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元道
田华却不管陆清月的变幻心思,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九首道人散了玄元大法,收起了那朵兜率火,站起身形向她走来。
“见过田殿主!”雷精田华虽然不进凡尘,不染因果,不过却是至圣女娲娘娘座下的大弟子,贵为山海教主,九首道人自然认得。
田华自然晓得九首道人乃是夸父地身外化身,那夸父乃成都载天之主,早在远古洪荒之际就是山海教主,威望遍及洪荒大地,她也不敢怠慢,回礼道:“见过成都载天之主,此番本尊受娘娘之命前来!”
九首道人略一点头,转身向着昆仑墟的入口处行了一礼,继而转回身来,道:“娘娘有何指教?”
“娘娘降下指示,言及那陆敬修虽牵扯了凡俗因果,却不应在此时遭劫。”田华转述女娲娘娘之言,道:“娘娘着我告知与你,五色石与息壤合一之时,就是你门下流波山妖神成道之日!”
说到此处,田华伸手一抓,从陆清月手中摄了那光彩流溢的五色石,递予九首道人。
九首道人不敢大意,抬起双手接过五色石,将五色石收入袖中,先向田华点头答谢,继而又转身向昆仑墟入口再行一大礼,道:“他日若有所成,全靠娘娘成全!”
至此,九首道人身化火光,冲天而去,钻入无间虚空。
这西昆仑的山际只留下一阵嘹亮的笑歌声:“沧海变桑田,物是人已非,莫道他年恩怨,只将一心求道~”
陆清月本是目光迷离,听了这嘹亮歌声,双目渐渐清明,不禁抬起头向九首道人遁去的虚空望去,随之低声吟唱道:“只将一心求道!”
吟唱之中,陆清月淡然一笑,走上前去,拉着渐渐苏醒的陆敬修道人,随着雷精田华重返昆仑墟圣山雷殿。
至此,陆清月终究抛下了当年世俗人间的那段因果,只将一心求道,这却是山海后话了。
第十四册 地魂至圣 第九章 因果了断
九首道人跨越无间虚空,回归了西荒鸟鼠同穴之山。
成都载天巨石殿内,夸父本尊盘膝端坐在中央石台之上,若神木杖平放在膝头。
九首道人跨入殿中,大步到了中央高台之上,也盘膝坐在夸父身侧。
夸父与九首道人同源本体,自然知道九首道人出使昆仑墟的所得,他睁开双眼,与九首道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九首道人从袖中取出一方拳头大小的石头,五彩流溢,正是女娲娘娘所赐的五色神石,他将五色神石递与夸父,道:“就是此物!”
夸父接过五色神石,仔细打量了几眼,道:“当年我也曾在西荒天外见过这五色神石,却一直不知,原来这五色神石是夔牛成道的关键所在!”
夸父说话间,不禁大笑起来,将五色神石收入袖中,遥遥指着西方,道:“而今夔牛成道之事已有眉目,我成都载天一脉的四大妖神已聚其三,也到了应龙回归之时了!”
这当儿,鸟鼠同穴之山外,忽然来了一个红衣修士,这道人面相凶煞,头顶丈许的虚空朦胧幻灭,隐约悬了一片血云。
红衣修士落到鸟鼠同穴之山外,扬声喝道:“北天黑水玄冥神殿座下护法灵龙子求见成都载天之主!”
红衣修士的声音略显低沉,在鸟鼠同穴之山方圆六百万里的土地上空回荡着。
回音激荡之间,虚空开裂,自漆黑的缝隙之中跃出一人。这人身形高大,披挂黑铁甲,双目重瞳,泛着异彩流光。正是鸟鼠同穴之山的山神白虎。
白虎听闻有人求见夸父大尊,连忙从护山大阵中钻了出来,直勾勾地看着那自称黑水一脉护法灵龙子的红衣修士。他出世较晚,不认得这位上古妖神,喝问道:“你说你是北方黑水一脉玄冥帝尊座下护法,可有信物凭证?”
灵龙子瞥了一眼白虎,眉头一挑,不悦道:“你这头凶虎,快些去禀告夸父大尊就是,莫要误了大事。恁得啰嗦!”
白虎被那灵龙子瞥得一眼,心头凶煞之气大盛。冷笑一声,就要开口喝骂。
这时候,白虎身侧的虚空开裂,九首道人从中走了出来,笑道:“原来是龙牙山妖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切莫见怪!”
灵龙子未达教主境界,自然看不出九首道人的底细。不过他却能察觉到这紫衣道人修行深厚,远在他上,似乎也是一方教主,只是少了几分教主应有地磅礴气象。
心头这般思索着,灵龙子不敢托大,拱手道:“道友如何称呼?”
“贫道九首!”九首道人一笑,道:“妖王请随我来!”
二人相跟着穿过护山大阵,进了鸟鼠同穴之山的腹心,到了文瑶湖畔。眼前就是冲天而起的成都载天大殿。
这座冲天而起的巨石殿堂之外,环绕着一股森严冷厉的磅礴气象,恍若这整个巨殿就是一头蛰伏于此的洪荒猛兽,而那巨大的石门则是猛兽张开的大口,正等着他等投入其中。好大肆咀嚼一番。
灵龙子心下起伏不定,跟着九首道人进了大殿石门。
巨大殿堂内充斥着无穷尽的昏暗,在这昏暗的殿堂中央竖起了一根方圆千丈地石头柱子,那石柱不知是何物所制,透着股森冷幽光,上面雕了猛兽凶禽和远古巨人一族的身影。描绘着巨人族在洪荒大地上搏杀猛兽凶禽地生存之道。
灵龙子随着九首道人上到巨石柱顶。只见那一片平台的中央端坐了一个白衣少年,膝上摆了一根黝黑木杖。正是成都载天一脉的大尊夸父。
灵龙子自然认得夸父,连忙躬身行了大礼,道:“见过大尊!”
夸父倒提若神木杖,起身道:“妖王何事至此?”
“在下此番前来,乃是奉了玄冥帝尊之命,前来知会大尊。”灵龙子道:“明日午时,我北天黑水一脉将杀入西荒极外的净土佛国,了断因果恩怨,届时,或许也是大尊了断因果之时!”
夸父略一点头,就不再言语。
灵龙子传了玄冥帝尊的消息,也不停留,又与夸父行过礼节,就随着九首道人出了巨石殿堂,一路走出鸟鼠同穴之山,作别了九首道人,回返北天黑水去了。
送走灵龙子,九首道人就返回了成都载天之殿,到了中央石柱之巅,看着夸父,道:“终究到了因果了断时!”
夸父点头:“然也!”
九首道人略一思索,问道:“明日可是烛九阴成就日月教主之日否?”
夸父道:“然也,烛九阴虽成就日月教主之位,却还有一桩教主因果需了断一番!”
至此,九首道人也不再问,盘膝端坐,闭目冥思去了。
夸父目光变幻,在九首道人身上略作停留,也盘膝端坐于地,捧了若神木杖探究玄元去了。
漆黑得流光沿着时间的轨迹,在这巨石殿堂内缓缓流动着,每一个闪转停顿,都是时间长河在波澜起伏。
渐渐得,时间长河也随在了漆黑之中,二者相互交错,无声无息地流动着。
黑暗之中忽然有了光,却是一双深潭般地幽光,幽光里泛着时光流逝的倒影,泛着黑暗在时光长河边际游走的淡然。
深潭幽光再一闪,这方圆周遭就豁然透亮起来。
夸父从膝上提起若神木杖,向额头一指,额头就显出一道黑蓝色的图腾火光,火光蹿起三尺,幽蓝色的焰苗之下,显出了夸父那三头六臂的灵魄法相。
灵魄法相的三个头颅俱都一转,呈显出三番表情神色,继而就从图腾火焰中飞身而出,投入到若神木杖的杖柄,钻进了无间虚空之中。
灵魄法相破出大千、钻入无间虚空之后,成都载天山内蕴藏的无穷小千世界就在他的灵魄法眼下纤毫毕现。
灵魄法眼缓缓扫过无穷小千,最后定在一方小千世界之上。只见那小千世界地玄光边沿充斥着日月交辉生出的幻彩神光,恍若一方透镜置放在日月交辉地傍晚时分,五光十色,变幻迷离。
三头六臂的灵魄法相身子一转,就钻入了那方五光十色的小千世界之中。
小千世界之中,那无边无际地苍穹之下,沉浮着混浊之气,这些混浊之气还未凝成大地,相互缠绕着,缓缓变化着。生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壤碎片,在混浊气海之中上下沉浮。
无边苍穹之上。东西方各悬了一轮巨大的天体,东方紫气腾腾,赤焰翻飞,升腾为日。而西方却是森冷阴寒,月华毫光恍若冰泉流溪,在天际缓缓流转着。绕着一轮皎洁的冷月。
正是日月同空!
日月之间,苍穹之上,悬浮了一颗巨大的血球,血球东侧蒸腾火焰,西侧却是寒冰冷月,寒热水火正在血球中央交际,爆出咔嚓咔嚓的剧烈响动,水火湮没,生出一层滚动反转地漆黑血光。
“斯时已至,当成就日月教主!”
“日月教主——日月教主——日月教主——”
夸父灵魄法相当空站定。三颗巨大地头颅同时张开巨口,遥空向着那血球呼喊,三层声浪此起彼伏,恍若海潮奔涌,整个小千世界都被重重叠叠的声浪湮没了去。
铺天盖地地声浪狂潮之中。日月之间的巨大血球上水火都是大炽,水入火中,火入水中,水火交融,生成一片荡漾的漆黑血海。
随之,血球开裂。咔嚓的声响恍若卵裂一般。从破裂的血球中央走出一人,周身血火缠绕。额头上闪烁着二十二点亮光,左侧是十点火光,恍若十颗骄阳齐聚一处,右侧却是有十二汪冷泉,似若明月一般。
忽然,那人睁开了双眼。
那一瞬间,小千世界之中所有的光彩都失去了颜色,苍穹之上地日月也都暗淡无光,只因为那人左目已经成了一颗火热炎阳,右目却是寒空冷月,这双目的光辉比当空悬浮的日月还要强烈亿万倍。
他缓缓从苍穹走了下来,到了夸父身前站定,只见他双目生日月,头顶天灵上悬了一头人面龙身的巨怪,正是其本体命元所化,这人自然就是成都载天一脉的护法妖神烛九阴。
“属下烛九阴,参见大尊!”烛九阴收了头顶之上悬浮的命元本相,就恭恭敬敬地向着夸父行了一礼。
夸父点头,道:“你虽证道,成就了日月教主,却还有一番因缘要了断!”
烛九阴点头,道:“可是东皇太一否?”
夸父称然,道:“你且随我来,今日你合该去西荒极外净土佛国了断一切因果!”
烛九阴点头应是,随着夸父出了成都载天山内的小千世界,落在了巨石大殿之中。
中央石柱之上,九首道人早已起身等候,向烛九阴笑道:“终究成就了日月教主,可喜可贺!”
烛九阴笑道:“全是依仗大尊,才能成道!”
夸父将若神木杖一摇,木杖上就钻出四道毫光,相柳、夔牛、精卫和敖四海当空落下。
“今日乃因果了断之日,尔等随我往西方净土一行!”夸父道。
说到这里,夸父转身向着早被九首道人叫进大殿的白虎道:“陆敬修气数未尽,你与他的因缘牵扯也未曾应在此轮大劫,只需耐心等候就是。日后大劫轮转,终有一日是证道之时!”
白虎虽心有不甘,却不敢违抗,拜道:“一切听从大尊吩咐,属下在此好生看守山门就是!”
夸父略一点头,道:“走!”
说话间,夸父大袖一挥,撕裂大千,开出一道通往无间虚空的门户。而后他把夔牛、精卫这两个未得教主之位地妖神收入若神木杖之内,就缓步跨入虚空门户,走进了无间虚空。
九首道人、相柳和烛九阴三人也随之跨入无间虚空,随他而去。
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大雷音寺。
菩提林畔的八宝功德池,浩渺无边,池面上遍生金莲。
演化了亿万佛国世界,每一朵金莲佛国之上,都端坐了佛子菩萨。
亿万佛陀菩萨齐聚功德池,都转起了脑后佛光,相互映照,远远看去,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金光海洋。
在这金光海洋之中,飘了九朵白色莲台,九座莲台围拢一处,成了一座巨大的白莲台。悬在功德池上万丈许。巨大的白莲台上,端坐着一个面色疾苦、身材枯瘦地黄衣佛陀。黄衣佛陀脑后转了一轮佛光,佛光之上有一尊无穷高大的金刚法相,金刚法相透着无穷光亮,难以目视,这黄衣佛陀自然就是西方教地大教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九品莲台之侧,还另有一座青色莲台。莲台之上也端坐了一个黄衣佛陀,这佛陀也身材消瘦,耳畔插了一朵花,膝上摆了一根青翠的七节竹杖,脑后转佛光,佛光之上竖了一片无穷量的插天菩提木,这佛陀乃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准提。
阿弥陀佛正讲解着净土地大乘佛法,忽然眼神一变,望着眼前那金莲檀香飘溢的虚空。
只见虚空中忽然生出一道巨大地裂缝,从中缓缓走出几人。当先一人周身漆黑,头戴帝冠,头脸都笼着一层漆黑水光,正是北方黑水一脉的玄冥帝尊。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