉嘶吼之音自海面下传出,直撕破了海风波涛之声,传遍周遭数里海面。
那嘶吼之声越来越大,漩涡波涛也是越来越巨大,水面之上的漩涡已有里许方圆。
猛然之间,漩涡停滞,自内里起了一道冲天水柱,水柱粗达数十丈许,在那水柱之中,有一道模模糊糊的黑影翻滚腾挪,随着那黑影在水柱之内窜升而起,嘶吼之声也越发巨了。
无声无息之间,海面之下又起了一道清光,清光看似徐徐,却瞬息便升到了海面之上百米许,悬空停于那处高空,清光褪去,内里显出一个白衣白发的老者,身穿麻布长袍,脚踏麻鞋,凌空而立,好一派仙风道骨。
接而乌光一闪,在那清光之畔,又显出一人,却是一个少年,身上也穿了白色麻布长袍,面相倒无多少出奇之处,只是双目之内泛着丝丝淡然,全然不像这个年纪的少年眼神,让人看上一眼,心头就隐约生出寒气。
“天启,你不喜灵气,便先退开,待我降这水怪!”那白发老者双目清光流转,盯着不远处那一道冲天水柱,口中却是向身侧的少年人吩咐。
“祖父小心!”少年人微微点头,脚下一步虚空踏出,便已出现在数百米外的西侧,同那白衣白发的老者散开两方,正围着当中的那道通天水柱,两人都默然不语。
老者看得孙儿天启不在身边,目光一动,一道清亮光华便自身周蔓延开来。他右手探出虚空一握,在那右手之中,便显出一点清光,越来越盛,那清光并不怎得刺目,只是让人觉得浩渺无边,让人一看,心头顿时就生出几分渺小之叹。
如此手段,天下少见,正是苍莽山大衍宗门秘传的乾罡降魔神光,乃是以玉清道法辅之以大衍法门而成。
而这白发老者能施展这等手段,自是大有来头。他乃苍莽群山之中大衍宗门的现今掌教天衍道人,那大衍宗乃是中土修行正道之中数一数二的大派。而这老道也早在百年前就融了气魄,前些年更是踏入灵慧境,乃是道门正派的顶梁之柱,况且其精修大衍神算,道行之深,难以测度。是以,这天衍道人于道门之中地位尊崇,直可谓掌正道之牛耳。
闲话少提,只说天衍道人手上乾罡降魔神光一出,只是轻轻一晃,那神光便入了前方那粗大水柱之内,向着内里窜升的一抹黑影射去。
震天嘶吼之中,水柱四散而去,一个浑身漆黑的水怪显出身形,那漆黑水怪约摸有七八丈高低,通体缠绕着一根根四五丈长短的触手,竟然是一只少见的巨章,且看这巨章七八丈许的身躯,便晓得这巨章只怕还有些道行,成了妖物。
这巨章水怪虽然被天衍道人从深海之下追了上来,却依旧凶猛无匹,远远朝着天衍道人嘶吼。
不过这巨章虽有些修行,然而却未脱去妖身,在天衍道人眼中不过一爬虫尔,如何能躲开天衍道人那乾罡降魔神光?
水柱刚去,那清色雷光已经到了那巨章水怪的十多丈开外。那巨章生性凶猛,也不躲闪,硕大脑袋上的眼珠子内凶光四射,血光缠绕,竟然向那清光乾雷通体撞了上去。
天衍道人见了如此,不禁笑道:“爬虫愚蠢!”
只见一阵噼里啪啦的雷声爆起,那乾罡降魔清光化雷,炸成了一团亩许的青色雷罡,声动百里。
周边里许之内都是水波荡漾,波涛滚滚,那巨章水怪身处清光雷罡之中,怎能逃脱?只怕早已经炸成了一摊粉碎。
天衍道人面上带笑,正欲向那天启孙儿开口说话,忽然面色一变。
只见那清光雷罡的爆炸之处竟然飞出一团黑影,带着剧烈啸声向天启冲了过去。
天衍道人看得清楚,那模糊黑影竟然是炸得仅剩光秃秃身躯的巨章残躯,没想到清光雷罡如此威势,这巨章竟然也不曾被炸死,只是毁去了周身触角,好强悍的肉身!
就是那脱了妖身得了妖道的妖物,也不可能有如此强悍的肉身啊?天衍道人心头疑惑,却也不及思索,马上就向着天启飞去。不过看他神色,倒也并不着急,却是他知晓自家孙儿有些古怪神通,当不惧此。
看着那迎面而来的巨章残躯,那白衣少年天启也不躲闪,眉宇之间微微一变,右手前伸,也无法门催动,只是凭着一肉掌拦在了那飞来的黑影残躯之前。
噗一声闷响,那天启竟以一手之力死死挡住了数丈大小的巨章残躯,那巨章飞扑而来激起的风声带起了下方层层海浪,波波远去,呼啸不已。
这当儿,天衍道人已经到了天启身边,扬手就是一道清光打出,将天启挡住的那巨章残躯包裹进去,带出了百多丈外,而后内里一阵阵雷罡闪动,清光化雷,这一次,天衍道人恼恨巨章惊了孙儿,下手又加了几分劲道,虽威势内敛,可威力之大却比刚才还甚。
清光散开之后,那巨章水怪的残躯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衍道人看了看那面上带笑的天启,微微摇头苦笑,这孙儿如此肉身,怕比适才那巨章水怪还要强悍几分,他所修行的那黑木经内神通,也不知到底是何来历——
原来天启生来就不喜灵气,是以虽然自小便跟随了天衍道人左右,却是只修神算之法,参悟天道变化,却未曾聚集道家灵气,不曾修行道门神通。
几年以前,两人游历海外,在东海之外的一处孤岛上偶然得了一块黑木。那黑木古怪非常,坚韧之极,不似凡品,且仙灵气息难近左右,天衍道人屡次以元神相探,都未探清楚黑木里面蕴含了何等讯息。反倒是天启与那黑木颇有缘法,他喜欢那黑木气息,日夜拿在手中,久而久之,就莫名得了黑木内里的讯息,不由自主地按照黑木讯息开始修行,得了一身古怪的神通本事,修行速度之快,匪夷所思。
天衍道人想到此处,止住回忆的思绪,遥遥向着远方那处海岛一指,身形一闪,就飘飞过去。
而少年天启自然也跟了上去,脚下一动,就是近千米。片刻间,两人就到得海岛之上,找了方青石坐定下来。
“天启,今日所遇妖物很是古怪,这妖物连妖身都未脱去,显然修行境界不高,然而却有如此强悍的肉身,闻所未闻。”一经坐定,天衍道人就向着天启言道:“今日你我在此处深海的海谷之外就见了数十条巨章,恐怕海谷深处还有更多这等可怕的巨章水怪,此处大有玄奥,那些巨章水怪环绕海谷之外,也不稍离,显然是护卫着海沟内里深处的什么东西。据我今日推算,只怕这里的古怪玄奥与你还有一些渊源,不过这缘法却当是应在数年之后。只是具体有何等渊源,会应在何时,我也推算不清,你自己留意就是。”
天启心头一动,他自那古怪的黑木经内所得的修行神通不同与佛道两家,也能修得极为强悍的肉身,莫非今日这巨章水怪竟然同自己的神通法门有关?那巨章之群所护卫的海沟深处到底有何玄妙?是否同这功法有甚关系?
天启想到此处,自然心动,不过一来海沟深处还有百十条巨章,不易突破入内,二来天衍道人以神算之法推得此时并不是合适时机,那也就暂且罢了,日后定然得一探此处。
他心头虽微微觉得有些可惜,不过他性情随了天衍道人,尊天运命数,淡然无牵挂,也不多做计较,只是向天衍道人笑着道:“祖父,如你所讲,何等缘法,日后便知。”
天衍道人本因推算不清而为天启担忧,此刻听得天启所言,哈哈一笑,心头烦愁尽去。
笑得片刻,天衍道人言道:“你我已在海外搜寻了数年之久,却依旧不曾找到当初得了黑木的那海岛,应当是时机未到,只怕你我再寻下去,也是枉然!不如你我这便折返苍莽山,回归山门,如何?”
原来天启修行那黑木经内神通法门数年,虽得了不少神通,却发现那黑木经残缺不全,是以方才想要寻找当日那海岛,去海岛之上细细探一个究竟,只可惜,搜得数年,行遍四海,却是再也找不到那处海岛,近几日,两人才从海外回返,今日在这海岛上歇息时,却发现了海岛下有水怪踪迹,于是他二人才会入海探寻,正发现了下方的巨章,还引出一尾巨章,正是那漆黑水怪。
天启也知道再寻找下去,也是枉然,便点头道:“自然听从祖父安排!”
第二天,两人便从东海折返。
因为他二人一直以来都是四处游历,增长见闻,各自体悟参道,所以能走路就是走路的,不想运那御空飞行的法门。所以进入内陆之后,他二人就停了术法,降下了云层。
即便不施法门,这祖孙两人脚下的速度也是不慢,走了一两日,就到了秦岭。
这一日傍晚时分,两人进了秦岭周遭的群山之中。天衍道人身上依旧穿着那一件浅白色的麻布长袍,头上的道簪却摘去了,满头白色的长发用了一根麻绳系在后面,微风轻荡,看上去好不飘逸。
小天启同祖父一般的穿着打扮,也是一件白色的麻布长袍,黑色长发用麻绳束了在肩后,右手拿着一段木根,时不时地举起来看看,手上摸索着木根纹理,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思索什么。
天衍道人同天启整日在一起,自然晓得孙儿平日里喜好木雕,此刻正在琢磨如何下那第一刀,是以他也不开口讲话,只是默默地行走着。
两人的脚程都飞快,顷刻之间,已从山脚上到了半山腰处,这里道路狭窄,两侧都有高大的树木。此时已经是深秋时分,山林小道之上铺着一层枯萎的落叶,厚实松软。夕阳散发出来的淡红阳光透过周遭的树木缝隙撒落下来,照得那些落叶不显得枯黄,反倒是泛出淡红的光泽。
天启忽然停在那过道上,蹙着的眉头一展,右手一晃,原先的那黝黑木根已经出现在左手之上,而右手中却多出了一柄黝黑的圆柄刻刀。
天衍看着孙儿如此动作,晓得他心头有所得,也不讲话,站定那里,微微笑着,看着小孙儿。这小孙儿自从得了那卷木质古经之后,便多了许多他看不明白的变化,不仅肉身越发强悍,参悟得一些神通法门,参悟天道更有大进,平日刻木雕根,皆有所得。
天启双眼盯在左手的木块之上,一眨不眨,那本来甚是平淡无奇的双眼之中渐渐显出了古怪的蓝黑光华。他右手握着刻刀,悬于半空,往那木块的顶部横削了过去,不过刻刀便要沾及木块之时却停了下来,微微变动着方向角度,其中蕴含着的劲力也随之变化着,却是未曾下刀。
一时间,天启仿佛定在了那里,粗布白衣上映着斜阳洒下的斑斑点点的淡红碎光。
碎光从木根之上的扫过,以天衍道人的修行自然看得清每一点纹理变化,甚至碎光飞跃之间的轨迹也入心头,天衍老道微微一愣,一丝玄之又玄的感觉从他心头闪过。
便那一瞬间,天衍道人感觉到这眼前的世界又清晰了几分,冥冥之中的那缥缈仙道似乎又近了几分。那种奇妙的感觉恍惚一闪,接而便消失了,然而天衍道人却知道那绝对不是幻觉,而是他的修行又进了一步。
自从跨入灵慧境后,老道便隐约察觉到灵慧境的修行与之前不同,固然需要采集天地灵气滋养道体元胎、元胎催动天经以冲灵慧窍融灵慧魄,同时更加重要的却是冥思参悟天道玄机。如此参道有成,自然能更进一步,得窥天冲境。是以他便停下了先前的修行功课,乘着抚养孙儿,再度四处游历,静心参悟天道玄机。果然心境修为日进,道心越发圆满,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