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元道
重瞳道人晓得清月道人心头所思,也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等候一旁。
忽得,重瞳道人眉头微皱,转身道:“何人在此?”
这道人说话语气淡然,却自有一股高高在上的气势包含其中,让人不由自主地便想要按着他的话去做,当真古怪。
两人身后百多丈外已然是另外一座峰头丘顶,那峰顶立了一方巨大青岩,此时,青岩之后缓缓走出一道人,周身血红,连那道簪也似乎是血红色的。
清月看得此人一眼,当下双瞳紧缩,她认识这人,月前丹霞正邪约斗之时,她曾在丹霞山的云爽玉台上见过此人,当时这人站在魔道大日宫和海外陷空岛诸人身后,乃是魔道血门的长老,不知此时为何在此出现。
“这位道友好本事!”那血道人嘿嘿笑得两声,却是驾血光遁了过来,到得百米外就落下来站定,死死盯着重瞳道人。
“血门竟然还存于世?”重瞳道人看得那人皱眉问道。
“那又怎得,我血门修行神通广大,自然千秋传承!”血道人说话之间,身周浮起一层血雾,血雾舞动,渐渐模糊起来,随之那血雾之中竟然传出哭嚎之声,血光内里凝聚成一个道人的模样,接而又变作另一道人,连番换过几人的模样,那几位血光凝聚之人都在血雾之内惨嚎翻滚。
“啊!”清月道人面色一变,指着那血光之中化作的一个人影厉喝:“这是我茅山三阴师伯的弟子洞真道人,怎会变做这般模样,莫不是已为你这妖人所杀?”
那三阴道人与东昆仑紫气道人交好,对晚辈甚好,每次到东昆仑,总会带些丹药或是小玩意儿送给她们这些后辈。是以清月道人与之甚是熟悉,也认得洞真,此时见得如此,自然心头大震。
“邪门歪道!”重瞳道人面上也显出几分厉气:“我本不应生事,然而既然遇上了,便是你劫数到了,非我妄行!”
重瞳道人说话之间,竟然对着东方天际遥遥拜了一拜。
那血门道人正炼化今日吸收得几人精气,听了那重瞳道人之言,气得七窍生烟,心头那丝顾忌被一股邪火冲散,周身一抖,连自己也隐藏在那团污秽的血光之中,猛然就扑了上来。
清月道人知晓血门这化血经法门是传承自远古,被当年血神老祖发扬光大,修行法门诡异非常,去皮囊,炼骨肉精血,以身躯化血光。炼到精深处,整个人就完全没了身躯,化成一团血光,元神藏于血光之内,遇人只需扑上去,血光透体,就将他人周身精血也化了去,元神与道体元胎这等物事也被污秽所垢。
她心头念动,见得那血门道人扑将上来,便是微微一退,以黑剑布雷罡护住周身,却不敢退,她飞剑遁光哪里快得过这道血光呢?
那血门道人扑将上来,却不理会清月道人,污秽血光直直向着重瞳道人扑了上去。
“自作孽,不可活!”重瞳道人依旧面色平常,右手虚空一点,一点清光透指而出,才看清光出现,再一刹那便见那整团血光都被清光包裹,眨眼之间就被清光泯灭了去,没有发出半点声息。
可怜那血道人好不容易得了如今这身修行,连一声惨嚎都未发出,就魂飞魄散。
清月道人正催动剑诀,一道道剑气化作紫色雷罡结而成罡网,护住周身,忽然便发现那血道人所化血光在重瞳道人反手之间就灭了去。
“这道人当真好高的修行!”清月道人看着那重瞳道人,不由自主地便说出了心头所思,话一出口,便觉得不对,当下就是一个面红耳赤。
重瞳道人听了此言,不禁哈哈大笑,指了清月笑道:“你这女子,胆子当真不小!”
清月道人看那道人面上无不愉之色,心头也便松了下来,也随之微微低着头,笑了起来,接而想到茅山罹难得洞真师兄,又是心伤不已。
伤感得半晌,清月看着那道人,心头不禁就生出几分温暖。她自小没有父母,一直随师尊在东昆仑修行,虽然紫罡道人对她甚是器重,然而因着紫罡乃掌教真人,她在紫罡面前向来都束手束脚,唯恐做错了事情,惹得师尊不喜,从来没有如此轻快感觉,便仿佛眼前这人是她从未谋面的亲人一般。
清月想着想着,便落下泪来,不由自主就扑到那道人怀中。
重瞳道人轻轻拍打着清月后背,半晌,才轻声问道:“清月,你受了什么委屈,告诉我便是,老道我为你出气!”
清月道人啜泣着,自东海之外刁光拦截开始,一口气便将这些日子以来的所有事情尽都讲了出来,而后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将哽咽压了下去,却是无能为力,不禁就放声大哭开来,这些日子以来无处诉说的憋屈,尽都在随了眼泪抛洒开来。
那重瞳道人大是心疼,却不知该如何安慰清月道人,他看着清月泪流满面,只觉自己清修千多年的心念都随之波荡,怎得都保持不住古井无波的心境。
“清月,老道我清修千余载,一心向道,生平没有后人,今日却忽然发现若有个女儿在身边,也是一大快事!”重瞳道人讲到此处便停了下来,只是定定得看着清月道人。
清月哪能听不出重瞳道人话中之意,当下便道:“爹爹!”
‘爹爹’两字一出口,当即又哭泣出声,却是心头欢喜,以至于泣。
“哈哈,好闺女!”重瞳道人笑道:“你与那北海妖孽一事,本是你自己的因果缘法,合当你日后得道了再自行解决,但老道我既为你父,又怎能置之不理?今遭便替你将那因果先了上一番!”
第七册 重瞳仙翁 第三章 莲开溪畔
庐山净土宗乃是天下佛门大宗,尊西方极乐的阿弥陀佛,持救世大宏愿。
自前些时日,西方极乐净土伐那婆斯尊者座下的三地罗汉舍利分身降世,净土宗门更是风光无限,天下佛门共仰,每日都有佛门的修行中人前来朝拜,近几月时间,因着三地罗汉尊者舍利分身被召回西方极乐,佛门修行中人才渐渐减了下来!
天色阴沉,乌压压得云层连绵百里开外。站在庐山峰顶,只觉心头憋闷,恨不得将那乌云密布的天空捅出一个窟窿来才好。
庐山后山有一处溪流,蜿蜒贯通山脉之间,唤作虎溪,虎溪两侧竖着两排乔木,那些乔木尽都高大粗壮,此时正是深秋时节,巴掌大的红叶自那乔木之上飘落下来,被溪流卷了去,带向远方。本该是一幅灵气山景图,却因着那黑压压的乌云坏了意境,让人看着周遭红叶溪流,都觉烦闷。
数片红叶飘落,那红叶在沉闷的气息中扭曲着身子,艰难得打着转儿。
这时忽有一白衣僧人现在虎溪之畔,长身而立,伸手自半空取了那几飘摇红叶,拈在手中,双掌一合,红叶入得其手,当下就便带上了丝丝金光,等金光渐渐淡去,那数片红叶已然化作了一朵莲花模样,却是由红叶所编。
手持红叶莲的那白衣僧人张开双眼,两道白光扫过周遭,寒气大盛,扫过一遭之后他闭了眼,将那红叶所化莲花轻轻抛起,双掌合十,口中便念起了净土经咒,施展净土神通,只见头顶那红叶所编就的莲花悬浮于头顶之上,并不落下,随着这僧人的经文散发出阵阵金光,金光越来越盛,笼罩了周遭百多米的地界溪水,接而金光一颤,那僧人与顶上的红叶莲花尽都从原地消失了去,自然也没了金光。
那僧人施展法门藏了踪迹,接而自身上取出一个青铜的鹤嘴香炉,恭恭敬敬地摆在身前的土地上,燃起三炷香,而后这僧人向那鹤嘴香炉拜倒,手上却捏了道门印决,拜了三拜,以头扣地不语,也没有丝毫动弹。
过得片刻,那青铜鹤嘴香炉之上飘起的淡淡青烟中显出一体形瘦高的中年道人,身着青色道袍,正是丹霞山的地仙蔡经道人。
“你寻我何事?”烟雾之中的蔡经虚影开口道,声音虚无缥缈,恍若自天外传来。
“弟子前些时日已然得知,下月中旬师尊将在邓木山黑木林与那大日宫主相斗,心头犹豫,不知是否应与净土宗那几个后辈一同前往参会,还要请师尊示下!”
蔡经微微沉吟,开口道:“来也无妨,近日你宗门之内可有甚异常变动?!”
“不曾有,净土弟子尽都不知那三地罗汉的舍利分身已灭,或是以为这舍利分身被本尊所招,返回了西方极乐之境!”
“你近日需得小心留意,那西方极乐三地罗汉虽然性子高傲又小器非常,却有大修行,若西方极乐的三地罗汉本尊察觉当日烛龙岛之事的内中蹊跷,难免不会想法再降分身至此查探报复,到时又得坏我大事,你需得阻挠此事。只要宗门之内无人施大法接引,看他如何过来?!”
“师尊放心便是,莫说他察觉不得,便是察觉,我也万万不能让他再降分身,如今净土宗门上下,有法力神通召唤西方罗汉分身的,只不过弟子一人,怎能叫他如愿?倒是师尊须得小心,魔门大日宫那大日妖人的修行自然不会放在师尊心上,可那邓木山黑木林却是有大古怪之处,依弟子看来,此事内中另有蹊跷!”那僧人恭敬言道。
“如此我便放心了,至于约斗之事,你无需担心,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便是,为师心中自有打算!”蔡经讲道此处,道:“你还有何事?”
“弟子心头之事均已秉明,等月后邓木山黑木林再看师尊如何收拾那魔道妖人,扬我门雄风!”
白衣僧人讲到此处,鹤嘴香炉之上飘起的烟气微微一晃,内里那蔡经点点头,烟气旋即便散了开去,哪还有什么人影声息?恍若适才一切都是梦幻罢了。
白衣僧人恭恭敬敬得向着香炉之上烟气飘散之处磕了三个响头,而后将鹤嘴香炉收起,向着头顶上空悬浮的那红莲看得一眼,道:“开!”
那红莲随了他言语,即可化作几片淡淡红叶,接而向着下方虎溪落下,而周遭那遮掩阵势自然也散了开去。
白衣僧人小心翼翼得左右看几眼,而后顺着溪流向上行去,脚下才动,人就到了极远处,再一动,已然没有了踪影。
便在这白衣僧人消失之后,那虎溪之内竟生出一番奔腾涌动,汩汩冒出硕大的泡沫,一声隐隐约约的虎啸之音自这虎溪之内传出,将周遭红叶都震得飘荡开去。
虎啸隐隐。
透过那湍急的溪水,隐隐约约显现出一块巨石,横在虎溪之底,那巨石乃是一头猛虎模样,正是虎溪名声之源头,虎啸之声便是由那猛虎模样的石像上发了出来。
此时此刻,那猛虎石像周遭溪水流向怪异,散发出一阵阵古怪之极的气息,然则,转眼之间,那气息便消失得干干净净,虎溪也依旧如同先前那般流动开去,溪水之上卷了红叶沉浮。
东海之外有清风岛,此刻那清风岛上一道人猛然张开双眼,哈哈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
再说七星海府之内,九首靠着天启的虚空化灵法门相助,熬过冥阴火焚烧之苦,渡过三才之地劫,算是跨入地仙之道,仙门就在眼前,只待再过人劫,了去人间因果缘法,便能得升上界。
九首道人周身经脉尽皆重铸,内里虽然依旧充斥着旺盛的先天阳火,却又多了几分阴柔,不似当初那般刚猛。妖婴元胎七星尾上的七点太玄之精在先前的阴火焚身之时销蚀去了,然而祸福相依,虽失了太玄之精,那长尾七星内却多出了七点黑色冥阴火,却是这七点冥阴火被九首道人的本命阳火吸住,来不及退入丹田。
此番也是九首机缘,方才与地劫之中得了冥阴火。这冥阴火虽然未必如太玄之精那般精纯强横,却是胜在阴气连绵不绝,用之以锻炼九首道人的先天阳火,是再好不过。
心神查过周身状况,九首道人便闭目入定,巩固地仙境界的修行。
至于天启,先前分身九首渡得地劫,他也随之得了大好处,修行虽然未增,心境却越发清明通透,大是难得。
“这天地人三才劫果然大有说法,三才劫谓之曰劫,却不如谓之曰门,不经这三道门,怎能寻得仙道?又怎能入得仙门?”天启心头豁然开朗,他虽然不修仙道,然而道之一物,玄而又玄,涵盖万千,触雷旁通之下,他与己身大道之参悟,也是又上重楼。
心境一经通透,天启眉头便是一动,施展了神行法门,脚下一动,便到了这先天灵龟壳的顶首通口之处。那里悬空浮了一株两米高的怪树,树顶梢上有四枝八瓣,根部细小,通入一个不起眼的灰色小瓶儿,正是天启在四明山灭人宗门时放置于此的阴阳一气瓶和食魄植株。
天启看得一眼那植株,便是一呆,或许是因着数月前吸收了四明山五行宗内三百多余修士的凝练魂魄,这食魄怪树竟然有了变化,原先在树梢顶处的四枝八瓣之间是一枚黑色花骨朵,此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