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的声名,死得不明不白呢?”张汶祥听了,冷笑一声说道:“你休想用这些甜言蜜语来骗我的供。我只知道你不配问我的话,我就有千言万语,宁死也决不对你说一个字。”曾国藩见他这们说,只得问道:“我不配问你的活,谁配问你的话呢?你的千言万语,必对谁才说呢?
“张汶祥道:”要问我的供,除了当今天子,就只有刑部尚书郑青天才配。此外随便什么人来,我只拼着一死,没有第二句话说。“曾国藩心想:刑部尚书郑青天,就是长沙的郑敦谨,果然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这厮既说非郑敦谨来不肯吐实,只好奏明圣上,求派郑敦谨来审。不知清廷准与否?张汶祥又如何的吐供?且待第一百零六回再说。
第一百六回 郑青天借宿拒奔女 甘瘤子挟怨煽淫僧
话说那时曾国藩奏事,清廷无不照准。没几日,就钦命郑敦谨到南京帮审。圣旨下来,倒把个郑敦谨吓了一跳。因他并不知道张汶祥是何如人,更猜不出何以满朝大小官员,何止千数,独独的看中了他,指名要他来审问,方肯吐实。行刺总督的凶犯非比寻常,万一弄出些嫌疑到身上来,岂不糟了?饶他郑敦谨平日为人极清廉正直,遇到这般意外的事,心里也就不免有些着虑。
诚惶诚恐的奉了圣旨,只带了一个女婿到南京来。他与曾国藩原是同乡有交情的,以为帮同曾国藩审理这案,自己处心无愧,是不愁有嫌疑弄到身上的。到南京这日,就与曾国藩同坐大堂,提出张汶祥来审问。曾国藩道:“你要刑部尚书郑青天来方说实话。于今郑青天已奉了圣旨来帮审,你这下子还不实说么?”张汶祥听了,即抬头看了郑敦谨一眼,点了点头,说道:“有郑青天来了,我也不说。只能由郑青天一个人问我,并且用不着坐堂,不将我凶犯跪着,我才肯说。”曾国藩为要问出张汶祥实在的口供,只得一一依允。当即退了堂,请郑敦谨单独坐花厅审问。郑敦谨在大堂上见了张汶祥的面,心里方明白指名要他来审问的理由。
原来在十年前,郑敦谨曾有一次步行到浏阳去扫墓。不料,在半路上遇了大雨。随身不曾带得雨具,附近又没有饭店,只得到一个绅士人家去暂避。谁知那雨却落个不休,看看天色已晚,不能不在这人家借宿。只是这家的男主人,因到长沙省城里去了,不曾回来。女主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妇,真是生得芙蓉如面柳如眉,秋水为神玉为骨。郑敦谨这时的年龄,也还只有三十多岁,仪表也生得俊伟异常。这绅士人家的下人,见了郑敦谨的容仪举动,知道不是平常过路的人,当即报告了女主人。谁知这女主人一见郑敦谨,就动了爱慕的心思。只因有当差的和老妈子在旁边,不能对郑敦谨有所表示。郑敦谨是个诚笃君子,那里看得出这女主人动了爱慕他的念头呢?
凑巧大雨下个不止,这女主人正合了她的愿,殷勤留郑敦谨歇宿。郑敦谨受了这女主人的优遇,心里还说不尽的感激。女主人因存了挑逗郑敦谨的心思,一一盘问郑敦谨的身世,而郑敦谨因为感激女主人贤德,存心将来要帮助她的丈夫,以报这番优待的好意,也一一盘问她丈夫的为人行事。这女主人却误会了郑敦谨的用意,以为和她自己是一般心理。她家的客房,原与上房相隔很远的,女主人既对郑敦谨动了邪念,这夜留郑敦谨歇宿,便特地打扫了一个与上房邻接的房屋,亲送郑敦谨就寝,郑敦谨毫不注意的睡了。正睡得酣酣的时候,忽觉得有人用胳膊轻推了几下。
忙睁眼看时,房里的灯光,照澈得满房透亮,只见女主人浓妆艳抹的立在床前,两只俊俏眼睛,如喝醉了酒的人一样,水汪汪的向人脸上望着,一手支着床柱,一手搭在他胳膊上,继续着轻推了一下,发出又娇又脆的声音,说道:“怎么这般难醒?独自一人冷清清的,也睡得着吗?”郑敦谨一见情形,登时吓得翻身坐了起来,避开女主人的手,说道:“这时候,来推醒我做什么?
无礼的事做不得,请快出去罢。“女主人想不到郑敦谨会这们拒绝,已到了这一步,那里还顾得到廉耻上去。一点儿不踌躇,就伸手赶过去拉了郑敦谨的手,说道:”你是个男子汉,怎的这们拘板?这时候外面的人都睡尽了,这里面除了你我,一个人也没有,你还怕什么?“
郑敦谨连忙摔开手,从床头跳下地来,说道:“我郑敦谨岂肯干这种无礼的事。我看你家里的气派情形,可知你丈夫也是一个有体面的人。他于今有事到长沙去了,将家事托付给你,你就忍心背着他,和我这个过路不相识的人,干无耻的勾当吗?快回房罢,不要惹得我大声叫唤起来,丢了你丈夫的颜面。”凡人的兽欲冲动,只在一时。欲火一退,廉耻的念头就跟着发生了。女主人一腔欲火,郑敦谨这几句话说得如汤泼雪,立时羞得低下头去,悔恨交集,原是伶牙俐齿会说话的,一下子一句话也说不出了。连脚都象钉住了的,也不知道走了。郑敦谨看了她这难为情的样子,便又说道:“请回房去。”女主人才似乎被这句话提醒了,提脚往外就走。走到房门口,又停步回身向郑敦谨道:“我一时该死,做出这种下贱事来。幸遇先生是至诚君子。我于今有一句话,要求先生可怜我。我今夜这番下贱的行为,要求先生不对人说。”郑敦谨正色说道:“请放心,你就不求我,我也决不至对人说。你不相信,我可以当天发个誓你听。”女主人不待郑敦谨说下去,却双膝跪地,对郑敦谨叩了一个头,立起身,一言不发的回房去了。郑敦谨看女人面上,已流了许多眼泪,不由得独自就床沿坐下,叹息人欲之险。
刚待起身仍将房门关好,再上床睡觉。猛不防劈面走进一个壮士来,吓得郑敦谨倒退了两步。
看这壮士包巾草履,身穿仄袖扎裤脚的青布短衣靠,双手空空的,并未携带兵器,只腰间斜插了一把尺多长的短刀。那种英武的气概,真是逼人。但脸色很和悦的跨进门来,郑敦谨料知不象这家的仆役,正要开口问他是那里来的、到此何干的话。那壮士已双手抱拳,说道:“难得,难得!
真是至诚君子,小子钦佩的了不得。顾不得冒昧,要来请教姓名。“
郑敦谨听寻壮士说话,带着些四川口音,便随口答道:“我是长沙郑敦谨。请问你是那里来的?半夜到这里来干什么?”那壮士笑道:“我是过路的人,到此因短少了盘缠,特地到这富豪家里来借盘缠。合该他家不退财,有先生这样至诚君子在此借宿,我又怎敢在至诚君子面前无礼呢?没奈何只换一家去借了。”说毕,又抱拳向郑敦谨拱了一拱,转身就往外走。
郑敦谨还待问他的姓名,无奈他身法矫捷非常,一霎眼就出房去了。郑敦谨赶到房门口看时,此时虽己雨过天明,院中有很明亮的星月之光,但是看不出那壮士走那方去的。看官们看到这里,大概不待在下说明,已都知道那壮士便是顶天立地的张汶祥了。张汶祥自这次见过郑敦谨之后,心里十二分的钦佩。到长沙一打听,方知道郑敦谨是个刑部尚书,二十多年前曾做过好几任府县官,到处清廉正直,勤政爱民,各府各县的百姓,都呼他为郑青天。就是长沙一府的人,说郑敦谨三字,或者还有不知道的人。一提起郑青天,确是妇孺皆知的。
不过张汶祥可以打听郑敦谨的履历,而郑敦谨却无从知道这夜所遇的是张汶祥。所以直到这番和曾国藩同坐在大堂上,提出张汶祥来,才看出就是那夜所见借盘缠的人,只是不知道张汶祥何以指名要他来审问才肯吐实的理由,心中总有些着虑,恐怕张汶祥说出在浏阳会过他的话来。
退堂之后,只带了两个随身仆役,很不安的坐在花厅上,吩咐提张汶祥上来。张汶祥虽是个重要的凶犯,然因是他自己束手待擒的,衙门中人都称赞他是个好汉,一点儿没有难为他的举动。
他身上的衣服,只脱去了一件纱套,还穿着团花纱袍也没上脚镣手铐,只用一条寻常的铁链,锁住手腕,只不过是形式上表示他是一个犯人而已。由一个差头将他牵到花厅里来,郑敦谨指着下边的椅子,叫他就坐。他也不客气坐了下来,说道:“大人要犯民照实吐供,请先把左右的人遣退。犯民若存心逃走,随时都可以逃走,不待今日,并且也不是几个寻常当差的人所能阻挡得住的。这位大哥,也请去外边等着。”说时,回头望着牵他进来的差头。差头自不敢作主退出去。
郑敦谨知道张汶祥是个义士,决不至在这时候乘机逃走。便向随身仆役和差人挥手道:“你们暂去外边伺候。”三人即应是,退出去了。
张汶祥见三人已离开了花厅,才对郑敦谨说道:“犯民在未招供以前,得先要求大人答应一句话。大人答应了犯民才敢实说。不然,还是宁死不能说出来。”郑敦谨道:“你且说出来,可以应允你的自然应允。”张汶祥道:“犯民在这里对大人所招的供,大人能一字不遗的奏明皇上,犯民自是感激高厚之恩,若因有妨碍不能据实奏明,就得求大人将犯人所供的完全隐匿,一字不给外人知道。听凭大人如何复旨,犯民横竖早已准备一死了。”郑敦谨见张汶祥说得这般慎重,料知必有许多隐痛的事,全不迟疑的答道:“你尽情实说了便了。无论如何,决不给外人知道。
“张汶祥道:”大人虽亲口应允了,只是犯民斗胆求大人当天发一个誓,才敢尽情实说。“郑敦谨待说明用不着发誓的话,忽然想起那女主人要求不对外人说时的情景来,不由得暗自思量道:”
我为求一个淫奔之女见信,尚可以当天发誓,于今对这们一个勇烈汉子,有何不可发誓呢?并且他既求我发誓,也无以使他相信我不至告人。“当下遂发了一个严守秘密的誓。张汶祥听了,立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向空叩了个头,说道:”大哥在天之灵听者:我于今已替你把仇报过了!你我的事情,今日实不能不说了,你休怪我不替你隐瞒啊。“说罢起身,重行就坐了,才一五一十的从在四川当盐枭时起,直到刺倒马心仪止,实实在在供了一遍,只没提红莲寺的话。供完了,并说道:”马心仪若不是临死遗嘱,将柳氏妹妹及施星标夫妇处死灭口,有四个活口作证,犯民早已照实招供出来了。今马心仪既做得这般干净,犯民就照实供出来,常言官官相卫,谁肯将实情直奏朝廷呢?既不能直奏朝廷,与其将真情传播出去,徒然使我郑大哥蒙不美之名,毋宁不说的为是。所以犯民得先事求大人除直奏上去,永不告人。“郑敦谨因地位的关系,不便如何说话,只得叫差头仍将张汶祥带下去,自己和曾国藩商量。他竭力主张照实奏明,曾国藩那里肯依呢?
一手把持了不肯实奏。郑敦谨也因这案子若据实奏上去,连曾国藩都得受重大的处分,自顾权势远在曾国藩之下,料知就竭力主张。也是无效的。然不据实出奏,就得捏造出一种事由复旨,又觉于心不安。思量了许久,除去就此称病挂冠归里,没有两全之道。主意已定,便从南京回到长沙乡下隐居不问世事了。终郑敦谨之世,不曾拿这案子向人提过半个字。幸亏当日出京的时候,带了一个女婿同行。这位女婿乘张汶祥招供的时分,悄悄的躲在那花厅屏风背后,听了一个仔细。
郑敦谨去世之后,他才拿出来对人说说。在下就是间接从他口里听得来的。
这件案子叙述到这里,却要撇开它,再接叙那红莲寺的知圆和尚了。为写那知圆和尚一个人的来历。连带写了这十多回书。虽则是小说的章法稍嫌散漫,并累得看官们心焦,然在下这部义侠传,委实和施耐庵写《水浒传》,曹雪芹写《石头记》的情形不同。《石头记》的范围只在荣、宁二府,《水浒传》的范围只在梁山泊,都是从一条总干线写下来。所以不至有抛荒正传、久写旁文的弊病。这部义侠传却是以义侠为范围,凡是在下认为义侠的,都得为他写传。从头至尾。
表面上虽也似乎是连贯一气的。但是那连贯的情节,只不过和一条穿多宝串的丝绳一样罢了。这十几回书中所写的人物,虽间有不侠的,却没有不奇的,因此不能嫌累赘不写出来。
于今再说知圆和尚自无垢圆寂之后,他一手掌管红莲寺的全权。无垢在日原传给了他不少的法术,后来他又跟孙癞子学习些儿。孙癞子既去,知圆和尚便渐渐的不安本分了。不过他为人聪明机警,骨子里越是不安本分,表面上越显得一尘不染,众善奉行,他那种行事机密的本领,实在了不得。不仅做得一般寻常人识不破,受了他些微好处的人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