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神兵
床患?br /> 万里荒芜,狐兔横行,白骨处处、有若鬼蜮!
一路行来,处处不是大旱就是洪涝,看起来苍天似乎变了个脸,肆意在人间布下无穷灾祸!
杨南心中又惊又疑,暗自道:‘数年未归,怎的中土洲府变成这般可怕模样?难道魔界已经入侵?’
不仅是他心中生疑,就是随行的魔门高手,波休等妖怪也是大是惊诧!
杨南既入世间,便少用神通道法,轻易不肯驾驭法宝在人间上空飞掠,他在人间宁肯步行,也绝少显露神通。
这等情形落在艾慕云眼中,他不禁笑道:“杨兄今日之大才大能,竟还是持守天条,实在让小弟佩服之至。”
杨南淡淡道:“天可畏,天条不可不守,若我们自身都无视天条,如何教他人退出凡间?凡间之事,还是由凡人自己解决,此乃我之心愿,但凡阻我心愿之人,皆可诛之!”
杨南这番想法正是源于祖父自小所教的‘己身不正,何以教人’的心宗思想,这想法配上他的霸道性格,自然说出了这一番话。
艾慕云听他说得正气凛然,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道:“杨兄,你看这西洲地界如今怎的这等诡异?久闻中土人口不下十亿,这万里海城少说也足有数百万人,可是我们一路走来,除了死人死兽,白骨骷髅,一个活人也没看见!”
今日的凡间,乱象纷生,西洲地界田园荒芜,与杨南初到南洲时所见到的宁静祥和景象大不相同。
杨南望见西洲处处废墟、空无人烟的景象不禁皱紧了眉头,他心中隐隐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这西洲地临东海,本来是一处富庶之地,如今怎会变成这般模样?
数年未回中土,这天下,只怕已经大乱了……
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到底如何,还要前去一看究竟!
杨南望着极远处只有影子的海城道:“艾兄,中土只怕有了很大变故,我们还是先去海城看看如何?”
艾慕云望着饿孚遍野、白骨丛生的村庄旷野惊讶不已的道:“奇怪!难道数年不见,天下竟重起战火了不成?这些百姓看起来竟像是死于刀兵之下!你看这些尸骨,身首分离,残肢满地,竟是遭人屠杀而亡!”艾慕云杀人杀得多了,自然一眼便知尸骨异状!
杨南一脸肃穆的道:“如不是藩王造反,便是天降奇祸,否则这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岂会变得如此?我倒想知道,何人如此大胆,敢在中土妄为?”
艾慕云点了点头,忽道:“咦,杨兄,你看,那有个书生,不如过去问问他如何?”
杨南举目望去,宽阔的官道旁横生着几株歪脖斜柳,一个青袍年青书生正失魂落魄的坐在柳树下,一动也不动,像是死了一般!
艾慕云的灵觉何等灵敏,是死人还是活人他不用看都知道,这书生明显是活人!
杨南举步走了过去,拱手施礼道:“贤兄请了,在下刚从海外回转中土,不知这西洲何故变成如此模样?”
那书生形容清秀,脸色苍白,手掌紧紧抓着柳树口中低低呐呐的念着:“死了……都死了……全死了……”
他闭着眼睛,但是语气中那股极度绝望和悲惨的意味却让听到的人心生凄怆!
他好象神魂迷乱,如颠如狂,眼晴血红得跟一个疯子一般!
杨南默然屈指轻划,一道清心符瞬间印入书生额头之上,这清心符似一道清泉,瞬间涤尽诸般杂念,那书生身躯轻轻一震,忽然睁开眼睛彻底清醒了过来,他望着杨南等人讶然叫道:“你们是什么人?如今这西洲混乱不堪,可不是久留之地,若想活命,快快逃去南洲暂避吧!”
杨南见他清醒,温然笑道:“贤兄,我等刚从海外回来,正要领略大元风光,刚下船便见到如此可怖情景,正要请教贤兄,这西洲究竟怎么了?”
那书生见杨南温文不礼,随行的艾慕云、龙瑶等人长相清奇,倒也不把他们当做坏人,他起身还了一礼,脸露凄楚的道:“看你的样子也像个读书人,既然飘洋过海,何必还要回来?如今大元灾祸连连,天下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这海城被造反的叛贼洗劫了一遍,又被藩王镇压的军队又洗劫了一遍,加上天灾人祸,百姓怎能活得下去?
能跑的全跑光了,剩下的躲在海城中苟且偷生罢了!”
‘天灾人祸?造反的逆贼?’杨南皱起眉头,脸色渐渐变得肃穆起来,“贤兄,大元国富民强,威震四海,哪个人敢造反?朝庭的军队也不来镇压?当地官府一点事情也不做?”
“朝庭?”青衣书生一脸讥讽的冷笑着:“皇帝病重,太子摄政,外有百万胡族铁骑东来,内有连年灾祸不断,加上官吏昏庸无能,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如今造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西洲百姓!”
杨南脸上一惊,“胡族铁骑真的东来了?大元怎会在几年间变成这般模样?”
杨南这一惊非同小可,大元朝立国数百年,传承数十个帝皇,一向朝政清明,国力远在接邻诸国之上,北方胡族更是让历代名将打得抬不起头来!
曾有人说,大元任意一个百姓的身家,都足矣比得上海外富户!
可见大元九洲百姓是如何富足!
这样强盛的帝国居然只经历了数年就走到内忧外患,将来倒下的地步,杨南如何不惊?
第三章 屠戮百万之众!
艾慕云、龙瑶、波休三人更是惊愕不已,他们三个久居海中,却也听闻大元如朝阳初生般的国势,大元朝更是海外诸国的宗主,这样的大国如何会变成这样?
青衣书生见杨南等人惊愕模样,叹了口气道:“诸位兄台,你们久不历中土,当然不会知道天下中心、九洲中土早就不是什么神仙国度了,如今大元九洲战乱四起,神仙妖怪混乱不堪,朝庭藩王、叛贼攻伐不休,百姓死伤无数,短短数年,早就物是人非;如今之大元,仿若人间鬼蜮,妖魔横行……”
青衣书生脸上露出一股黯然神伤的神色,缓缓的摇了摇头,显然对往昔的盛世景象大是怀念。
百万胡族入侵,尚有朝庭镇北、镇关两支强军苦撑,可是中土九洲这天灾人祸却有谁来救?
青衣书生淡淡将当前天下大势细细说来,脸上却始终笼着一股浓郁的悲哀之色!
杨南点了点头,拱手道:“多谢贤兄相告,在下还想问一句,西洲一向繁华平安,如今却万里渺无人烟,这一切究竟为何而起?”
青衣书生摇了摇头,一脸迷糊的道:“我也不清楚,三年前,我还海城听涛书院求学,哪知有一夜,城外天火降世,烧得天地皆赤,城中、地上、房中火烧遍野,无数呐喊声传入城中,从城外逃回来的人都说白莲教兴兵造反了,后来才听说那一夜白莲教主在海城法望峰大会群雄,建起一座三丈高法坛,聚拢无数百姓,分发兵器、盔甲,命他们攻取海城,才有了这般异象。”
‘白莲教?’杨南冷笑道:“区区一个俗世妖教,又不是修仙大派,如何能起兵造反?这消息只怕有假。”
兴兵造反,没有武器盔甲,没有仙师支持,几乎等于找死!
区区一个白莲教,如何能令西洲变成这般模样?
青衣书生嘿嘿笑道:“谁说没有修仙大派相助?这西洲海城边上有座登天山,上面就有一个仙派,海城被围之后曾派人向仙山求救,哪知……”
艾慕云目光一冷,问道:“哪知怎样?”
青衣书生露出讥讽之色,淡淡道:“哪知前去求救的使者被仙派斩去四肢,送入城中,奄奄一息的使者说,登天派代天授命,汇万民而重建新朝,今番正是替天行道,海城所有百姓凡投诚者不杀,负隅顽抗者——鸡犬不留!结果……他们真的让这万里海城鸡犬不留!”
“登天派!”杨南脸上大怒,凝目喝道:“这登天派是什么来历?竟敢口出狂言!难道他们把自己当做昆仑、冥河了么?真是可诛可灭!!!”
杨南此时才明白,如今的修道门派张狂到了什么地步!
无视天条律法入凡间兴风作浪倒也罢了,最后竟然扯旗造反,打起‘替天行道’的口号来!
更离谱的是,这修道门派居然公然屠杀无辜百姓起来了?
‘看来这人间混乱不是因为藩王,正是因为修仙门派!人祸倒也罢了,身拥道法的修士介入凡间才是心腹大患!’杨南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心中涌起浓浓杀机,他的尊者愿便是天下太平,本来助纯王登上皇位,借明君之手开创盛世不算太难!
但是,诸宗诸派一插手,想完成尊者愿就难比登天了!
谁挡他长生之路,谁阻他完成尊者愿,谁——就是杨南的敌人!
‘凡挡我心者——死!’杨南面泛杀机,沉吟不语之际,艾慕云深知他心意,转头向青衣书生笑道:“贤兄,那登天派究竟如何作为?有什么大本事要替天行道?”
在凡人心中,神仙便是天,但在修道中人眼中,天道无穷,不是一个神仙或某个人能代表得了的,如果硬要说有人就是天,那么,除了创世始祖大神盘羲,其他人根本没有资格!
登天派大言不惭,倒让艾慕云心中暗暗好笑。
青衣书生摇了摇头道:“我听闻登天派中法力最强者也不过是宗师,如何能比天下第一仙山昆仑?只是,他们加入白莲军中,海城如何能够抵挡?登天派一个仙师孤身白衣入城,城外有背景的富贵人家尽数逃往他洲去了,可怜城中数万士兵久不历战事,连刀枪都拿不起来,白莲军放走当权富家望族之后,对海城围三阙一,为首的知府、将军带着亲兵家将落荒而逃,把城中近百万老弱百姓弃如敝履!
那白莲军强攻海城十数天,城中百姓奋起反抗,无奈强弱悬殊,城终于被破了……”
杨南一听,心中一紧,问道:“城破了又如何?”
青衣书生悲笑道:“登天派、白莲教高居众生之上,言出必践,城中百万百姓被屠戮一空!两个妖派举起屠刀将满城百姓杀得血流成河,至今海城上空还笼着浓重的血腥气息,这便是天下震惊的‘海城血屠’!”
“不可能!!!”
“满城百姓,百万之众……竟然全被两个门派一鼓而灭?”
杨南、艾慕云、波休、龙瑶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的望着青衣书生,这个消息好似雷霆万钧,轰得他们头脑发昏:满城百万之众,那该是多么庞大的数量!数十里海城何其雄伟,人口如山如海,光凭两个小小邪派就能一鼓而灭?
要知道,海城常住居民不下百万,所辖八县更是人口众多!
百万之众啊……
换做凡人军队来杀,就是杀上一年也未砍得完那么多人头!
就是天下最心狠手辣的魔门弟子,也不敢将一个村落百姓杀光,更不用说一个洲府大城!
“怎么?不相信?”青衣书生一脸冷笑的伸手指着极远处海城那模模糊糊的影子厉声道:“此去三百里便是当日海城,此时已是人间地狱,几位若不怕死,可以前去一看!那城中早就变成血海汪洋,冲天血气便是远在百里之外也能闻看得见!我若有一字虚言,但教我死无葬身之地!”
青衣书生眼中血红,竟又有颠狂起来的迹象,杨南收起震怒之心,心中倒信了几分,这青衣书生没必要欺骗他们,看来,这所谓的仙派干的事情比妖魔还要可怕!
凡人做不到的事情,仙师却很容易,大威力的道法轰击下来,死个数万人又有何稀奇?
百万之众,尽皆诛灭!
如果没有特殊原故,所谓的仙派根本不可能痛下杀手,登天派、白莲教如此行事,岂不成了天下公敌?
胆敢如此行事的人,不仅要有过硬的靠山,更要有不得不做的理由!
杨南与艾慕云同时想到这点,缓缓对视一眼,心中都生起了前往海城一看的念头,杨南向青衣书生拱手道:“贤兄,既然满城百姓都惨死,贤兄为何安然无恙?”
青衣书生见他问到自己,摇了摇头,伸手从怀中取出一面青色洁然、光华灿灿的古镜道:“我大难不死,全托此镜之福,此乃我家传之物,我若用镜照身,便身若虚无,那两派妖人虽多,却无一个能识破此镜神通,才让我逃过一劫。”
杨南见他神色晦暗,心中一动,登时知道这个书生似有难言之隐,这古镜神通不小,奇怪的是没有半点灵气,反到鬼气森森,像是从地府之物,书生拥有此镜,只怕其中另有缘故……
杨南倒也不想追问他人心中隐秘,点点头道:“攀谈许久,还未请教贤兄大名,在下杨南、这几位都是我故友,贤兄既逃得大难,不知要往何处去?”
那青衣书生见杨南通报姓名,一脸茫然的摇头道:“原来是杨兄,不才常舒,一介落魄士子罢了,来历不值一提,如今天下皆乱,唯有南洲还算清平,久闻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