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沈栖霞因那回在马家受了侮辱,险些儿失身匪人,遂自恨身体孱弱,没力量抵御侵凌,一转念之间,便决心访师学道。到现在修炼了五六十年,已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了。事情虽隔了五六十年,然沈栖霞总觉得受了马心仪母亲解围和布施的好处,应该报答,无奈没有机缘。直到现在,他才推算得是报答的机会到了,特地打发他在襄阳柳仙村收的两个男徒弟,到此地来暗中保护马心仪。
他这两个徒弟的道法,虽不算高强,然不是修道有成的人,寻常人无论有多大的能耐,也休想敌得过他。“
张汶祥问道:“你老人家知道他徒弟有多大年纪了么?其中是不是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
这人点头道:“两个的年纪差不多,都只二十多岁,你怎么知道的?”张汶祥将日前遇着挑豆腐担少年打狗的话说了。这人笑道:“你自问是他的对手么?你所见的这个,年纪比那个略小些,本领也还不及那个。两人每夜轮流值守在马心仪左右,岂容你去寻仇报复。”张汶祥诧异道:“这就奇了,马心仪今日才杀我郑二哥,我因他杀了我郑二哥才存心报仇,这是顷刻间的事,如何沈栖霞师傅早已打发人前来保护呢?”这人笑道:“这倒毋须惊讶,我既受人委托,前来略尽人事,只得老实说给你听。你于今虽不认识我。我在几年前,却久已认识你了。我这番是受了你师傅无垢和尚的托付,特地前来救你的。就因知道你在激于义愤的时候,必不顾利害,去寻马心仪报复。沈师傅的两个徒弟,只知道保护马心仪,他们并不明白你为的是甚么一回事。你是这般把一条性命送在他们手里,岂不冤枉?”张汶祥忽然立起身来,说道:“你老人家不是孙耀庭师傅吗?”这人点头笑道:“你怎么知道的?”张汶祥连忙叩头下去,说道:“我时常听我师傅说,孙师傅的神通了得。只恨我每次到红莲寺去,总是来急去忙,并且多在夜间,因此无缘想见。我师傅在红莲寺不大与外人结交,只和孙师叔有些往来,,而听你老人家说话,又是浏阳口音,所以你老人家说出受了我师傅托付的话,就知道必是孙耀庭师叔无疑。”著书的写到这里,又得趁这当儿,将这个孙耀庭的来历叙述一番了。
说起孙耀庭,也可算得是一位奇侠。他是浏阳县人,因小时候生了一满头的癞疮,浏阳人都叫他孙癞子。他的历史,若说给一般富于科学头脑的人听,不待说必叱为完全荒谬。就是在下是个极端相信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的人,当日听人传说孙耀庭历史的时候,心里也觉得好像是无稽之谈。直到后来阅历渐多,才知道孙癞子的事,绝对不荒谬,而拿极幼稚的科学头脑,去臆断他心思耳目所不及的事为荒谬的,那才是真荒谬。
闲话少说,却说孙癞子生长在浏阳一个极贫苦的人家。当他四岁的时分,浏阳地方遭瘟疫,孙癞子的父母同时染疫死了,只丢下一个伶仃孤苦的孙癞子,吃没得吃,穿没得穿,还亏了地方上人凑了些钱,将孙癞子父母安葬了。孙癞子长着一头的癞疮,龌龊得臭不可近,也没人理会他,他父母在日建筑的两间茅屋,不须多少时日不修补,便不能住人了,孙癞子也懒得在茅屋里居住。
白天到乡村人家乞食,夜间或是灵官庙,或是土地堂,随处找一个可以藏身的所在安歇。是这般流落了两年,他有十二岁了。一日乞食到一处大作田人家,那家主问了问孙癞子的身世,便向孙癞子道:“你愿意讨饭吗?”孙癞子道:“谁愿意讨饭,没有家,没有饭吃,不流落讨饭有甚么法子养活这条性命呢?”那家主道:“我留你在我家住着,给饭你吃,给衣你穿,只要你替我家看牛,好么?”孙癞子喜道:“那还有甚么不好。”从此孙癞子就在这人家看牛。这人家养了七八头耕牛,一个人照顾不了,往往跑到别人家田里园里吃禾吃菜,所以加上孙癞子照顾。孙癞子每日骑在水牛背上去山里吃草,不愁穿不愁吃,倒很逍遥自在。谁知这种安闲茶饭还吃不到半年,这日忽然出了乱子。
农家放牛,每日照例早起一次,黄昏时候一次。这日黄昏时分,孙癞子牵牛吃好了水草,照例骑在牛背上缓缓归家。还有一个年老同看牛的人,也骑着牛跟在后面走。一行七八头牛,不知怎的只孙癞子骑的这头,忽然和癫狂了的一般,两耳朝天一竖,四脚腾空的跳了几跳,跳得孙癞子几乎滚下牛背,幸亏他一向骑牛骑惯了,两脚能挟持得住,然也吓得甚么似的,连忙将身体伏在牛背上,两手紧紧的抓住两把牛毛,口里连声叫那同看牛的过来,将牛牵住。那同看牛的也觉得这牛跳的奇怪,刚翻身下牛背,正待跑过去抢住牛鼻。不提防这牛猛然一转身,放开四蹄便跑,把跟在后面走的几条牛,都冲得翻的翻,跌的跌,同看牛的那里肯舍,慌忙将这几条牛的绳索,就路旁一棵树上系好了,尽力追赶上去。
这时天气不曾昏黑,眼看着那牛驮了孙癞子,比加鞭的马还快,头也不回的直向前跑,并听孙癞子在牛背上惊慌乱叫。看牛的追了会,那里追得上,心里又惦记这几头牛,恐怕被坏人赶现成的牵了去,只得停步回头,喜得没人经过,系在树上的牛没有走失,急急的牵回家报告家主。
作田人家的牛,看得何等重大,岂肯听其跑失,当即派了好几个壮健汉子,照着去路追赶。迫了十来里,天色已经昏黑了,简直没追见那牛的踪影。偶然遇着两三个行人,向他们打听,却都说不曾看见有牛跑过。直追寻到半夜,才隐隐听得前面有牛蹄踏在沙地上的响声。赶上去看时,果是一个人牵了一条水牛在路上走。追的人一见那条牛,就认得出是自家的,但是牵牛的,不是孙癞子,是一个地方上的无赖,平日偷扒抢窃,无所不来的。追的人既遇着了自家的牛,自然上前认赃。无赖子争执了一会,见这边人多,料知斗不过,只得罢休。追的人还抓住他要孙癞子,他才急得嚷道:“你们不要太赶着人欺负了,我今夜在枫树铺饭店里赌钱,输得精光,正自没好气的走出来,打算想法子弄几个钱回头去捞本。还没走到半里路,就见这畜牲拦在路上睡着,倒把我吓了一大跳,不知是甚么野兽,仔细看出是一条牛,又没人看管,以为是天赐我的赌本,待牵回家去,明早好赶到县城里变卖。你们既是失了牛,我也知道本来大路上那有牛捡,还给你们便了,你们倒抓住我要甚么孙癞子,我知道孙癞子是谁?不是赶人欺负吗?”追的人只要追着了牛,见不见孙癞子是没人拿着当一回事的,当夜将牛牵了回家。次早看这牛睡着不能起来,原来四只牛蹄都磨见了肉,鲜血淋漓的不能走动了,将养了半个月才好。而这半个月并不见孙癞子回来。
这家主也曾派人寻找了一会没有着落。大家都以为当水牛发狂奔跑的时候,孙癞子在牛背上坐不牢稳,滚下深山岩谷中跌死了。
那知道事出人意料之外:孙癞子紧伏在牛背上,初时尚竭力叫唤,想同看牛的追来将牛制住。
后来见牛越跑越快,只觉两旁山树,如流水一般的后退,两耳风声大作。张眼望着地下,就觉头目昏眩,只好紧闭两眼,听凭牛跑。约摸跑了一个时辰,耳里风声才息,仿佛牛背也停了摇动,方敢张开眼看,牛果然停了步,正在低头嚼草。看天色虽已迷茫,然尚能看出四围山势,原来己身在乱山丛中,乃是平生听未曾到过的所在。只得从容爬下牛背来。指着牛头骂道:“你这孽畜,无端发暴,把我驮到这地方来了,还不知道已离家有几里路,看今夜如何回去,依得我的性子,恨不得折下树枝来痛打你一顿。”
孙癞子边骂边举手在牛头上敲了一下,只敲得这牛又像发了狂的,两耳又朝天竖起来,脚又腾空跳了几跳,掉转身往山下就跑。孙癞子心想:失了牛回家必受处分。一面跟着追,一面口作看牛人的呼声。平时牛听了这种呼声纵不跑近前来,也得立着不动,此时的牛,简直不作理会,转眼就跑得不见了,孙癞子只急得一路哭泣,一路到各处树林中寻找。趁着星月之光寻了半夜,肚中也饥饿了,身体也疲乏了,耳内听得四山都是狼咋虎啸的声音,只不见那牛的影子。自料在这黑夜是寻不着的了,仰看天色像个快要下雨的样子,心想:若在这时分下起雨来,我没有地方避雨,怎生是好?回头看身边有一个石岩,岩下是空虚的,好像可以藏身,遂伏下身子爬进石岩,漆也似的黑暗,一些不看见,只觉得身体伏的所在很光滑。顷刻之间,就听得岩外的雨声滴沥,愈下愈大了,接着雷电交作,电光闪处,照得岩下通明,才知道这岩不仅能藏伏一个人的身体,里面还有很多余地。不一会,觉得伏的所在有水透过来了,孙癞子要避开这水,惟有将身体渐向岩里移动,越移到里面越觉宽大,反手去摸上头,没有撑手的东西,就坐了起来,再伸手去摸,还是空的,竟能立起身行走。心想:这地方实在奇怪,怎么石岩之下,会有这么宽大的空洞呢?
是生成的吗?还是人凿成的咧?若是人凿成的,里面必有人居住,我何不再摸到里面去,看究竟有多大,是不是有人住在里面?心里这们想着,就伸起两手,再向里面摸去。
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约有一里路远近,陡见前面有白光射出来,孙癞子看了,喜道:“果然是人凿成的,里面有人住着。我可以去向他们讨些饭充饥。”随即朝着白光走去,没几步就见一处四方形的地方,仿佛是一间石室,正中安放一张石床,床上盘膝端坐一个宽袍大袖的老头,垂眉合目的像是睡着了。再看室中的四围上下,并没有灯火,也没有窗户朝着外面,看不出白光从甚么地方发出来的。细看近石床的所在,光比远处大些,石床底下依然黑暗。孙癞子暗忖道:“怎么只有这们一个老头坐在这里,我不管他,就是他一个人,他总得吃饭。我已有半年没开口向人家讨饭了,何不叫一声试试看。遂即使出他平日讨饭的口腔来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出,只见老头慢慢的张开眼来,望着孙癞子微微的点了点头,含笑伸手向孙癞子招了一招。孙癞子身不由己的如被人推着,脚不点地就到了石床跟前。不知老头是谁?如何对付孙癞子?且待第九十三回再说。
第九十三回 练工夫雾拥峨嵋山 起交涉钟动伏虎寺
话说孙耀庭脚不点地的到了石床跟前,只见老头从袖中摸出一个烧饼模样的东西来,递给他道:“我这里没有饭讨,你肚子饥了,就吃了这个饼罢。”孙癞子双手接着吃下肚去,登时不但不觉得肚中饥饿,并且分外精神了。当即听那老头问道:“你这小叫化是从那里来的?如何会跑到我这洞里来讨饭?”孙癞子答道:“我是看牛的,不是讨饭的。我骑在牛背上正待回家,走到半路上,牛忽然如发了狂一般的回头飞跑,直跑到这山上才停住。天又下起雨来,我为避雨,就爬迸这里面来了。”老头答道:“你在谁家看牛?”孙癞子说了那家主的姓氏和小地名。老头似乎不懂得的,又问道:“你那地方归那县那府管辖?”孙癞子答道:“归浏阳县管辖。”老头现出沉吟的神气,说道:“浏阳县不是在湖南长沙府境内吗?
此去至少也有一千里路程,如何就跑到这里来了?“说时,伸手抚摸着孙癞子的头顶,揣骨看相似的揣了一会,用中指按着脑后的一根骨,说道:”原来你头上有这根仙骨,有求仙访道的缘份。我这洞里,便是有道之士也不容易进来,你此来自非偶然的事。你年纪小,大约也不知道这里是甚么所在。这山是天下有名的四川峨嵋山,凡是修道之士,每年必借着朝峨嵋来此聚会一次,非有大本领的不能进这洞府。你的缘分不浅,就在这里住着罢,等到有机缘再送你回家乡去。“孙癞子平日脑筋是糊里糊涂的,自吃下那个饼子,忽然明白了,自然知道跪下去,拜求老头收他做徒弟,老头也就欣然应允。
从此孙癞子便从这老头学道,才知道满室的白光,就是从老头身上发出来的。老头传他修炼的方法,他很容易领悟。洞里四时皆是春和气候,不冷不热,老头除了传授孙癞子修炼方术之外,终日只静坐在石床上,不言语不饮食。每日从袖中取出两个烧饼给孙癞子吃,也不知道饼从何来。
口渴了就房子石壁上,有一个小窟窿,是用木头塞住的。拔出木塞,即有一线极清冽的泉水流出来,可用手捧着止渴。在这里面,不但不知道冬夏,并不知道昼夜。
老头吩咐他每到房中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不可胡乱走动,只许闭目静坐,依照传授的方法修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