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元道
涂山氏一看清来人是防风氏,面色就变了,双目变得血红,跑上前来,指着防风氏的鼻尖,尖声喝骂:“防风氏,你还我儿性命!”
原来当日夏启遭劫之后,涂山氏再一想当时的场景,就完全明白了。防风氏那厮是在借机报复,先假意承接下涂山氏的请求,去代为护卫夏耕之地,让涂山氏安下心来,不再去求昆仑之丘的至圣出头。而后,颛顼渔妇杀到夏耕之地后,他又故意露出了破绽,把颛顼渔妇给放进了夏耕之地,去轰杀夏启。否则,即便是渔妇的混元法器昊天环,也无法破开九华碧烟罗。
防风氏却是面色冷漠,丝毫不理会扑将上来的涂山氏,他身周紫色豪光一闪,就把扑上来的涂山氏震了开去。
“九华碧烟罗!”大禹王眉头一皱,他自然清楚防风氏当日的耍弄的手段心机。事实上,早在他吩咐涂山氏去昆仑之丘求助前,他就已提醒过涂山氏要小心防范防风氏,可惜涂山氏救子心切,心焦意乱,忘了大禹王当初地嘱托,直把防风氏当作了救星,匆忙下了昆仑之丘,也没有再去求至圣出面,终究断送了最后一线生机。
防风氏厉声喝道:“大禹,我此番前来是宣读至圣的谕令,你二人竟敢攻击于我,莫非已不把至圣放在眼里还是怎得?”
大禹王自然不敢再放纵涂山氏哭闹,伸手拦住涂山氏,冷声问道:“至圣有何谕令?”
防风氏冷哼一声,伸手自虚空一抓,取出一面龟甲。递给大禹王,道:“至圣着我将这龟甲给你!”
言罢,防风氏又冷冷地扫了一眼涂山氏,转身化作紫光,冲天而起,向昆仑之丘回返。
“若非仓颉不在,哪里轮得到他这守山奴才传递至圣谕令!”涂山氏依旧恨恨不已。
大禹王双目杀机涌动,死死盯了一眼防风氏遁去的紫光,这才向手上龟甲一按,运转了昆仑之丘一脉的法门。开启龟甲的内里玄机。
法门一转,龟甲就透出一股白茫茫的光。脱离了大禹王的手掌,悬浮当空。
茫茫白光之内,显出一个模糊身影,身着八卦袍,头顶悬了阴阳玄光,正是昆仑之丘至圣伏羲的影像。
大禹王和涂山氏连忙跪倒。向那白光之中显出的影像叩拜,道:“弟子见过老师!”
伏羲影像淡然道:“禹,你自上古洪荒起,受命于天,治理洪荒水患,有大功德,日后有望窥得地魂大道。此番两界浩劫重起,你万不可参入其中,纠缠因果,否则不但至圣之位无望。命魂也难以保全,切记,切记!”
至此,伏羲影像渐渐淡去,茫茫白光随之散去。而那龟甲重新落回到大禹眼前。
大禹王抓着眼前那龟甲,面上神色变幻,时而惊喜,时而激动,时而却又有几分犹豫,他虽然睚眦必报。且痛爱其子。想为夏启报仇,不过他却更加舍不得地魂大道。他等修行中人,时刻不再渴望晋身三魂大道,尤其是他们这些已得命魂大全的山海教主,更是时刻都想更进一步,跨入地魂大道。
倒是那涂山氏满腔仇怨难以消除,她看着大禹王的面色变化,就知道大禹王地心头犹豫,不禁惨然一笑,厉声道:“大王,你自去求你那地魂大道,臣妾去为我等那苦命地孩儿报仇了!”
言罢,涂山氏向着脚下一指,她脚下就凸起了一座土丘,土丘向上猛涨,瞬息间就成了一座百丈妖峰,妖峰恍若活物一般震颤抖动,将涂山氏托至半空。
“大王,臣妾去了!”涂山氏在妖峰上向着大禹王徐徐一礼,转身驾着妖峰绝然而去。
大禹王却是双眉一挑,伸手向前一抓,就把涂山氏周遭百里的三千大小千虚空都凝结成钢,将涂山氏禁锢在虚空牢笼之中。
涂山氏难以动弹,只能运转法力心神,泣道:“大王,你快些放开我!!”
大禹王却不言语,只是叹息一声,探手一拉,将涂山氏与她脚下地妖峰抓入夏国王宫,囚禁起来,他陪座一旁,闭目端坐,不言不语,缓缓抚着手中那片至圣赐下的龟甲,精修参悟,也不再思索去寻颛顼渔妇报杀子大仇。
再说天北西极,不周山依旧镇守了北天黑水的源头,诸边环绕了二十四座诸天魔峰,血红色地高峰下鼓荡着万千波涛。
那一日,桐柏山妖王巫支祁一怒之下,杀进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伐那婆斯佛国,破去阿弥陀佛布下地一品白莲台,又毁了佛国中央的菩提林,将囚禁在菩提林内的袁洪救了回来。
而后巫支祁施展大法,把不周山底的煞气都牵引到梅山之上,那梅山是袁洪的本命妖山,得了不周山底的浓烈煞气滋养,就开始生化煞气精华,为置身其中地袁洪疗养伤势。
梅山是二十四诸天峰中的一座妖山,山上没有半点草木生灵的痕迹,通体血红,每一块山石都渗着黏稠的血光,山间缝隙内血光流动间,带出尖厉的嘶啸,恍若群魔乱舞,狰狞可怖。
梅山腹心处,通往山体妖心的石坳之间,悬浮了一团异常黏稠的血球,血球上下有三千丈方圆,内里血光恍若凝结成了实质,透着股怪异的金属光泽,似乎一颗被放大了无数倍的血珍珠。
血球在此悬浮了数十天的光景之后,猛然咔嚓一声脆响,裂了开来,恍若卵裂一般。
从碎裂地血球之中,爬出了一头周身血红的巨猿,巨猿双目透着妖异绿芒,刚一爬出血球,就伸开巨爪,将残存的血球撕裂开来,放入大口之中咀嚼起来。喀吧喀吧几声,就把那方圆三千多丈的血珍珠完全吞吃入腹。
吞吃了血珍珠内的浑厚血光,巨猿周身涌动地血光越发强烈,每一根如同树木般地粗大长毛上,都流淌着浓厚的血光,恍若这头巨猿是从幽冥血海中爬上来的一般。
巨猿四只粗壮,人立而起就几乎有小山般高下,双足一弓一弹,就从那梅山腹心的山坳间跳了出来,跃上了旁边的一座山丘之巅。这巨猿双臂甚长。即便直立而起,一双巨爪也几乎拖到地上。
巨猿顾盼之间。就是妖威凛凛,妖风大做,直刮得这山丘上地巨石乱飞,一派狼藉。
这当儿,一道清光自天际而来,瞬息间就落在巨猿之畔。显化出一个长袖飘飘地道人。
这道人生得高大威武,只是双眼翻白,显然双目失明,不过他眉心之间,却开了一道竖目,精光四射,透照虚空。
道人落下身形,就向那巨猿拱手笑道:“看袁道兄这等威势,怕是法力尽复了吧!”
血红巨猿扭转头颅,将巨大的身子一摆。周身长毛抖动之间,就成了一个九尺高下的汉子,身形偏瘦,长发如血,遮掩着削瘦的脸盘。只露出一双绿光四射地狭长刀锋眼,正是梅山袁洪,他穿着一席黑袍,黑袍上绣了一座血红色的妖峰,正是脚下这梅山的模样。
而那独眼道人自然就是袁洪在昆仑山洞内炼就的身外化身,极光道人。
袁洪狭长得双眼从极光道人身上扫过。道:“师尊可在不周山?”
极光道人点头道:“师尊正在不周山顶静修。他老人家让你出关之后,就去桐柏妖殿候着!”
袁洪垂下脑袋。一双狭长的眼睛内绿芒四射,道:“也罢,那就先去候着师尊,让西方佛国的那些秃驴多活一阵!”
说完,袁洪转身化了一道血光,向着二十四诸天峰拱卫的不周山而去,速度快极,瞬息就落在了不周山上,极光道人连忙追了上去。
等极光道人走入妖王殿外堂,就见袁洪早进了外堂,在里面来回踱步。
极光道人端坐在外堂一侧的木椅上,闭了独目,运转玄功,参悟洞真玄奥,任由袁洪那沉重地脚步声敲击一遍遍在心头。
袁洪眉头紧皱,面色阴沉,来回踱步之间,双眼死死盯着妖王殿的大门。他周身血光越来越浓,血光剧烈抖动,恍若沸腾了一般,硕大的血泡从那血光之中涌出来,继而又破裂,重新化作血光,归附在袁洪身上。
片刻之后,袁洪忽然停了脚步,周身上下的血光杀气恍若从地壳深处涌荡出来的岩浆一般,汩汩沸腾着。
“师尊这一静修,想来又得数月光景,不如你我先去西方转上一遭,也好吞吃几个秃驴!”袁洪再也难以压抑汹涌澎湃的杀气和对西方佛国的怨愤,狭长得双目之中绿光大炽。
极光道人双眉一皱,虽略觉不妥,却也知道袁洪的性情脾气,晓得这头凶猿被西方贼秃关押了许久之后,此番脱逃,早已是怨愤成疾,若不去大肆吞吃一番,定然是不会罢休的。
袁洪讲完之后,龇牙咧嘴,又向着妖王殿正门扫了一眼,发现那里依旧如故,丝毫没有师尊出来的迹象,也就不再犹豫,转身出了大殿外堂,身化血虹,经天而去。
极光道人自然随着袁洪而去,只见一清一红两道遁光,划破天际浮云,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等二人遁光出了二十四诸天峰地禁虚锁空大阵之后,妖王殿内的桐柏妖王巫支祁心神一动,就自入定中清醒了过来。
巫支祁双眼一翻,圆鼓鼓的双眼内金光火焰四射,教主法眼向着西南方数千里外的血色遁光一照,运转灵光默默推算了一番。
片刻,巫支祁收起了火眼金睛的教主法眼,自语道:“大劫已始,乱象纷呈,因果错乱纠缠,竟然推算不清,罢了罢了,随他去就是,西方教那两个贼秃此刻也无暇管他这等后辈,当无大碍才是!”
巫支祁本来就不擅推算,何况如今两界洞开,大劫已始,阴阳五行错乱纷杂,他更是推算不清。
入定幽明之中,巫支祁隐约能察觉到。黑水一脉与西方教一脉之间地因果了断已经不远。
这场因果大战非同小可,巫支祁自然不敢大意,所以他也不再关注袁洪,依旧闭了双目,参悟玄机,希望能从纷乱如麻的天道阴阳中发现一丝与日后的因果大战相关的讯息,也好早作打算。
不提不周山上的妖王教主巫支祁,再说仙土东洲北部的灌江口外,这一日忽然来了一个僧人。
这僧人身穿杏黄僧袍,骑着一匹梅花鹿。脑后佛光隐隐,一路自西而来。到了灌江口外,略一四顾,就驱了梅花鹿向灌江口地山门而去。
那梅花鹿四蹄下踩了四朵云花儿,四蹄一撒,祥云就向灌江口地山门飘去,速度极快。瞬息间就到了一道瀑布之下。
瀑布侧方的山岩上竖了一座石碑,上面书了三个硕大地古篆,曰:灌江口!
梅花鹿落在石碑之下,那僧人温润的双眼扫过石碑,念道:“灌江口!”
这当儿,自瀑布右侧的山谷内飞出一道清光,落在瀑布之外,显出一个金发道人,凌空喝道:“汝是何人?来我灌江口做甚?”
那僧人抬头看着悬在高空的金毛道人,笑着道:“金毛童儿。不过三千年不见,就不认得我了怎得?”
原来那悬停高空的金发道人正是灌江口清源妙道真君座下的弟子,金毛童子。
自从在东洲镇魔峰被丹风子以神鼎金精毁去化身之后,金毛童子就一直在灌江口内修养伤势,从不外出。今日他正在洞中调养。忽然察觉到有人前来,就到山门外一看,正看到一个骑鹿僧人在山门石碑下窥测,不由就喝问出声。
听了那僧人的回话反问,金毛童子不由一愣,细细一看。这才看出这僧人原来就是燃灯佛祖。也就是当年阐教元始天尊座下地燃灯道人,他顿时大喜。连忙落到石碑前的山岩上,拜道:“不知是师叔祖前来,师叔祖莫要怪罪!”
燃灯佛祖笑着摆手,道:“无妨无妨,杨戬可在?”
金毛童子连忙点头道:“师尊正在后山清修,师叔祖请随我来!”
燃灯佛祖点头,驾了梅花鹿,随着金毛童子向灌江口地后山而去。
二人到了灌江口后,金毛童子抬头向着半山腰处的洞府喊道:“师尊,燃灯师叔祖到了!”
金毛童子话声未落,半山腰上那座洞府大开,从中走出一个俊逸道人,穿了白色道袍,丰神俊朗,英气勃勃,正是灌江口的清源妙道真君杨戬。
杨戬大步走出山门,迎到山下,笑道:“师伯不在西天清修,怎能想起来我这灌江口?”
燃灯佛祖笑道:“此番我特为你的最后一桩因果而来!”
杨戬顿时一愣,继而面上显出喜色,向燃灯佛祖拜了一礼,道:“还请师伯赐教!”
燃灯佛祖只笑不语。
杨戬一愣,继而笑道:“弟子却是关心则乱,怎能在此处讲解,师伯请随我来!”
说话间,杨戬转身就向着山腰处的洞府走去,燃灯佛祖也跟在其后。
而金毛童子知晓事关重大,自然不会跟随前去,他略一思索,遁到灌江口山门左右,小心守护在那里。
杨戬与燃灯佛祖进了洞府之后,杨戬奉燃灯佛祖在主位坐下。
燃灯佛祖笑道:“这乃是你的洞府,哪有我坐你站地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