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山
在台下的梁辛也看清楚了牌位上的铭文,一列金粉大字赫然正中:梁公一二之灵!
天空艳阳高照,梁辛却只觉得阴风缭绕,他做梦也想不到,竟然会在这里看到先祖的牌位,更想不通东篱先生居然认识自家先祖梁一二,这么算起来的话……东篱先生宣葆炯也是个活了几百年的老妖精?
同时梁辛也恍然明白,东篱先生说过自己的眉宇气质,与他的一位故人相似,他老人家的故人,原来就是害的后辈沦落罪户,几乎永世不得翻身的梁一二!
第四十四章 短调铿锵
东篱先生还没开始讲课,可这番拜祭就已经惊世骇俗了。藏在人群里的官差都被他一声断喝震昏,犹自未醒,其他人则兴致勃勃,低声议论不休。
一场大哭之后,东篱先生终于止住了悲声,缓缓的站起来,对着台下一众百姓拱手行礼,先自报家门,身后的一众弟子也一一上前行礼,一番俗礼之后,东篱先生终于朗声开口:“今日老夫讲课的题目,叫做仙祸!这个题目之下,含着两层意思。第一,老夫要说一说,仙人为祸人间,可恶可恨可杀;第二……”说着,东篱先生把目光投向在场的诸多修士,声音低沉了许多:“诸位修仙的高人,你们即将大祸临头!”
说完,又仰天打了个哈哈,好像糊弄小孩子似的,对着一众修士摆了摆手:“你们莫着急,我先给铜川府的诸位父老讲过第一重意思,再来告诉你们,压在你们这些修士头上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大祸!”
梁辛和青墨对望了一眼,这才知道东篱狂傲,这堂课竟然被他分作了上下两节,上半节课讲给平民百姓听,下半节将给一众修士来听!
东篱先生在说完之后,对身后的一众弟子点点头,轻声说了句:“开始吧。”
第一个弟子年纪很小,不过才十三四岁的年纪,走到台前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显得手足无措,紧张之下身体都在微微的颤抖,嘴唇哆嗦着说了两句什么,台下有泼皮大笑着喊道:“说的什么,听不清,咱们可读不懂唇语!”
东篱伸出手,稳稳按在了年幼弟子的肩膀,那个孩子急促的呼吸着,终于鼓足勇气,嗓音几乎有些嘶哑的叫道:“我是中州人士,爹娘祖上都是农民,日子过的虽然清苦,可也其乐融融,不成想我十岁那年,两群修士追打,把我家的村子夷为平地,爹娘用身体死死压住我,我才得以侥幸活命,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仇人是谁。”娃娃说着,眼泪噼里啪啦的向下掉,眼看就要大哭出来了。
东篱先生对着台下淡然冷笑:“在修士眼中,凡人就是蝼蚁,将心比心,你们在追逐、逃跑的时候,脚下有个蚁**,会小心翼翼的躲过去么?死了,活该!”
这时第二个弟子颤巍巍的走了上来,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看上去比着东篱先生还要老上二十岁,一边浑浊的喘息着,一边吃力的开口:“我是平遥州人士,自幼读书却学无所成,年老时开了间私塾,每日里教娃娃读书。市井之间的孩子,耳濡目染,难免学来些陋习……三年前,一位急着赶路的仙长路过私塾,他老人家在半空急掠而过,滚荡着风雷着实威风,这时有个孩子不懂事,捂住了耳朵喊一句:妖怪王八蛋。那位仙长陡然止住了神通,冷笑道:这般年幼便口吐污言秽语,长大了也是个祸害!说话之间一挥手,嘭,娃娃的头便爆开了。”
台下本来已经渐渐安静了下来,可听到这里,所有人都忍不住低低的惊呼了一声。
老年书生惨然而笑:“我实在想不明白,仙长他老人家自己也说这个孩子年幼,既然年幼就难免无知,说脏话应该惩戒,可老朽以为,罚他不许吃午饭,再打他二十个手心,也就足够了。嘿嘿,可仙长却不这么想啊。”
说着,老头子又把话锋一转:“我住的那个镇子,着实不怎么样,读书人少,习武人多,是有名的刁民之地,平白无故的死了个孩子,大人们都红了眼……跟着也丧了命,整整七十三条人命!这些人都是老朽的街坊邻居,有的请我喝过酒,有的和我赌过钱,有的跟我骂过架,还有一个借给我三吊钱我还没还,一眨眼的功夫啊,全都死了!”
东篱先生再度冷冷的点评:“将心比心,你走在路上,突然看见一只蚂蚁冲着你摇头摆尾,耀武扬威,自然会一脚踩死它。死了,活该!”
第三个弟子三十多岁,身材魁伟脸膛黝黑,说起话来嘎嘣脆:“我是东北黑龙州人,祖祖辈辈在深山老林子里挖野参,十年前我爹挖抓到一棵千年老参,那他娘的是无价之宝……”
这个大汉唾沫横飞,越说越跑题,从人参的价值一直扯到了怎么挖参,直到东篱瞪了他一眼,他才恍然大悟,脸色转眼愤怒:“我们兄弟六个,连同老爹挖到了这个宝贝,笑的合不拢嘴,下山的时候突然被人拦住,要我们把宝贝交出来,我呸!老林子里的人参客没有好惹的,更何况我们一共七个人,他才一个人,当下我们几个一拥而上,倒没想着要他狗命,只想捶他一顿出出气,没想到他是个修士。”
说着,大汉猛的伸手裂开衣襟,在他心口的位置上赫然蜿蜒着一道狰狞的伤疤:“结果不用说,我们父子七个只觉得眼前寒光一闪,胸口一凉,全都趴下了,那个修士从我爹怀里取出人参,大摇大摆的走了,他们都死了,我没死是因为心脏长在了右面,这才留下了条性命。老子……学生,学生想不通,他要是亮出修士的身份,我们哪敢造次,就算再怎么不甘心,也得乖乖的把人参交给他。可他就宁可伸手杀了我们,也懒得、也不屑对我们亮出身份么?”
东篱先生在此点评:“将心比心,要是几只蚂蚁抗着个金元宝赶路,你还不是上去夺走元宝,蚂蚁要是不服,还不是一脚踩过去,难道踩之前还要报上姓名籍贯?死了,活该!”
第四个学生,第五个学生,第六个学生……
东篱先生宣葆炯的弟子不多,全部加起来也就二十多人,每个人的出身都不相同,更是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曾经深受修者之苦,身边亲友伤亡殆尽,只有自己侥幸活命。
每个人说完自己的经历,东篱先生都会以‘将心比心’做开头,以‘死了,活该!’做结尾。
铜川府没有什么读书人,却不缺市井豪侠、无赖泼皮,听着这些学子一个一个报上自己经历的惨祸,人人动容,再听到东篱先生只能用‘苛刻无情’来形容的点评,不少人都面露忿怒。
这些人不敢直接去骂修士,可对老头子宣葆炯却不用客气,终于台下有个人,在东篱先生点评的时候,指着他破口大骂:“老匹夫,你怎么不死,你死了也是活该!”东篱先生却放声大笑,他的笑声甫一出口,便陡然高涨,仿佛一阵煌煌天雷,毫不留情的夯入所有人的耳鼓。
大笑声中,东篱先生朗声说道:“不错,我也该死,因我也是个修天练气之人,只要是在人间行走,却不尊人间律法、恃强自重,不把凡人放在眼中的修士,便统统该死!”
说着,老先生突然换了一副神情,抬头之间,束住头发的书生巾霍然炸碎,满头花白的长发无风而舞,声势骇人,伸手怒指台下的众多修士,忿声道:“我该死,你们更活不得!正邪修徒?五道三俗?一线天?九九归一?哈哈,你们这些忘根忘本,自以为是的修天之徒,出身人间却视凡人如蚍蜉蝼蚁,其实你们才是狗屁一团!”
说到这里,东篱突然将手伸进怀中,摸索了片刻后,居然摸出了一小锭银子,随手抛给台下的梁辛,笑道:“掌柜的,买酒!”
砸了神牌骂皇帝,震晕差官斥修士……开课之中掏钱买酒,东篱先生,宣葆炯!
五斤一坛的烈酒,封泥一碎便酒香四溢,东篱先生凑到鼻端嗅了嗅,大笑道:“十五年的老白汾,不错,不错!”随即微微仰头,如长鲸吸水般,一口气喝掉了半坛,大大的打了个酒嗝,突然放声高歌:
“修仙修仙,酒色财气皆可抛,只因怕死求长生!”
“修仙修仙,七情六欲除干净,父母妻儿臭皮囊!”
“修仙修仙,修得己身忘天地,管你国破山河殇!”
“修仙修仙,为金丹焚天煮海,为证道铁石心肠,只为一己之私,我去***凡情凡心凡人凡间,一脚踏过,你躲不开,死了,活该!”
“修仙修仙,修的是个,唯!我!独!尊!”
短歌唱罢,鸦雀无声。
第四十五章 将心比心
东篱先生缓缓的吸了一口气,眼中的狂傲一扫而空,只剩下满脸疲惫,声音也低沉了许多:“修士,神通惊天,却没有一颗凡人之心。在他们眼中,只有天道。天道无情,所以修士便无情。凡人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眼中还不如一朵云彩来的好看;凡人的哭号惨叫,在他们耳中还不如一阵风声来的响亮;凡人的生死大事,在他们心里还不如一句法咒来得重要。”
东篱先生沉默了一会,才继续说道:“这,便是你们心里敬若神明的修士了。凡间律法在他们眼中,脆弱的还不如一根棉线。试想,这样一群‘人’,他们已经不把凡人当做同类,而凡世间也根本没有能够约束他们的力量,偏偏他们还与凡人共处一片天地……”
“平心而论,”东篱先生的声音愈发柔和了,脸上的甚至挂起了淡淡的笑容:“修士很少故意杀害凡人,大都是在争斗中催动神通波及凡人。不过……”
老先生在轻轻低诉中,突然又增大了音量:“无心之过,便不是灾祸了么?洪水决堤,暴雨连天,火山喷发,地震山崩,这些灾难也不是谁刻意主使的,还不是一样吞噬人命,还不是一样搅得民不聊生?仙人之祸,修士之祸,与洪水猛兽,没有一星半点的区别!”
东篱先生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举起酒坛,把剩下的半坛酒一饮而尽。
从开始讲课到现在,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大白话,既没有咬文嚼字,也不曾引经据典,更没有骈四俪六,只要不是聋子和外国人,全都能听得懂他说的话,再加上那二十多位弟子的亲身经历,这堂课讲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台下的百姓们个个动容,神态各异,有的皱眉不语,有的面色惊惶,更多则是在窃窃低语,议论着东篱刚刚说的话,而修士们都无动于衷,甚至有几位修为深、地位高的老者还面露微笑。
东篱先生喝完酒,混不成体统的用袖子一抹嘴巴,声音与表情同时平静了下来,对着台下的众多修士微笑点头:“诸位道心坚定,好像根本没听出来我在骂你们似的。”
修士之中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女人,轻飘飘的踏上了两步,对着东篱先生冷冷说道:“又哭又骂,又笑又叫,这堂课讲的倒是热闹,不过我有件事还不明白。四十天里,整整二十三名修士在铜川遇害,都是道友杀的吧。这些人有的是路过,有的是查案,不可能都得罪过你,乱杀无辜之人,也配在这里悲天悯人?凡人的性命是命,修士的性命便不是命了么?”
中年女子一走出来,琅琊就忙不迭的用手指头捅了捅梁辛,脂玉似的脸膛上压抑不住的兴奋,小声说:“她是罗扫!大理州罗家的四执事之一。三十年刚突破了海天境,是五步修士。”
罗家也是一个修真门宗,这二三百年里人才辈出,虽然没能列为‘九九归一’,但实力也不容小觑。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这才死在铜川的二十三名修士中,倒有四个人是罗家的弟子,这些年里罗家事事争先,想要晋升一级与九九归一平起平坐,想不到在这次铜川惨案里,倒拔了个头筹……
东篱先生不耐烦道:“你这个女人实在不懂事,下面这么多神仙都耐着性子挨我的骂,就是为了听我讲‘仙祸’这第二重意思,好不容易捱到现在,我该说正题了,你却跳出来兴师问罪?”
这时另外一群修士中,有个眉清目秀的年轻道人,对着罗扫施礼笑道:“仙姑稍安勿躁,东篱老贼今天难逃公道,倒不妨听他把话说完。”
琅琊做解说尽职尽责,又刚忙对梁辛交代:“这个小道士叫寂灭,是锣鼓山的散修,年纪轻轻就到了四步大成的修为,天资着实惊人呢!”
罗扫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东篱先生点了点头,跟着笑道:“不错,这堂课刚讲了一半,诸位要想听下去,就别再胡乱开口了。否则,每说一字,我便杀你们其中一人!”老头子说话的时候满脸和蔼,杀修士在他嘴里,就仿佛今天的酒淡了,菜咸了一般轻松。
“不过……”东篱先生语气一转,又望向了罗扫:“你刚才问我的事情,也着实蠢笨的可以了。”说完,他伸出手,似乎有些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